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菜摊年入百万,孩子太优秀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诗佳网

大学生菜摊年入百万,孩子太优秀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说孩子太优秀真的是一场灾难的人,肯定是碰到特别不孝顺的孩子,或者孩子离自己太遥远,自己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不在身边。

我是妈妈,喜欢孩子以后能在自己身边,但如果孩子可以过的更好,对国家有贡献,哪怕他离的再远,几年才能回来看我一次,我肯定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够优秀!

大学生菜摊年入百万,孩子太优秀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李叔是爸爸的同事,他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李婶是李叔知识青年下乡时娶的老婆。李叔是个忠厚善良的人,没有因为回城抛弃自己的妻子。

李叔回城的时候,因为李婶是农村户口,只有一个孩子能上城市户口,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城市户口代表有粮票,布票,肉票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可以买到,代表以后有包分配的工作。

李叔在爸爸单位做的是装卸工的工作,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工资待遇还行。因为爸爸单位是蔬果公司,发的吃得挺多的,而且李婶也在单位找了份临时工的工作。

李叔的儿子比我大三岁,是我们院子里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好,做饭烧菜干活也是一把手。和他差不多的孩子只知道玩的时候,他就会在家升炉子烧菜做饭,带妹妹,等下班的父母回家吃饭了。

院子里的家长教训孩子都是差不多的话:“你看看你李叔家的李辉,和你差不多年纪,不但学习好,还会帮着爸妈做家务带妹妹,你能干什么啊?”

尽管李叔儿子李辉很优秀,但我们院子里的孩子都不喜欢他,也许是因为他太优秀,衬得我们太没用了;也许是因为他,大家被爸妈骂太无能了。

我们院子拆迁了,大家都分了楼房,但基本都还在同一幢房子,只是不同单元而已。搬到新房子的时候,李辉已经上高中了,他那时考上了还在蒋堂的金华一中,一只脚迈进了重点大学的门。

李辉的妹妹李嘉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也是学霸,我们那时8个班,400多名学生,她基本考试都在年级前五名。

1989年,李辉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李嘉以607分(总分640分,那年全金华5个人过600分,五个全在我们金华四中,那年我的中考成绩是540.5)考入了还继续在蒋堂的金华一中。

爸爸单位的同事都叫李叔李婶请客,要好好庆祝一下,两个孩子都这么优秀。我爸单位的领导还特意给李辉包了200元红包,奖励他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80年代的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学费很低的,每个月还有补助,所以家里即使只有李叔一个人有正式工作,也负担得起。

爸爸单位的很多同事都羡慕李叔,都说李叔李婶以后就等着享儿女的福了。因为李叔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做装卸工可不是轻巧的活,那完全是卖力气的活,如果换岗位了,工资可就没有那么高了。

李辉大学还没有毕业就被保送了研究生,而李嘉那年考上了南开大学,这消息让李叔再一次在爸爸公司扬了名,都说他们的孩子是生来报恩的。

李辉研究生毕业直升了博士,留校当了老师,在北京工作了,也找了个北京姑娘结婚了。

老婆生了孩子以后,李辉把父母都接到了北京,记得一次他回老家的时候,跟我说起:“我刚开始接我父母来北京,和我一起生活。是想我自己有能力了可以让我的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是想接他们来享福的。”

“可我爸那人来了,才住了几天,就不习惯了,说不工作,他不习惯。我让他跟我妈一起帮我们带着孩子,可他说孩子由我妈带就可以了。”

“他一定要我帮他在北京找个工作,说他让别人养着不习惯。可他自己有退休工资的,他说他还能做得动。”

“没办法,我只能托人给他找份工作,但我爸没多少文化,而且又不是北京户口,能找到什么好工作?”

