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俄乌双方代表会谈前握手,未来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怎样推动俄罗斯乌克兰关系发展?
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问题,谁说了算?
(通话中的普京,图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是泽连斯基吗?显然不是,他就是个演员。普京?普京也是有心无力。是泽连斯基想拉进群的梅首相?梅的首相位子没几天好坐了。那么,是特朗普吗?特朗普倒是想,但事到如今特朗普说了也不算数。更不用说一身跳蚤的马克龙和抖起来的莫大妈了。
(接见泽连斯基,默克尔浑身颤抖)
事实上,乌俄关系闹到现在这地步,谁都推不动。
泽连斯基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个演员泽连斯基上任快两个月了,他的政府班子还没建立起来,乌克兰的议员老爷们显然并不买这个演员的账。泽连斯基以“乌克兰人民对其信任度低,只有4%......自2016年起缺失执政联盟”为由解散了议会,但新的议会选出来之后情况并不会有什么好转:他自己的“人民公仆党”此前在议会中连一个席位都没有,即便亲波罗申科的政党波罗申科联盟可能在选举中受挫,再次选举的最大赢家也应当是季莫申科领导的“祖国党”。如此一来,泽连斯基是否应该投桃报李将季莫申科再次抱上总理宝座?真要是季莫申科当了乌克兰总理,乌克兰的腐该怎么反?
(泽连斯基会与季莫申科达成交易吗?)
泽连斯基在内政上搞不定,在外交上就更别谈打开什么局面了。
尽管乌克兰“20年之内都不可能加入北约”(奥巴马是这么说的),但美国在乌克兰驻军早就是既成事实。美军多年前就已经在远离俄罗斯的乌克兰西部亚沃里夫(Yavoriv)部署了一支军队用来训练乌克兰士兵,现在美国人又将陆军101空中突击师第二旅部署到亚沃里夫,还在靠近克里米亚的地方建设军事设施、在尼古拉耶夫地区整修机场跑道,看上去大有赖着不走的意思。
(即将驻扎乌克兰的101空中突击师士兵臂章)
美国在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步步进逼并不是从泽连斯基上任才开始,也绝不会在泽连斯基的任期内罢手。今天的乌克兰与其说是美国插在普京腰上的一柄尖刀,倒不如说它是美国人拱过河的卒子,它既不敢向前,也无法后退,左右都是死路。
在美欧国家的鼓动下,乌克兰国内反俄情绪高涨,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所有候选人都在拉票过程中对俄罗斯频频示强。尽管由一个戏剧演员逆袭当上了总统,但泽连斯基形单影只,环顾四周没一个支持他的,他会现在就向普京抛出橄榄枝向俄罗斯示好吗?
(孤单的演员)
他不会,也不敢。这个演员尽管没有从政经验,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谁。为了向美国人表忠,泽连斯基上台后继续推进“去俄化”政策,甚至强行更改首都基辅的英语拼写方法,一方面讨好美国人,同时也极力迎合乌克兰国内的民粹主义思潮。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你很难指望泽连斯基能与普京达成某种双方满意的协议。
(“扮演某人是一回事,而实际上做是另一回事”——普京)
改善俄乌关系,普京能做些什么呢?让乌克兰水兵回家,这显然是普京容易做到的,前提是这些水兵认罪,并且乌克兰也同时释放他们之前抓扣的一批俄罗斯渔船和渔民。
停止对乌克兰东部民兵武装的支持,这一点要做到就难了。它需要有许多附加条件和监督措施,需要未来拿到明斯克的谈判桌上摊开来谈,反正谁都别抱多大希望。普京不可能抛下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人不管。
归还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这纯粹是做大头梦。即便哪一天俄罗斯四分五裂了,乌克兰也没可能拿回克里米亚半岛。
所以普京所能做的,顶多是放那些可怜的士兵回家,一方面显示自己的大度,其次也卖给泽连斯基一个面子,让乌克兰人知道他并不是拒绝谈判。
乌克兰想要更多?门都没有!
