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光险,谁能讲一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案例

诗佳网

脱光险,谁能讲一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案例?

九四年,我二十四岁的时候,上天山采雪莲,经历了九死一生,还有一头孤独的野狼跟着我,直到将我送入了哈萨克族的毡房里,才慢慢的离去了。雪山孤狼

那时候,国家也没有保护雪莲野生植物的说法,上雪山采集雪莲花也是我们的维生之道。

脱光险,谁能讲一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案例

那次是去奇台的江布拉克源头的无名峰上,本来是去哪里收购雪莲的,但是那里的牧民没有采集雪莲花出售的习惯。

我觉得来都来了,以前有过很多次上山采雪莲的经历,自认为对雪山是很熟悉的,又已经住在雪山下的哈萨克毡房里,眼前就是巍峨的雪峰默默地矗立着,我自小在山区长大,对这里的环境特性也知道些,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个馕,一壶奶茶,几个奶疙瘩,就毫不犹豫的一个人上山了。

巍峨的雪山金光闪闪

雪莲生长的地方是在雪线附近的砾石带上,从住的地方需要连续不断地登高,山势很陡,崖壁纵横,慢慢的随着高度的增加连小草也会越来越少,一块一块的砾石叠堆着,爬起来艰难而且缓慢。

大概四个小时的时间后,翻越山顶后又一座山崖凸起在眼前,我手脚并用地攀上去,快到山顶时,崖壁上的雪莲花终于被我看到了。

天山上的雪莲花圣洁而美丽

高海拔的劳作是非常吃力的,雪莲生长的位置也是非常神奇的,最美最大的花朵都是在凌空而立的石壁上,当我从一个又一个绝壁的顶端采摘了十几朵后,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是下午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来到了山的何处了。

雪莲花都是生长在高海拔的砾石带

我发觉我已经快到崖壁的山顶了,山顶后的雪峰慢慢地挺出了刀削般坚毅的身姿,白皑皑的雪峰顶部的云朵聚集得很壮观,像帽子一样戴在巨大的峰顶上。

又缥缈着,向着四周扩散开来,山的西侧,一朵又一朵巨大的云朵快速的聚拢过来,太阳的头一探一探的,最终还是彻底的躲到云的后面去了。

发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刚好爬到这个山崖的顶部,巨大的云朵下天色阴沉沉的,四周的山崖一座座地泛着黑色幽光,脚下的石块也似乎微微的蠕动着,风也变得冷嗖嗖的,越吹越大了,诡异和不安开始让我渐渐地恐惧起来,已经精疲力竭的我可能要有天大麻烦了。

乌云盖顶预示着风暴的到来

我站在山顶,努力的辨别着下山方向,云层已经蔓延到了四周的所有地方,快速的移动着,扑面而来。

四周也变化着颜色,天色霎时间就阴暗下来了,我已经走不动了,又累又饿得想吃点馕补充下体力,刚啃了两口,雾气腾腾的云层中,一道道白色的雾气似乎利剑一般,从天空中向我的位置俯冲而来。

我大惊失色,那是夹杂着冷雹子的雪暴,张牙舞爪地打在了我的身上。

冷,透心的冷,冷冽的厉风直接就透过身上的单衣钻进了骨子里,细碎的的冷雹子劈头盖脸地射向我的脸上,身上和裸露的脖子里,我顾不得吃东西了,转身向着山下避风的山崖下跑去。

雪山上的雾霾铺天盖地,浓郁时啥都看不到

到了崖壁下我才知道,它挡不住这种风势的,四周都是各种的山崖,风旋着转着从岩壁间来回穿梭着,一会儿我的身下已经堆积了几厘米的雪雹子了。

每个冷雹子都是一粒坚硬的小钢珠,打在身上久了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只有厉风刺在骨头里,更是一种难以忍耐的痛苦。

我躲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下正在瑟瑟发抖,天象异变了,云层滚滚地翻涌而下,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模糊了,一米以外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是啥东西了。

湿漉漉的云雾里夹杂着指头大的雨滴,伴着细小的冷雹子,无情地冲我而来,我的单衣立刻就湿透了,水珠顺着裤腿合着雪粒流下去,更强烈的冰冷贴着肌肤流遍全身了。

远山近景全部被雪覆盖

我不能再躲下去了,也无处可躲了,活的欲望迫使我开始顺着涯坡往下机械地迈着步子,往下走的是一段碎石坡,水和雪的滑溜让我小心翼翼的往下蹭。

我几乎是四肢着地的往下蹭,眼前啥都看不清,风吹着雨加雪打得眼睛都难以睁开,弥漫阴黑的雾气考验着我的判断力。

我还是失算了,脚下有块很大的石块被我踩下去了,我忽然地就失去了重力的支撑,跟在那块石块的后面滚下去了。

那时候我啥也不想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比眼前弥漫的雾气还要白,我跟在前面的大石块后面翻滚而下时,心中意识到,我能够生的希望已经离我远去了。