“而且我托同学朋友找工作的时候,别人看我的那种眼光,让我觉得难堪的要死。”

“我在想我的那些同学,肯定认为李辉这个人真是不地道,老爸60多岁了,还要老爸找工作。”

“连我老婆都说,说我爸爸60多岁了,辛苦了大半辈子,接他们来北京,应该是让父母好好享享福的。”

“给我们带孩子已经挺累的,现在还要公公出去工作挣钱,李辉你太过分了。”

“我只能让我爸爸亲自和我老婆说,是他逼着我给他找工作的,老婆才原谅我。”

“工作还是我老丈人帮着找的,给老丈人一个学生开的厂子,去做门卫。而且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我和老婆一听不同意。可我爸他硬要去。”

“哎呀,我和我妈也没有办法,只能让我爸去了,你也知道我爸是个硬脾气的人,他决定的事情是没有人能拉得回来的。”

“我还开玩笑地跟我爸说,爸爸你一定要去工作,我的同学和同事都会认为我是个不孝顺的人。”

“你知道我老爸怎么回答的,我老爸说,什么是孝顺,先孝还要有顺啊。你如果一定要让我留在你家里享福,你不是孝顺,那是逼着我生病,逼着我没精气神。”

李叔去了李辉老丈人介绍的厂里做门卫,有活干,李叔也精神了起来,李婶在家带孩子,做家务。

陈倩每个星期都会做好吃的,买上水果点心让公公带上,时不时会去厂里看看公公。

李辉的老婆陈倩,北京姑娘,独生女,和李辉是校友,研究生毕业以后,她也有留校的机会。

可她那时候已经和李辉恋爱了,李辉已经留校当了助教,她觉得两个人如果在一个学校工作太没意思了。

于是她进了一家国营企业,工资待遇也很不错,陈倩是一个爽朗的姑娘,不但性格好,心地也很好。

陈倩父母都是高校的老师,李辉曾经是陈倩父亲的学生,现在又是同事。李辉是陈倩父亲先看上的,介绍给陈倩的。

两个人见面后,各自对对方的印象都不错,于是谈起了恋爱。在李辉博士毕业以后,两个人决定结婚。

李辉和陈倩先在李辉的老家金华办了一场婚礼,又把李辉父母妹妹和近的亲戚接上,在北京办了一场婚礼。

陈倩也没有要一分彩礼,她和李辉买房时,李叔李婶给了5万元钱,她拿着都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陈倩是知道婆婆是没有退休工资的,培养两个儿女已经很不容易的,这钱都是公婆抠出来的。

结婚以后,在公婆没来北京之前,每个春节陈倩都跟着李辉回金华过年,虽然不习惯南方的冬天。

而每次陈倩来,李婶才会舍得开空调,因为她不舍得陈倩冻,原来李婶哪怕大热天都不舍得用空调。她家的空调还是女儿李嘉用奖学金买的。

陈倩和李辉每次回金华过年,都是大包小包的,里面都是给李婶李叔还有李嘉带的礼物。

在婆家,陈倩是尽可能地找活干,她说:“我们一年就回来几天,可我公婆就怕怠慢我。怕我不习惯,变着法子给我做好吃好喝的。想干活都不让我干。”

李嘉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上海工作,她是个女强人,参加工作以后,又在职读了研究生。

让李婶操心的是,李嘉31岁了还是一个人,她在北京给李辉带孩子都觉得不安心,因为女儿还没有对象。

李辉28岁结婚,32岁才生孩子,让李婶都有些接受不了。可李嘉,作为女孩子三十一岁了还没有结婚,她有些着急了。

李婶都开始叫陈倩和李辉在北京,给在上海的李嘉介绍一个。有一次我出差去北京,想想去看看李婶和李叔。

李婶拉着我就吐苦水:“小静啊,你和嘉嘉是同学,又是从小一块长大的。你看你儿子都上小学了,嘉嘉连个男朋友都没有。”

“我都急死了,每次跟她说,她都说不急不急。还说什么谁规定女人一定要结婚的?”

“她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女人如果不结婚,怎么生孩子啊?以后养老怎么办?”

“李婶,也许李嘉的缘分没到,缘分到了,也许很快就结婚了。而且李嘉自己能赚钱,经济独立肯定想找个好的。宁缺勿滥,我觉得李嘉的这种想法挺好的。”

“我和李嘉偶尔也会联系,她说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遇到合适的,也许她闪婚都难说。所以李婶,你不要急。”

没想到我一语成谶,我从北京出差一年以后,李嘉打电话给我,她要结婚了。

李嘉老公是她在工作中认识的一名海龟,也是浙江人,宁波的,两个人一见如故,看对眼了,而且她老公还比她小一岁。

我和她开玩笑说:“想不到你还老牛吃嫩草了,而且还是高质量的嫩草。”

