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看到一个电视剧片段,叫啥《我是你的百搭》,讲的是80后恋人跟几个家庭之间那些破事,爱恨,分分合合的。我一看这标题,心里就咯噔一下,"百搭"?这词儿现在可不兴这么用,哪能啥都往上凑?
不过转念一想,这剧名也挺有意思,"百搭",不就是啥都能搭得上嘛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我琢磨着给家里老人弄个智能手机,方便平时联系。结果,我这弄来弄去,发现这事儿还真有点“百搭”的意思。
选手机:从“百搭”到“专属”
我就想着,买个便宜的,功能全的,啥软件都能装,这不就是“百搭”嘛结果,我跑去手机店,跟那销售员一聊,人家直接给我整懵。
“大爷,您这‘百搭’可不行,现在手机都讲究个‘专属’。您看您给谁买?老人用,那得看重屏幕大不大?声音响不响?操作简不简单?这都得考虑进去。”
销售员这话,说得我一愣一愣的。想想也是,我这“百搭”的想法,就是图省事,没真正考虑老人的需求。
于是我开始改变策略。我不追求“百搭”,我开始琢磨,啥样的手机最适合我家老人。
- 屏幕:得大,字儿得清楚,老人眼神不
- 声音:得响,来电、短信都得听得见。
- 操作:得简单,最好就几个大图标,一点就能用。
- 系统:得流畅,别动不动就卡,老人可没耐心。
这么一筛选,我发现,市面上还真有专门针对老人设计的手机。这些手机,功能不多,但个个都打在老人的“痛点”上。
装软件:从“多多益善”到“够用就好”
手机选好,接下来就是装软件。我又犯“百搭”的毛病,想着啥软件都给老人装上,微信、抖音、新闻、游戏……一股脑全塞进去。
结果,我把手机拿给老人一看,老人直接傻眼。这么多图标,密密麻麻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都啥呀?我哪会用?” 老人一脸无奈。
我又一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这“多多益善”的想法,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老人。
于是我开始做减法。我把那些老人用不着的软件,一个个都给卸载。手机里就留下几个最常用的:
- 微信:方便跟家人视频、语音。
- 新闻:字号放大,让老人看新闻不费劲。
- 收音机:老人喜欢听戏曲,这软件正
这么一弄,手机界面清爽多。老人一看,也觉得顺眼多。
教使用:从“一蹴而就”到“循序渐进”
软件装好,接下来就是教老人使用。我一开始想着,一次性全教会,省得以后麻烦。
结果,我这“一蹴而就”的想法,又碰壁。我讲得口干舌燥,老人听得云里雾里。老人还是啥也没学会。
我这才明白,教老人用手机,急不得。得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来。
我开始改变方法。我先教老人最基本的,怎么接打电话,怎么发短信。等老人熟悉,再教怎么用微信视频、语音。
我还把每个软件的使用方法,都写在纸上,贴在手机旁边。老人忘,可以随时看看。
就这样,慢慢地,老人开始上手。虽然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但至少能用起来。
从“我以为”到“老人说”
经过这一番折腾,我算是彻底明白,给老人选手机、装软件、教使用,都不能“我以为”,得“老人说”。
“百搭” 不一定就“专属” 才更重要。只有真正站在老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才能让老人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这事儿,跟那电视剧《我是你的百搭》还真有点像。感情里,也不能啥都“百搭”,得找到那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人,才能过得幸福。
所以说,不管是选手机,还是选爱人,都得用心,都得“对症下药”。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