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结果,马杜罗提议举行议会选举

诗佳网

区议会选举结果,马杜罗提议举行议会选举?

委内瑞拉查韦斯时代本来实行的是一院制——国民代表大会(议会),国家政体有点类似于三权分立。但是马杜罗执政以后,又将一院制改成了两院制——制宪大会和国民代表大会。马杜罗已多次提出议会提前重新选举,但每次的动机和底气不同——这是他反制议会里反对派的政治手段之一。

之所以要一变二,是因为2015年议会选举之后一直由反对派所控制。所谓反对派,就是专门监督政府(与政府对着干),洛佩斯是人民意志党的主席,也是反对派的领军人物。2018年5月委内瑞拉在实行总统大选前,马杜罗总统为了保证顺利连任,在议会之外又另搞了一套制宪大会,本来是想用制宪大会代替国民议会,虽然最高法院也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判决”,但说实话这些都是违宪的。事实上制宪大会架空了国民议会。即使另搞制宪大会也必须经国民议会投票通过。所以委内瑞拉马杜罗与反对派之间的政治矛盾的病根就在这儿。

区议会选举结果,马杜罗提议举行议会选举

反对派和他们掌控的议会高举的是宪法的大旗,一直指责马杜罗的总统来路不正(涉嫌贿选作弊),他们认为应由国民议会而不是制宪大会主持总统的选举。但委内瑞拉事实上是由制宪大会主导的总统选举,马杜罗高票当选连任。所以双方争执不下,一直闹得很厉害。2014年以来,以洛佩斯为代表的反对派号召民众集会游行向政府施压,不料在一次大型集会时出现了死伤事件,马杜罗下令抓捕了洛佩斯,并被判处了13年多的有期徒刑,后来变为监视居住,直到今年4月30日未遂政变时逃脱,之后躲进西班牙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

洛佩斯被抓以后,他的政治学生瓜伊多又扛起了反对派的大旗。今年1月份瓜伊多成功当选为议会轮值主席后,干脆另立中央扯旗造反自封为临时总统。这背后当然有美国人的支持。人们不禁要问:瓜伊多此举合宪吗?不合宪,因为宪法所列举的5种情况下由议长代行总统,没一种符合条件。瓜伊多的擦边球打得很勉强。

马杜罗已不止一次的说过,明年国民议会进行重新选举。现在又旧调重弹,是因为马杜罗与瓜伊多的代表刚刚在罗威进行了接触性的会谈,双方有和解的迹象。但是这事儿终究马杜罗说了不算,而是宪法说了算。马杜罗的言下之意是:既然国民议会和制宪大会互相指责互不承认,那就把二者放到一个平台上,让民众投票决定支持谁。那为什么单独提出要对国民议会进行选举呢?因为制宪大会本来就是亲马杜罗政府的。

假设瓜伊多同意国民大会重新选举,其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彼一时此一时也!肯定会对反对派不利。因为委内瑞拉通过这120多天来大闹腾,瓜伊多为代表的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透支了政治资源和信用,民众不响应,军队不支持,美国不给力,几乎到了失败的边缘。说到底一句话,他们是自己把自己折腾地失去了民心。

之前已有10多名反对派议员包括议会第一副议长被逮捕,所以马杜罗现在讲话的底气比较十足,这也是马杜罗和反对派们较量的撬杠之一。那反对派会同意大选吗?断然不会。这是他们最后的底牌和阵地。因为一旦大选失势,反对派将丧失了立锥之地,多年来的努力将毁于一旦,反对派们赌不起。更何况,反对派一直坚持重新举行总统大选。看来委内瑞拉要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危机,最好的办法是总统和议会全部重新公平大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泽连斯基要让外长卷铺盖走人?

