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网冲浪,又刷到万豪那事儿,说是第三次道歉。看到这个标题,我这心里头就“咯噔”一下,想着得捋捋这到底是个啥情况,也算是我自己对这事儿的一个记录。
我记得前几天这事儿刚出来的时候,网上就炸锅。起因是有人发现万豪给会员发的邮件里头,把咱们国家的地儿,像西藏、香港、澳门、台湾这些,都给列到“国家”那一栏里去。这一下子就捅马蜂窝,大家伙儿能乐意吗?肯定不乐意。
当时我看到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挺无语的。你说你这么大一国际连锁酒店集团,在中国做生意,连这点基本常识和尊重都没有吗?我当时就点开那个爆料的帖子,仔细看看截图,证据挺实的。心里想着,这下万豪得赶紧出来处理。
果然,没多久就看到万豪第一次道歉,在微博上发的。我当时还特意去他们那个“万豪礼赏”的官方微博看看。态度嘛感觉就是那种标准公关辞令,说会改,表示歉意什么的。当时我就想,这事儿可大可小,看他们后续怎么做。
结果?没消停两天,又被人扒出来,说他们官方推特账号给一个支持“藏独”的帖子点赞。这下可火上浇油!第一次道歉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又来这么一出。我当时就觉得,这公司内部管理是不是有点问题?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
然后就有第二次道歉。这回道歉比第一次深刻点儿?好像也没感觉出来。反正还是那套话术。我关注这事儿,主要是觉得作为一个在中国市场赚钱的企业,这种行为实在是不应该。我自个儿虽然不是天天住酒店,但偶尔出行也会考虑品牌。这事儿一出,我心里对万豪的印象分是噌噌往下掉。
再然后,就是今天看到的,第三次道歉。据说这回是因为前面那些事儿持续发酵,然后可能官方也介入调查,压力大,不得不再次出来表态。我特地又去他们微博瞅瞅,果然,“万豪礼赏”那个号又发个声明,还置顶。这回措辞更严厉一些,说什么“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支持任何分裂组织”。
我把这几次道歉的过程都在脑子里过一遍。从一开始的邮件问题,到点赞事件,再到这第三次道歉。我的实践过程很简单:
- 关注信息: 就是每天刷刷微博、看看新闻,留意到这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 查证细节: 对爆出来的截图、官方的回应都点进去看看,解具体是怎么回事。
- 记录过程: 在脑子里或者跟朋友聊的时候,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捋清楚,从第一次道歉到第三次道歉,一步步是怎么过来的。
- 形成判断: 根据他们的行为和道歉的态度,形成自己对这个品牌的一个看法。这反反复复的道歉,确实让人感觉诚意不足,或者说内部管理混乱。
- 影响选择: 虽然我不是什么大客户,但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这事儿肯定会影响我以后对酒店品牌的选择。这种触及底线的问题,不是道几次歉就能轻易抹过去的。
这回所谓的“万豪第3次道歉”,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观察企业如何处理危机的案例。我看到他们的反应,也看到网友们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心里也默默记下一笔。以后怎么选,心里大概有个数。这事儿还没完,我还得继续留意着,看看他们后续是真改,还是光说不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