阿里王坚当选院士,2020年疫情下

诗佳网

阿里王坚当选院士,2020年疫情下?

2020掀起了一波离职潮,其中包括因为疫情公司无法经营,员工被迫离职。

另一部分就是因为自身有规划,在复工第一天就主动离职的。

阿里王坚当选院士,2020年疫情下

除了这两种人,还有一种是纠结要不要离职的。

朋友阿慧就属于第三种。

这个假期她给我打了5次电话,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在银行工作了3年,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但又怕辞职找不到好工作,我到底要不要辞职啊。

阿慧是典型的辞职纠结症患者,这让我想起了马云的一句话:那些低调一声不吭就离职的人,才是真正想离职的人。

而那些天天喊着离职却始终赖在公司没走的人,都是在混日子。

1、你是“辞职纠结症”困难户吗?

心中有目标的人,做决定干净利落,往往是瞻前顾后的人容易纠结。

容易患辞职纠结症的有两种人。一种人因为害怕承担选择的后果,逃避选择,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而更多的人,则是执著于做出一个完美的选择,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辞职纠结症的持续长度可以维持一年,金三银四的时候想辞职、年末年前想辞职、工作不开心想辞职、薪水不高想辞职。

想辞职的理由一大堆,但总是在反复纠结中迷失。

喊着辞职却没有辞的人,无非有这几点原因:

(1)自我否定

我一国企的朋友,一毕业就听从父母的安排进了国企,可是在国企呆的越久对工作越没有激情。

我劝他趁年轻换份工作,他说:“我也想跳槽啊,可是我啥也不会,在国企也只是个写材料干杂活的,哪有公司要我啊。”

有辞职纠结症的人一般都是不自信的,没有核心竞争力,怕辞职后找不到好工作。

现在的工作虽然不喜欢,但却像是一块浮木,让她有安全感。

(2)瞻前顾后

有退路的人永远不怕辞职,可是那些背着房贷车贷的人,辞职的风险太大。

他们会瞻前顾后,不愿意去冒险。

还记得前段时间一篇《36岁被裁员,假装上班在星巴克坐了3个月》在朋友圈被刷爆,这是很现实的中年危机问题。

辞职后,经济收入哪里来?

辞职后,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辞职后的压力能承担吗?

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能维持三个月的存款,别轻易辞职。

生活成本太高,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不敢轻易辞职。

(3)对未来的迷茫

朋友阿慧就是因为对未知的迷茫,所以喊了一年辞职也还只停留在口头自嗨。

银行的工作虽然枯燥但是稳定,但是辞职后自己能否找到好工作?工资能否比现在高?自己能不能适应同事和新工作?

这些对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牵绊住了他们躁动的心,只能越工作越迷茫。

2、三招打破“辞职纠结症”,未来可期!

以上的三条,你中了几条呢?如果全中的话,那么以下这份破除“辞职纠结症”的指南一定要仔细看!

(1)列清单,及时断舍离

其实很多人想跳槽都只是口头上的巨人,心理却胆小,有太多顾虑。

马云说过: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

如果我们不是个果断的人,不妨给自己了一个清单,排列出这份工作的好坏,如果劣势多并且致命的话,那么你辞职的心就会更坚定。

比如你是程序员有想辞职的心却迟迟未行动的话,静下心来拿出 一张纸,写下利弊。

程序员的缺点:

① 熬夜伤身体;

② 挤出人群少,不利于社交;

③ 每天工作007,没有休息时间;

④ 没时间谈朋友,至今单身;

⑤ 职业发展遇瓶颈,比不过年轻人。

……

程序员优点:

① 工资相对比较高

② 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样的优缺点一排列,你会明显的感觉到这份工作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的留恋,毕竟熬夜伤身和单身都是现代年轻人致命的缺点。

我们不应该去像该不该辞职,而是更多的额要去挖掘本质,你为什么想要辞职。

以上这些都将会是说服自己的理由,缺点越多辞职的心也就越强烈,及时断舍离,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用想象力改造内在形象

仔细回想,我们每一次纠结是不是都让自己陷入了负能量的死循环,总是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于是也就退缩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想想辞职后会给你带来哪些新的惊喜呢?