乌克兰老议会和新总统杠上了!议会一次次地打了泽连斯基的脸,公然否决了泽连斯基的几项要求,有点诡谲云波争斗激烈的节奏。比如外交部部长克里姆金,总统让他走人,议会却不让他走。走与不走之间,彰显的是新旧总统之间激烈的政治角逐。

泽连斯基总统上任首日,就勒令4个强力要害部门负责人辞职——涉及国防部、安全局、外交部、国安委。前国防部长波尔托拉克和前国家安全局局长赫里查克于当日已递交了辞呈卷铺盖走人了,泽连斯基在签字批准的时候头都没抬,连句客套话都没说。而外交部部长克里姆金与国安委秘书图尔奇诺夫早已写好了辞职书,然后回家等待。只等泽连斯基发话。青黄不接之际,国安委机房里的电脑主机被人前总统波罗申科“盗”走了。

按宪法规定,泽连斯基总统直接主管的是国防和外交以及安全情报等等,对这些部门一把手有绝对的任免权。可是不知出于啥原因,议会在半个月之后竟然奇迹般拒绝外交部长克里姆金递交的辞呈,要让他继续留任一段时间。这里头却有猫腻。

乌克兰议会——现在应该准确的叫看守议会,不是半月前被泽连斯基总统宣布解散而提前选举了吗?也就是说,从5月20日到7月20日的两个月时间内,乌克兰议会作为看守性质的议会,是没有决定重大事项权利的——应该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予下一届新议会。然而事情就这么奇葩,乌克兰议会接连否决总统泽连斯基的几项人事要求,比如断然拒绝总理格罗伊斯曼的辞职,为此,副总理罗申科竟然公开威胁泽连斯基总统,说什么如果说废除乌克兰语言法,将发动又一次颜色革命,嚣张与跋扈可见一斑。

乌克兰议会是要刷一把最后的存在感?还是成心和泽连斯基总统唱反调?或者背后有什么深刻的政治阴谋?总之,泽连斯基刚上台就被议会搞得灰头土脸,其威望大损,干气无奈何?深层次的原因是:泽连斯基上任首日宣布解散议会提前选举,却有违宪之嫌,被人家抓住了把柄;而目前主导议会的力量是波罗申科政治联盟。说穿了,这是前总统和现总统之间的政治角力,或者是新旧势力之间的政治较量。

泽连斯基刚上台用力过猛,缺少缓转余地,大有清洗前总统波罗申科的节奏,比如,火速的归还了前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乌克兰国籍,这是明打明的打了波罗申科的脸,以波罗申科为首的民粹主义旧势力能不奋起反弹吗?

总统要让外交部长走人,而议会则拒绝其辞职。夹缝中的克里姆金应该听谁的?当然是听总统泽连斯基的:一则根据宪法规定外交和国防等直接属于总统管理,其人事任免权当然属于总统,乌克兰的奇葩之处就在于,国防外交安全等部门是单独运行,不属总理的内阁序列;二则看守议会没有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利。

既然泽连斯基已签发总统令解散了议会,那议会现在的职责就是组织新的选举事宜,议会显然也有违宪之嫌。可泽连斯基总统又能说什么呢?半斤八两而已。另外,议会此举也改变不了什么大局,议员们再怎么折腾感最多也两个月时间。等新的议会产生后,泽连斯基仍会提名任命新的总理内阁和外交部部长等人选,一朝天子一朝臣,谁又能改变这个千古不变的铁律呢?

手里还有什么法宝可以反败为胜?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讲,会后乱讲,说的就是他鲍里斯约翰逊。

英国大选选的不是某个领导人,而是选的一个党派,是党派再推举领导人,这个领导人就成为首相,按照民主的原理来说,鲍里斯约翰逊有义务在保守党内部凝聚共识,说服所有的保守党议员去投票。

突然宣布要利用暂停议会来强制性脱欧,这根本没有任何理由:首先,这不是保守党的共识,其次,这不是英国人民的共识,而且鲍里斯约翰逊不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人家选择的是保守党,而不是他鲍里斯约翰逊,他就更没有资格做出这个举动。

