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公投,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市

诗佳网

希腊公投,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市?

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和整个克里米亚半岛一样,塞瓦斯托波尔已经并入了俄罗斯的版图。

下面介绍一下塞瓦斯托波的前世今生:

希腊公投,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市

塞瓦斯托波尔是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黑海的一个重要港口。克里米亚2014年被俄罗斯吞并后,塞瓦斯托波尔成了俄罗斯联邦下辖的一个城市,不过乌克兰和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仍然认为塞瓦斯托波尔是乌克兰境内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

塞瓦斯托波尔有393,304人(2014年人口普查),主要集中在塞瓦斯托波尔湾及周边地区。塞瓦斯托波尔港口的地理位置和通航能力使其成为历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港口和海军基地。

这座城市一直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基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该市曾经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保密城市。

尽管塞瓦斯托波尔面积相对较小,只有864平方公里,但其独特的天然不冻港是俄罗斯帝国历代统治者梦寐以求的一块宝地。

此外,这个城市冬暖夏凉的气候使它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海滨度假胜地和旅游目的地,现在主要接待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游客。

塞瓦斯托波尔还是一个重要的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俄罗斯海军的科研部门一直海豚一直在这里研究和训练海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塞瓦斯托波尔在1941年至1942年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在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盟友的支持下,抵挡住了德国人的密集轰炸。

德国军队曾经使用历史上最大口径的轨道火炮,80厘米口径的施韦勒·古斯塔夫——以及专门的移动重型迫击炮摧毁塞瓦斯托波尔的极重防御工事,比如马克西姆·高尔基要塞。

经过长达250天的激烈战斗,这座被认为无法攻克的堡垒城市终于在1942年7月落入轴心国军队手中。1944年5月9日红军解放了这座城市,一年后,塞瓦斯托波尔被授予英雄城市称号。

苏联时期,塞瓦斯托波尔成为一个所谓的“封闭城市”(最高等级的军事管制区)。这意味着任何非本地居民必须向当局申请临时许可才能到这里。

1948年10月29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了命令,确认了该市的特殊地位。苏联出版的《大苏联百科全书》,称包括塞瓦斯托波在内克里米亚属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大苏联百科全书》1976年第23卷)的一部分。

1954年,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塞瓦斯托波尔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其他地区的行政权都从俄罗斯特别行政区移交给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55年2月27日乌克兰议会选举时,塞瓦斯托波尔被划分为两个选区,斯特林斯基和科拉贝尔尼。

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举行全民公投“回归”俄罗斯,然后俄罗斯派兵占领了这里(包括塞瓦斯托波)。因为,塞瓦斯托波尔本身就是俄罗斯的军港。也是黑海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

(下图依次为2001年普京总统与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在一起、二战时士兵与水手纪念碑、黑海舰队纪念馆)

欧洲和俄罗斯有没有备份方案?

“北溪”天然气一号和二号管道被炸4个大洞,切断了俄罗斯向欧洲,特别是向德国出口天然气的路线,据专家估计,被破坏的天然气管道,基本上修复无望。

虽然说“北溪”二号管道自建成以来就没有正式输送天然气,但是一号管道在正常送气时,每年都可以向欧洲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是欧洲重要的能源渠道,特别是对德国,“北溪”管道负担了其50%的天然气供应量。

严格来说,“北溪”2号管道,也算是一号管道的备份,现在两条管道都被破坏,每条上面都有两个大洞,这让德国彻底失去了对“北溪”管道供应天然气的指望。

那么,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只能通过“北溪”管道输送吗?答案是 : 否。

俄罗斯还有哪些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

前苏联的解体,重创了俄罗斯的经济,不过好在俄罗斯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让俄罗斯很快地重新站立起来。有数据显示,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出口额,占到了其财政收入的1/3。有经济学家估算,到2035年,俄罗斯每年出口天然气可达7731亿立方米。

在苏联没有解体之前,其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有三条 :

第一条是经过乌克兰地区,这条管道从东至西横贯乌克兰到达欧洲,年输送能力1700亿立方米。

第二条条管道,经过白俄罗斯和波兰进入德国,年输送能力是300亿立方米。

第三条管道是经过乌克兰东部,由北向南穿越黑海到土耳其的叫做“蓝溪”管道,这条管道输送能力较小,每年输送天然气160亿立方米。

在这三条管道里,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在乌克兰境内形成了3.5万公里的天然气管网,每年的输送能力达到1700亿立方米,储存量有300亿立方米。这条管道的天然气,除了乌克兰用一部分之外,还有1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送到欧洲。

