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天近3000名警察请病假,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
最真实的英国人均工资是2400英镑(简称:GBP),如果按照现在的汇率,1GBP相当于8.0972元人民币,那么2400 GBP就是19433.28元,看上去这样的收入还是非常高的,最起码比我们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平均收入还要高出不少。但大家觉得这样的收入,在英国这个地方,生活压力到底大不大呢?这个就得从生活开销,各种物价的水平来看才知道。
正常在我们国内一个普通的快餐也就是20元左右,在英国一个快餐虽然是13元,不过是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05.26元,是不是突然觉得快餐很贵?这个还不算什么,如果到餐厅里面吃饭,三个菜就得50-60 GBP相当于人民币400-500元,不过当地的麦当劳肯德基对比我们国内就显得没有贵太多,国内一般是38元左右,在英国6 GBP相当于48.58元。
饮料方面,可口可乐一瓶330毫升的需要1.4 GBP相当于人民币11.34元,瓶装水0.99 GBP相当于人民币8.02元,浓缩咖啡2.8 GBP相当于人民币22.67元,啤酒2 GBP相当于人民币16.19元。整体来看,价格还是高于我们国内的。
真实的英国购物开销超市购物方面,牛奶1升装的只需要0.93 GBP换算人民币是7.53元,不得不说真的太便宜了,有了牛奶加上面包就可以搞定早餐,面包500g包装的只需要0.98 GBP相当于人民币7.94元,牛奶加面包购买一次,基本能满足一家人两天到三天的早餐。鸡蛋12个1.9 GBP相当于人民币15.38元,1kg奶酪5.6 GBP相当于人民币45.34元,1kg无骨鸡肉5.4 GBP相当于人民币43.72元,1kg牛肉8.2 GBP相当于人民币66.4元,1kg猪肉4 GBP相当于人民币32.39元,1kg香肠8.9 GBP相当于人民币72.07元。
水果方面,1kg苹果1.8 GBP相当于人民币14.57元,橘子1.7 GBP相当于人民币13.77元,香蕉1.1 GBP相当于人民币8.91元,蔬菜方面,1kg生菜0.69 GBP相当于人民币5.59元,土豆1.1 GBP相当于人民币8.91元,番茄1.9 GBP相当于人民币15.38元,青瓜1.1 GBP相当于人民币8.91元,洋葱0.96 GBP相当于人民币7.77元。
真实的英国出行开销在英国乘坐公交车每次收费2.5 GBP相当于人民币20.24元,月票65 GBP相当于人民币526.32元,如果每天都是乘坐公交车出入,买一张月卡还是便宜不少的。出租车方面,起步价是3 GBP相当于人民币24.29元,每公里另外需要收费1.2 GBP相当于人民币9.72元,等候也是需要另外收费的,每小时17 GBP相当于人民币137.65元。如果按照1小时137元,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一天都有1000元人民币收入,一个月下来都30000元,这个基本可以理解是当地的时薪工资标准都可以了。
当然在英国这个地方,出行并非单单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有当地认可的驾照,也是可以选择租车出行的,甚至也可以学一些本地人那样,骑自行车,绿色出行。租车方面,基本都是按照每天收费,平均价格是178 GBP相当于人民币1441.3元,迷你车型80 GBP相当于人民币647.78元,SUV车型 193 GBP相当于人民币1562.76元,最贵的还是商务车,294 GBP相当于人民币2380.58元。
真实的英国住宿开销在英国住酒店,平均价格是91 GBP相当于人民币736.85元/晚,普通酒店53 GBP相当于人民币429.15元,再好一点就得67 GBP相当于人民币542.51元,三星级酒店到五星级酒店每晚的价格分别是94 GBP (761.14元),126 GBP(1020.25元),210 GBP(1700.41元)。当然,酒店是短暂住宿最好的选择,长期生活非租房莫属。
市区的一居室的房子,每个月的租金是939 GBP相当于人民币7603.27元,郊区一居室虽然便宜几百GBP但也要644,相当于人民币5214.6元,再来就是三居室,市区租金是1600 GBP,相当于人民币12955.52元,郊区1100 GBP相当于人民币8906.92元,水电费平均159 GBP相当于1287.45元,市区房价4200 GBP一平米,相当于人民币34008.24元,郊区3000 GBP相当于人民币24291.6元。
真实的英国每月总开销英国每月最低开销应该包括住宿,饮食和出行,那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郊区一居室每个月就需要644 GBP,出行方面按照月卡计算也就是65 GBP,最后就是饮食,每天按照快餐标准,一天两顿13*2=26 GBP,早餐方面,面包和牛奶,一次相当于一周的量,那么就是(0.93+0.98)*4=7.64 GBP,那么最终一个月下来的开销是644+65+7.64=716.64 GBP。
如果按照英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来计算,每个月2400-716.64=1683.36 GBP,几乎每个月一半工资都不用,当然不可能每顿都是快餐,另外英国人很多都是离不开咖啡的,日常生活也有其他支出,一个月下来也是不少的,不过就整体而言,在英国生活压力还是不大的,哪怕收入低一点。