今天在议会鲍里斯被墙倒众人推,是理所应当的,是他应得的,想玩民主就要按照规则来,破坏规则本身比脱欧更加错误。

为了防止鲍里斯约翰逊继续利用手中的权力作祟,英国议会紧急通过了阻止无协议脱欧的法案,并且已经提交到上议院。

鲍里斯看到这个投票结果,说话都是结结巴巴的。

鲍里斯约翰逊还不服气,又搞了要求公众来决定谁是首相的提案。

然后当下又被议会否决。

两连败以后,鲍里斯约翰逊开始搞人身攻击

先把工党的政策贬低一通。

然后又讥讽工党领袖科尔宾是个“氯化鸡”(这个是有梗的,主要是英美之间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个协议)

英帝国这么多年,像鲍里斯约翰逊这么没素质的首相,还真是少见。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溜票,21个保守党党员叛变了,如果这21个不叛变的话,会形成307票支持,322票反对,那么阻止英国脱欧的议案就不会通过。

现在已经不是脱欧的问题了,21名保守党党员叛变以后,全部被开除出党,导致现在的保守党具有投票权的席位狂降到298,而反对党的席位达到了320席。

简单地说:保守党现在什么都做不了,目前英国只有一条出路:立即大选。

然而这一条动议实际上已经被否决了。

英国已经走到了死胡同。

特蕾莎梅一脸的:当年把老娘赶走了,我看谁来收拾烂摊子

约翰逊会成英任期最短首相吗?

谢谢邀请。

本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裁决约翰逊关闭议会的行为违法。

成也由脱欧,败也由脱欧。没有脱欧这档事,约翰逊当不了首相;没有脱欧这档事,约翰逊也不会被人们看成最短命首相,但约翰逊真的会成英任期最短首相吗?

一切都是脱欧引起的

三年前,英国举行了是否脱欧的全民公投,参加投票的51.9%选择脱欧。英国开始了脱欧步伐。支持“留欧”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

卡梅伦时期的内政大臣特雷莎·梅继任首相。英女王授权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由于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被议会下院三次否决,特雷莎·梅在内阁成员辞职、保守党内行发起不信任投票失败后又劝退、反对党工党逼宫,对内阁失去掌控、在10月31日前不能完成脱欧的情况下黯然辞职。

特雷莎·梅执掌内阁时的外交大臣约翰逊在党内多人角逐后胜出,接任首相。

约翰逊接任首相后脱欧进程依然糟糕。导致特雷莎·梅辞职的几个因素并没有因约翰逊接任而改变。就爱尔兰岛的问题来说,英国内部仍然认为在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脱欧后没有边境是丧失主权,等于事实上的没脱欧。而欧盟方面对在北爱与爱尔兰间重新设置边界,是不能接受的。认为有可能破坏爱尔兰岛的和平。在议会对硬脱欧进行表决时,有21名保守党议员站在了反对党一边,破坏了约翰逊的硬脱欧方案。紧接着议会又通过了阻止硬脱欧的议案。约翰逊试图改变脱欧进程的艰难局面,他吸取了特雷莎·梅的教训,决心甩开议会,由政府主导推进脱欧进程。向女王建议议会休会到10月的15日,并获得批准。

但本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裁决约翰逊关闭议会的行为违法。

下图为英国与脱欧有关的三位首相

约翰逊想让议会休会的做法被最高法院裁定违法后,人们认为他的任职时间快结束了。

约翰逊会成英任期最短首相吗?

