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获终身成就奖,黑泽导演?
黑泽明在国际上、特别是在西方最被认可,影响力最大的日本导演,他几乎囊获了当时世界上所有影响力重大的电影奖项。他的作品兼顾艺术与商业,每一帧画面,每一个镜头,甚至电影之外的工作、生活细节都被后人深入研究,被称为“电影天皇”。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马丁-西科塞斯、乔治-卢卡斯,科波拉,我国的张艺谋、吴宇森、杜琪峰等导演都深受其影响。
获奖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终身成就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等。
代表作:《罗生门》《七武士》《乱》《影子武士》等
有哪些适合跟孩子一起看的电影?
推荐《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
这是2000年的一部英国电影,目前豆瓣评分8.8分,超过3万人给它打出五星好评。
这部电影非常受欢迎,后来还被改编为同名音乐剧,2005年5月在伦敦维多利亚剧院举行了首演。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熟知的漫威英雄、蜘蛛侠的扮演者汤姆·赫兰德(荷兰弟),就曾出演过这部音乐剧,并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荷兰弟”12岁时参演《跳出我天地》接受采访
而这部电影的内容,也充满了巨大的反差:爸爸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卖苦力的煤炭工人,但他却培养出了一个顶级芭蕾舞演员的儿子,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故事内容故事的背景是1984年英国矿业工人大罢工,小男孩比利就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比利的母亲早逝,他和父亲、哥哥、奶奶一起生活,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此时,身为矿工的父亲和哥哥,正忙于罢工,根本没空管他。而奶奶患有老年痴呆,需要比利的照顾。比利体格单薄,生性懦弱,父亲便凑钱让他学习拳击,希望他能强壮一点,没想到比利反而爱上了跳芭蕾。
在父亲看来,芭蕾根本不能当饭吃,也不是男孩该干的事。但比利的芭蕾老师却告诉比利,他极具天赋,应该去皇家芭蕾舞学院深造。到底是勇敢地追求梦想,还是按照家人的心愿,成为一个靠谱的、养家糊口的男子汉呢,比利痛苦地做着抉择。
故事不算复杂,但影片的叙事非常细腻流畅,将父子之间的情感从冲突到和解到升华,刻画得真实而温馨,十分动人。所以,这部电影尤其适合爸爸和孩子一起观看。
父子由矛盾到和解,爱的富饶战胜了物质的贫乏比利的爸爸并不是一个特别开明的父亲,一开始比利想跳芭蕾曾遭到他的激烈发对,因为在他看来“娘娘腔”的芭蕾,根本就不适合男孩子。
① 分歧
父亲在送比利去考试的路上,有一段寻常却意味深刻的对话:
父亲:儿子,我从来没有离开达拉谟。儿子:你真的从来没去过?父亲:我为什么要去伦敦?儿子:那是首都啊!父亲:至少伦敦没有矿坑。儿子:你只想到这些!达拉谟是一个市,出生于斯成长于斯的父亲,并没有太长远的眼光。在他看来,儿子正常的人生轨迹也应该跟他差不多——从小练就一副强健的体魄,以后好做矿工,踏踏实实养家糊口。
但小儿子偏偏爱上了跟拳击截然相反的芭蕾,芭蕾不能当饭吃,对于一个矿工家庭,也过于飘渺和遥远。所以父子之间一开始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且更让父亲不安的是,同性恋的男孩也喜欢在他儿子的身边打转。此时父亲面临着重要的选择,是强迫儿子变成自己想要的儿子,还是顺应儿子的爱好。
我们发现,真正让比利父亲纠结的其实不只是表面的学芭蕾还是学拳击的问题,而是儿子以后的人生选择。因为贫穷,所以他们的试错成本很高,相比于虚无的芭蕾,他更希望儿子有一份看得到的未来。
② 和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发现,跳起舞来的比利神采飞扬,仿佛脱胎换骨,完全不是平时生活中那畏畏缩缩的样子。那一刻父亲终于明白,芭蕾就是儿子心中的光。他从比利身上看到一种,与自己,与大儿子完全不同的人生的可能。也许父亲终于明白,他和大儿子已经放弃了飞翔,但比利还有翅膀,所以他努力呵护的是比利飞翔的可能。
送比利去参加芭蕾舞学校的甄选,对这个家庭而言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不计成本。父亲甚至卖掉了妻子的遗物。因为正处与罢工时期,父亲为了比利的考试费用,中途放弃了罢工,获得的一笔钱,但也因此遭到工友的不解和辱骂。对于父亲来说,罢工是他们争取自己权利的唯一方式,但是为了比利,他将自己的这份权利拱手让出。