《心理控制术》作者马尔茨博士针提出了一个“精神影院放映法”,针对有纠结症的人非常的实用。

我们的行为、感受和举动是自身形象和信念导致的结果,用自己的想象力改在内在高大形象。

具体的做法就是脑洞打开,尽量在大脑里描绘出你那种果断决策和行动的伟岸形象,体验决策后成功的结果带给你的喜悦之情,让图像不断变得清晰、具体。

坚持刻意练习,会增强我们的决策行动力。

美国高尔夫球员杰克·尼克劳斯说过:

“我每次挥杆击球之前,头脑中都必须先有一幅清楚分明的图像。首先,我要‘看到’希望球最终停留的位置,然后,我要'看着'它前往那个位置、它的弹道和着地过程。随后一幕‘场景’要让我看到挥杆的姿势,而且这种姿势要将前面的画面变成现实。”

这样的想想,会让他挥杆更自信。

运用到辞职这件事情上,同样如此。

我让朋友阿慧构建了辞职后的场景:首先,再也不用是拿你如一日的坐在小窗口面对大爷大妈们假笑,可以给自己舒服的放一个假,其次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找工作,我喜欢自媒体,我可以写文章赚钱,把爱好变成工作我才会有动力,我会写出爆文,会有人欣赏我而是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点头哈腰。

让大脑积极构建自己的良好形象,你会发现,辞职也不是一件难事,未知也没那么可怕,未来可期!

(3)做好自我增值,打造核心竞争力

前面两种方法是针对想辞职却对现在的工作有顾虑对未来有恐惧的人。

但是想要真正破除辞职纠结症,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做好自我增值。

听过这样一句扎心的话:“职场上,百分之九十的事情不能靠辞职来解决。”

我们不敢辞职的真相就是没有过硬的本事,否则早就有猎头高薪聘请了。

那么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呢?

① 让技能更专业

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普通岗位,那么所谓的打造核心竞争力,就是在原来的岗位深挖拓宽。

如何深挖,无非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多想一步。

我门公司有一位实习生,在两个月内就破例转正了,并且独立负责运营项目。

虽然她的岗位只是个“写手”,但她会去研究:

如何取标题,标题有哪些爆款公式?

如何找素材,让文章内容更丰富?

如何写框架,让文章更有逻辑?

每个平台有什么特点,分发是应该适合改进?

她把这些内容都做了打包整理,这就是活脱脱的教材干货。

所以在普通的工作,只要你深挖拓宽,那都具有潜在的爆发力。

② 让思维有深度

思维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日本管理之父稻盛和夫,虽然不懂航空科技,但是他用自己的管理思维,能让破产的日航起死回生,做到了世界500强。

值钱的思维,会整合资源,懂管理,会运营项目,就算不懂技术,也会懂得用思维整合懂得技术的人来解决问题。

多读书,自我提升,多复盘,多输出,锻炼你的职场思维

③ 知识变现

如果你一年看50本书而没有输出,只能算是态度上进。

而能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转化为产品或服务,通过渠道变现,让用户、企业愿意给你付费,有流量有粉丝有口碑,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是能力的证明。

就像前面说到的实习生,他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变成自己的内容教大家写作,做到知识变现,这就是自己的财富。

一个人唯有强大,才有选择好东西的权利,否则只会陷入负能量的纠结。

3、写在最后

要知道,我们在选择纠结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错过。

一份好的工作不是纠结出来的,而是靠自己拼出来的,善用以上三招,打破辞职纠结症,让你的前途一片光明!

广东省新会县属于城市?

