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裁员,我国教师的工资能涨吗?
教师薪资铁定会涨,但在涨薪的同时,也会裁撤一大批人,为何?因为我国每年新增人口越来越少,人口少而教师多,供大于求,这合理吗?自然是不合理的。
因为之前我国的相关部门就已经明确强调,教师未来的薪酬应当在当地公务事业机关平均薪酬之上。这就说明了在未来5到10年内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我国教师的工资肯定还会持续地上涨,这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家不用去质疑。
但与此同时大家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未来我国经济还处于继续增长的阶段,只要我国的物价指数还在处于向上调整的水平,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会持续向上,每年的调整幅度最低也是应该能跑得赢通胀指数。”而在这个大经济趋势的前提下,作为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的工资必然也会水涨船高的。
加上近几年全国报考教师证资格考试的人数都在创新高,这意味着教师已经成为了如今许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在2021年上半年,全国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人数突破了1000万,而在2022年3月份,教师资格证考试人数更是超过了3000万!
由此可见,教师已经成为现在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职业。毕竟教师岗位社会地位高、稳定,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教师这个岗位,势必要比公务员以及外企人员更加受到人们追捧的。
但在教师岗位涨薪的这个过程中,所谓的优胜劣汰将会逐渐达到极致,竞争越激烈,淘汰的人也就会越多,最关键的是,这些年来我国每年新出生的人口不断减少!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只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而在2018年,我国新增人口还有530万人,到了2019年则是新增467万人,2020年新增204万人,2021年新增人口却掉到了48万人!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压力,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结婚和生孩子,而每年的新增人口减少,对教师行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国的学生会伴随着新增人口的减少而减少,与此同时教师却越来越多,供大于求这样合理吗?自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政策对教职人员的重视,教职工薪酬定然会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因为新增人口的减少和教职工竞争的激烈,也将会有一大批教职工被裁撤而优中选优。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有没有人亲身经历过武汉开始执行封城的场面?
你好,本人全程经历,不仅我自己,还有我的父母和我奶奶,全部都在武汉。
回过头来看这一切,觉得自己异常幸运。就目前的情况,我身边的亲戚朋友无一感染,朋友圈也没有认识的人本人求救信息。
当然,这是后话了。毕竟在封城前,我的恐慌不比任何人少。
早在去年底,就有新闻提到过不明原因肺炎,很多武汉人应该都知道。但媒体没有大肆宣传,快元旦了,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这种“不和谐”的新闻很快被淹没。那时候其实已经有几十个病例了,我隐约还记得有个媒体提了一嘴,说“元旦跨年的时候人流量大,希望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外出”。
可想而知,根本没人会听。你们看网上的照片就知道,12月31日多少人聚集在江滩。
12月31日晚上,我窝在家里看剧。并不是我警惕性高,只是平常就不大喜欢去人太多的地方。
1月20日,武汉已经很多人戴口罩了,我也听说到处都买不到口罩。那天,我爸妈在我奶奶家,晚上回去的时候我找了两个口罩给他们。当时我妈还说,“你爸估计不愿意戴”。
在他们回去的路上,我给我妈打电话,让她去药店看看有没口罩卖。跑了几个药店,最后买到了,2块钱1个,买了20个,独立包装的医用口罩。说到这,顺便提一句,现在虽然口罩产量上来了,但相同的价格只能买到民用口罩,还不是单独的。
但是那个时候,药店是已经涨过价的,我印象中这玩意应该几毛钱,当时还觉得我妈买多了。
我当时想,网上的口罩应该便宜,便开始上网搜寻。可想而知,没有几家有货不说,少部分有货的也因为春节不发货。
1月22日,我在拼夕夕上找了一家卖口罩的寄到爸妈家。没想到,走的邮政,24号就到了。我看了好几遍,确定没有看错。甚至我记住了快递员的名字,他对那时的我来说,就是救命恩人。
1月23日,封城了。
记得很清楚,那天除夕夜,武汉下雨了。除了寂静的雨声,什么也听不到,我在家吃着泡面。很多外地的朋友问我情况怎么样,我说还可以,现在还有吃的。实际上我连一包方便面的佐料都是分三次用,因为我怕买不到盐,买不到酱油.......