(利刃在手,温言在口。这就是普京)
特朗普的态度特朗普是希望与普京搞好关系的,他内心里一直都想与俄罗斯进行联合。但无奈的是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他一直都被“通俄门”调查纠缠。为了显示自己的上台与俄罗斯背后的帮忙没关系,特朗普对普京毫不留情,对俄罗斯频频下狠手,搞得普京很难受,两国关系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现在,“通俄门”风波告一段落,特朗普与普京这一对“好基友”可以解脱了吗?还是不行,因为美俄关系改善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需要一个敌人,同样地,美国也需要为欧洲找一个军事上的强敌,这个角色俄罗斯最合适。
特朗普背后有两大利益集团,一是军工集团,另一个是能源集团。特朗普不单要满世界卖力推销武器,还需要为美孚的油气找销路,他只有将俄罗斯挤出去才能把美国高价的油气卖给欧洲国家。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特朗普、他的幕僚们还是美国其他什么人,都不希望乌克兰与俄罗斯搞好关系。只有在那个地区制造紧张、保持紧张,才能最大限度地牵制俄罗斯、削弱俄罗斯,让普京反抗,也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两人因刻赤海峡扣船事件闹别扭,互相装着不认识)
乌克兰,棋子与弃子。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乌克兰就像是一个弃儿,舅舅不亲姥姥不爱它自己还不争气。本来默克尔为了乌克兰的事儿还是挺上心的,之前的明斯克协议就少不了默克尔的撮合。但现在泽连斯基天天揪着俄罗斯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不放,不单要求“北溪2号”停工,还撺掇美国人制裁参与建设的公司。这着实让默克尔恼火,要知道那可是德国的生命线啊!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儿也只有乌克兰人才能干得出来,也难怪默克尔气得发抖呢!
至于说梅首相,那纯粹就是搞事的主。自己脱欧的事情扭扭捏捏一拖再拖,还要一门心思把欧洲人拉下水,所以泽连斯基指望英国人来帮他们解决问题,无异于抱薪救火,死得更快。
(梅与普京,尴尬的握手)
总之。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犹如一团乱麻,即便是其中有那么一两家想解开疙瘩,只要其它几方中有捣乱的,这团乱麻就没有解开的可能。
乌克兰,今天是美俄博弈的棋子,未来它很可能是弃子。
为什么柏林战役前夕英美法故意将柏林城留给苏联红军攻打?
二战后期,在欧洲战场两线作战的德军陷入被动泥潭,随着盟军进入反攻阶段,原先通过闪电战占领的地方迅速落入盟军之手,德军精锐龟缩于本土作战,这时候,德军失败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
事先,在北非战场表现优异的艾森豪威尔这时候被提拔为欧洲战场盟军司令员,由他全权负责盟军的统一指挥,先是开辟第二战场,策应东线苏军的作战,进入德国本土之后,盟军凯歌高奏,很快接近柏林城下。
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统筹指挥的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做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把进攻柏林的任务全部交给苏联军队,由他亲自指挥的其他盟军仅仅作为扫荡其他残余德军的策应。
这等于说,西线盟军在柏林会战时候的主要任务是围观苏军作战。关于这个决定,司令官本人解释是说,如果西线盟军参加攻打柏林,将会阵亡10万美国人 ,所以他慷慨地把任务交给了苏联人。
美国人的这种小心思,几家欢乐几家愁,伦敦和莫斯科的反应冰火两重天,斯大林开心异常,他觉得,苏联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了,也可以乘机报早期德军突袭苏联的一箭之仇。
另外,如果苏军成功攻占柏林,那么苏军的战利品肯定会有很多,到时候在德国的权益和其他盟军一分为二,而德国一东的范围也成了苏军的禁脔,所以呢,指示苏军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伦敦丘吉尔怒气冲冲,直接大骂美国人不懂政治,指责美国人把德国让给了苏联,另外也想报德军轰炸伦敦的仇,但是总司令的军令没办法更改,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苏军攻入柏林。
战争的结果是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希特勒自杀,苏军伤亡超过30万人,这个伤亡数字和艾森豪威尔的预计是差不多的,他的决定确实减少了美军的伤亡,对于一个美国将军来说,这样的决定无可厚非。
那是不是意味着美国人确实不懂政治吗?美国作为二战的最后赢家,当时总统罗斯福是美国有数的几个领导人之一,玩政治不过是过家家而已,这样的决定显然不是一个前线将领能够自己做决定的。他必然受命于华盛顿的总统府。
就战役的结果,美国人显然玩了一个高级的权术,几乎以最低的成本攫取了所有的好处,可以说是一个一箭三雕的阳谋,直接把美国送上超级大国的位置。
以美国最小的付出代价完成消灭希特勒的既定目标。为了结束二战,消灭希特勒的精锐军队是首要目标,但是当时德军精锐的战斗力很强,要歼灭这样的军队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一,保护了美国人。交战双方当时损失都很大,参战的双方都在考虑如何降低自己的人员损失,又能最大化的消灭敌人,显然这时候,退出战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美国人聪明的选择了这个办法。
第二,压制了英法等国,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把英国出卖了,成功的把西线盟友的权益出卖给苏联,导致德国分裂,奠定了冷战的格局,让苏联的威胁压迫一直从在,英法等国此后不得不依靠美国来维护自己安全。也等于是把世界二分,进入美苏争霸的阶段。
第三,最大限度的消耗了苏联人。苏联建立后,美国就把他当作死敌,但是希特勒的崛起让他们暂时称为盆友,但是,苏联的存在终究让人不愉快,即使不能消灭,也要消耗他的能量,避免实力盖过美国。
把任务交给苏联人,即完成了任务又保护了美国人,还可以消耗苏联的有生力量,简直不要太好。
当然,这样的布局,当时的丘吉尔、斯大林不可能不知道,毕竟都是人精,但是丘吉尔无能为力,改变不了,而斯大林对于付出几十万人命,换来半个欧洲,甚至和美国平分秋色,简直不要太划算,所以还是愉快的答应了。
特朗普上台后有哪些成就?
