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已准备好发动反攻,乌克兰此次反攻打响后会有什么预期?
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仍旧看不到立即结束的迹象,双方都想继续打下去,以期拿到更多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关于这场战争最终收场,成为了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通常战争的结束,无非就三个大场景,输赢或者平手。这是差不多定死了的东西,就跟一加一等于二是一个道理,所以俄乌战争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不妨就从这三个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俄乌战争最后的结局。
首先我们假设俄罗斯赢,这里面大概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最直接的军事胜利。即在未来的时间里面,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彻底打垮了乌克兰,从而迫使乌克兰方面接受失败结局,和俄罗斯谈判停战。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基本可以保证自己顺利吃下之前从乌克兰脱离的那些地盘,从而完成对黑海一线的长期实际控制,为自己在欧洲拿下一个重要的战略缓冲。
对于目前的俄罗斯来讲,这是最理想同时也是最现实的战争结束方式。毕竟不管乌克兰背后有着如何复杂的政治博弈,最终都还是要放到战场上来解决。换句话讲,如果俄罗斯能够在战场上打垮乌克兰,乌克兰背后的那些大佬即便再多的算计也是白搭。这和以前在叙利亚是一个道理,不管西方各国如何努力,那些反政府武装就是打不过政府军,那么最后只能放弃。
所以在后面的时间里,俄罗斯必定会竭尽全力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打击,力求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然而以俄罗斯目前的军事表现来看,想要完成这个目标估计够呛。
第二种就是玩持久战,通过消耗西方国家的耐心来博取最后的胜利。众所周知,乌克兰实际上并不具备和俄罗斯长期对抗的实力,其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久,完全是因为背后有着西诸国的长期支持。从武器装备到粮食补给,甚至于还有人打着雇佣兵的名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搞定了乌克兰背后的靠山,那么收拾乌克兰就用不了多大力气。
所以俄罗斯方面希望能够将乌克兰的水搅浑,从而把西方卷入一场长期的代理人战争。具体就是俄罗斯通过给乌克兰施加长期的战争压力,迫使西方各国不断地给乌克兰输血,从而达到消耗西方各国的目的。当然除了军事消耗以外,俄罗斯还可以通过资源限制等手段,从经济民生的角度完成目的。
而在这种长久的消耗中,西方各国难以避免地会产生不满甚至反抗情绪。比如不满能源价格的上涨,不满军费预算的增加,以及不满战争行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当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西方国家就只能暂时放弃对乌克兰的介入。就如同美军当年在越南和阿富汗那样,潦草收场。
如果乌克兰战争以这种方式结束,将会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好处。届时不仅仅是乌克兰大局可定,就连整个东欧地区的主动权也有机会掌握在手里。毕竟连那些西方的幕后老板都自身难保,东欧的这些代理人又能有什么脾气?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以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悬殊的综合国力差距来看,最后很可能是俄罗斯自己先耗不起。否则的话,俄罗斯和西方诸国在东欧博弈这么多年,也不会被人家给步步紧逼。
分析完赢的场景,咱们再来看看输的情况。因为输赢是一对反义词,所以我们可以参照前面的分析来做对比。同样也是会出现大概率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最直接的军事失败,即在未来的时间里面,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完成大反攻,俄罗斯军队无力抵挡,只能是接受失败结局选择和乌克兰停战谈判。而通过乌克兰目前对于领土完整性的坚定诉求来看,那么谈判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俄罗斯军队退兵乌克兰,并将之前占领的乌克兰各脱离地区全部归还。
至于说乌克兰反攻进入俄罗斯,或者说从俄罗斯身上得到更多的地盘或者赔偿,那可能性倒是不太大。毕竟在乌克兰打仗和在俄罗斯打仗那完全就是两码事。因为以前的俄乌战争是有烈度限制的,甚至俄罗斯方面都将其定义为了特别军事行动,而不是一场战争。在这样的场景下,俄罗斯有很多底牌是没有拿出来用的。
试想一下,一旦变成了俄罗斯的自卫战争,那么俄罗斯还会有那么多顾及吗?要知道俄罗斯始终都还是全球顶级的蘑菇大国,尽管这些年在常规方面军事表现不佳,但是其非常规的手段依旧是了不起,没有谁敢去轻易尝试。
第二种就是持久战的失利,即前面我们所提到的俄罗斯赢得战争的二号手段。这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俄罗斯可以通过长期的战争对峙,来将西方国家拖入战争泥潭,但同时也可能把乌克兰变成自己的阿富汗。
毕竟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俄罗斯在这一过程中其实也面临着严重的消耗问题。从战场上人员装备的直接损失,到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施加的经济政治压力,那都是足够俄罗斯喝上一壶的。如果撑到最后是俄罗斯先露底,那么乌克兰战争自然也就无需再打下去。
都说高风险才有高收益,持久战打赢了固然可以给俄罗斯带来暴利,但打输了的后果可能就承受不起。如果以这种方式结束乌克兰战争,那么俄罗斯到时候需要考虑的就不光是乌克兰的问题,而是俄罗斯这个国家会不会解体。
