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给ie6擦屁股的日子,终于要结束
说起ie6,那真是一把辛酸泪。咱们这些搞网页的,谁没被它折磨过?那时候做个网页,一大半时间都耗在怎么让它在ie6上看起来“正常”点。你说标准?ie6有它自己的“标准”!
痛苦的兼容过程
我记得那会儿,每次写完代码,第一件事就是在虚拟机里打开那个蓝色的“e”图标。然后,不出意外的话,页面准是乱的。要么是图片到处乱飞,要么是盒子模型算不对,边距、填充什么的,全得靠猜,或者用那些现在看起来特别傻的“hack”技巧去凑。
- 经常要写专门给ie6的css文件,后缀名带个 `_*` 之类的,里面全是补丁。
- 透明png图片?别想,那效果简直灾难,得用滤镜那套怪东西去模拟,麻烦得要死。
- JavaScript也是个大坑,很多好用的新功能都用不,只能用最老、最笨的办法写,代码又长又难看。
关键是,这玩意儿用户还多得离谱,尤其是一些单位、机构,死活不升级。你说你做得再炫酷,ie6用户一看,页面是烂的,那不白搭吗?所以还得硬着头皮去兼容它。
听到“ie6倒计时”的消息
后来大概是2011年那阵子,听说微软自己搞个叫“ie6倒计时”的活动。我当时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毕竟ie6这么顽固,微软自己都头疼。但紧接着就是一阵狂喜,感觉终于有人带头要干掉这个老古董!
看着数字往下掉
微软还真搞个网站,上面实时显示全球ie6的使用率。我就时不时上去瞅一眼,看着那个百分比一点点往下掉,心里那个舒坦。虽然掉得很慢,尤其咱们国内,那数字一直挺高的,看着都着急。但总归是在往下走,是个盼头。
那段时间,感觉整个开发者圈子都在关注这个事。大家都在盼着ie6早点“死透”。每次看到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的ie6使用率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都挺高兴的,觉得离解放的日子又近一步。
工作上的变化
随着那个倒计时数字越来越小,我工作上也慢慢感受到变化。最明显的是,新项目开始敢于不那么优先考虑ie6,或者干脆就提示用户升级浏览器。一些老的项目,维护的时候也不用再为ie6的破兼容问题投入那么多精力。
解放的感觉
可以开始用一些稍微新点的css特性,写js也不用那么束手束脚。虽然离现在随便用各种框架和新标准的程度还差得远,但对比之前那个“戴着镣铐跳舞”的状态,已经好太多。简直就是解放生产力!
一个时代的结束
后来ie6的使用率终于降到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虽然过程挺漫长,但微软那个“倒计时”活动确实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少是官方表个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信号。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跟ie6斗智斗勇的日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也正是那段经历,让咱们这些老家伙练就一身解决疑难杂症的“好本事”,哈哈。总算是熬过来,ie6,再也不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