乌克兰从前苏联分裂出去后,与俄罗斯经常为天然气吵架,前者要增加俄罗斯天然气的“买路钱”,后者就以减少供应量相威胁。

2009年是这两家为天然气吵架最厉害的一次,俄罗斯彻底切断了供气,最后还是乌克兰美女总理季莫申科出访俄罗斯,双方达成了妥协。结果是俄方对乌克兰供气价格比卖给欧洲的便宜20%,乌克兰也对“买路钱”维持原有价格。

“南溪”和“北溪”

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矛盾加深以后,俄罗斯为了避免乌克兰“卡脖子”,便在2005着手建设一条绕开乌克兰的输气管道,当时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与普京达成了“北溪”输气管道的协议。“北溪”管道的主要目的地是德国、英国还有其他的几个欧洲国家。

不久,俄罗斯又与意大利、土耳其商定,合作开发“南溪”输气管道,这条管道的路线是从俄罗斯出发,向西经过黑海,经过土耳其、保加利亚,然后分成两路,一路向南到希腊。另一路向西北到达匈牙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

为了对抗俄罗斯的天然气大举进入欧洲,美国和欧盟也开始了部署“纳布科”输气项目,意与俄罗斯的“南溪”对抗。但是普京马上拉拢奥地利、比利时、德国等近10个欧洲国家,许给他们优厚的使用条件 ,使得缺少合作的“纳布科”难以实施。

“北溪”管道的一期工程,即“北溪”一号的第一条支线建成后,年供应天然气只有275亿立方米,直到二期工程在2012年10月份开始供气后,年总供气量达到了550亿立方米。

“北溪”一号管道全部建成后,长期满负荷运行,为此,俄罗斯又制定了“北溪”二号计划。

“北溪”二号,基本与一号平行,输气能力也与一号管道相仿,如果两条管道同时输气,将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天然气供应枢纽。不过在美国的阻挠下,“北溪”二号一直没有正式运行。

这时候,美国到处开始游说,让欧盟成员国购买美国的天然气,不过大多数的欧盟国家都在犹豫之中。因为一个是管道输气,一个是通过海运,哪个成本低,一目了然。

为了打压“北溪”二号,2020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向欧盟发出威胁,谁敢用俄罗斯的天然气,将受到美国“量身定做的制裁”。随后,就有美国议员更进一步威胁德国,要求德国终止“北溪”项目,否则“北溪”二号将不复存在。

如今,“北溪”天然气管道基本上废了,欧洲失去了近50%的天然气供应,这么大的缺口,其他的管道因为设计输气量不足,难以满足今冬欧盟的需要。因此,美国的船运天然气便开始涨价,欧盟虽然明知道是被撸羊毛,但是也要忍气吞声地接受,毕竟谁都不能忍受欧洲冬季的严寒。

德国人最恨的国家是哪个?

在历史中,我觉得德国人最恨的应当是苏联人,有人说是美国人或者日本人,因为他们觉得是因为美国和日本的影响导致了德国战败,所以德国必定是非常恨他们的,但是只要我们把目光瞄准到二战之后的德国,大家就会知道德国人到底恨的是谁了。

德国军队在希特勒的指挥下,宛如汹涌的钢铁洪流一般浩浩荡荡横扫了欧洲,因为忌惮苏联会趁着他们在欧洲陷在靡战的时候对他们动手,所以希特勒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冬天到来之际,趁斯大林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挥兵杀向了苏联。

德国对苏联的严重创害

其实斯大林在很早之前就想对德国下手了,虽然在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他们联手和希特勒分了脏,但因为担心希特勒占领下全欧洲后,会集齐所有力量对自己动手。

所以当时斯大林就制定了一个大雷雨计划,计划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陷入死战后,在背后狠狠地给希特勒来一枪,置他于死地。

希特勒也是很明显感受到了苏联的敌意,因此他在御寒衣服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指挥士兵们进入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平原中。

而斯大林因为对西伯利亚的严寒天气有很大的自信,觉得希特勒在没准备好御寒衣服的情况下不可能敢在冬天的时候进攻苏联,所以在松懈、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苏联死伤非常惨重。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人死亡了2700万人,其中正规军达到了890万人,再加上其他的各种民兵,苏联人在这场战争中将近死亡了一千多万的士兵。