到这里,爱的富饶战胜了物质的贫乏。虽然现实条件让父亲无法选择,但是他却把选择留给了比利。也许贫穷阻碍了父亲的眼界,但爱又帮让他打开。
谁是主体,家长还是孩子?就像这个问题所问的,陪伴孩子看电影,究竟是为孩子而看,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其实这部电影传达的是一个非常现实又美好的主题——分离与爱共生。
一开始父亲并没有考虑到儿子的需求,在他看来儿子以后无非也就是个混口饭的煤炭工人,让儿子学习拳击,就是为了体格更强健,以后更能养家糊口——这是从爸爸的角度,来设想的儿子。
在得知儿子的爱好,并想通了之后,父亲其实是真正接纳了比利的“不同”:比利纤细、敏感,不会是个好矿工,但恰恰是他学芭蕾舞的优势。最终,父亲放弃了自己对儿子的希望和强制,而是接纳了真实的比利。
这也是父亲和儿子完成的一次分离:父亲不再要求儿子成为自己“想象中的儿子”,而是将儿子的未来还给儿子,他将孩子的人生主导权还给了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体。也是因此,比利的生命能量最终得到了最大的释放,成为舞台上耀眼的顶级芭蕾舞者。
影片的最后,感人至深:一个老的煤炭工人,拿着VIP的票,欣赏着一场顶级的芭蕾舞表演,儿子出场的那一刻,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分离,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而爱,是彼此牵绊的力量。
加里·刘易斯在片中饰演了这个老父亲,他不富有,也没有很高的文化,甚至有些落魄和暴躁,但是他却完成了父亲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无条件的爱,适时的放手。
当成年的比利在舞台上舞动出最美一瞬时,我们仿佛也能理解片名的含义——爱与梦想,才是真正舞动生命的力量。
张艺谋的资料?
张艺谋,1950年4月2日出生于陕西西安,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
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年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担任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摄影师走向演员,最后走向导演生涯。
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2002年后转型执导的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导演,获得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提名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2013年执导电影《归来》2015年筹拍好莱坞电影《长城》。2016年担任中国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总导演。2017年执导动作电影《影》,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2019年10月1日,担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2022年,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
继去年范冰冰以评委会成员身份走上戛纳红毯,今年中国演员张震再次接棒出席,欧洲电影星光暗淡,亚洲电影终于强势崛起。
文|帕丁顿
距离范冰冰以一套龙袍装在戛纳一战扬名,7天换6套造型走红毯艳压全世界,已经过去8年了。这8年来,戛纳的红毯从明星削尖脑袋往上站,到网红纷纷挤进去,再到今年不知名女性加入,还假摔,这场电影人的盛会,怎么做电影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戛纳电影节与威尼斯、柏林并称欧洲三大电影节,多年以来都是备受全世界瞩目的,各自定位不尽相同,如,威尼斯电影节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聚焦各国电影实验者,鼓励其拍摄新颖、独特的影片。它的评判标准很纯粹,那就是艺术性。
柏林电影节旨在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而戛纳电影节最大的优势,则是将全世界最有声望的人才聚集此地,通过强大的媒体宣传,保证入围作品快速向世界观众推介。
因为,柏林、戛纳、威尼斯又分别被称为:政治管教所、噱头拍卖会及先锋茶话会。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噱头依然不少,只是没想到,被一位非明星、非网红的不知名女性打了头炮。