英首相失去首相职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议会任期到期再次大选,所在政党失去议会多数,政党失去组阁资格;

2 议会发起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并通过,内阁解散;

3 首相所在政党内的大佬对首相失去信任,党内劝退;

4 首相本人自感无力控制局面,提出辞职。

第1种情况,本届议会还未到期。

第2种情况,目前还没有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提出,但有最新消息称,多个反对党正在准备联合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交议会审议。针对这种情况,首相也有反制办法,可以提出解散议会提前选举,如自己的党在新的议会中仍是多数党,首相继续做。这种情况可能正是约翰逊想要的,在这之前,他提出过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没有成功。

第3种情况,没有强制性,如果首相硬是赖着不走,谁也没办法让首相下台。

第4种情况,更不会发生。约翰逊24日在联大用三个“不”回答了是否辞职的提问。在一旁的美国总统也插话说“我告诉你,他哪也不会去”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最近约翰逊也信心满满的说 不会因为不能如期脱欧而辞职。

目前排除了约翰逊自己主动辞职的可能。他是不是英国任期最短的首相,要看英国是否会出现针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从而导致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的结果。出现这一结果,就要看选民的意见了。而约翰逊的亲民形象在选民中还是有人缘的。这事要我看,还真不一定。

感谢您的阅读。

7月21日举行议会选举?

我们说,季莫申科虽然面容依然娇好,但毕竟岁数不饶人,应该是到了当祖母的年纪。

泽林斯基从决定参加大选,到当选乌克兰总统,连一年时间都不到,而他为了大选而组建的人民力量党,基本上就是他演艺公司的班底,也十分年轻。论政治资历和阅历,泽林斯基都算是处于婴幼儿期,让我们十分担心乌克兰是否会出现“主幼国危”的情形。所以,大家很盼望有“孝庄辅佐康熙”的现象出现,能够保乌克兰走出一轮当代“康乾盛世”。

不言而喻,我们希望看到泽林斯基与季莫申科联手治理乌克兰,用活力和智慧带动国家走向光明。

其实,这绝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从大选后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议会斗争中,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当时,属于波罗申科阵营的副议长提出一项动议,要求消弱未来总统的职权,把重要内阁成员的任免权力从总统移交到政府总理手里。由于当时泽林斯基还未宣誓就职,根本无力反击,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己即将成为“儿皇帝”。而就在此时,季莫申科领导她所属的政党联盟,否决了这个提案,而且理由也是十分的高端大气:该提案有违宪之嫌,因为乌克兰实行的是总统制,任免权是总统基本的职权,必须要坚决维护。但客观上,我们观察到季莫申科在关键时刻,已经选择和泽林斯基站在一起,打击波罗申科反攻倒算的嚣张气焰,彻底消除议会对新总统进行束缚的图谋,'最终导致议会执政联盟的解体,让泽林斯基可以在就任总统之后,立即宣布解散议会,开始着手建立新政权的根基。

当然,在大选过程'中,我们也曾耳闻季莫申科家族与贪腐案件有不少牵连,但在此危难时刻,季莫申科的政治经验和成熟的人脉广泛的'政治精英团队,还是能够助泽林斯基一臂之力,解无人可用的燃眉之急。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水至清则无鱼。季莫申科确有短处,但如果加以改正,还是能为国所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其以往任总理期间,曾经和普京建立良好私人关系,这对于当下的乌克兰十分有益。

那么,在今后的议会选举中,季莫申科领导的政党联盟是否会十分顺利地夺取第一呢?我们可以看到,在季莫申科周围,一边是总统所在的政党十分弱小,一边是波罗申科的政党联盟内部勾心斗角,墙倒众人推。季莫申科以她的人格魅力和老道的政治阅历已经傲视群雄,不拿下第一也是很难的。

当然,获得权力不是目的,不忘初心为乌克兰人民办事,办好事,才是最终目的。我们乐见泽林斯基与季莫申科联手,建立一个崭新的政治联盟,领导乌克兰从迷茫中站起来,抖落身上的灰尘,迎着朝阳前进。

我们之所以殷切希望乌克兰保持稳定和恢复发展,是因为我们不会忘记它曾经对我们的大力帮助,它曾经也必然今后还是我们的好朋友好兄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0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