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浪网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
是。新浪宣布称,已与Sina Group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简称“母公司”,曾用名为New Wave Holdings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New Wave Mergersub Limited(简称“合并子公司”)完成本公司于2020年9月28日与母公司和合并子公司共同签署的合并协议及计划项下规定的合并。
母公司是New Wave MMXV Limited(简称“New Wave”)的全资子公司,而New Wave是一家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先生控制的商业公司。
新浪网和凤凰网?
都一路祸色,凤凰网办慈善排名,收钱。新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新浪目前只剩微博这个产品站得住脚了吗?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与微博是美股中是分开的。
新浪公司公布了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新浪2018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4.4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781亿美元增长59%。
净营收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营收较上年同期均增长59%,分别增至4.408亿美元、4.381亿美元。
广告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61%,至3.671亿美元。
非广告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47%,至7370万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非广告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50%,至7110万美元。
运营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63%,至7330万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9%,至9460万美元。
微博方面,2018年第一季度,微博营收22.13亿元,连续5个季度保持60%以上的增长速度,营收和净利润均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其中,微博广告收入达19.16亿元,同比增长64%。
从财报上看微博与新浪的营收情况比较接近,一个季度能营收22.13亿人民币已经是比较挣钱的公司了。至于目前新浪是否只剩微博这个产品站得住脚?毕竟新浪不是BAT,有一两个明星产品在中国互联网圈就可以占山为王了。
你们见过的最无耻的抄袭有哪些?
哈哈哈,做自媒体将近4年,心态越来越佛系
什么货色的搬运抄袭都见过,有冒充本人在其他平台抢注名称(本人大鱼号、企鹅号都被抢注了,还无法申诉那种😂),然后系统复制粘贴搬运文章的。
当时某知名自媒体平台有个什么说历史的,很多历史领域自媒体作者的文章都被全盘搬运(我认识的朋友无一幸免),关键他发文的流量是首发原创的几十倍,权重之高让人惊愕。
之后出现过自动抓取文章或是一件洗稿的软件,同步分发各个平台的。
视频刚兴起的时候,有搬运工用你的文章改视频,标题不改,然后收割第一波红利的。
今天搜抄袭,还找到有三个喜欢复制粘贴的垃圾,篇篇文章都是抄袭,还敢违规标注原创,这种搬运工却成为搜狐号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而本人则因为家人住院断更,被搜狐号收回收益权限,可笑又魔幻
补充附上两图,来对比下🤪
2020年7月25日16点25分补充
从楼上的搬运工文章的首段话,找到了文史作者的梦魇—趣历史网站
他家无偿且不注名文章原作者,已经有三四年历史了,是侵权领域的惯犯,每个历史领域自媒体作者,对他都恨之入骨。
一个简单的免责声明,再留一个根本找不到的联系方式,就万事大吉了。图二,还有本人自己的水印呢🤪
新浪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
新浪的英文名sina和日语“支那”发音很相近,加上新浪网没有报道2003年日本人到珠海买春的消息,而且有人说在新浪网中搜索不到关于七七事变的任何消息。这些事件如果联系起来看的话,的确关于新浪有日本资本的传闻传言不虚。
但是通过仔细的研究,也有人说没有在新浪的注册资本中发现任何一家日本企业,这使得日本资本注资新浪的消息变得扑朔迷离。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家和搜狐网易齐名的新闻网站,日本人到珠海买春这样的新闻你为什么只字不提呢?难道说是故意的授人以口实吗?确实有它的玄妙。我们不是法律机关,无法对这种传言加以裁定,这让他的云里雾里的传言更加变的琢磨不定。但这一切都是新浪本身造成的,想当初取名sina就和“支那”(中国的英文china,外国侮辱中国人的时候就说支那)打了擦边球。那么这个责任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想问问新浪本身。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得浪既然起来了,其源头新浪公司的责任不能说不大。毕竟怪不得别人,也可以说自作自受吧。
从最近的事件拒绝崔永元发布爱国视频这件事来看,联系之前的种种事件,你要说每一件事都是孤立的谁信?为什么《今日头条》可以发布爱国视频,而你新浪偏偏不能呢?这难道说又是一个偶然事件吗?其实我们学过辩证唯物主义的人都知道,偶然一定是寓于必然之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