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农业市场”实践,一开始我对这玩意儿也是一头雾水,但硬着头皮上,总算摸索出点门道。
我得说,这事儿的起因很简单,就是想看看咱们本地的农产品到底咋样才能卖得更之前看新闻,啥智慧农业、大数据分析,听着挺高大上,心里痒痒,也想试试能不能给咱农民伯伯帮点忙。
刚开始,我直接冲到附近的几个农贸市场,想直接看看情况。结果,人是不少,但都挺乱的。蔬菜水果堆得跟小山似的,价格也是五花八门。我拿着手机,一边拍照一边问价,感觉自己像个进城的土老帽。
我发现一个挺普遍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农民不知道城里人喜欢城里人也不知道农民有啥好东西。而且很多农产品包装简陋,甚至直接就是泥土巴拉的,看着就不太想买。这就是机会!我心想如果能把这些信息打通,把包装搞好点,说不定就能卖个好价钱。
我开始尝试跟一些小型的农业合作社联系。一开始人家根本不搭理我,觉得我就是个来忽悠人的。后来我软磨硬泡,加上承诺不收任何费用,只帮他们推广,才总算有几家愿意让我试试。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的农产品拍照。用手机拍,光线不效果很差。后来我咬咬牙,在网上租个简易的摄影棚和灯光,自己在家捣鼓。虽然拍出来的效果还是不如专业的,但至少比之前强多。
然后,我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和一些本地的论坛发帖,帮他们宣传。我把农产品的图片、价格、特点都写得清清楚楚,还附上联系方式。刚开始,效果并不问的人多,买的人少。但我没放弃,继续坚持。
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对农产品的质量不放心。毕竟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这么多,谁也不想花钱买个闹心。于是我开始主动跟合作社沟通,让他们提供一些农产品的检测报告,或者让我自己去田里看看,确保质量没问题。
我还尝试搞一些小活动,比如买一送一、满减优惠等等。虽然这些活动成本不高,但确实能吸引一些人来购买。慢慢地,我的朋友圈里,开始有人主动问我有没有啥新鲜的农产品,还有人把我推荐给他们的朋友。
- 我尝试把农产品的信息整理成表格,方便大家查看。
- 我还建一个微信群,把感兴趣的人都拉进来,每天更新农产品的信息。
- 我还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包装盒,让农产品看起来更上档次。
结果嘛还算可以。
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至少让一些农民的农产品卖得更好。更重要的是,我学到很多东西。我知道,做农业市场,不是光靠嘴上说说就行,得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解农民的需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只是个开始。我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比如建立一个本地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或者搞一些农家乐活动,让城里人来体验一下农村生活。路还很长,但我会一直走下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