李嘉在金华没有大办宴席,只请了我们几个同学吃了一顿饭,因为她还要在上海,宁波各办一场婚礼。

李婶把李辉带到上小学后,她想回金华了,但不知道该如何向儿子和儿媳说,结果她病倒了。

后来还是李叔问出了李婶生病的原因,李叔也想回老家,虽然在北京生活了六七年,但他还是不能适应。

于是李叔向李辉提出了要回金华的打算:“你妈妈是想回金华了,你儿子也上学了,你们自己也可以接送。”

“都说叶落归根,我都快七十了,你们都是文化人,不是有一句话说的,七十古来稀。趁着我现在身体还好,我也想回家住几年。”

李辉是不愿意父母回老家的,虽然老家的医疗也不错,但肯定没有北京好。父母一天比一天老了,他觉得在北京自己可以照顾到。

还是陈倩开解了他,“爸妈现在身体都还硬朗,他们如果想回去,那我们应该让他们回去,不能让父母为了迁就我们,牺牲很多。”

“不过我们应该先给爸妈换房子,你们家在六楼,没有电梯。爸妈年纪大了,每天爬六楼太辛苦了。”

“我们给爸妈换套或者买套房子,最好买电梯房,面积不用太大,但是要比你们原来的地方大。你们原来那套房子虽然是两室一厅,但只有40多个平方。”

“附近要有医院菜场公园的,这样爸妈买菜看病都方便,可以去公园逛逛,锻炼一下身体。我们再在房间里装个监控,随时可以知道爸妈的情况。”

“到时候如果爸妈身体变不好了,如果他们不愿意来北京,到时候也许我退休了,我可以回金华照顾他们。”

李辉把陈倩的想法,打电话告诉李嘉,问问她的意见。李嘉也同意陈倩的说法,并且李嘉告诉李辉:“给爸妈买房,我们一人出一半。”

“你是嫁出去的女儿,干嘛要你出钱啊,爸妈的房子我会买的。”

“哥你别和我充大款了,你们家的钱还都是嫂子挣的,你是老师,虽然福利待遇不错,但能有多少钱啊。”

“你老妹我一年的工资,你得几年挣了,所以哥不要跟我客气,我虽然是女儿,也是爸妈的女儿,我也有义务给爸妈尽孝。”

李辉和李嘉回了一次金华,给父母看好了房子,李叔特意要李辉买一楼,他喜欢养花花草草。在一楼,他就有条件可以养花草了。

李嘉和李辉也没有卖了,他们原来的老房子,因为有消息说他们的老房子最近一两年有可能要动迁。

李辉和李慧各出一半钱,给父母在江南买了一套87个平方米的房子。房子在一楼,带着一个大院子,附近医院,菜场,超市,商场,公园,一应俱全。

房子装修好以后,李叔和李婶回到了金华,李叔开始种起了他的花花草草。他还在他的院子里用塑料盒种起了蔬菜,自己吃不完,还分给自己楼上的邻居。

李嘉和李辉每个月,都给各自父母2500块钱,李嘉住得近隔一两个月都回金华看父母一次。他们每年都带父母体检,有空就带父母周边游。

自从李叔和李婶回金华后,李辉和陈倩又每年带着儿子回金华过年了。

我爸单位的同事,我们以前的老邻居一说起李叔和李婶,都说她们福气好。儿子和女儿都争气,虽然不在身边,但都孝顺,不仅给钱,有时间还都会陪着父母。

写在最后:

在头条上我看见有很多的老人会说,唉,把孩子培养的太优秀了,把孩子送的太远了,让孩子远离了自己。自己有个病啊,有个灾啊,孩子都顾不上。

在国内的孩子还好,有的孩子出国了更顾不上了。所以才有没出息的孩子,都陪在父母身边。而有出息的孩子都是为国家培养做贡献的。

像前段时间热播的《人世间》,老大,老二都是北大毕业,都在外面工作,很少回家。只有最没有出息的老三,陪着父母,照顾父母,为家做贡献。

(不好意思这部电视剧我没看过我知道的也是我在头条上刷到的,如果有错误,请谅解)

什么是国家?有国才有家,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都这么想,都想让孩子围着父母转,那很多地方很多事情,谁为国家做贡献呢?

其实只要孩子孝顺,不管在身边还是不在身边,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好的!

ps:今天是我的生日,其实很想偷懒,今天不更新了,唉,但想想还是不要了。怕如果今天不更新,明天我又有了偷懒的想法,也许就会有第二天的断更。所以还是努力更新吧!

