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哥们儿跟我唠,说《好声音》出来的歌手跟《快男》(包括超女啥的)出来的,到底哪家强?这问题,我也琢磨过挺久,刚好前阵子闲着没事,就正儿八经地把这事儿扒拉一下,算是个小小的实践记录。
我就是凭感觉想。脑子里过一遍人名儿。《好声音》那边,周深、张碧晨、单依纯、梁博,还有吉克隽逸、袁娅维啥的,感觉挺多实力派。《快男超女》这边,张杰、张靓颖、李宇春、华晨宇、陈楚生,周笔畅,谭维维,嚯,感觉国民度好像更高点?有点儿乱,光凭印象不行。
于是我就动手,找个本子,一支笔,开始列名单。先把两边叫得上名的都写下来。一边写,一边回忆他们当时比赛的模样,还有现在的发展情况。
我的对比小实践
我先列《好声音》的:
- 梁博:第一季冠军,感觉挺有想法,后来沉寂下又出来。
- 吴莫愁:风格特别突出,当时挺火。
- 吉克隽逸:也是很有特色。
- 张玮:高音厉害。
- 金志文:编曲能力强。
- 周深:这哥们儿现在是真火,声音太特别。
- 张碧晨:情歌唱得深入人心。
- 单依纯:新声代里很强的。
- 黄霄雲:技巧型选手。
- 袁娅维:唱功没得说,国际范儿。
然后是《快男超女》这边的(超女也算一起,毕竟都是芒果台出来的):
- 李宇春:这个不用多说,现象级的。
- 周笔畅:一直很稳。
- 张靓颖:海豚音,国际化也走得早。
- 谭维维:实力唱将。
- 陈楚生:当年的冠军,有味道。
- 张杰:发展得非常人气实力都在线。
- 华晨宇:风格独特,舞台表现力强。
- 郁可唯:也是OST女王。
列完之后,我对着这两个单子瞅半天。发现一个事儿,直接说谁“赢”或者谁“输”,太草率。
你看,《快男超女》那会儿,特别是早期,感觉更像是全民造星,直播、短信投票啥的,搞得轰轰烈烈,参与感特别强。选出来的人,自带粉丝基础和话题度,国民认知度可能铺得更广。像李宇春、张杰,那真是火遍大江南北。
《好声音》,上来主打“只听声音”,导师转身那个模式挺新鲜。感觉更侧重挖掘那些已经有点功底或者声音特别有辨识度的人。出来的歌手,好像在音乐专业性上讨论度高一些?比如周深、袁娅维这种,技巧和特色都非常鲜明。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出道即巅峰”和“后来居上”两种情况都有。有的冠军,比如梁博,沉寂一段时间再发力。有的当时名次不是最高的,像周深,后来发展得特别快男那边也有类似情况。
我琢磨着,这俩节目,就像是两种不同的选拔机制,或者说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快男超女》更像是早期的“偶像养成”,带着点草根逆袭的色彩。《好声音》则更像是“专业歌手再发现”或者“特色嗓音挖掘机”。
实践到我得出的结论是:没法简单地说谁比谁强。两个平台都贡献不少优秀的歌手,丰富咱们的乐坛。你要说整体的国民影响力,可能早期快男超女因为那个时代背景和模式,覆盖面更广。但要说声音的极致和多样性,《好声音》也确实挖出来不少宝贝。
最终,歌手能不能长久地走下去,还是得看作品、实力和持续的努力。平台只是个起点。我这瞎琢磨一通,感觉就是,有这么多好歌听,挺管他哪儿出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