特朗普在过去的一年里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对美国经济到显出了他那狡猾的经商手段,在发展经济上比较出彩。尤其是提出美国优先,让特朗普在国内出尽了风头,对衰退的美国经济无疑打上了一针强心剂,2017年对美国经济产生了虚胖的效果。
特朗普最拿手的好戏是减税,共和党的税收方案被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接下来在未来的两年内,会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
2017年,美国的美国GDP按年率增长了3%,创下了2015年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当然,因为经济的增长,引起国内需求上升,2017年美国的贸易赤字逐步扩大,而减税又增加美国的国内需求,肯定会加大贸易赤字带来的压力。特朗普上台以来,他才不管政治上引起多少地震,在经济上他还是拿出经商的看家本领贩卖军火。
军火一直是美国的经济动脉,特朗普在2017年就在全世界大搞军火生意,从韩国的萨德,到日本的宙斯盾,无论在世界那个地方,只要有军火市场,就有美国的身影。就拿中东的沙特来说吧,2017年,特朗普出访了一次沙特,就签订了10年订单,美国向沙特出售3500亿美元的军火。这也大大的刺激了美国军火工业的繁荣与发展。从免税到大肆贩卖军火,这些形为都刺激了美国的股票市场。
从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到2018年1月20日股票交易日,美国的股票市场一路看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32.1%,标普指数上涨了24%,怪不得特朗普在屡次股市上涨的前提下发推特,把美国股市上涨的功劳都揽在自己的身上。称:股市成功的原因在于我。美国的经济尽管在短期内是有些增长,这只是短期现像。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扩大。
减税在10年内才能达到平衡。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将会在未来10年内给美国财政赤字增加1万亿美元。特朗普只顾他的任期内,他才不管将来的事情。纵观特朗普上任一年来,彻底暴露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是一个很狡猾的商人。
但对美国是有贡献的,尤其是美国优先。他的执政方略,处处带有商人色彩,确实也有别于历届总统。也赢得了国内部分中下层人们的喝彩。
拜登是不是被低估了?
拜登本来就老奸巨猾,不存在低估!
这个狐狸老谋深算,从俄乌开战前的不断挑唆忽悠,至开后的递刀送枪……
处处显示了一个诡计多端的资深政客城府的阴险,他看似表面老态龙钟和步履蹒跚,其实内心是非常毒辣与肮脏!
土耳其总统为何宣称不会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埃尔多安一直不承认俄罗斯的合法占有,在波罗申科时期他也一向坚持这个原则。这次泽连斯基的到访,埃尔多安只不过重申了这一个原则,所以大家没必要过多的去猜测土俄关系的不确定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埃尔多安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无法和普京保持一致呢?毕竟普京在埃尔多安最危险时期,帮助过埃尔多安。
我个人的分析,原因如下。
①首先埃尔多安是个有抱负的政治强人,而土耳其所具备的各种有利因素,也提供给了埃尔多安展示抱负的基础。
比如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独立的政治和国防体系,门类齐备的工业基础和人口实力。有了这些,土耳其就没必要完全依靠某种势力去谋求生存,这就是埃尔多安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不跟俄罗斯步调一致的主要原因。②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克里米亚曾经是土耳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虽然克里米亚后来被俄罗斯抢占。但从情感上来说,土耳其是不愿意面对这一事实的,尤其这次俄罗斯又从乌克兰手中取走了克里米亚,土耳其人肯定陈渣泛起,不会赞成俄罗斯这种行径的。③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埃尔多安一直有一个大国梦,也一直想重现奥斯曼帝国当年的荣光。
在这种心境的影响下,埃尔多安认为只要有突厥人的地方,土耳其必须要拥有话语权。显然在克里米亚生活的鞑旦人,就给了埃尔多安插足克里米亚事务的机会。总的来讲,埃尔多安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不承认俄罗斯的拥有权,多少是在刷土耳其的存在感。可以肯定的是,埃尔多安绝不会强行介入克里米亚的具体事务。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东事务上,土俄合作还得继续,尤其在库尔德人分裂的问题上,土耳其必须要仰仗俄罗斯的力量去压制美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