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这年头谁还看这玩意儿?
哎,各位看官,最近又有一家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说是要“展现社会责任担当”,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我这个资深吃瓜群众,第一反应就是:这年头谁还看这玩意儿?
别急着扔砖头,听我慢慢道来。
这社会责任报告啊,说白了就是公司给自己打个广告,说自己“做了好事”,其实本质上跟朋友圈发个“爱心捐赠”图差不多,都是图个好名声。
不过话又说回来,企业做点好事也是好事,毕竟社会责任这东西,就像穿衣服一样,你总不能光顾着自己美,还得考虑一下整体搭配,对吧?
那到底怎么才能看出一家公司是不是真的“有责任感”呢?别担心,我这就来给大家扒一扒这“社会责任报告”里的猫腻!
我们要看这家公司到底做了哪些事。别光说口号,要拿出真凭实据,就比如百度这次的报告,就列举了16个案例,什么垃圾分类、AI寻人、AI医疗、官网保护等等,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案例 | 简介 | 效果 |
---|---|---|
百度AI寻人 | 利用AI技术帮助失踪人口回家 | 帮助7819个家庭团聚 |
百度AI医疗 | 利用AI技术辅助医疗诊断 | 提高医疗效率,减轻医务人员负担 |
百度垃圾分类 | 利用AI技术识别垃圾类型 | 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
看到这个是不是感觉很厉害?但别高兴太早,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们还得深入挖掘。
比如,百度AI寻人确实帮助了很多人找到亲人,但它背后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在为社会贡献力量,而不是为了赚取利益?
再比如,百度AI医疗,它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是真正能辅助医生诊断,还是只是个噱头?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别被“社会责任”的光环迷惑了双眼。
我们要看这家公司做这些事的动机是什么。是真心想为社会做贡献,还是仅仅为了炒作?
别以为我是在“阴谋论”,很多企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社会责任,这就像一个公司为了提高销量,会去赞助一些公益活动,但本质上还是为了赚钱。
所以,我们在看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要仔细分析公司的动机,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我们要看这家公司做这些事的成果如何。光说没用,要看实际效果。
比如,百度AI寻人确实帮助了很多家庭团聚,但它到底帮助了多少人?它的影响力有多大?
这些问题都需要数据来说明,而不是靠“主观感受”来判断。
社会责任报告就像是一个公司的“成绩单”,我们需要认真审阅,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的“有责任感”。
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文字和图片所迷惑,要擦亮你的双眼,看清楚公司背后的真实意图。
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企业做社会责任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衡量?
告诉我你们的答案吧,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