虽然其他的平民并不全是德国军队屠杀的,但是很多人是因为德国人的入侵才导致饥寒交迫无法撑到战争结束死亡的,所以在苏联人的心中,埋下了对德国人深沉的仇恨。

苏联军队在德国的报复

在后来战争发生逆转、苏联军队和盟军进入德国境内攻入柏林的时候,他们一点都没有压抑自己对德国人的仇恨,一路烧杀抢掠,完美地将德国人曾经带给他们的灾难复制到了德国的国土上。

而在很多时候,苏联的军纪是比德国军队要差得多的,所以在他们报复的过程中,给德国人留下了不少痛苦的回忆。

当时苏联军队里有一个抢劫默许指令,那就是允许每一名士兵从德国寄回五公斤的物品回苏联,在他们来德国的时候,他们的身上除了武器、食物之前,根本就没有携带其他的东西。

所以这五公斤物品只能是从德国抢来的东西,正因为有了上头的指令,苏联军队的每一名士兵才开始对德国的平民百姓们大肆抢夺了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实行对德国妇女的奸淫。

当时虽然美国军队也对德国妇女下了手,但是他们的手段是比较柔和的,他们没有采用强迫的手段,他们一般通过香烟或者其他的生活物品用利益引诱她们的方式引诱她们,因为美国军队和德国妇女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的原因,算不算是强迫,所以德国人对美国人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仇恨了。东德、西德的出现,以及美国、苏联对德国的不同对待

在战争过后,德国被苏联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分为二,分为了东德和西德,其中苏联人在东德的时候搬走了东德很多的机器。

而美国在西德则实行了他们的马歇尔计划,给予了西德大量的经济援助,使得他们在战争过后很快咸鱼翻身、从失败者变成了获利者,又跻身进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之中。

从这些方面来看,德国或许有人会讨厌美国,但绝对谈不上恨,他们真正恨的人应当是苏联人,虽然他们本身也有错,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忘记苏联人对他们作出的事情。

这就是人普遍有的一种心理,那就是我打你、骂你可以,但是如果你反过来打我、骂我的话,那我就会记恨你一辈子。

其实在战争后的处理中,我觉得美国人和苏联人的做法都是没有错的,美国人之所以没对德国实行报复行动,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中死的只有士兵、没有平民,德国人也没有对他们的家园烧杀抢掠,所以他们很容易就原谅了德国人,并为了制衡苏联,帮西德恢复了自己的经济。而苏联人我觉得也没有做错,苏联人在德国所做的一切事情都遵循了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以牙还牙、以齿还齿,如果别人烧了你的家,杀了你的父亲和孩子,最后你在把他打倒后,不仅没有惩罚他,还帮他买一栋房子的话,那就不叫善心了,那叫心理有疾病。所以说德国人应该是最恨苏联人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二战之后苏联人和美国人对待德国人的态度、处理中看出一般,其实战争就是这样,当你举起屠刀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拥有被别人的屠刀反击的觉悟。

是好处还是坏处?

英国脱欧对英国而言坏处大于好处。自从2016年6月脱欧派赢得脱欧公投以来,“脱欧”这件事已经把英国政府折腾得筋疲力尽。跟欧盟“离婚”哪有那么容易!由于脱欧带来糟心的事情一大堆,英国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都受到了负面冲击,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后悔脱欧了。

根据英国天空电视台(Sky News)在今年9月份的最新民调,仅有9%的英国民众认为英国脱欧是正确的选择,有56%的英国民众认为英国因为脱欧而变得更加糟糕了。今年10月20日,伦敦发生了数十万人英国民众参加的游行,要求举行第二次公投。只是可惜的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选择的路即便打碎了牙也要硬着头皮往前走。英国人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莫大的代价。

令大国雄心爆满的英国懊恼的是,在英国启动脱欧程序后,原先在英国的一些欧盟机构也纷纷撤离了英国。英国在欧洲的地位呈衰落之势。

受英国脱欧的影响,原先一些欧盟的管理机构不得不从英国搬迁到欧洲大陆。2017年11月20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经投票后确认从伦敦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该机构计划最迟于2019年3月30日在阿姆斯特丹开始业务。新址决定是由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在对申请进行评估之后做出的。