坚持,坚持,再坚持!再一次告诉自己!

被老人家属说白莲花是什么意思?

恕我才疏学浅,竟然不知"白莲花"是何意,为此专门百度了一下,原意不是字面上的白色莲花,而是暗讽一个人装纯洁、装清高的意思。

浙江金华滕先生将一骑电动车摔倒的曹姓男子扶起,本是善意之举。可是曹姓一家硬说滕先生将人撞倒,并索赔巨额金钱,好在当今中国天眼密布,探头还了滕先生一个清白。曹家人听说后私下里给滕先生道歉,但道歉之中竟然说出"白莲花"这个词,意在暗讽滕先生是装清高。我就耐闷这家人是否吃错药了?

人家滕先生好心相帮反遭污陷,本就够烦心的了。最后探头还人家清白,你一家理应对人家当面正式道歉,这事就算了了。可是道歉中偏偏迸出个"白莲花",这事搁谁头上都说不过去!

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这已是一个社会问题。由于社会上对老人倒地后扶人者反被讹这种事的报道,使得现在人们遇到这种事都处在两难的地步,一方面是良心的责难,另一方面是害怕被老人讹上脱不了身。不是人们道德品质下降的问题,而是现实社会中多次出现被讹这种事件,人们在心中已形成思维定势不敢挺身而出。

当今社会中确实有少数老年人坏了整体的名声。坐车为了座位无底限的行为、街头碰瓷、不讲公德、倚老卖老,使得人们对老年人敬而远之。即使看见了,也装做没看见。这确实让人心痛。

老人被扶理应感恩,但少数被扶老人有伤病在身,家境一般,想着以后的处境就昧着良心睁眼说瞎话,想着能讹多少就多少的丑恶心理,扶人者反受其害,痛恨自己瞎了眼。一旦被讹一次,我想永远也不会出手了。

金华的滕先生现在准备将曹家人送上法庭,不为别的,就为当初曹家人的恶心的做法和曹家小子的丑恶的言语。不明情况下讹人不对,情况明了后暗地里骂人更不对!这真应了那句"上梁不正下梁歪"。曹家母子的表现真是丑恶到极点!

支持滕先生的做法,让法院还他个公道!让恶人曝光在大众眼前,这个世界缺少的是感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为为之",当初南京彭宇案的颠倒黑白导致人们行为取向的严重扭曲,加之部分老人的碰瓷和讹诈,使得路人看见老人摔倒也不敢扶,生怕引火烧身。

滕先生的做法值得称道,人家不求金钱的赔偿,自己的误工和交通费不计较,只图曹家人当庭向其赔礼道歉,只要一元精神损失费以示对曹家人无良品性的惩戒。媒体应当集中报道,这个社会需要弘扬正气!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一笑而过。喜欢就请点赞加关注哦!

找不到方向而在艰难的生活着?

很多朋友批评因为创业负债者,没钱就不要创业,可是古往今来,所有创业成功人士莫不是借贷发展?借力、借资、借机、借智和借势是所有成功人士的特点!美国农民在干农活

当然不能说亏钱了就理所应当,不能说创业欠账就是天经地义,但是其中有善意和恶意,恶意的最突出表现手里有钱故意不还,不但不还生活品质还很高,居然开高档车、上贵族学校,这是社会公平所不能允许的!女人卖菜像在度假

有经营性失败和环境变化引发的失败,比如种苹果,农户怎么能预测到罕见天气?农户怎么能预测到罕见病虫灾害?因此亏损集体该不该帮扶?美国对农民实行天灾补偿,能让它们东山再起继续经营下去!城乡结合部的菜摊

我国对三农很重视,只是当地方法不够灵活,以及力度还远远不够!推而广之,城市经商者的亏损里面有很多都是在突然不可抗拒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国外实行个人破产法,保护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自由,希望可以借鉴!美国人喜欢南瓜和相关制品

卖菜一年能赚多少钱?