顺着这个逻辑,最后这里可能还会出现一个小概率的结局,那就是俄罗斯整个领导层的更替。毕竟对于当下的俄罗斯而言,之所以他们还在坚持把战争打下去,根源还是上面的决策层有着绝对的权力。只要大帝大手一挥,俄军便无理由出击。
对于这个问题,西方国家目前就在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处理。比如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俄罗斯总统全球逮捕令,那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尽管目前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效果,但他们始终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俄罗斯领导层的威信力。而当这种影响积累到一个足够的程度,届时俄罗斯国内说不准就会出现政治对立,甚至揭竿而起。
最后再说说俄乌战争的平局,这同样也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两国陷入长期对峙的僵局。因为从目前的战争发展分析,俄乌双方其实都还有着继续下去的底气。不管是俄罗斯这边的非常规武器,还是乌克兰那边的西方集体,都足以让对方投鼠忌器。很可能打到后面两边都没有了多余的力气,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时候双方不会进行太大规模的战争冲突,但武装对峙的状态将会长期延续下去。
关于这样的场景,国际上有着很多的例子。比如近一点的有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远一点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甚至咱们隔壁的朝鲜和韩国都能算。
第二种就是两国在谈判桌上达成一致,握手言和,皆大欢喜。对于俄乌两国而言,这无是最为理想的结局,大家化干戈为玉帛,和气生财,以后还是兄弟。
事实上以前我是极大地偏向于前面一种结局,以为俄罗斯尽管实力不足但却从来不缺脾气,即便是强撑也会在乌克兰撑下去。而乌克兰那边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或许更有实力,但他们面对俄罗斯的坚持也不敢完全撕破脸皮,最后只能是僵在那里。明面上剑拔弩张,实际上鸣金收兵,既留下了面子,也保全了实力。
相比之下,第二种的结局那就多少显得有些不靠谱。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同宗同源的兄弟,但这些年的战争冲突早已经将两国变成了仇敌。尤其是当前双方存在着领土争议的时候,那更是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
另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在俄乌战争的背后,还有一群捣乱的势力。那些西方国家显然是不愿意让乌克兰和俄罗斯走到一起。如果战争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那么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让战争持续下去。
苍蝇碰上了有缝的蛋,俄乌战争想要和平收场,那我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强大的祖国让我看到了理想成为现实的希望。毕竟伊朗和沙特这种世仇在咱们的调解下都能握手言和,俄罗斯和乌克兰凭什么就不能和平收场?
总结来看,目前俄乌战争的结束方式主要是三个大方向,七种小收场。俄罗斯想以胜利结束战争的希望比较渺茫,而彻底失败的可能性也不大。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平局收场,要么双方僵持不下常年对峙,要么握手言和皆大欢喜。而在这一过程中,咱们国家很可能会扮演一个改变局势的关键角色,大家拭目以待吧!
摘自百度
美国累计军援330亿美元?
反攻是乌克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整个俄乌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一年又两个月的战争,早已使俄罗斯进攻的锋芒成为强弩之末,只有瓦格纳的囚犯兵在作困兽斗,虽在局部靠贡献人头换来一点进展,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整个战局的颓势毫无裨益,只能告诉世界俄罗斯没有停止进攻,仅此而已。
反观乌克兰,经过一年多的战争蹂躏,国弱民疲,经济乏力,但是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坚韧不拔、愈战愈勇,美帝和西方,还有其他同情乌克兰的国家,慷慨解囊,不远万里,将武器和装备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往乌克兰,尽管一再践踏俄罗斯设置的所谓“红线”,但它也只能让扎哈罗娃、拉夫罗夫等几门“嘴炮”轰几炮,或者是梅姐夫拿出核大棒狂舞几下,总之是不停演绎着当年贵州老虎和驴子博弈的故事。
俄罗斯民族是著名的“一根筋”,用东北话讲叫“轴”,把闪电战打成消耗战,从战略上讲早已经输了,但被俄国民众和某粉们奉若神明的普大帝,在人家的字典里应该没有“输”字,即便真输,也只能用“转进”、“下大棋”、“口袋阵”、“拖刀计”、“回马枪”等比较有内涵的词汇表达才比较妥帖。
据俄总统秘书佩斯科夫讲,普大帝是于17日突访赫尔松和卢甘茨克的,并且还会见了因去年战事失利早已被免职的拉平和特普林斯基两位上将,标志着两位上将已正式“回归”,开始参与对乌克兰即将发起的反攻备战中。
窃以为俄罗斯应审时度势,早下决断,不能把战争作为唯一的选项。当然,目前是乌克兰咄咄逼人,不战不休,俄罗斯也不止一次发出求和声明,但乌克兰都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给人的印象是乌克兰作为美国的“棋子”,没有美国的同意,乌克兰不敢不战,其实大错特错,只要俄罗斯退出乌东四地和克里米亚,乌克兰绝对会偃旗息鼓,罢兵休战。你占着人家地盘,还想让人家对你的非法占领不管不问,天底下的好事,都能让你占全吗?