博格达峰初升的太阳

我跟在石块的后面一起被夹在了一个绝壁的顶端,我慢慢地活动了下腿脚,四肢还是可以动弹的,只是皮肤上划着七七八八的血口子。

幸亏我的身后是长长的流沙坡,一堆碎石埋住了我半边的身子,那块大石块死命地卡住了绝壁的豁口,防止我想不开了去寻找黑白无常划拳喝酒去了。

我当然不想去找他们了,我挣扎着从乱石堆里抽出我的腿和脚,我浑身软踏踏的,我再也爬不回去了,左右都是看不见底细的绝壁,我已经无处可去了。

我身体朝外缓缓地坐下来,雾气翻涌着在眼前舞来舞去的,也丝毫提不起我的一点兴趣了。

雨珠和冷雹子已经换成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突然就从很近的云雾中飞出来,轻飘飘地落在的我身上,我想我这时就像崖顶上的堆雪人,静静地目视远方,沉迷在得道与成仙后的广阔天地中!

含苞待放的雪莲花

我不冷了,丝丝的热气从四肢百骸缓缓地灌注而上。

我喜欢这种感受,舒缓的温暖的感觉,茵茵的雾气也变得美妙起来了。

眼前是起伏的绿水青山,就在身边有水流哗哗的流着,悦耳动听的流着,转场的哈萨克牧民络绎不绝,喧嚣鼎沸的呼喝声,马儿牛儿和羊群从山间飘过。

我也喜爱这种景色,从我的太爷爷那里开始,为追求这种绿意盎然的景色碾转几千里,受尽人间疾苦,终于尽愿了。

眼前不远处就是顶白色的帐篷,帐篷前炊烟升起来了,哈萨克女主人好像在揪揪片子,那个汤饭可香了,纯纯的羊肉汤,放点羊肉片,丢几粒黄萝卜切成的粒,飘飘的薄薄的面片翻着滚的,在有点山椒蒿野菜花,麻香的味儿可以飘出好几里地儿呢……

新疆的揪片子,撒上椒蒿的菜花,可香了

我意识到我是进入幻觉了,我就要芭比Q了的先兆据说就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已经过去多久了,我的身上开始疼起来了,到处都疼。皮肤暖烘烘的,懒洋洋的也很舒服。我的意识慢慢地苏醒了,我睁开眼,眼前是绝壁万丈的深渊,我就坐在绝壁顶端,云雾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雪山上金光万丈

西落的太阳暖暖地洒在身上,我身上的雪也化得无影无踪了。只是冒着白气慢慢地蒸腾着。

面前一条宽大的峡谷向北蜿蜒而下,峡谷底部的那片绿草甸上就是我住的那个木头房子,小小得像个绿豆般的积木摆设在那里。

屋子里的那两口子应该是在收拢回归的羊群了,四面八方的羊群撒着欢儿飘向木屋旁边的木栅栏里。看着似乎不远不近的。

如果我不是这种状态,也得至少四五个小时才可以回得去,望山跑死马就是这么来的。

我的后面和右边都是高不见顶的崖壁,即使顺着原路我也是没有力气爬上去的了。

面前的峡谷在我的左侧快速升高,已经延伸到了尽头,那里矗立着这里最高的雪峰无名山,正在落辉的映照下闪着耀眼的金光,日照金山壮观而雄宏,泛着光晕,我们都被笼罩在这金色的光晕里,温暖而舒适。

金山下我的面前是一个平缓的下山坡,坡底的堰塞湖汪着晶蓝的液体,我的慌不择路把我引导到了更加远离住处的地方。我可以从这个方向下到坡底,然后顺着峡谷回到住的地方,相对我来时的陡峭崖壁,这算是坦途了。

