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看到俞敏洪老师说“宁愿当没钱的流浪汉”这话,我这心里咯噔一下,还真有点感触。作为一个热爱分享的博主,我立马来精神,决定身体力行,体验一把“流浪汉”的感觉,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洒脱。
说干就干,准备出发
我这“流浪汉”体验,肯定不是真的一分钱不带那种。我给自己定几个规矩:
- 不花自己的钱:钱包、手机支付,统统不用。
- 不求助熟人:亲戚朋友那里蹭吃蹭喝,那不叫流浪。
- 体验时间:就今天一天,感受一下氛围。
我穿上平时不怎么穿的旧衣服,背个破书包,里面装点水和几个馒头,就这么出门。
街头漫步,感受“自由”
还真有点新鲜感。平时上班下班,两点一线,都没怎么好好看看这个城市。现在慢悠悠地走在街上,感觉风都是自由的。
我去平时常去的公园,找个长椅坐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遛狗的,有跑步的,有带着孩子玩耍的……平时我都是其中一员,今天却像个旁观者,这种感觉挺奇妙的。
饥饿来袭,体验“不易”
到中午,肚子开始咕咕叫。我拿出自带的馒头,就着水啃起来。平时吃惯大鱼大肉,这干巴巴的馒头还真有点难以下咽。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流浪汉会去翻垃圾桶,会去乞讨。当你饿极的时候,尊严什么的,可能真没那么重要。
无所事事,体验“空虚”
吃完馒头,我继续在街上闲逛。没有手机,没有目的地,时间变得特别漫长。我开始想念我的床,我的电脑,我的工作……
平时总抱怨工作忙,压力大,现在才发现,那种充实感,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挺珍贵的。没有目标,没有事情可做,这种空虚感,比身体上的疲惫更难熬。
体验结束,感触良多
天色渐晚,我结束这回“流浪汉”体验。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我的感受却很深刻。
俞敏洪老师说想当“没钱的流浪汉”,可能是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但真正的流浪,远不止“自由”这么简单。它包含饥饿、孤独、无助,甚至是尊严的丧失。
我还是庆幸自己有个家,有份工作,有家人朋友的陪伴。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这回体验,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敬佩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努力生活的人们。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的这回小体验,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思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