电影节的重点从来都不止是电影
1938年,法国人为了打破威尼斯电影节的垄断,提出建立法国国际电影节,期间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在1946年,法国戛纳电影节第一届正式举办。
戛纳电影节一直以来都承载者法国人对艺术的追求,从历届入围及获奖影片也可以看出,其非主流的选片风格标榜着它的特立独行。
除了电影风格独特,戛纳的红毯也一项喧嚣、奢华,每逢此时,明星、各大时尚集团、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力争在此拔得头筹。
当然,奇迹也每每在此发生。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范冰冰,2010年她第一次“蹭”上这块世界顶级红毯,7年时间,硬是从别人口中的“毯星”走上评委位置。也是她,开启了通过红毯走上人生巅峰的路子。如今,有没有作品都要争取走一下红毯,成了明星们混脸熟的一大有力法宝。
如果说范冰冰还只是通过戛纳红毯改变了自己的星途,那么另一位女演员则在戛纳彻底改变命运。
1955年,美国女演员格蕾丝.凯丽出席戛纳电影节期间,结识摩纳哥王子,不久后,她便成了著名的摩纳哥王妃。
有人因此时来运转,自然也有人在这里备受折磨。1979年,担任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在报上发表长文,指责戛纳电影节勾心斗角。她称:戛纳混杂着阴森森的闹剧和滑稽歌剧的气味。
这件事的幕后主要原因是:当年,著名导演科波拉原本不想参赛,但是他的《现代启示录》放映后被一致看好,得到媒体大肆追捧,于是,当时电影节主席法勒尔-勒布埃,将它改为参赛片。
投票结果出来后,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与另一位导演施隆多夫的《铁皮鼓》,五比五打平。而作为该届主席,萨冈更看好《铁皮鼓》,她要求行使主席的双票权,没想到竟遭到法勒尔-勒布埃拒绝。两相权衡之下,当年金棕榈也下了双黄蛋。
这还不算,事后,萨冈被要求支付一万二千法郎的酒水、餐费和电话费,电影节声称这是萨冈的额外消费,组委会不买单。萨冈怒回:自己已经戒酒三年了,酒都是其他评委们喝的!
关于此,之前的金马奖也曾被爆料,2016年,马家辉作为其评委在节目中说,颁奖结束后,他见到落败的范冰冰黑脸进电梯,并打电话说,“没拿到(影后),各方势力都很大。”
电影节的幕后,往往有比影片本身更精彩的“权利的游戏”,英格玛·伯格曼及伍迪·艾伦都曾因不想蹚浑水,而拒绝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戛纳重启
按照我们的说法,71岁的戛纳如今已过古稀之年,《星球大战》在重启,漫威在重启,作为电影,可以重启宇宙,那么作为电影节,戛纳当然也可以。
在经过去年与Netflix撕逼之后,今年,戛纳电影节真的要来点不一样。
根据法国当地规定,只有在电影院线上映36个月后,影片才能上架流媒体,Netflix则希望电影能够在院线和流媒体平台同步上映,或者直接就不登陆院线。今年戛纳的态度非常强硬——只有在法国院线公映的影片才有资格在主竞赛单元参赛,只在流媒体平台上放映的影片不在考虑之内,因此,Netflix不会在本届戛纳影展展映任何电影。
同时,女性在戛纳电影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首先,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出任评委会主席,成为戛纳史上第12位女性主席。凯特表示,“往年我曾经以很多种形式来过戛纳:作为一名演员、制片人、市场购片、参与晚宴、还有奖项竞争。但从来没有哪次来这,只为了在电影节的避风港里纯粹享受电影。”
另外,因为好莱坞大亨哈维.韦恩斯坦性丑闻的影响,本届戛纳电影节采取了两项行动,第一,设置反性骚扰热线,这一动作也是进一步对戛纳电影节施压,以解决主要竞赛项目中明显性别不均的问题;过去多年来,没穿高跟鞋的女性会在走上红毯前会被挡下,而今年则不然,用以整顿批评人士认为的具有性别歧视的着装规定。
尽管为了漂亮,鲜少有女性会不穿“恨天高”,但是此项不再作为强制,以此彰显男女平权,通俗来讲,就是:我可以骚,你不能扰。
第二,本次戛纳电影节期间,将有约100名顶尖女演员和女导演发起抗争游行,支持“我也是”(#MeToo)运动。影展前夕,电影节总代表弗雷莫便表示,这将是场献给影坛女性的游行活动。
此外,从今年入围片单来看,欧美影坛实在乏善可陈,而亚洲影片情况则鼓舞人心,同时,提携新人也成了本届一大亮点。今年的主竞赛片单上,堪称是亚洲最强阵的一年,日本2部,伊朗2部,中国1部,韩国1部,黎巴嫩1部,18个名额里占了7个,更有有7位导演是第一次入围主竞赛的新面孔!
并且,禁止与会人士在红毯上自拍或是帮别人拍照,他强调来到戛纳电影节是来“观赏”而非“自赏”。
中国影人的戛纳征途
当国人一次又一次站上戛纳电影节的舞台,甚至今年组委会首次特别设置了“戛纳中国电影荣誉大奖”单元,回到电影本身,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拿到金棕榈大奖的只有一部《霸王别姬》。