夕阳下的雪山金光闪闪,美丽的不像话

虽然当时我的眼前全是大片的镜头,但拍在电影的镜头里肯定是震撼心魄的壮阔。

但我的心里是灰暗的。死亡的阴霾是怎么都挥之不去的,我的状态非常的不好,虚弱是怎么说的,不到这个时候是不会体验到的。

从心底深处的虚弱,是低血糖和饥饿至极的虚弱。我使着力气扭动着身子,无果,长时间的失温造成了伤害,在失温的自我保护下,心跳极其的缓慢,跟停止了差不了多少。

在不断的努力下,从手和脚开始,对这种权力的指使才慢慢地回归到我的身体里,我开始强迫自己站起来,我最终也还是站起来了,我开始强迫自己挪动脚步,我最终也如愿了,哇,这种自由的感觉美妙起来,我还是有生的希望的,我不会“踏死狼”了。

远处的雪山巍峨而壮观

“踏死狼”是我们这里的俚语,也有人说成“踏什狼”,应该是起源于哈萨克语里的音译更准确些吧,就是完蛋了、死了,结束了、肚皮朝天的意思吧!反正我当时就是这么描述我的心理活动的,我的这种情况就是即将要“踏死狼”的节奏嘛!

金色的雪莲花,很少见到的高贵品种

我朝着金山方向的那个缓坡艰难地走去,翻过每块大石块的阻挡都要耗费出我全部的力气。

我没有吃的了,在从山上滚下来的时候,我啃了才几口的馕和水壶,还有我整个一天采集雪莲的成果,都在我的前面跃入了绝壁的深渊中了,水在山上有很多,我走着走着,脚下的石缝中传来汩汩的流水声,我搬开上面的石块,一股小溪流就在下面流淌着。

我用手捧着喝了几口,感觉身上又有点力气了,我还需要吃点东西,不然虚脱的我是不可能走出这个大峡谷的。

不远处的大石缝中,一朵雪莲在落日下金光闪闪的,泛着淡淡的红晕,娇媚的神态也悄悄地暴露出来了,你看它,你看它啊,也也会打扮自己呢!我顺着石缝爬上去,在这个只有雪莲可以生长的地方,获得生机的指望就只有它了。

网上找的狼的图片

我喘息得很厉害,虚弱的我每走一步都要大口的喘息才可以缓解点生理的虚弱,我伸出手,把那整颗的雪莲连根带叶全部弄了下来,我爬上石顶,坐在上面咀嚼着,苦涩的滋味都不是啥事,吃下去填充饥饿的感觉才是最享受的美妙。

随着一块一块被咀嚼后的枝径和花朵全部进入肚子,充实的热流开始向身体的四肢百骸输送起精气神来,我好多了,我感慨万千呢,神奇的雪莲花啊,救过我妈的命,救过我家母羊的性命,如今,它又一次救了我的小命呢!

天山上美丽的雪莲花

身边的金色在慢慢地消散着,红晕越来越浓厚起来,我需要抓紧时间下山了!摆托了“踏死狼”状态的我从另一边的石块上,手扶着石块的边缘就要从那边跳下去,伸出一只脚的我突然睁大双眼,恐惧的盯着眼前的画面……

一只灰色的狼啊,我第一次见到的一只灰色的狼卧在石块的底部,毛色没有啥光泽,有点乱糟糟的,甚至都没有抬头地卧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不,不是一动也不动,它的一只耳朵再转,慢慢的旋转,真切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我若是跳下去,那么就真的是踏死狼了,可以肯定的是,狼是不可能被我踏死的,大概率的结果就是,我在下落的过程中,狼会迅捷的翻身而起,在我落地的瞬间一口咬在我的脖颈上,那样的话,我可就名副其实的“踏死狼”了。

天山上的峡谷

惊出一身冷汗的我立即抽回双腿,迅速跳回石块的顶部,大脑的回血造成了我阵阵的眩晕,我不敢再去看刚才是啥状况,顺着来时的石缝跳下去。

远远地弯过那块巨石,找条坡路连滚带爬地跑到谷底了。

谷底离着住地还有很远的路程呢,天色一点一点地暗了下来,倏忽间就四周都黑黝黝的啥也看不清楚了,我摸索着鼓着身上的力气深浅不知的往下坡摸着,黑暗越来越浓烈的包裹向我,我又一次精疲力竭了。

我踅摸到一块石块坐下歇会儿,屁股刚落在石块上的我马上立即的弹跳而起,我的妈呀,后面不远的来路上两只黄亮亮的小灯照的我毛骨悚然,我意识到,应该是那条差点被我踏死的孤狼跟着我过来了。