新会,古代成为冈州。江门市下属辖区,江门市最大的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新会市,1992年降级为县区。新会区总面积约135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5万(已登记在册人数)。

自然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交通枢纽:城轨新会站,广珠铁路新会站,新台高速,京港澳高速(江门支线),西部沿海高速,中江高速,江肇高速等。

著名旅游景点:崖门大桥,崖门古战场,梁启超故居,圭峰山森林公园,古兜温泉度假区,新会学宫,新会博物馆,新会一中古建筑群,银洲湖湿地生态公园,小鸟天堂。

高等院校:无。

中等教育:新会第一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重点高中,本科上线率全省排名前50),广雅中学新会分校,尚雅中学,新会东方红中学,新会实验中学,新会华侨中学,会城华侨中学等。

当地名人:新会当地名人数量太多,因此只列举10个最著名的作为代表。

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百日维新发动者。

崔世安。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专家。

梁思成。梁启超之子,中国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总设计师。

梁思永。梁启超之子,中国历史学家。殷墟遗址,龙山遗址发掘者。

周润发。祖籍新会,中国香港著名影视演员。

刘德华。祖籍新会,中国香港著名影视演员。

谭咏麟。祖籍新会,中国香港著名歌手,演员。

李克勤。祖籍新会,中国香港著名歌手,演员。

王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中国第一代女性飞行员。

马云投资1000亿?

马云成立达摩院是基于电子商务范围和经济政策上的研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加快科技创新研发的脚步,以致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不处于下风,自达摩院成立以来,虽然每年阿里巴巴投巨资研发产品,但是达摩院确实给阿里巴巴提供太多技术和创新的项目,今天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下达摩院;

一、首先了解下,达摩院到底在做什么?

阿里巴巴的达摩院是马云的一个布局,一个战略,一个长远考虑阿里巴巴发展的一个顶层设计,我们借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一句重要的话,他说,“数据不仅是能源,数据是血液,是未来所有的一切的创新和来源,达摩院就是阿里巴巴的能源,也是阿里巴巴的血液,达摩院由于兼顾众多依托,它的主要功能是,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二、其次了解达摩院到底给阿里巴巴带来了哪些输出;

1、达摩院从成立以来,目前为止AI技术、芯片、量子、自动驾驶等诸多技术领域,共获得了60多项全球世界第一,其中AI智能更是给阿里巴巴最好的输出,达摩院在人工智能上也有很高的成绩,现在AI技术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很多科技公司和互联网企业都是布局AI技术,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淘汰,近年来京东在AI技术领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是达摩院也没有任何落后,也在发展AI技术,并且应用到电商和新零售领域;

2、达摩院已经在芯片领域大有成就,已经先后发布超强 RISC-V 处理器玄铁 910 、1 秒处理 7.8 万张照片的超强 AI 推理芯片“含光 800”等多款芯片类产品,在这一项技术的公布中,达摩院给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3、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宣布,研制出世界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并在全球率先成功模拟了81比特40层的作为基准的谷歌随机量子电路。此外,达摩院开源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语音识别模型——DFSMN,使全球开发者都能共享这一成果;

4、在医疗方面,通过AI系统对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和识别,帮助医生提升肺结节诊断效率;在农业领域,达摩院在计算机视觉知名赛事Pascal VOC comp4目标检测上夺得第一,这项技术将用于农作物检测,预防早期病虫害;在自动驾驶方面,达摩院首次参加国际最大的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算法集KITTI,夺得3项道路场景分割任务第一;

三、最后我们了解下,达摩院的发展情况;

达摩院已经开始在中国、东南亚、欧洲、中东、北美等地筹建全球研发中心,并与全球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立了包括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阿里巴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清华大学-阿里巴巴自然交互体验联合实验室在内的多家联合研究所;

达摩院在人才方面,聚集了全球顶尖人才的进入,使得达摩院更具有人才和技术的领先,其中公布的学术咨询委员会10人中有3位中国两院院士、5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计算大家李凯、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George M. Church等;

总结下,马云曾经对达摩院处以最高的期待,他想的是达摩院最好比阿里巴巴寿命长些,要用达摩院参与打造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希望达摩院的技术转换,产生更多效益,维持达摩院活下来,更希望达摩院不断给阿里巴巴输入创新活力和新鲜血液,更希望他是这个时代的,这个世界的达摩院。

腾讯云什么时候超过阿里云?