那时候就只是把我们封在里面而已,没有物资救济,没有医护支援。说得夸张点,超市、医院开始“自相残杀”。谁先去超市抢到了米、油、面,谁就是胜利者;谁在医院拥有了床位,拥有检测的机会,谁就有生的希望。
在全国人民都还一片欢天喜地迎接新年时,我已经开始看到人性的可怕,在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城市。
从封城开始的几天,每天都有很多朋友问我差不差什么,吃的有没有,酒精有没有,我内心很感动,我知道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到处买不到口罩和消毒物资。
可是,那时候快递进不来,城内没有物资。每天一睁眼,看到的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死亡、感染、求助、24小时连轴转的救护车、没有防护又不得不上的医务人员......我逃无可逃。
我强迫自己不去看,不去想。
一直到2月中旬,我几乎都是“裸奔”的状态:没有酒精,没有84,只有少量口罩。在网上下了无数个订单,要么是被政府征用要我退货,要么是仓库员感染要我退货。
再后来,社区开始组织团购,药店可以买到物资,虽然只能满足基本需求,内心已经很满足。
对于有幸没有感染的人来说,谈不上“惊心动魄”;没有那么幸运的人,又不得不接受。
其实就算疫情过后,我们也有很长的路要走。牺牲的人,他们的家属怎么安抚;感染过治好的人会不会受到歧视;再复发怎么办;经济怎么回暖......
你会选择大公司?
我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纠结:选择成熟的大公司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创业公司?
选项本身并没有对错,你要思考的,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知道自己的尺码,才有可能选到合适的鞋子。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换工作应该怎么选。
比选择公司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好老板我曾经看过一段马云的演讲,他在视频里说:“30岁以前,去跟随某个人。去一家小公司,通常在一家大公司,你可以很好的学习过程,你是一台大机器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呆在一个小公司,你学习热情,学习梦想,学习怎么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很多事情。
因此,在30以前,不在于你去哪一家公司,而在于跟了那个老板。这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老板,会教你不一样的东西。”
对于选择小公司还是大公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大公司看起来福利更好,也相对稳定。可是弊端如马云所说,大公司组织配备齐全,每个人都只负责一小部分,也就是一个大机器上的螺丝钉。
很多人在看似舒适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消磨着时间,年龄在增长,但经验却没有积累,渐渐地就失去了竞争力。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前同事被通知裁员。她在知名外企工作了20年,可当她拿了10多个月的赔偿金后,却发现自己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不知道何去何从。
而小公司也并不完美。无论是从平台视野,福利和薪资上来看,和大公司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小公司不确定性更大。据统计,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活不过5年,一旦公司倒闭,就面临着失业的危机。
所以,对于每一个追求成长的人来说,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跟对一个老板。这个老板可以培养你,也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
如果老板成功,那你就能水涨船高;如果不能,他所教会你的能力,也能给你的一生带来正面影响。
所以,对于年轻人,不要在乎公司的大小,也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关键是找到一个值得追随的人,让这个人赋能你,给你足够大的舞台共同起舞。
跟选择同步匹配的,是自我认知前两天听朋友说了一件事,她损失了几百万。我乍一听惊呆了,后来仔细问清楚才知道,原来这位朋友在几年前放弃了一家创业公司早期员工的身份,选择进入一家大公司锻炼。后来,这家创业公司成功上市。
如果她坚持在那家创业公司工作几年,想必现在早就可以财务自由了,然而,她没有。
而更巧的是,在这家刚上市的公司里,我也认识一个人,她跟我说,公司每一次融资,都要走一批同事。毕竟,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好的下场就是现在这样成功上市,万一创业失败了呢?
对于这件事,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后悔,因为当年的认知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每个人有机会再回到当年,一定还做同样的选择。原因很简单:认知摆在那里,当时的选择,已经是我们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了。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要想彻底改变命运,一定要「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 and related to you」,整句话的意思是:一定会要找到比你大很多的平台,而它的成功又与你密切相关。这两件事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除开公司,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你是否有很强烈的成长需求?还是安于现状,只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是否对冒险和风险没那么恐惧?
等等等等这些问题,都只有你能解答。
对大多数人而言,刚毕业时不适合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因为大部分人刚毕业时经济压力比较大,生活比较捉襟见肘。当你工作很久之后,就不适合待在一家大公司,因为对你而言最大的风险是停止成长。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看自己目前的现状是怎样,自己是否一直在成长,这些问题对你来说,很重要。
如何选择公司,我想给你提这1点建议:关于公司,你需要判断三点,第一公司是否能保持快速成长;第二公司和领导是否大方,愿意给你很多激励政策;第三你能从公司中得到很大的收获么?这些收获对你的帮助有多大?
