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厚的几款智能手机,mate30pro和什么型号通用?
华为 Mate 40 Pro 机身尺寸:162.9mm(长)x75.5mm(宽)x玻璃版:9.1mm(厚) 素皮版:9.5mm(厚)。
华为 Mate 30 Pro 机身尺寸:158.1mm(长) x 73.1mm(宽) x 8.8mm(厚) 。 两款手机壳不通用。
7是几寸的?
纠正下,应该是华为nova7 por手机吧。
华为Nova7 Pro的屏幕尺寸为6.57英寸,华为 nova 7 Pro 手机尺寸参数:
1.宽度:73.74 mm,长度:160.36 mm,厚度:7.98 mm。
2.重量约 178 克(含电池)
3.底部厚:约7.98 mm,顶部厚:约8.28 mm,实际尺寸依配置、制造工艺、测量方法的不同可能有所差异。
Pro或许能成为千元最强手机?
这是不可能的,你拿它和红米K40S对比一下就清楚了,红米K40S也是1799起步。性能方面,二者都是骁龙870处理器。屏幕方面都是三星E4材质的AMOLED硬屏。影像部分,红米K40S采用的是IMX582,还支持OIS光学防抖,而真我GT Pro采用的是OV64B,并且没有OIS光学防抖,就实际成像效果来看,红米K40S也会更强一些。
续航部分,真我Q5 Pro倒是有一定优势,它的电池比红米K40S大了约11%,快充的功率也更高。周边搭配上面,红米K40S的优势很明显,它多了NFC和红外遥控功能,这两个功能对于部分用户来说还是很实用的,特别是NFC功能对于一些用户已经可以说是刚需了。机身部分,二者的重量差异不大,但是红米K40S明显更薄一些。
至于屏下指纹和侧边指纹的争议,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不过个人看来,真我Q5 Pro的那种短焦指纹体验还不如侧边指纹呢。通过简单的对比,不难看出真我Q5 Pro面对红米K40S并没有什么优势,领先的地方也就是电池大一些,但是对于骁龙870机器来说,红米K40S的续航表现也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一天的续航需求了,而红米K40S在拍照和周边的优势比较明显。
实际上除了红米K40S,后续还有OPPO K10和红米Note 12 Pro这些产品,也会对真我Q5 Pro产生威胁。OPPO K10采用天玑8000-Max,6.59英寸1080P分辨率LCD屏幕,120Hz刷新率,前置16MP摄像头,后置3摄,64MP主摄+8MP+2MP,5000mAh电池+67W有线快充,X轴线性马达,3.5mm耳机孔,侧边指纹识别,机身厚约8.7mm,重约205g。
至于红米Note 12 Pro的信息还不能确定,据说采用天玑8000处理器,6.6英寸1080P分辨率的LCD高刷屏,4500mAh电池,120W快充,然后以红米一贯的周边配套,NFC,红外,X轴线性马达这些肯定少不了。
除了华为nova8?
小米11 发布后,升级 120Hz 高刷的 nova 8 Pro 也没那么香了,预算 4K,足以挑到一款性能足够强悍的旗舰手机。
盲选就是 小米11骁龙 888 就不用多说了,120Hz 屏幕和 55W 快充也是理所应当,哈曼卡顿双扬声器,才是宝藏。哈曼卡顿毕竟是哈曼卡顿,小米11 的音质甚至比 iPhone 12 Pro Max 更有韵味,当然这也看个人喜好。总之,3999元,跟风买不会错。
个性游戏党必选 iQOO 7iQOO 7 一身黑科技,比小米11 还过火,骁龙 888 ,120Hz 高刷屏,120W 快充,该有的都有;双扬声器,双压感,双线性马达,加上堪比定制级别的游戏优化,游戏体验基本是登顶了;最重要的,它提供有 BMW 联名传奇版,颜值也算是登顶了。而它的售价 3798 元起,简直不要太良心。
轻薄拍照党看 ovOPPO Reno5 系列和 vivo X60 系列也是诚意满满了。
OPPO Reno5 Pro+ ,骁龙 865 处理器,65W 快充,后置5000万像素四摄,拍照拍视频的能力很强,尤其是人像和 vlog;这机子最让人舒服的地方是手感,非常轻薄顺手,星钻工艺的后盖确实亮眼,售价 3998元。
vivo X60 就更会玩了,直接搞了个蔡司镜头,加上第二代微云台,影像能力质变。搭载的三星 Exynos 2100 处理器,5nm工艺制程,据说也会用在 Galaxy S21 上。X60 也是轻薄路线,而且这次还更新了 OriginOS ,公测后好评如潮。这款售价 3498 元,Pro 版稍贵点,4498 元(小九家有补贴,买下来4k左右)。
等等党关注一加骁龙888 之战刚拉开帷幕,一加9 估计也在路上了,参考一加一贯的调性,这款新机基本是也是 4K 左右,而且性能配置一定不低。
最后插一句,华为 nova 8 Pro 看似性价比不高,首发的《王者荣耀》90帧还是让人很感兴趣,麒麟990 依旧能打,加之华为的生态在安卓里算非常不错的,生态带来的体验感,靠单方面拉高参数是很难取代的。
五年前手机厚度只有475mm?