网上搜的狼的图片

天山牧场的狼是不敢主动攻击人类的,在国家立法保护野生动物之前,为了防止狼群祸害牛羊,牧民们上山杀死了大量的野狼。

之后的野狼基本遁入了远离人群的雪山边缘,因而狼也是很惧怕人类的。

就是这样,碰上野狼也是很不容易的,到现在已经到了快要绝迹的边缘了,不过我的运气好得很,这么稀有的家伙竟然差一点被我给踏死了。

那只孤狼肯定不敢明目张胆地攻击我,只是远远地跟着我,也在等着我真的“踏死狼”的时候好填饱它的肚子吧。

可是我不敢这样想啊,我是吓破了胆的啊,我立即爬起来,迅速地继续向山下跑去,而那只孤狼却也不着急,只是不紧不慢地跟着我,像驱赶马儿的鞭子,在我连气都要喘不过来的时候再抽我一下。

山上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场景

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时间过去了,夜已经是很深很深的了。至少是进入后半夜了吧,我看见前面远远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灯光了,这时候,一只牧羊犬忽然从我前面的牧道上窜了出来,汪汪汪的叫着扑在了我的身前,是我住的那家牧民家的阿黑来了。

我惊惧的心开始在肚子里回落着,转回头去,一直跟随着我的那两盏黄灯笼已经消失不见了,我轻轻地摸着阿黑的脖颈,心中的念头是,“踏死狼”的厄运离我而去了……

农村常有人来收购五年以上的陈年老麦子?

农村常有人来收购五年以上的陈年老麦子,还说年数越久越值钱,陈年老麦子有啥用?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越老越值钱的类型,我觉得你有误导大众之嫌,活久见,我生活在农村二十多年了,只听说陈年老麦子没人要,没听说有人来收购五年以上的陈年老麦子,至于你说的越久越值钱,也不过是笼统地一句话,有多值钱,你要多少,我就能给你凑多少,凡事经过考究再发言,特别是针对农村和农民,你说五年以上的陈年老麦子值钱,很容易误导农民,这样不好。

我家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世世代代都种玉米和小麦,家里每年都会囤粮,一般当年收割的小麦经过晾晒后,一大部分卖给收小麦的农村贩子,小部分直接放进大瓮里保存。当年不吃当年麦,听我爷爷说当年的新麦不好吃,放上半年,来年再吃刚合适。

我家一般都是当年吃往年的麦子,就比如今年2020年,吃的就是2019年的麦子,而2020年的麦子就被囤起来了。但是一般囤粮不会太久,因为小麦的价格涨跌都是很小的范围,没人大量去囤小麦,更不会囤太久,因为会出虫,农村家庭储存条件并不高,最多三年就直接掺在新麦中卖掉了。在农村超过5年还囤在手里的小麦很少,这是不明智的做法,很可能卖不出去。

说完了我们陕西农村传统的囤粮习惯,我实在想不到陈年小麦有什么更高的价值了,或许有人去农村收购陈年小麦是为了入药吧,毕竟很早我就听奶奶讲起过,说是陈年小麦是有药用价值的,具体有什么作用,作为一个农民,我也不好说,毕竟术业有专攻,这不是农民所能了解到的。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提出了关于小麦的药用价值,比如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著作《本草经集注》,汉代末期总结出来的《名医别录》,在之后的朝代中也有着《唐本草》,《本草拾遗》的记载,后来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关于小麦的药用价值,总之数不胜数,老祖宗对陈年小麦是有独特的见解的。

说过了陈年小麦历史记载的药用价值,并不代表我认为“陈年小麦放在农民手里就变得值钱的说法”。

一是在农村并不是经常有人来收购陈年小麦,我一直待在农村,确实没听说有大量收购陈年小麦的商贩。二是即使有人来农村收购陈年小麦,也不会给农民出太高的价钱,大部分农民的认知里,陈年小麦根本就不值钱。三是陈年小麦的市场交易并不在农村,换而言之,商贩用较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到陈年小麦,转手在其他地方用高价卖出是很有可能的,这对农民来说,没有体现出值钱这一说法。

看完了我的文章,你支持我的态度吗?

60岁老人还应该骑车吗?