真实的英国生活那点事英国人很多人喜欢骑自行车出行,特别是年轻人,或者家里有孩子的人,无论是上班或者日常出门,自行车就是他们的主要出行工具。不过不说很多人不知道,在英国有一些自行车它们为了防止自己的自行车停在路边被偷,所有在锁车的时候,会顺便把自行车的座椅拿走,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因为单单一把锁已经难不倒那些小偷,所以后来这种方法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英国是一个被土豆“统治”的地方,日常饮食当中,很多食物都离不开土豆,特别是那些经典的英国菜,除了土豆就是土豆,没有土豆的英国菜是不正宗的。在英国,有一道非常出名的家常菜,烹饪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将一些蔬菜切成丝,放到水里煮开,捞起之后淋上酱汁,最后就是少不了放上土豆泥。
英国其实很多大胖子的,主要原因是跟他们日常饮食有关,除了高热量的炸鸡之类的食物之外,另外一个就是日常摄入大量糖分。英国的甜品里面的糖简直就是不用钱的,吃一点点就觉得腻不可言,简直可以用魔鬼甜度来形容。
在我们国内大力建设5G基站的时候,英国很多地方依然是2G网络,想在英国用手机随时随地在网上刷刷视频,想都不要想,特别是一地铁里面甚至直接无网络。以前经常有人说,在英国的地铁里面经常会看到很多人拿着杂志书本在看,认为他们是很勤奋,但其实仅仅是环境所逼,要是能感受到手机所带来的便利之后,相信他们都会大吃一惊。
不是开玩笑,英国的水质真的非常差,一开始有些人说,长期饮用英国的自来水会导致脱发,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也觉得不可能,这个本来就是基因问题,怎么能怪到自来水的水质上面。实际上在英国长期生活的人,哪怕他们没有长期饮用自来水,但由于生活经常接触,所以脱发也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去英国旅游或者在当地长期生活的人,不想脱发变成“地中海”,还是乖乖到超市里面购买瓶装水吧。
英国有一个称号叫作“绅士帝国”,大家都知道,绅士举止应该是很文雅,素质应该很高才对,但实际上的英国,就以人行道和红绿灯这小事来讲,虽然英国的红绿灯路口都有一个按钮,只要按下去之后,信号灯很快会变成绿灯,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这个按钮对于英国人来讲,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几秒钟都等不了,直接闯过去。
英国一直大力鼓励大家生孩子,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福利政策,某些英国人,为了薅羊毛,赚取这些福利,所以就拼命生孩子。从怀孕到生孩子,在英国不单单拥有法定的产假以外,还有生育津贴,陪产假,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内,孩子和母亲可以免费获得处方,还有免费的牙科护理,产前福利等等。
在英国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这里说的人工成本不单单是水电工为你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几乎日常生活跟需要人来处理的事情都会特别贵。例如在超市里面的蔬菜,有包装的和没有包装的是相差很远的,例外就是如果想找一个人跟你打球或者做什么运动又或者是做什么事情,像我们国内现在流行的那种游戏陪练之类的,这些费用也是很高的。
在英国看病真的非常难,比在国内看病要难很多倍,也是因为这样,在英国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小病忍忍就过了,大病等等很快就会到你。对于英国人来讲,医疗健康体系是他们自己自以为豪的“发明”之一,但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体系不停吐槽。就算如此多人吐槽,依然是我行我素,或许这就是所谓免费医疗吧。
在英国街道上会看到有很多人要么拄着拐杖,要么就是坐着轮椅,这是长期生活在英国的后遗症。英国是一个非常潮湿的地方,人在这环境下生活久了,关节有问题是很正常的。另外一个就是原因就是,英国在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或者是残疾人的照顾还是很周全的,无障碍设施很完善,所以很多就算行动不便的人也不会一直呆在家里,喜欢坐车出去游玩,或者是接触多一点社会。
写在最后的英国最真实的英国是怎样的,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自己亲身经历之后,你就会知道,原来英国也并非想象中那样。英国是一个收入很高,同时物价也很高的地方,虽然是这样,但如果能在英国拿着人均水平工资以上的人,他们的生活压力还是不大的。
对于英国这个国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觉得最真实的英国是怎样的?评论区说说看!