我有三个亲戚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做菜生意:

一,有一个在蔬菜批发市场从事二手蔬菜批发的,每年可以赚到三十几万;他赚钱的方法是这样的:每晚的十一,二点先在一手批发商的大货车上大批量的进货,再加价在天亮之前批发给在外面做菜生意的零售商,等天亮后再把零售商挑剩的蔬菜,按进价或亏本价批发零售给各种前来批发市场卖菜的个人,饭店,酒楼,食堂等私人客户,因为卖价比外面的零售商要低两道转手程序的利润,所以,那些挑剩下的蔬菜既使质量不咋的,也能在每天的下午六点之前全部卖完。他说,一年中赚钱的最好时机是:1,在本地菜还没上市的时期;2,连续阴雨天气的时期;3,冬天将要下雪的时期;4,年前和年后这两个时期。……

二,有一个在一大型农贸市场做蔬菜零售生意的,每年可以赚到二十几万。他的赚钱方法是:有一个固定摊点零售,并在零售的过程中,慢慢的认识并挂靠上了许多厂子和学校的食堂,还有那些没时间上批发市场买菜的小饭店等;这样,他的价格卖得还可以,销量也比较大,而损耗却很小,所以,他的利润是可观的。……

三,有一个在超市做蔬菜生意的,每年只能赚十多万。因为,他的销量是由超市的人气决定的,而且,所有的菜都是靠零卖,所以,对菜的质量要求更高,当然,价格也不会卖得很便宜。这样,被顾客反复翻检的蔬菜,损耗也更大。而且,他的开支也更多,所以,钱也就赚得较少了。

做菜生意,只要不是从事一手批发生意的商贩,其实,都是能够赚到钱的,只是赚的多少而已。因为,卖菜的利润是较高的,50%,80%,甚至100%的毛利是常见的,因为它的成本只有这么高,而顾客对蔬菜是一日三餐的必需;并且,每天买的也只是每样只买块把两块钱,所以,对菜价的高低,好象也没什么感觉似的。

卖菜是赚钱的,比如,我那个从事二手蔬菜批发生意的亲戚,可以年赚几十万。但是,能有几家象他那样,带老婆和女儿在一年的三百多天里,都可以从晚上十二点一直忙到下午的六点呢?!虽然,他们三个人在白天是可以轮换休息的,但是,那种能吃苦的耐心,是许多人做不到的。……

所以卖菜赚的钱,其实也是用持久的辛勤换来的。

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女人有哪些无声的炫富方式?

今天我豁出去了,我要来狠狠地批判自己!因为我是一个虚荣的女人,我本身是一个十足的穷人,但我却经常无声地炫富。1、没有豪宅却晒花园。

现在家里有豪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家里都有个院子或露台,都会晒一晒自己种花种菜的图片,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

我住的是高层普通住宅,位置也比较偏远,当初买房主要是价格原因,还有就是离上班的地方近。

昨天,一个平常不怎么联系的人在V信上联系我,叫我有时间去她家玩,还发了几张她家露台花园阳光房的照片给我看。

我看后不露声色地称赞她家的露台打造得漂亮。

她沾沾自喜地告诉我她家露台有200多平米,除有阳光房外还有假山喷泉池等等,然后滔滔不绝地说她当初买房子的时候额外为这个露台花费了多少钱,后来打造这个露台又花了多少钱。

我等她说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抛出一句:我家也有露台,400多平米,三分之一做花园,剩下的种菜,我打扫一次卫生就得一两个小时。

并随手从手机里面找了一张我家露台上亭子的照片发过去。

她讪讪地说了一句:你家露台也很漂亮。

我真是一个浅薄的人,我的炫富直接让对方停止了话题。

我家的露台其实是公共露台,因为下面是商业铺面,我买的时候并没有因为露台而多花一分钱。

但我家露台位置很好,除了我左右两家邻居以外,外人无法进出,因为进入露台必须通过我们几家人的房子,露台因此成为我们三家人的私家领地。而我家的位置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

因为露台只有使用权,我们只能在露台上种花种菜,不能搭建,这个亭子算是我踩着红线违规冒险搭建的。

我们经常在露台上忙忙碌碌,种花种菜,浇水施肥。经过几年辛苦劳作,倒是实现了绿色环保蔬菜自由,但费时费力其实比买菜辛苦太多。

今年夏天酷热干旱,我种的很多瓜果蔬菜都死掉了,我也萌生了逐渐减少种植蔬菜的想法。

因为有宽阔的露台,我还经常邀约朋友们久不久来我家露台聚会,自助烧烤喝酒畅聊人生。

我经常在朋友圈晒我家露台上的花花草草,晒各种蔬菜,惹来一众羡慕嫉妒恨,拉仇恨地让很多人都以为我买的是豪宅别墅。

我没有豪宅!我从来不晒我的住房,因为我家住房寒酸且没有任何优势,但露台却让我的虚荣心获得了最大满足。

这也让我感觉人生已经到达巅峰!