综述:

阿里云在2009年就开始布局云计算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均大大高于腾讯云。此外,阿里云的自主研发模式与ToB业务进程也领先于腾讯云。但是腾讯自身在游戏、视频、社交、出行等业务是市场的领头羊,拥有强势地位,从而腾讯云在这些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拥有较强竞争力。从“两朵云”的战略布局来看,阿里云的自主研发模式与ToB业务进程领先于腾讯云。腾讯云业务起源于公司内部需求,2013年走向市场后多以C端用户为主,对企业、政府涉足较晚,但腾讯基于自身的生态体系,初期能为腾讯云带来大量客户。而且在2018年10月,腾讯对其组织架构进行大调整,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通过CSIG新事业群打通B端服务,新的事业群联合更多的行业解决方案,进一步拥抱产业互联网,希望实现云业务的赶超。

高盛的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云计算的市场渗透率将首次突破10%,达到11.3%。研究表明,一旦一项技术的渗透率超过10%,将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毫无疑问,云服务这个增量市场即将进入更高速的增长阶段,也会迎来更多的变数。

综上,当前阿里云是中国的“云计算之王”,但是腾讯云奋起直追的效率惊人,不容小觑。未来云计算行业仍然存在较多变数,“两朵云”的宿命之战值得期待。

下边从几个方面对阿里云和腾讯云进行对比:

(1)阿里云介绍

阿里云是国内第一家做云计算的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最早的倡导者王坚也在2019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也从侧面证明了阿里云的实力。阿里云虽然坑不少,但目前来说是中国的公有云里最靠谱的,产品线也丰富;技术上的确相对过硬,而且看得出他们的目标是亚马逊AWS,亦步亦趋在跟随。阿里巴巴拥有较强电商行业DNA,阿里云最初围绕电商行业进行业务的尝试与建设,此后横向拓展多个行业,并逐步拓展至海外市场。据统计,40%的中国500强企业、近一半中国上市公司、80%中国科技类公司是阿里云的客户。阿里云的定位是中小企业的赋能者。因此阿里云发力的重点是商业社会和物联网世界的基础设备,希望云服务可以惠及全球的中小企业和政府部门。另外,出于对云服务应用前景的思考,阿里云聚焦于新零售、新金融和数字政府三个战略性行业。

(2)腾讯云介绍

腾讯云晚于阿里云进入市场,在游戏、社交、视频等领域布局较多,区别于阿里云的打法,腾讯云选择在差异领域建立护城河,进而深挖垂直赛道用户。腾讯云的定位是产业间的链接器。腾讯云基于QQ、微信、腾讯游戏等海量业务的技术锤炼,从基础架构到精细化运营,从平台实力到生态能力建设,腾讯云将之整合并面向市场,使之能够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集云计算、云数据、云运营于一体的云端服务体验。马化腾在公开场合曾提到:“腾讯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做连接,我们希望能够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在云时代它分别对应着人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

(3)发展里程

(4)特点分析

(5)数据中心对比

(6)市场份额

国际数据公司(IDC)历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从IaaS市场份额来看,2019年一季度阿里云市场份额达到43.2%,稳居中国市场第一,并大幅甩开国内竞争对手。IDC的中国公有云市场数据报告从2015年统计至今,3年来阿里云一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但是腾讯云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据IDC统计,2015年的前十名的云服务商中,并没有腾讯云的身影。这几年腾讯云一路赶超,2019年一季度市场份额占比12.2%,发展速度惊人。

过去一年,阿里云将中国市场领先优势扩展至海外市场。目前,阿里云在亚太拥有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设立了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等地域节点。据Gartner发布的2018年全球IT服务市场报告显示,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在亚太区域市场排名第一,2018年市场份额为19.6%,超过亚马逊AWS(11.0%)和微软Azure(8.0%)的总和。不仅是2018年,2017年阿里云在亚太区域市场份额为14.9%,AWS为11.2%,Azure为7%。也就是说,在整个亚太地区,阿里云已经两年排名第一。

而腾讯云以5.4%的份额在2018年首次超越Google的4.3%,位列第四。从云计算基础设施来看,腾讯云依然落后于阿里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腾讯云2018年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及IUS(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服务)领域的增速达到128%,整体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全球18位上升到2018年的全球第6位,增速全球第一。