欧洲哪个国家适合移民?
一座城市之于一个人,有着什么意义?
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我想,至少
一座城可以改变你一段时间的人生
择一城市而栖,每天起床、工作、逛街、吃饭和朋友聚会;读书、看电影、泡咖啡馆和自己相处。
这可能是最理想的一种生活方式了。
这五个欧洲城市,我愿意在这里终老这一生。
壹 · 马德里
好吃的人,才会有让人着迷的灵魂
“跟着佛拉明戈的舞步,让小酒瓶晃起来。”正是热情的马德里每天应该做的。
如果一座城市吸引人主要原因是因为好吃,那马德里肯定是好吃城市名单里名列前茅的,描绘饮食其实很难,毕竟众口难调,也更多是个人感受,但似乎对于西班牙菜,大家都一致的好评。不说繁星密布般的Tapas小馆,如果按星星密集程度来说,西班牙在新公布的米其林名单里,有182家星级餐厅上榜。
“在西班牙生活,很容易胖,因为真的很难控制自己不吃。”西班牙菜就是很独特的一派,Fine Dining餐厅足够优秀,每个主厨都像明星一样,我们愿意花时间等待不吝惜金钱就是为了吃上一顿;而小馆子也是味美价廉,提供各式酒水和tapas(下酒菜),环境轻松,热热闹闹,这是西班牙最招牌的美食形式。这里能吃到整个西班牙各地的美食,先喝一杯Sangria,然后烤乳猪、炖牛尾、蔬菜冷汤、闻名全球的火腿自不必多说。
要说各地的美味,比如马德里本地的牛肚、瓦伦西亚的海鲜饭、安达卢西亚的海鲜和炸鱼、托莱多的小馅饼、加利西亚的炸章鱼、巴斯克鳕鱼锅、卡斯提亚地区的烤肉、加泰罗尼亚阿利奥利的蒜味酱配土豆……这就是一个好吃的城市,所以,生活15天甚至1年,都可以每天都有新鲜感。
当然,除了吃,马德里的城市建筑也是必看的风景,这座城市出现在公元865年,穆哈麦迪一世下令在曼萨纳雷斯河畔的Mayrt建造堡垒,这也就是马德里的前身。马德里有很多古老的建筑,但多是后来在建造,每栋都有自己的故事。按图索骥,马德里皇宫的奢华和恢弘,让人惊叹,相对于其他教堂来说,这座圣玛丽大教堂可谓崭新
。
这座城市有很多行走的线路,比如中世纪马德里之路,有过年考古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当然,时间这么充裕,每天去丽池花园散步,到皇家植物园看风景也是生活在别处的慢体验。
贰 · 都柏林
每个都人身体里都有酒精,你也不该例外
这是一座有点神奇的城市。
满城都是绿色,都柏林人很爱喝啤酒,这里也是健力士的发源地,有宏大时髦的健力士啤酒博物馆。
都柏林人也酷爱海鲜,毕竟这里也是海产丰富的地区,从高威来的生蚝,本地的鱼类,特别要去的餐厅就是是 Klaw ,点上一份海鲜盘,可以满足味蕾需要。
当然,别看都柏林不大,这里却拥有数家米其林餐厅,最有名的当属Patrick Guilbaud。而且满街的餐厅酒吧数不尽,三步一家五步一间,爱尔兰酒吧不胜枚举,大概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都柏林人很有趣,他们过马路都不看红绿灯,他们都聚集在Temple Bar的区域夜生活,每天都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这里有间特别好吃的冰淇淋店,连冰淇淋里都带着金酒。
都柏林有古老的三圣一学院,古图书馆对外开放,可以看到历史略过的痕迹;可以在别人的学校里感受学习的快乐;还有超级大的凤凰公园,要骑车才能转完,有成群的鹿在园中漫步。
当然,驻扎在都柏林之后,就可以继续周边走走了,比如可以前往高威看世界著名的莫赫悬崖,去科克吃海鲜,去拜访诗人叶芝的故乡斯莱戈,诵读《当你老了》。当然,爱尔兰还有太多的音乐和艺术,待半个月都显得不太够。
叁 · 阿姆斯特丹
释放爱与自由,做任何想做的事
阿姆斯特丹实在是一座非常有趣味的城市。
在提及这座城市的时候,有些人就会捂嘴偷笑,其实我们都知道原因。每一座被水面分割的城市,都有这种趣味,像是软性隔断的墙,每一个建筑群都相连,但又保持距离。阿姆斯特丹是自由的,这是所有人对它的定义,裸露的、不加修饰的,就那么真真切切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各种各样,多样性超出了世界其他城市,商人、乞丐、街头艺术家、妓女、游客、阿拉伯商贩、黑人、外地导游、亚洲饭店老板,大家都宽容的生活在一起,并没有什么突兀的感觉。