(我家露台上的亭子,中秋节之夜躺秋千上赏月时拍的)

2、晒孩子。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孩子差不多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有人炫耀自己的孩子如何优秀,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有人炫耀自己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到心仪的工作。

这个时候,我会故作懊恼地说:哎呀,好羡慕你们啊,孩子都挣钱了,你们可享福咯!我还得继续辛辛苦苦供我儿子读书几年呢!

这帮人就会立即闭嘴。因为他们都知道我儿子当年以绝对优势考上医科大学本硕连读,哪里还需要像他们的孩子一样还需辛苦准备研究生考试。

而且,我还不时会透露本硕连读的医科学生很难,如果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就直接本科毕业,失去了读研的资格。

而我儿子成绩优秀,从不挂科,马上8年本硕连读结束之后就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我的朋友同事的孩子还很少读博士学位的呢!

或者我会故作烦恼地抱怨:你们省心了,孩子都上班挣钱好几年了。可我命苦,还得供孩子读博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呢。

我还经常述说学医的孩子辛苦,天天在医院实习规范化培训忙得我都难得见到他人。

他们就会安慰我:你再辛苦几年,等你儿子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就拿高工资呢!

呵呵,我其实就是等着听这句话的!

3、晒休闲方式。

每年夏天,我都要将父母送到仙女山避暑几个月。

在别人谈论着休假如何躲避重庆的酷暑难耐时,或者计划着去哪里旅游的时候,我却忙着赶往仙女山探望父母,带着父母去仙女山周边旅游。

仙女山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我去的都是别人很少去过甚至几乎没有听说过的小众景点,甚至是一些偏僻的原生态村落,但经常会引领很多羡慕的眼光。

平常一有时间,我喜欢旅游,经常约上小伙伴们一起去旅行,去别人住腻了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

我自驾去过国内很多地方,别人得知我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旅游都羡慕不已。

其实,我都是穷游,花最少的钱,看最美的风景。

这两三年因为口罩的原因,我不能出省旅游,但我也抓住各种机会进行了多次省内深度旅游,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因此,平常聊天,聊别的话题我大多沉默寡言,但只要一说到旅游,尤其是自驾旅游,我的嘴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滔滔不绝起来,聊我们曾经出游的趣事,聊诗和远方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你说我这样是不是炫富?

4、晒老人。

我的父母快80岁了,我还经常开车带着他们到处游玩。

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单单晒父母我并没有太大优势。

(我带着父母游玩)

去年以前,我朋友圈里经常有我奶奶的身影,我经常带着奶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处游玩。

或者拍下我90多岁奶奶绣十字绣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我奶奶93岁的时候还可以绣十字绣。

而最让我们都引以为傲的是我奶奶的头发一直都很好很黑,她的皮肤也没有长一点老年斑。

很多见过我奶奶本人或者照片的人都羡慕我家家风好。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老人长寿除了家族长寿基因外,还得益于家庭的持续美满、后辈孝顺。

我经常跟同事朋友聊我奶奶的趣事:她90岁高龄了冬天都不戴帽子,而我这个不到50岁的孙女冬天却怕冷要戴帽子;她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又绣好一副十字绣了,叫我又给她在网上买十字绣原材料;她打电话给我儿子,说她等我儿子的孩子出生了她就五世同堂了,她在我这个年龄当奶奶都快10年了......

奶奶让我感觉自己永远年轻,永远幸福快乐。聊我的奶奶我也能收获很多艳羡的目光!

但今年4月,我奶奶还是离我们而去了,没有奶奶,我也失去了这顶级的无声的炫耀资本。

(我奶奶90多岁还每天跟着我们去逛公园)

好怀念奶奶!

总结:哎呀,在这里我是不是又在炫富?如此看来我是一个多么浅薄粗俗的爱慕虚荣的女人。其实我根本就是一个穷人,一个极其普通的工薪阶层,我的荷包跟我的脸蛋一样干净,完全是我的短板,但为了心理平衡,我会抓住机会想方设法炫耀一下。看见此文的朋友,你完全可以来评论区踩我骂我,将我打回原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2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