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央行利率2023最新调整消息

诗佳网

十余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央行利率2023最新调整消息?

央行银行贷款利率2023最新消息查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规定,自2023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五年以下(含5年)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2.75%调整为2.6%,五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3.25%调整为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即5年以下(含5年)贷款利率3.025%,5年以上贷款利率3.575%。

十余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央行利率2023最新调整消息

2023年10月1日(含)后发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按调整后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

2023年10月1日前发放的未到期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自2023年1月1日起按调整后的相应档次利率执行,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另据了解,9月29日晚,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2023年底之前,6-8月新房价格同环比连续下降城市,当地政府可自主决定维持、下调或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此前,各地执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为5年期LPR(4.3%)-20bp,即5年以下、5年以上利率执行下限分别为4.1%和4.9%。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2022最新?

银行存款利率表2022最新利率年利率是0.35%。

银行的存款类型比较多,最主要的是储蓄存款中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中还包括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而大部分的银行的存款年利率是不一样的,例如:

中国农业银行:

活期存款年利率是0.30%,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75%,两年的年利率是2.25%,三年的年利率是2.75%,五年的年利率是2.75%,而(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的一年年利率是1.35%,三年是1.55%,五年是1.55%。

浦发银行

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95%,两年的年利率是2.40%,三年的年利率是2.80%,五年的年利率是2.80%。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的一年年利率是1.35%,三年的年利率是1.55%,五年的年利率是1.65%。

老百姓的钱花去哪了?

朋友们好,现在年底很多银行又出了高息揽储,为什么呢,存钱的少了。存款,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源头,正如标题所言,储蓄率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老百姓其实想存,多种原因没有存下,或没钱存。

首先来了解,2021年上半年老百姓的主要支出项目情况:

如上图我们可以看到:

1,食品烟酒,支出占了很大比重,高达30.8%。很显然香烟价格大涨,食品价格,波动是主要原因。

2,居住方面的支出占到了23.1%。这就包括了高房价买房贷款利息,租房租金等等。

3,交通通讯占到了12.7%。

4,生活用品服务占5.8%,衣着占6.5%。

小结:从数据我们初步分析,人们的消费节衣缩食,把钱都花在刚需上了,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有限的钱,吃饱穿暖优先,节衣缩食买房交首付,还贷款。

其次来了解一下全国居民2021年收入情况:

1,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1.4%。但是,这是人均的,没有固定收入的人群,比如小商小贩,还有一些行业例如影院,餐饮,娱乐场所,运输,旅游外贸,教育培训等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不是也是这个情况,目前还不了解。

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了14.6%。农民朋友收入增长我们都很高兴。毕竟农民朋友种粮种菜,养猪,养羊养牛,肯定是卖了高价,才能收入增长,这样正好,多多少少能弥补一些务工方面,对收入的影响。

小结:感觉很多人还是想存钱,但是,捉襟见肘,没有稳定收入,没有钱存。

综上所述: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的客观的来看,人们的很多支出大块是在刚需上。

收入方面,按照统计出来的数据是增长的。

但是,人们省吃俭用,最基础的生活费用,还是占了很大的比例。想存钱的,也没有存下来,目前的利率优惠幅度也小,因此,银行的存款断崖式下跌也不足为奇。

友情提示:目前又到年底,一些中小金融银行地方银行,又到了揽储的高峰期,货比三家也许能够找到高息存款,如果有闲钱,也想存,尽量不要错过了,这个年前年后的黄金时段。

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

近日,监管部门通过串口指导,要求搞特价银行停止靠档计息的相关业务,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存款利率的下调,已经成为定数。

其实,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是有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原因的,一方面与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式和监管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银行自身盈利需求有关。

01 民银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下降,与国家宏观经济情况有关

众所周知,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目标,防通胀和保增长。

通胀压力大的时候,央行会用各种办法让流动的钱变少、变贵,常用的手段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此平抑物价。

而经济环境不太好,经济动能不足的时候,央行则会给市场适当“放水”,此时市场中的钱很多,资金使用成本很低,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常用的政策包括降准降息,也就是俗称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如何呢?显然偏向后者。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偏宽松的。

2019年以来,央行先后三次降准(1月全面降准、5月定向降准、9月二者皆有),同时降低MLF、逆回购的利率,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市面上流动的资金增多,民营银行降低定期存款的利息,降低自身经营负担,也是极为合理的。

02 民银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下降,与国家监管部门政策收紧有关

民营银行在我国成立的历史很短,最资深的微众银行成立也不足五年,他们规模小、名气弱,揽储的能力比较差。

所以,很多民营银行只好通过给出高额利息,吸收存款,维持自身经营。看起来高额利息对双方都有好处,银行拿到存款,储户拿到高利息,其实,这同时极大地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以往,国内经济形势好,监管层允许各家银行在基础利率上,提供浮动利率。

然而后来监管层发现,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些民营银行给出的定期存款利息已经高的离谱,远远超过浮动利率的上限,加上宏观经济环境收紧,风险极为突出,因此监管层渐渐收紧政策,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下调,也是监管政策趋严的体现了。

要知道,金融系统的风险是前已发而动全身的,过高的存款利息看起来只是影响个别银行的经营风险,实则这种风险可能外溢,引起金融系统的动荡,这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

03 民银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下降,也有自身主动下调利率的因素

银行毕竟是企业,盈利是他们的本质目标。

刚刚说到,央行货币政策偏向宽松,市场上资金量变多,另外,监管层又有意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控制贷款市场利率,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存贷的利差就在逐步收窄,利润率下降。

这是银行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为了自身的盈利需求,银行也有主动下调存款利率的动力。

综上所述,不管是大的宏观经济背景、国家监管政策,还是小的银行自身盈利的需求,都会导致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下降。

04 目前市场正常进入低利率时代,2020年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下调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不同类型的银行调整步伐会出现不一致。

民营银行数据下降了,其他银行会跟进吗?