这个问题完全是因人而异。

自行车,近年来确实成了很多人运动的新宠,尤其是中老年骑行队伍越来越多。笔者接触过两个个例,说来跟大家一起碰撞下。

一例,是静脉曲张的患者该不该热衷骑车。

此前 有说法称通过骑车的小腿运动,可以减缓静脉曲张的症状,还有预防的作用。但一旦得上了静脉曲张(中老年人不少受到该病困扰),还该不该热衷骑车运动,这个还是要听听医生认真帮分析下,多大的运动量要讲究下。

一例,是共享单车刚流行时,有人骑车过久导致皮肤灼伤。

这是一名沈阳男子的亲身遭遇,让医护人员很是唏嘘。他从市区骑车去了棋盘山(沈阳周边一座山),大夏天逼近40度的高温条件下,他身上除了衣服盖的地方,其他部位的皮肤红,痒,灼热感非常明显,确诊是严重的晒伤。

很明显,这么运动,缺少科学指导并且没把握好度。

综上,60岁以上的老人可不可以骑车,必然是因人而异的事,但把握度是务必要注意的。

希望我们的分析,您受用!

形容一个人没涵养没素质的句子?

1、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

2、一对一单挑,我也和你妈妈吵过,你妈真的是很没素质欺负小女生!

3、你说你这么闭月羞花的一个大美人,怎么就这么没素质呢。

4、我说你有病吧!而且还是脑门被夹扁了的白痴神经病!我看天下之大,也大不过你缺的那块心眼。你也不挖出那颗黑心自己瞧瞧,怎么会有人瞎了眼看上你这种没人格,没品味,没素质,没相貌,没水准的二货!

5、可为什么车窗抛物伤人的事情屡有发生?笔者只能说,这些人没素质、不懂法,对车窗抛物的严重后果无意识、缺根弦。

6、但也有易友表示让座是好事,不让也没什么好指责的,骂来骂去到底谁没素质?南京大妈指责地铁占座险被打。

7、如果你以为上述案例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顶多提醒自己一句“要小心”,感叹一句“谣言惑众”,评论一句“没素质”,那就大错特错了。

8、我怎么敢碰你呢,我怕我买洗手液买穷自己。

9、说我没素质?我的素质向来是对人不对狗的,对狗说素质也是浪费。

10、是不是你要老子把你打的一败涂地,地下深渊,你才知道你的脸有多厚呢?

11、虚伪的人啊,请收起你那敷衍的话语,因为亦掩盖不住你的厌恶。

12、虚伪的人啊,请不要用谎言来美化世界,它们依然丑陋,你我心里清楚。

13、虚伪喜欢躲藏在最高尚的思考之中它从来企图脱离思考,因为思考能使它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高尚的美名。

14、如果你什么时候学会了真诚,我想,你身边的人不再会在你转身后发生呕吐。

15、披着羊皮的狼,带着面具的骗子,你脱掉衣服是禽兽,穿上衣服只是衣冠禽兽!

北宋靖康之耻的亡国之祸为什么会发生?

靖康之难的结果就不多说了,容易让人引起不适,重点讲一下为什么会发生靖康之难这样的事情,到底是谁要为这场巨大的灾难买单,皇帝及文武大臣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北宋末年,吏治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贯想乘辽国衰亡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就有了著名的海上之盟,和金国缔结盟约之后,北宋出兵燕云,但是面对衰弱的辽国,大宋依然吃了败仗,这就让金国看出了大宋外强中干的本质,也为后来金国进攻大宋埋下了隐患。

第一次宋金之战,五十万被七万围困

宋金开战之后的汴梁围困战,金国西路军停滞在太原城下,当时围困汴梁的只有东路军,这路金军才七万兵马,可是城内的汴梁禁军有二十万,临时招募的青壮又有十万之众,再加上陕西军来援二十多万,此时城内的大宋汴梁守军堪称五十万之具。

冷兵器作战为主的时代,最重视阵型,特别是野战,往往是摆下阵型,立稳脚跟,才能与敌军厮杀,如果阵型未稳,处在散乱的状态,受到敌军突袭,溃散之军就会彻底冲散阵型,导致全军大败,淝水之战就能说明,还有楚霸王项羽以少胜多就是这样的。

宋金之战也是如此,大宋缺少战马,为了对抗金军,只能摆成步兵阵型,层层抵抗。汴梁围困战中,汴梁城墙很是宽广,大部分的兵力要用来守城,真正能出战的有限。主动出击,兵力少了是送死,兵力多了又是冒险,其实此战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缺马,大宋如果出城打野战,阵型得一步一步摆开,容易被金军偷袭冲击,而且打野战只能击退敌人,无法形成有效杀伤,如果阵地战赢了你不敢追击,二条腿跑不四条腿追不上,还有时刻提防金军等宋军追击疲惫之际反戈一击。