这里有众多的博物馆,有伟大的艺术家,比如梵高;城市里的有轨电车叮当作响,橱窗里搔首弄姿的女人被灯光打得脸色绯红;高级餐厅里出品优秀,街头的小吃飘散浓香;空气里弥散着一种香而暧昧的气味,Coffee Shop里出入的人并没有被人异样看待;创意和设计都令人激动,年轻人充满激情;还有满眼的橙色、芬芳的郁金香、奶酪、风车、米菲兔……勾勒出阿姆斯特丹甚至整个荷兰的符号,以及这里温暖热情毫无芥蒂的当地人。
选择在阿姆斯特丹生活一段时间,你像是选择了一种自由放浪却拘谨惊喜的生活。没有人会带着有色眼镜,甚至没有人在交流时候要自持高傲。这边的物价相对于巴黎、伦敦来说,更适合生活。你可以闲散的安排每天的生活,比如一天逛一个博物馆,去一家小馆子吃饭,钻进酒吧喝酒,排名前列的Tales&Spirits一定要去,或者在W酒店的大堂吧,看被玻璃分割的城市,或者钻进王子运河安达仕酒店,边喝咖啡欣赏伟大设计师的神奇作品。
阿姆斯特丹有太多美丽的住处可以选择,你可以在这里酒店住上几天,再搬去设计师设计的公寓,享受家一般的感觉,约三五好友来家聚餐。在周末的时候,到背面的IJ Hallen寻找淘货的乐趣。
肆 · 伦敦
独处时光,向伦敦人学习如何我行我素
如果说阿姆斯特丹是热情亲近的,那么伦敦是让人学会独处。
让自己置身于“我是个伦敦人”的角色里,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步行和地铁此时显得格外适合这里,因为太堵。办一张牡蛎卡,通行无限。在地铁里,可以被那些读书人感染,你会觉得玩手机其实是不齿的。体验生活就要遵守城市的法则,积极的眼神交流而依旧保持静默。
伦敦很古老,连博物馆都是,伦敦的博物馆都在古城区。而现代的艺术和伦敦的设计,去南岸文化中心、泰特美术馆和V&A博物馆最佳。当然,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博物馆艺术馆里,如果你对这些非常有兴趣的话。除却静态的欣赏之外,你更需要动态的感官体验,那么需要在皇家歌剧院看几场盛大的歌剧演出。
对于伦敦的饮食,常被人诟病,但除却本地食物,这个环球饮食大城市,似乎表现的格外优秀,日餐、法餐、意大利,甚至是中国菜。伦敦数不尽的集市,让除却高级餐厅之外有多了更多的选择,古老的劳斯皮特菲尔特兹集市里有众多的餐饮入住,诺丁山的周末市集上有很多的街头小吃和古董服装售卖,Brick Lane是年亲人的朝圣圣地,各个市集都热闹非凡。
这座城市古老又崭新,金融城的高大建筑,让古老城市散发着摩登新潮的形态,小黄瓜、碎片大厦纷纷成为城市地标。就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在泰晤士河畔行走,立起自己风衣的领子,像一个伦敦人,快步在城市里前行。
伍 · 巴黎
真正的浪漫都是隐藏着等待被发现的
巴黎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
巴黎人不爱说英语,并非高傲而是说不好。人们总是爱误解别人的用意,在巴黎尤其明显。鲜花、咖啡馆、博物馆,这是巴黎的三个符号。有人说时尚、设计,那是巴黎的血脉。只需要看看身边匆匆而过的巴黎人就好了。
但是,巴黎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爱它的人疯狂热爱,讨厌它的人嗤之以鼻。巴黎的街上不如北欧城市那般干净,甚至人身安全问题也总让人提心吊胆,但这都不妨碍它依旧保持优雅的美。
巴黎有600间咖啡馆,诞生了很多名人的佳作,比如和平咖啡馆,是上流社会社交圈和文艺沙龙聚会的地方,大仲马、莫泊桑、巴尔扎克在此地获取创作灵感。花神咖啡馆和双叟咖啡馆是哲学家和艺术家常出没的地方。
巴黎有太多的高级餐厅和路边小馆(上面这家是我去过的餐厅里的最爱的:Alain Ducasse at Hotel Athenee三颗星),但对餐厅分类就格外清楚,比如LeCafé、Le Bistrot、La Brasserie、Le Restaurant等。更别说你必须要依照不同类型的餐厅在着装和礼仪上讲究起来。所以,在巴黎,你是需要像个巴黎人,每天出门都要格外的精心打扮、遵守就餐和饮酒的礼仪,关注时尚和文化的动态,读报纸看杂志,吃甜品喝咖啡。
