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从“假药王”到“慈善大亨”,他是怎么做到的?
兄弟姐妹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传奇”人物——陈光标。提起他,你们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是那个把钞票摆成各种造型,然后在镜头前神采奕奕的“慈善大亨”?还是那个被质“作秀”,“炒作”的“网红”?
无论你对他的评价如何,不可否认,陈光标绝对是近年来最具话题性的企业家之一。他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也引发了无数的争议。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传奇”人物的发家史,看看他到底是怎么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娃,一步步成为“慈善大亨”的。
第一桶金:假药?真“财富”?
根据媒体报道,陈光标在1998年开始做慈善,到2012年7月17日,他的捐款总额已经超过了20亿,帮助了超过70万个特困户。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第一时间出钱出力参与救灾,一度被誉为“中国首善”。
不过,在光环的背后,关于陈光标的“发家史”却一直笼罩着争议。
据中国经营报在2011年报道,陈光标的“第一桶金”,来源于出售假医疗设备!当时,陈光标在江苏淮安承包了一家医疗器械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医疗器械,从中获取暴利。
“我靠卖粮起家,卖医疗器械发家,现在靠废旧品回收发家”
面对媒体的质,陈光标却始终坚持自己“白手起家”,称自己14岁就靠卖粮食成为“万元户”,25岁之前靠卖医疗器械积累了第一桶金,现在则靠废旧品回收和垃圾填埋处理发家致富。
他的“发家史”真像他说的那样简单吗?
陈光标发家史:传言与真相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
1998年 | 陈光标开始做慈善 | |
2008年 | 汶川地震后,陈光标高调捐款,被称为“中国首善” | |
2011年 | 中国经营报报道称陈光标通过出售假医疗器械赚取第一桶金 | |
2012年 | 陈光标捐款总额超过20亿,帮助特困户超过70万 | |
2014年 | 陈光标在江苏省“两会”上解释自己的发家史:靠卖粮、卖医疗器械和废旧品回收发家 |
“黑中带红,红中带黑”:陈光标的争议史
除了“发家史”的争议,陈光标的“慈善”行为也一直备受质。
2011年,陈光标在纽约举办“裸捐”仪式,承诺将所有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却遭到不少人的质。
2014年,陈光标参与冰桶挑战,却因为没有直接捐款,而是将“捐款”改为“捐物”,再次引发争议。
他高调的慈善行为,被人质是炒作,是作秀。
“炒作”or“真慈善”? 你怎么看?
陈光标究竟是一个“假慈善家”?还是一个“真性情”的“网红”?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有人说,他只是为了博取眼球,为了“红”,才刻意制造新闻,做一些“奇葩”的举动。
也有人说,他虽然做事方式有些“另类”,但他的慈善事业确实帮助了很多人,他的行为也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你觉得陈光标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发家史”和“慈善”行为,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