(7)营业收入:阿里云一骑绝尘

据阿里巴巴集团历年披露的财报显示,阿里云营业收入从2015财年的12.71亿元飙升至2019财年的247.02亿元,四年增长了20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10%。2019财年净利润802.3亿元,同比增长30.6%。

2018年腾讯云营业收入91亿元,2017年和2018年增速分别达到195%和385%,营收快速增长。但是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同,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腾讯云的营收和增速再次被“雪藏”。腾讯在财报中依然单列“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该项收入为228.88亿元,同比增长37%。腾讯在财报中表示,该项增长主要受商业支付及云服务的收入增长推动。其中云业务的收入维持稳健的同比增长,主要因为销售团队、产品类型的扩大及产品提升,使付费客户群有所增长。

综合来看,阿里云和腾讯云的营业收入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是最新的财报显示,两者的营收差距仍然较大,阿里云一骑绝尘以压倒性的247亿营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8)技术实力

云服务是资产与技术并重的行业,尤其是技术方面,对于用户来说功能稳定强大的使用体验才是最关键的。接下来本文从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人工智能(大数据)、CDN业务、域名服务这6个云服务商的基本能力对阿里云和腾讯云两家进行对比。综合来看,阿里云稳定性较好且人工智能技术较强,腾讯云场景化能力较强,但是在技术研发方面略显吃力,详情见下表。

(9)云主机性价比:腾讯云略高于阿里云

CloudBest选用阿里云和腾讯云在北京的1核1G云主机进行测评,结果发现腾讯云1核1G云主机的性价比高于阿里云。腾讯云1核1G云主机性价比8214.15,阿里云1核1G云主机性价比2692.5。

民营院士第一人揭晓?

今天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院士增选结果,在这份名单中,有一个名字是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王坚,来自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他的名字是在这份名单中,也是极少数来自民营企业的院士。

而说到王坚,相信在技术圈的朋友应该是不会陌生的,一手主持了中国唯一自研云系统飞天的研发,使得中国云计算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飞天打开了数字经济的大门后,王坚开始思考怎么样让技术帮助更多的人。

面对城市交通、环境日益严重的杭州,王坚就在想,能不能用城市大脑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当时对王坚来说,在飞天系统研发成功以后,是没有必要再来挑战这个任务的,或者说根本不用想这么多。

但是他的胸怀和远见,使得他去做这样的事情。记得在《对话》栏目里,他也是表达了自己所担心的,既然科技有着这么强大的力量,为什么不能用来解决城市的各种问题呢?

经过几年的研发,如今的城市大脑已经升级到3.0版本,像挂号难、停车难等问题也是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救护车的效率也是提升了50%。另外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一行访问杭州时,也曾与王坚有过交流。

直接感叹王坚的技术远见,并邀请阿里巴巴王坚博士担任他们的高科技顾问。从这些事情来看,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当之无愧,不管是技术贡献还是个人胸怀,都远远超过其他人。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博士,能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称号,为你感到骄傲。然而有网友就提出这样一个疑问,怎么不是百度的李彦宏获得呢?这里面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是知道一点的。

首先在贡献上,李彦宏的表现真的是不怎么样,作为一个科技企业的CEO,重点还是在搜索引擎上,和我们一般的用户是没有多大的关联,百度的技术发展只不过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

真正在民用领域的运用并不多,和王坚带领研发的飞天以及城市大脑相比,确实是差了很多。当然也有人会说,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惜离我们用户真正使用还很远。

其次是百度的口碑与李彦宏本人,并不被我们所看好。有关百度的广告竞价排名、魏则西事件,是让很多用户有了很大的抵触。而在今年的百度大会上,李彦宏是被倒水了,从他的反应来看,觉得非常的不正常。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事情的影响,网友们是一致认为百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李彦宏本人是没能到达他们心中的要求。此前也是有过这么一次的事件,是有关李彦宏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后面可能是受到舆论的影响,是取消了。所以对王坚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是非常支持的,也是实至名归,而李彦宏则是差了很多,再去磨练几年再来吧,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