关于艺术,这里有太多的艺术家,卢浮宫里的佳作和藏品,去几次都不厌,桔园博物馆里寻找莫奈、塞尚、雷诺阿、马蒂斯——看到那些曾一个个在书本上出现多次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不应只看一场歌剧,巴黎歌剧院是西方建筑的极致,它在建筑师Charles Garnier的设计里,华丽、奢侈、隆重。所以,当还是控制不住要去连老佛爷购物的时候,不妨也安排一个上午的时间,提前订票,去看场歌剧。蒙马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是一个自我与巴黎对视地方,曾经毕加索、达利、莫奈,都在此出没,毕加索的旧居和画室也在此地。
城市的魅力难以用文字和图像形容,需要你双脚切实踏在那片土地,用心去感受
当有能力选择时,别错过属于你的那片领地
无力选择时,哪怕隔着千万里,也努力向着那座城奔跑
所以,如果有那么一座城可以让你停下来
可以包容你过去所有的伤痕累累,抚平你的躁动不安
那么,就请爱上它吧。
美国和加拿大移民护照哪个国家好?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北美的大国,而且均是热门的传统移民国家,每年吸引的海外移民申请者众多。但是,不论从移民政策,还是生活习惯,就业机会等方面,两个国家均有诸多的不同之处。那么,移民哪个国家更好呢?良木将从多个方面就这两个国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加拿大和美国有哪些区别?
1、经济
加拿大的2019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到2万亿美元,而美国报告的GDP为21.73万亿美元。尽管美国在经济上是一个更大的超级大国,但公民的人均收入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美国人口普查局报告的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为63,179美元,加拿大的人均收入则在45,220-89,610之间。
税收也可能是两国的主要区别因素。加拿大的平均实际税率比美国高,为28%。据《商业内幕》报道,除税后,加拿大人平均每年带回家约35,500加元。在美国,实际税率较低,为18%。因此,美国的税后平均年薪略高于52,000美元。
2、生活成本
根据“ numbeo.com”网站,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比加拿大人高。美国的Numbeo生活成本指数为69.91,而加拿大为65.01。该指数着眼于租金,杂货,餐馆价格和当地购买力,这些在美国的总和更高。比如
1)一居室公寓租金:加拿大多伦多为1,536.22美元,美国纽约为3,116.43美元
2)食物:一条面包在纽约市为95美分,在多伦多为59美分;0.15公斤鸡胸肉在纽约为1.96美元,在多伦多为1.88美元;在多伦多的便宜餐厅吃一顿饭,花了14.90美元,纽约则是20美元。多伦多的卡布奇诺咖啡为3.15,纽约为4.47。
3)交通:多伦多的单程本地交通票为2.42,纽约市为 2.75;多伦多的一英里出租车为2.16美元,纽约为2.70美元。
4)服装:多伦多Levi's牛仔裤52.59,纽约市53.74;多伦多一双耐克跑鞋79.64,纽约市86.69。
3、家庭福利
加拿大规定了休假和福利。政府通过省级就业保险予以支持。该计划包括父亲和母亲,每周支付的福利最高可达573美元。
美国在这方面的进步较小。美国根据《家庭和病假法案》(FMLA)提供一些支持。FMLA可以允许12周的无薪假期,此外各个州也有自己的法律。
4、卫生保健
美国是世界上医疗费用最高的国家。人均每年可支付的费用约为10,739美元。相比之下,加拿大人的年平均收入为7,068加元。
5、教育
大学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又一大笔支出,并使许多学生背负沉重的债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大学费用中名列前茅,平均仅次于英国。美国一所公立大学的平均每年学费估计为8,200美元。对于一所私立大学,平均每年费用增加到21,200。加拿大的大学费用排名第四。在加拿大,一所公立大学的平均每年学费估计约为5,000加元。
二、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政策方面的区别有哪些?