欧洲银行管理局(EBA)也选址法国巴黎,将于2019年3月迁至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商务区。欧盟27个成员国于2017年投票决定将欧洲银行管理局总部从伦敦迁至巴黎。

这两大欧盟机构原本驻扎在伦敦商业区,均因受脱欧影响而离开英国。重新选址将影响英国的近千份工作以及数百万的资金投入。欧洲药品管理局自1995年成立起来位于英国伦敦。目前在伦敦金丝雀码头的总部雇佣约900名员工。欧洲银行管理局则规模较小,雇佣约一二百员工。

脱欧给英国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英国金融业首当其冲。为了应对英国脱欧的潜在风险,许多总部位于伦敦的银行正积极开拓欧洲其他城市的办公地点,如巴黎、柏林或都柏林。美国高盛(Goldman Sach)考虑把法兰克福作为欧盟业务中心,可能从英国转1000个工作岗位。英国渣打(Standard Chartered)银行已经决定把法兰克福作为根据地。汇丰银行(HSBC)声明将从伦敦转移并在巴黎增加1000项与欧盟监管产品相关的岗位。

另外,原先在英国驻扎的欧盟军事总部之一Operation Atalanta headquarters也不得不离开英国。目前欧盟已经批准把这一军事总部搬迁到西班牙。英国在欧洲的军事地位也因而收到了一定的冲击。

土耳其会和伊朗结盟吗?

绝对不会结盟!土耳其和伊朗现在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在库尔德人闹独立的时候,两国选择“共命运”,但结盟是绝对不可能的。

土伊合作

库尔德问题是两国靠近的最重要原因。在叙利亚内战中,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实力越来越强大。在伊拉克的库尔德人进行独立公投,叙利亚的库尔德人扩张地盘,寻求半独立状态。假如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人成功了,土耳其伊朗担心这波独立浪潮会席卷两国的库尔德地区。所以两国为了共同压制库尔德人,采取了合作的态度。

(库尔德问题是两国走进的重要原因)

土耳其和伊朗的合作还有其他几个方面。一是能源方面。伊朗时候土耳其天然气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占到全国用量20%以上。在2015年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后,土耳其趁机与伊朗签订了新的天然气协议,增加从伊朗的进口。

二是贸易方面。就像土耳其依赖伊朗的能源,伊朗也依赖于土耳其做生意。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重新对伊朗制裁后,土耳其却表态不会加入制裁伊朗的行列。土耳其对于伊朗来说尤为重要。

(riza zarrab,伊朗、土耳其双重国籍的黄金商人,通过土耳其帮助伊朗突破美国的制裁。现在被关押在美国。)

三是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前些年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恐怖极端主义横行,伊拉克库尔德人闹独立公投,沙特制裁卡塔尔,叙利亚库尔德人试图扩张地盘等影响地区局势的大事接连发生。在反恐、卡塔尔等问题上,两国都持有一致或相近的立场,因此都促进了两国的沟通与合作。

(土耳其借道伊朗,为卡塔尔运送物资。可见土耳其和卡塔尔才是真爱啊。)

地区大国之争

中东这片神奇的土地,只要是不是大一统的年代,就会战乱不断。不仅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阿拉伯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也发生过战争。有专家指出,最近几年的中东乱局,其实又一次权力洗牌过程。经过叙利亚内战之后,中东渐渐形成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集团和沙特-阿联酋-埃及集团,土耳其则不属于任何一个集团。伊朗、沙特、土耳其都在争夺地区霸主的地位。一山不容二虎,伊朗和土耳其都在中东地区追求扩大影响力。两者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合作,但是结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各自的利益。

教派冲突是根本性矛盾

这一点分歧,在叙利亚问题上就有所体现。虽然两国现在合作让叙利亚内战慢慢平息了下来。但是在对待巴沙尔去留的问题上,两国的态度截然相反。巴沙尔去留是最终解决叙利亚内战的关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国会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的问题上产生争执。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冲突,不用多介绍了吧。两者的冲突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表面上的和平,并不意味着认可和认同。事实上,埃尔多安在2015年还曾批评伊朗在中东扩张什叶派势力。

宗教冲突只能被掩盖,却从来不会消失。土耳其是逊尼派国家,而伊朗作为什叶派国家,两者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所以眼前的合作都是浮云,矛盾才是永恒的。

(什叶派和逊尼派分布图)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