围城以多围少,这是一种围困方式,骑兵围困步兵,这也是围困的一种方式,而断去粮食,断去水源,也是围困的一种方式。这个时候大宋抗金派和议和派的区别也仅仅在,抗金派想要签订“缩减版的澶渊之盟”,而议和派想要签订“超级版的澶渊之盟”。李纲一心要当名相寇准,而议和派则是一心要当司马光,而宋钦宗则是一心要当宋真宗,再次上演澶渊之盟的逆袭。

金国经过考虑,认为自己兵马不足以消灭大宋,最终在宋朝割地赔款之下决定暂时撤退,所以第一次汴梁之围解除。

第二次宋金之战,大宋节节败退

公元1126年第二次金军南下攻陷围困近一年的太原后,经过休整,西路完颜宗翰自太原向汴京进攻,1126年11月22日攻下威胜军(山西沁县),29日克隆德府(山西长治),渡盟津(河南孟津),宋西京(河南洛阳)、永安军(河南偃师东)、郑州(河南省会)全部投降。

公元1126年12月4日,完颜宗翰克泽州(山西晋城市),东路完颜宗望11月20日从真定向汴京进攻,12月4日完颜宗望渡河后攻下临河县、大名县、德清军(河南清丰)、开德府(河南濮阳),12月10日克怀州(河南沁阳)到达汴京城下。1126年12月16日,宋出兵被完颜宗望等击败,12月17日,完颜宗翰到达汴京城下。

在攻克太原之后,完颜娄室军队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到达潼关,把宋朝最精锐的西军档在潼关以内,断绝了与东面的勤王之师汇合的道路,其实在陕西一带,已经没有了勤王之师。因为两次河东救援战,彻底的耗尽了宋军的正规军有生力量,此时的大宋,正规军损失了八成之多,其余地方军队,根本无力救援汴梁。

这第二次金国派出八万人马,东路军主要将领完颜宗望、完颜阇母、完颜昌、刘彦宗等,只有郭药师留驻燕京,西路军仍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三大将为主副帅,完颜银术可等战将都属麾下,用汉人高庆裔,时立爱为谋主,有七八万人参加第二次开封围城,东西两路金军的兵力已过十五万人,此刻金军四面四面合围,陷东京汴梁于彻底孤立。

大宋这边,经过第一次宋金之战,总数达几十万人,后面解围之后,因为严重的军费开支,无以维持庞大的军队数量,只能是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还有一部分被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所以,第二次被围时汴梁城内守军不满七万了,靖康之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到来。

汴梁的失守,成为了定局,真实的历史,没有人知道

汴梁,这座当上整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因为繁华而兴起,也因繁华而没落,为什么这么说,身为北宋都城,汴梁的城墙高厚,根本难以攻克,就算是善于攻城的完颜粘罕也不可能,但是对于这样一座城来讲,不需要攻克,只要围点打援就好了。

当时的金军野战无敌,大宋各路的勤王之师根本不可能是对手,来多少死多少,只要是援军灭了,汴梁就破了,因为汴梁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人口太多了,巨大的粮食压力,在和平年代,靠着漕运,不会出现粮食不够的情况,当已经被围困了,掐断了汴河,断绝了外来的粮草,必然出现饥荒,也就不攻而破了。

其实,李纲只是一个文人,不懂军事,汴梁二十万守军守城,八万金军攻城,结果是勉强保住城池,援救河东的战略中,李纲也是屡战屡败,精锐尽数覆没,李纲是一个有骨气的文人,也仅仅是如此。

因为宋徽宗?的确,在宋朝,皇族几乎是远离着政治,只是如寄生虫一般的活着,而历代的宋朝皇帝也是忌惮皇族,深恐夺位。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皇帝驾崩,又无子的情况下,充当替补,接替皇位。一个远离与政治的皇族子弟,陡然间成为皇帝,根本不熟悉政务,结果是朝堂内乱臣不断,搞得乱糟糟一片。

大宋一朝,与其说是皇帝掌控着军权,不如说是士大夫掌控着军权,宋徽宗登基之初,也是励精图治,想要干一番事业,做一个好皇帝,可处处被钳制,还不如安心吟诗作画,让那些士大夫去争斗。宋朝皇帝,是士大夫权力的代言者,必须是符合士大夫利益,尽管很多情况下,士大夫利益与大宋利益相冲突。

一个国家的灭亡,首先开始于官僚的腐败,最后是军队的腐败,当一个国家的军队腐败到了极致的时刻,这个国家也是无药可救,即便是秦始皇复生,汉武帝转世,朱元璋降临,也是无力回天,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国家灭亡。

大夏将倾今安在,力挽狂澜问有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