我认为2020年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下调是大概率事件。刚刚说到宏观经济环境,在2020年大概率会出现延续,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改观,存款利率下调的基础依然存在。

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比较大,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之下,金融市场整体利率水平的下调已成趋势。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1月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是2017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预计2020年,各类银行存款利率都会下降,不仅是定期存款,还包括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不仅包括民营银行,还包括各类型的银行。

当然,不同类型的银行利率调整的步伐肯定是不一致的。如果银行资金紧张,那么暂时就不会下调,如果存款资金富余,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就会增多。

国有大银行的利率水平本来就不高,调整的幅度也有限;民营银行利率水平过高,下调的可能性就更高,但无论如何,民营银行的利率水平依旧会高于国有大银行,因为对他们来说,解决揽储问题,实在太难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有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高的啊?

这两天又盘点了一波高息存款和理财。

起因是最近我手上的闲钱变多,暂时投不出去,招商银行朝朝宝又只有5万的额度,多出来的部分只能干放着,我觉得太浪费了。

我对钱是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划的,在我的家庭资产配置里,每一笔钱都有专门的去处,主要分成了四大部分:

1. 保险

保险是为人生兜底的,主要分两大块,第一块是打地基的四类基础保险,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用来防止突如其来的经济大损失;

第二块是盖高楼的年金险,比如【光明一生】养老金,一方面能让资产长期复利增值,另一方面为养老加道保障。

2. 固定投资

3. 持续定投

2和3都是为了让财富快速增值,只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投资策略。

大部分资金用作固定投资,根据风险来分配资金,50%高风险+50%较低风险,分别买主动基、债基和可转债摊大饼。小部分用来定投,每半个月买一次双创50和中国互联50。

4. 流动性资金

像最近这笔闲钱,就划分到流动性资金里,作为机动部队,一方面充当短期的生活费和应急资金,另一方面,如果遇上什么难得的投资机会,就拿出来投资。

确定好每笔钱的位置后,我就会构思,如何分别使它们的收益最大化?要买什么产品,才能在满足我需求的同时,赚到最多钱?

具体到这笔闲钱就是,在保证本金安全、支取灵活的产品里,哪些收益率最高?

1. 活期产品

我把它分成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

1)

自从前段时间降息后,高息互联网存款几乎都下架了,我艰难的在角落里扒拉出这三个产品。

重点说说这个锡易通,它的条件真的很优越,年利率3.85%,存不够7天按活期计息,存满7天按3.85%计息,可以随时取出来。

5万起存,是我找到的门槛最小的高息活期了。

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个锡易通钻了一个空子:

它名义上的利率只有1.85%,但银行会让合作方补贴2.2%的利率给你,加起来就是3.85%。

监管不提倡高息活期,银行就绕了个道,借道给息……

这里面的风险点在于,补贴规则是银行自发的,解释权归银行所有,说不定哪天银行不补贴了,我们就只能收到1.85%的利息。

2)

再说说理财产品。

我首推招商银行的朝朝宝,这个产品的设计真的很有意思。

它虽然说是理财产品,但是本质上,它是由5个货基组成的,而货基有每天1万快赎和直接用于消费的功能,所以这个朝朝宝也能实现:每天5万快赎、直接用于消费。

既安全,又灵活。

唯一的缺点是限购5万。

所以我又找了其他中低风险理财,图上四个是历史收益相对较稳的,亏损天数较少,它们买的是银行票据、国债、高级债券等低风险固收,一点也不涉足权益市场,稳妥的。

但风险肯定会比朝朝宝高一些。

2. 短中期产品

1)

银行存款依然是锡商银行的。

这三个定期存款也是补贴的形式,在名义利率的基础上,补贴2.2%,最终实现高利率。

但它们的门槛比活期低很多,只需要50块起存。

要提醒一下,这个补贴只有通过小赢理财app的平台进入银行才有,直接登录锡商银行没有,我猜这是银行跟平台的一个合作吧。

2)

在定期理财产品方面,因为要保证资金的机动灵活性,所以我没要时间太久的。

前三个产品分别是:定期一周、定期30天、定期31天。

这三个产品的口碑特别好,因为它们的历史收益很稳,很少出现大开大合的情况,亏损的天数也相对较少,比较稳健。

但好东西卖得也快,经常售罄,需要勤快点多去蹲蹲。

后面两个是券商的理财产品,它们是保本的。

财气东来六月期1568号,是保本固定收益,年利率3.3%。

也就是说,180天到期后,它一定要还你【本金+3.3%的年利息】,这是写进合同里的。

指数涨盈鲨鱼鳍34号,是保本浮动收益,年利率最低3%,最高8%。

这个产品是跟中证500挂钩的,具体玩法我在这里不解释了,感兴趣的可以去东方财富看看。

它的收益率=固定收益率(3%)+浮动收益率(0%-5%)

固定收益率,意味着到期后,你一定能拿到【本金+3%的年利息】,这是写进合同里的。

浮动收益率,意思是,在187天的期限里,如果中证500涨幅在5%-15%之间,那么涨幅越高,你的浮动收益率就越高,最高可达5%。

这个产品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跟上面的财气东来对比,

共同点: 都有保底的3%;

不同点:如果买财气东来,有多0.3%的确定性收益;如果买34号,有多赚5%的概率。

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34号,值得搏一搏。

嗯,以上就是我找到的产品,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还有什么好产品,也可以评论里说说啊。

想了解更多?快来关注微信公众号“保底的钱(baodidq)”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