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铝行业未来发展如何?这几个关键点要关注!

诗佳网

说起电铝这玩意儿,以前在厂里的时候,可是天天跟它打交道。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那时候琢磨过的一个小事儿,算是我自己的一点实践记录。

那时候我刚调去看管几台电解槽,就是生产铝锭的那种大块头设备。大部分槽子运行得都还算平稳,偏偏有那么一两台,特别不让人省心。主要问题就是那个电耗,老是跳来跳去的,跟坐过山车似的。你看那报表上的数字,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完全没个准头。这电老虎可不是开玩笑的,电耗高,成本蹭蹭往上涨,月底算账的时候,数字不好看,心里也堵得慌。

就有点犟脾气,看见问题就想给它弄明白。不能让它老这么不清不楚的。于是我就下决心,得把这电耗不稳的原因给揪出来。咋办?也没啥高招,就是用最笨的法子。

电铝行业未来发展如何?这几个关键点要关注!

第一步,就是盯梢。 我那段时间,一有空就往那几台“问题槽”旁边凑。上班时间大部分都泡在那儿。车间里又热又吵,那滋味不好受,但为弄清楚,也顾不上。

第二步,就是记录。 我找个厚本子,专门记这几台槽子的情况。几点几分加的氧化铝,加多少;几点几分出的铝,出多少;电压电流有没有调过,调多少;什么时候处理的阳极效应,处理多久……反正是能想到的操作,我都尽量记下来。不光记这些操作,我还特别留意槽膛里的状况,比如那个火苗子是不是均匀,电解质是不是有结壳,有没有啥奇怪的声音。

那会儿自动化程度还不算高,很多东西还得靠人去观察判断。我就跟在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屁股后面,他们怎么看,怎么听,怎么判断,我就学着。有时候他们瞄一眼,听一耳朵,就能大概说出点道道来,是真的佩服。

后来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其中一台电耗波动最大的槽子,在某个固定的加料口附近,那个电解质表面结的壳,好像比别的地方要厚实一些,而且颜色看着也不太对。我试着用那个钢钎敲敲,感觉那块地方特别硬,跟别处不一样。我就开始琢磨,会不会是这个地方的料没能及时溶解下去,或者是结壳太厚影响电流的正常分布,才导致电耗不稳?

有这个想法,我就去找班组长和几个老师傅一起合计。大家觉得我这个观察有点道理,可以试试看。于是我们就定个小方案:重点关照这台槽子的加料和打壳作业。

    电铝行业未来发展如何?这几个关键点要关注!

  • 打壳的时候,要求操作工对那个特定的区域要更仔细一点,确保把硬壳彻底打碎,让新加的料能顺利下去。
  • 加料的时候,也稍微做点调整,尝试着少量多次地加,尽量让料撒得均匀点,避免在一个地方堆积太多。

就这么坚持一段时间,每天都盯着数据变化。你还别说,真有点效果! 那台槽子的电耗虽然偶尔还有点小波动,但总体上比以前平稳多,那种大幅度的跳跃几乎没有。报表上的曲线看着顺眼多,我这心里也踏实不少。

这事儿不大,但对我触动挺深的。让我明白,搞电解铝这行,看着好像就是些体力活儿,傻大黑粗的,但实际上里面的学问深着。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操作细节没做到位,就可能影响一大堆事儿,比如能耗、产量、甚至安全。抠细节,找原因,这劲头儿不能丢。

现在技术肯定比我们那会儿强太多,什么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都用上。但我总觉得,不管技术怎么发展,这种遇到问题不放过、刨根问底去实践、去琢磨的精神,啥时候都不过时。毕竟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最终还得靠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电铝行业未来发展如何?这几个关键点要关注!

这就是我过去的一点实践经历和体会,不算啥高深的技术,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过程,希望能有点启发。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