美国和加拿大在移民政策上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看,加拿大移民的难度要小一些,从联邦到各省,政策比较多,也比较齐全。不论是资金高还是资金少,亦或是自身学历条件好,还是不好,基本都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而美国当前的移民难度很大,不论是EB3还是EB5都很难拿到绿卡,每个项目的排期都非常长。而且,现在即使先去美国留学,以后也未必能留下,毕竟H-1B的中签率逐年走低,而且国际形式的日趋紧张,想拿美国签证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总的来看,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彼此之前的区别还是非常多的,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移民政策方面。对于申请者而言,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国家和移民项目。
各位宝妈可否说说每个月养娃的成本开支大概多少?
大家每个月养小孩的开销是多少钱,主要花费在哪些方面?主要花费是衣食住行、玩具、就医和上学等。
0-6个月的宝宝,以母乳为主,主要花费是婴儿车、婴儿床、尿不湿、衣服、玩具等,平均下来一个月2000左右。
6个月—2岁的宝宝,一个月奶粉平均2罐800左右,尿不湿200左右,辅食水果等500,玩具200,生病和补充维生素300····一个月2000左右。宝宝偶尔生病了去医院都是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3-6岁的宝宝 以早教和幼儿园的费用为主,平均一个月3000左右。
总之,有了宝宝之后开支就多了起来,有各种费用和花销。为了给宝宝创造优越的成长环境,很多父母都在奋斗在努力工作。
也很多父母因为宝宝高额的开支,所以对生二胎望而却步。
你觉得养孩子花费高吗?
我是晖雪琳源,欢迎关注我的日常生活,每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共同成长。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为什么中国不学习一下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
谢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由国家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应试教育适合我国的国情,素质教育适合发达国家的国情。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差别。
选择应试教育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一、我国人口巨大,筛选是难题
我国有14亿人口,各行各业的需求有限。我们有太多的人去争取少数的名额了,不通过考试怎么去给国家筛选人才?
考试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高效的手段。对于需要进行筛选工作的单位而言,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工作,
只需要考试就可以对应试者的能力做出判断,把应试者按照成绩高低快速分层,挑选出适合的人才。
考生也不需要考虑其他的事情,只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考试技巧,就会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换句话说,应试教育对考生也时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应试教育是最公平的
在古代,科举制度是寒门学子的登天梯,一举成名天下知,哪怕是布衣也有希望。
在现在,成绩是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保证,如果没有应试教育,农村孩子想要飞鸿腾达难如登天。
在资源短缺的地区,比如西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的考分降低。北上广的学生,分数实在低的,只能去次一级的学校就读,外地学生成绩好的,也能在北上广的顶级学府就读。
正是考试大大减少了其中的腐败与暗箱操作,从制度上说,应试教育是确保公平的有效制度。
再说,如果我国没有应试教育,没有高考,普通家庭的孩子除了成绩,还能拿什么去跟有钱有权家庭的孩子竞争?
所以,对我国学生来说,应试教育是最公平的。
三、应试教育符合我国发展需要
在我国,如果没有应试教育,就没有现在十几亿具有初等教育的劳动者,
没有几亿受过中等教育的技术工人,没有上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哪个国家有这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
这就是中国用短短70年腾飞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
在英国这种高福利国家,学习好不好跟活下去没有直接联系,
国家的福利和政府的补贴就能让普通人活得很舒适,自然就不存在学习的压力,
所以他们可以用素质教育,这是由英国的国情决定的。
当一个社会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当一个国家教育资源极度丰富,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极大提高,那时候社会教育自然会向素质教育靠拢,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要走的路,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但是只要这个社会的资源还没有那么富足,应试教育就一定会存在。
你对这个问题还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我是松鼠课堂高老师,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和点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