前几年智能手机在苹果的引领之下,对“轻薄”非常的执着。从iPhone 4到iPhone 6,几乎每一代苹果手机都在强调“更轻”、“更薄”,因此其它厂商也纷纷效仿,推出了不少主打“轻薄”的机型。
比如五年前就有两款手机把厚度做到了5mm以下,它们分别是4.75mm的vivo X5 Max和4.85mm的OPPO R5。而同期苹果iPhone 6的厚度为6.9mm,也就是说vivo和OPPO成功地在产品的厚度方面战胜了同期的苹果iPhone。
但是减少机身厚度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比如最明显的电池容量过小。vivo X5 Max和OPPO R5的电池容量均只有2000mAh。而同期主流的安卓手机电池容量都在2500mAh以上。也就是说这两款轻薄机型的续航时间就比其它同配置的手机少了1/5。
而且机身做的太薄,在一些硬件配置方面就需要妥协,比如不能使用太高像素的摄像头,因为很多高清摄像头本身的厚度就超过了5mm。再比如vivo和OPPO的两款手机都没有耳机孔,因为一个3.5mm耳机孔的外径就超过了5mm。虽然如今无耳机孔的设计已经成为了主流,但是在五年前没有耳机孔的手机还是很少见的。
也正因为种种硬件上的缺陷,导致OPPO R5和vivo X5 Max在当年的销量都并不是特别好。再加上苹果从iPhone 6s开始,也不再追求进一步削减机身厚度了。所以这种追求手机“更轻、更薄”的风潮才逐渐停歇。
那么现在的智能手机为什么越来越厚了呢?原因仍然在于电池和摄像头等配件上。如今智能手机的性能越强,功耗越来越高,对电池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然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技术已经十几年没有突破了,现在想要把电池容量做大,只能把电池的体积变大。现在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普遍达到了4000mAh,是五年前的近两倍,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厚度仍然没有超过1厘米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其次现在用户对手机拍照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像头组件也越来越大。以苹果最新的iPhone 11 Pro Max为例,它的后置三摄就出现层层叠叠的三层凸起。为了容纳这么大的摄像头,机身也就必须做得更厚。iPhone 11 Pro Max的厚度就达到了8.1mm,中226g,在如今的智能手机中也算是比较厚重的了。
还有像OPPO Reno 10倍变焦版、华为P30 Pro这类以远射为卖点的手机,摄像头组件几乎占据了机身1/3的空间,所以必须通过加厚机身来容纳其它的零部件。
再就是一加7 Pro、vivo X27这类使用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的手机,其内部的升降组件也是很占用空间的,所以这类手机的厚度通常都在8mm以上。
再加上无线充电功能必须在机身后盖中埋设充电线圈,NFC功能也必须在后盖上设置芯片。这就意味着手机的功能越多,机身就会越厚。所以现在主流的高端手机厚度都在8mm左右,苹果为了控制厚度,不得不在iPhone 11系列取消了过去备受好评的3D Touch压感屏幕功能。
如今大多数智能手机厂商已经放弃了对手机“轻薄”的追求,而是在不超过9mm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给手机增加更多的功能。而想要减少厚度,就意味着必须放弃部分功能,更有可能失去一部分用户。比如今年的小米9就因为控制厚度而使用了3300mAh的电池,遭到了不少用户的不满。所以如今主流的中高端手机如果能够将厚度控制在7.5mm左右,重量在160g左右,就相当不错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