所以,选择公司正在高速发展、有很大潜力、跟随时代发展的公司;选择不是整天给你画大饼,而是愿意和你一起分享成功果实的公司和领导;选择那些能让你得到很多成长,让你迅速成熟的公司。
收入很重要,但是比收入更重要的是你的价值观、格局、能力,这些会让你受益终生。
后浪们加油!
如果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
我是薇安。创业公司CEO,前世界500强高管,资深教育专家,演讲成交教练,畅销书《迭代》作者。只写接地气的成长干货,一起勇猛精进,一起活到淋漓,欢迎关注@薇安说 。都能正常上班吗?
职场鱼认为:3月份除湖北省外其他省份可以正常上班。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的对疫情的防控能力和力度,也要相信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接下来我分析以下可以上班的原因。
拿我来说吧,我在温州这边工作,2月17日到的温州,隔离结束后就到公司上班了。我一个朋友在2月24日入厂工作了。2月份很多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了。
就国家层面一、国家下文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国务院1月底开始到现在已经下发关于企业复工复相关文件3个,分别为
1. 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
2. 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 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3. 2月2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
3个文件层层相扣,相互指导,为全国企业开工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同时国家或地方政府在金融、鼓励减免房租、政策倾斜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为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开工提供便利条件。
二、疫情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发展提上日程
疫情关乎人员的生命安全,复工复产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战“疫”面前,利弊得失一时难以搞清,“保人”还是“保经济”?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推行了许多有效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大面积传播。这段时间除湖北省外,其他地区都是0报告或个位数报告,防控形势的好转,为企业的复工提供有有力的保障。
前段时间由于疫情,我国经济受到不小的影响。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扶贫攻坚最后一年。国家在审时度势之后做出了企业复工复产的决定。也显示了中央领导的英明决策。
就企业层面一、疫情期间各企业处于停工状态,资金压力巨大
我哥哥开着一家饭店。准备在春节期间赚上一笔,年前备足了货。但疫情发生后,饭店门可罗雀,损失很大,现在还没有开门营业。即使开门了也不会有多少人去吃饭。租金,贷款压力让我哥打算把员工辞掉,饭店关掉,回家种地去。
这也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的现状。贷款、房租、工人工资等费用支出使的中小微企业雪上加霜。大中型企业也承受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但自身抗压能力强,但很长时间不复工复产对其生产经营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企业生产计划被打乱,经营压力巨大
根据客户需求,年底制定的生产计划,由于疫情影响,无法开工,生产计划全部打乱。生产任务加重,经营压力变大,在疫情发展得到初步控制的前提下,企业的复工复产心声越来越响。近段时间,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包车、包飞机去接员工回公司上班就是一个明证。
三、企业设备设施长期不运行,将加速其老化,对后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生产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才能保持长久的使用寿命。疫情期间,工人无法入厂,设备设施闲置,也无法进行正常保养,因此降低了其使用寿命,也对生产的再次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
就个人层面一、养家糊口的需要
我们大部分人是靠工资来还房贷,孩子教育,吃穿用等费用的,工资收入的取得来源于工作。由于长期不上班,工资无法保证全额发放或一分没有。
1. 一部分操作工,他们是按计件发薪的,底薪很低。不上班,工资就低。
2. 一部分员工是靠提成发工资的,无业务只有底薪。
3. 更多的人工资也不是全额发放的。
4. 破产企业的员工一分钱也领不到。
二、长期蜗居在一个地方,人的精神变颓废。也不利于自身健康
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家都蜗居在家庭或出租屋中,“机不离手,身不离床”每天浑浑噩噩。精神颓废,身体素质变差。长此以往就会丧失斗志,不能或不愿出来工作。最终不利于当地的治安管理。
总之:有国家和地方官政府的政策支持,有企业复工复产的强烈愿望,有员工的精神、经济需求就会促使更多的企业复工复产。三股力量凝聚在一起,做好防疫工作,保障自身安全,们都会有班上的。
武钢裁员如何补尝?
裁员分为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不同的裁员形式赔偿也是不同的。合法裁员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裁员,并支付经济性补偿。非法裁员为未按照法律规定裁员,是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的。
1、合法裁员的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2、合法裁员的经济性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非法裁员的经济性补偿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 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