俄军下个攻击目标浮现是不是使用重型核武器?
在给出答案之前,有必要搞清楚,所谓重型核武器,所指标志物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核武器包括两大类,它们就是战术核武器和战略核武器。
战术核武器,习惯上,也被人们称为小型核武器或轻型核武器。它的核爆炸威力相对较小,爆炸后核辐射和对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少,使用灵活、方便,制造和维护成本,也相对便宜。俄罗斯拥有不止一种导弹,可以装填战术核弹头,也不止一种战机,可以拄载、投射战术核武器。
战略核武器,以飞行距离远,爆炸威力强大而著称。俄罗斯目前,无论是核弹头数量,还是爆炸威力和投射实力,都保持在当今世界第一的位置。
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同属斯拉夫人。主要教派派别同信东正教。由于受到美西欧的离间,发生战事。在欧州上,其实只算一件习空见惯的事情,仅属于兄弟之间的推搡而已。
所以,俄罗斯人不会对乌克兰人使用核武器,更是绝对不会对乌克兰人使用重型战略核武器!
乌克兰已经豁出来了?
这种大反攻不是乌克兰士兵愿意的战斗模式,但是无论是谁家的士兵都不可能违抗命令(到目的地罢战的和投降的除外)。
这是一种飞蛾扑火式的进攻。
哈尔科夫这个地区靠近俄罗斯边境,两翼都是沼泽水网,红利曼有俄驻军,如果被包围那可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次反攻哈尔科夫的乌军中有一部分是当地人,心情可想而知。
在人去屋空,城空落雀的地方乌军真是日行百里好不意气风发,然而这种快速的推进、这里的寂静越来越让乌军害怕。
几乎没有像样子的抵抗,每一次合围俄军都能从缝隙里“狼狈逃窜”,乌军地面总指挥来了,司机也来了,士气空前高涨,打到莫斯科的呼声都出来了。
进去有上百公里了,发现了俄军,不过这次人家没有跑,而是远远的看着乌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导弹、温压弹从天而降“从胜利的喊叫”到悲惨的呼叫只不过是几天时间。
包饺子的时刻来了,现在红利曼的俄军增援部队已经到了。
前几天让俄军干了一下将近4000乌军没有了,这次如果被结结实实的围起来……饺子馅这次挺多的。
继续看吧,如无人之境的不是陷阱就是等着被包饺子,因为在此之前俄军的进攻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没有失败的迹象。
乌军没有集中在一起,俄军的炮火虽然猛烈但是大量杀伤有生力量的目的没有达到。
有一种占领叫人去屋空。
有一种胜利叫入无人之境。
还有一种胜利叫拍照留念。
当然,升起国旗那是莫大的荣誉。
现在……后悔有点晚了,虎狼之师反过头来,战刀是要饮血的。
后来
现在对俄罗斯反攻的是乌克兰军队还是北约?
西方国家不是恐怖分子,即使真想帮助乌克兰人,也不会把自己真实的身份暴露出来,现在的雇佣军中就有许多人可能拥有双重身份,即是民间好事者,又是军中精英。
为什么要隐藏起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好比影视剧中的匪徒,平常日子里是好人,杀人放火时要蒙上一块遮羞布,原因就是不能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世人
俄罗斯是西方忌惮的国家,更是不能落下把柄给俄军,俄乌战争刚开打时西方媒体就自己曝出某某军人退役后进入了乌克兰。退役后的军人名誉上已经不是军人,参加雇佣军就是个人行为。
现在乌克兰战场上这种身份的雇佣军何止千人,虽然不是正规军,却比乌克兰正规军还懂得如何打仗,他们现在还保留没保留本国军籍不好说,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应该是个人突发奇想,而是受国家指派的职业军人。
现在没有国家承认自己向乌克兰派出了成建制的部队,但要说俄乌战争中没有西方国家士兵参战鬼才相信,至少俄罗斯抓到了很多雇佣军,其中很多人参战前就是西方国家的特种作战人员。
但如果说乌军大反攻的军人中有大批北约军人则是不可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愿意直接同俄罗斯撕破脸,即然都是浑江湖的,大家都会装糊涂,西方国家不承认战场上有自己的军人,俄军也就装不知道下狠手。乌军士兵可能面对的是还算仁慈的常规武器,有雇佣军防守的堡垒则可能碰到玉石俱焚的大杀器温压弹。
西方国家当然知道俄罗斯比自己还要狠,恐俄的心态造成了能隐藏起来做的事就不敢明着来,美国人都不敢公开叫板俄罗斯,其它盟友当然不会冲在前面。
俄罗斯的情报机关仅次于美国人,如果此次乌军大反攻中有成建制北约军人参战,俄军的战术核武器即使没有使用,也会把弹头指向参战国家,所以答案就是与俄军主打的仍然是乌军,北约的军队并没有参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