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没车没房没积蓄

诗佳网

涂子沛,没车没房没积蓄?

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两个起点和经历类似的人,毕业后都留在了大城市。不同的是

A知道自己留在大城市,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新鲜、包容、机遇和充满想象的未来。而B只是因为不想回到老家,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但也从没想过自己想要把日子过成什么模样。

涂子沛,没车没房没积蓄

A在大城市把日子过的风风火火,一直为了自己想要的去努力,升职加薪谈恋爱享受生活,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圈,最后在大城市买了房,生了根。而B只是碌碌无为的换了一个更大的地方混日子,和千千万万人一样住出租屋,挤地铁,周末宅在家,没有自己的圈子,十年后他默默选择离开这个漂泊的地方,回到曾经不想要的生活里,却意外的发现,原来那种生活更适合自己。

回想一下你的记忆里,是不是那些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过得更风生水起。学生时代,知道自己要考第一的人,一直名列前茅。工作后,那些知道自己要在什么领域钻研什么知识取得什么样成功的人,大都功成名就。即使失败,他们也所获颇丰,大可在任何一个领域重新一展拳脚。因为知识虽不想通,但学习知识的方法是想通的。

而那些只是一味地说“我不想要这个,不想要那个”的人,你问“那你想要什么”,他却只能悻悻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是啊,你的人生你自己都不知道,那谁会知道呢?你的父母也许知道,但你却未必会喜欢他们知道的那种活法,活在体制里,过一眼望到头的安稳生活。你自诩为90后,新人类,你有想法,想特立独行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却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于是在人生路上,脱离了父母的安排,你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随波逐流的主动放弃,却从未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主动争取。

三分钟热血解救不了平庸无奇的你,勇敢地拒绝人生里你不喜欢的各种可能也没办法让你真正快乐。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偶尔,你站在人群里,看车水马龙,看忙忙碌碌的人脸上的喜怒哀乐,你发现那个人头发都油了,不喜欢;那个人丝袜勾丝了,不喜欢;那个人的车真破,不喜欢;突然你发现,有个人拎着你喜欢的包,踩着你爱但是不敢穿的高跟鞋,穿着你在杂志上看过就一眼记住裙子,与你擦肩而过。但你连头都懒得回,只叹了口气,想想要是自己也能穿上这些该多好,便又继续回到自己乏味无趣的生活里。

我有个不太熟的高中同学,毕业后我才知道,她在整个高中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因为她清楚的知道一个好成绩意味着什么。高考一结束,她就去割了双眼皮,因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多渴望美丽。虽然我不喜欢她选择的生活,也不喜欢她这个人,但我特别佩服她坚信自己想要的一定要得到的勇气和信念。因为那个时候,我特么的就是做不到啊!我也有想去的大城市,但每个本该挑灯夜读的深夜里,我看着贴在电脑屏幕上那个光怪陆离的城市海报,最后还是偷偷把海报反过去打开电脑消磨掉那些无所事事的夜晚。现在想想,真希望可以穿越回去扇自己两巴掌,告诉自己清醒一点,如果你真的想要就给老娘坚持下去。

也是很多年之后,我才开始渐渐意识到我想要什么。我想要去旅行,背着包就可以出发。我想要留在大一点的城市,就干脆利落的找了工作,绝口不提回家。我想要爱情,就辞职买了张机票去找。后来我想要钱,就努力工作升职加薪。我想要过更丰盈的生活,就不断学习去填补自己的不足。在这中间,我也曾间接性的萎靡过,不想工作,不想面对人情世故,不想面对这世界的不公平,不想做所有我不喜欢的事。但熬过去之后,才意识到原来那些“不想”都是因为我不敢。工作遇到瓶颈,不敢跨过去。不擅长处理人情世故,所以下意识的选择逃避。我认为的那些不公平,也都是源于自己不够强大,所以只能默默被欺压。所有我不喜欢的事,都隐藏着各种各样胆小怕事、逃避搪塞的借口,只是不想承认自己太怂,而用一句“我不喜欢”去掩饰。

当我跨越过这些“我不喜欢”之后,才发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真的变得更有希望,更有意义。原来我也热爱生活,但不过止于主动拒绝的伪勇敢。但当这种伪勇敢变成主动争取的真勇敢时,我觉得世界都更好了,那些烦恼也不在了,似乎只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什么都会得到的。你说这世界看脸,那不还有很多脸不好看的人做了明星?你说这世界拼爹,那不还有好多爹不厉害的人也和王思聪成了朋友?

生命那么短,想要的那么多,哪有时间可浪费?我还要翻过一个又一个“我想要”的山头,看看山的另一边,到底还有多少山头呢。你要跟我一起上路么?

你觉得文学素养的重要性有哪些?

如果你是工科生,还有丰富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内涵,你有专业知识,同时能写得一手好文章,那不管在哪个领域你都不缺成功的机会。

一般意义上,大多数人认为工科生和理科生一样,都是那种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比较强的人,缺乏感性思维。但实际上,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技术和文学素养都很厉害的。就像中国武术一样,都是内外兼修。

举个例子,最经典的应该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他是典型的既具有非常强的理工科专业技术,又有很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的结合体。这类人具有非常强大的创造性,创新能力非常强。

还有经济学家张五常、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大数据作家涂子沛等等,这些专业人士在自己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也都写的一手好文章,从而著书立说,让更多的人所熟知。

如果你有非常深厚的专业功底,加上较好的文学素养,大概率会有非常好的个人发展。

中国大数据发明人?

马晓东

马晓东,苏州国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波士顿咨询全球高级顾问、1986年出生于宁夏固原,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硕士。大数据领军人物,“大数据魔镜”发明人,拥有大数据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贵州、江苏、内蒙古多地政府大数据顾问专家。现担任北京信息化协会副理事长,国民经济大数据实验室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数字化人才研究院副院长,原阿里巴巴淘宝数据优化器负责人。“数人公益计划”发起人,中国首个大数据领域TED演讲者,高校教材《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实践》总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