其实,中国与戛纳渊源颇深。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此后,台湾导演李翰祥凭借《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三次入围”金棕榈奖“。其中,《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国师张艺谋也与戛纳渊源颇深,1990年,《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1994年,他执导的《活着》再获评委会大奖,葛优借此获最佳男主角,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1995年,张艺谋再凭《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第48届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香港导演王家卫也是戛纳常客,1997年,他执导的《春光乍洩》入围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2000年,凭《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也令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此外,张曼玉于2004年戛纳封后,巩俐2005年获得“戛纳特别大奖”,侯孝贤、王小帅、姜文等人也均备受戛纳青睐。
作为国人代表,贾樟柯的《江湖儿女》这次自然备受期待,原本由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指导的《人尽皆知》被视为强劲对手,毕竟,此前他执导的《一次别离》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柏林金熊奖等重量级奖项。这次《人尽皆知》更是被选为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然后,今天在不少媒体、影评人看片后,给出的反馈并不太好。
十年来,贾樟柯所有的作品都入围了戛纳,甚至已经拿过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这次他能拿下金棕榈吗?
男人娶一个比自已小十几岁的女人为妻是什么体验?
其实婚姻的幸福并不取决于年龄,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在结婚之后的相处,取决于两个人是否一直爱着对方,因此男人娶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女人,只要两个人婚后能够很好的相处,那么彼此之间的婚姻也是能够幸福的。
其实一个男人的年龄比妻子大,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男人普遍比女生成熟晚,如果年龄相当,那么丈夫不够成熟,无法承担一个家庭的压力,那么也许会造成婚姻的不幸福,甚至导致两个人无法走到最后。
因此如果丈夫的年龄比妻子大,那么这个丈夫能够更好的对待自己的妻子,能够承担家庭的责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的婚姻会更加顺利,彼此也是能够走到最后的,两个人能够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的年龄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两个人在结婚之后的生活依然很幸福,丈夫很宠着自己的妻子,妻子也很关心丈夫,因此两个人的婚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彼此一直很幸福。
从这些例子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婚姻是否幸福美满,和年龄无关,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是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每一对夫妻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在我看来,男人娶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女生也是能够幸福的,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只要彼此为了家庭付出,那就没有问题了,两个人也是能够幸福一生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