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确诊超60万例,最近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有反弹?
最近各地散在发生的无症状感染者,让大家刚刚放松的神经不禁又紧绷了起来。
这些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最后转为确诊病人,经过防疫人员追踪,疫情的源头大都集中在进口冷链的外包装上面。有来自厄瓜多尔的、巴西的、德国的冷冻食品上或者冷链外包装上都携带着新冠病毒,有些甚至在冷库里放置了20多天还依然存活着,说明了新冠病毒在低温下的存活能力是很强的。
这是因为全球疫情的蔓延,许多国家爆发了第二次的疫情,比如法国巴黎又开始了二次封城。
我们国家虽然控制住了疫情,但是这个世界是个大同,我们国家身处其中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人员、商品贸易往来不断,这些在国外生活的人们,或者是来自疫区的外国人,很多都是病毒携带者,即使他们在登机时核酸检测阴性,到达国内后再次检测时,仍然会出现阳性,有些甚至隔离期满后,再次核酸检测还会出现阳性。
所以,最近我们国家就熔断了几次航班,前几天有一架来自印度的航班,核酸检测阳性的人数竟然达到了19例,这些人如果不能及时隔离,就是一个危险的传染源,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
好在我们国家对来自印度、埃及等航班及时进行了熔断,从源头上阻断新冠病毒的传入。
二、目前对于国外进口的冷链食品,我们国家也加强了管控从9月份最先开始于青岛,然后又是天津、上海都有来自于进口冷冻的肉制品、海鲜类的食品或者外包装上携带新冠病毒,并出现了“物传人”的现象。
以前,最开始发现新冠肺炎时,官方报道的大多是“人传人”,现在才发现其实也可以通过“物传人”,而且“物传人”更难以防范。
并且,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通过14天隔离,即使核酸检测阴性,都有可能在下次的检测中出现阳性。今天就有报道,成都锦江宾馆甚至出现一例境外入境人员,入住一个月后核酸检测还出现阳性,被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为此,该宾馆宣布关闭,住宿人员进行隔离。
现在看来新冠病毒存活时间很长,仅仅隔离14天是无法完全确认是否感染新冠或者是病毒携带者的。有些冷链食品实际上入境放在冷库里已经都20多天了,在外包装上检测时仍然发现了新冠病毒,说明这个病毒也很狡猾,人类对它可以说防不胜防。
这次上海发现的两例新冠病人,都是在上海虹桥机场从事搬运进口冷冻货物的工人,其中一人还乘坐大巴返回了其老家阜阳颖上,造成了阜阳市、颖上县现在处于中风险地区。
而其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上面的乘客现在也在逐一进行排查,逐一进行核酸检测,目前已经有255797人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而阜阳颖上也宣布风险等级为中风险等级。
三、从去年武汉爆发新冠肺炎,就是秋冬季节,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现在,秋冬季已至,也是新冠病毒活跃的季节,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各地都发出了通告,
①提高防疫意识,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②减少人员聚集,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③进出公共场所要测量体温,扫健康码等,
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消毒。
四、今年还会出现去年那种新冠病毒反弹吗?春节我们能不能回家过年?现在人们都在担心,随着各地不断发生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新冠病毒疫情会不会出现反弹?会不会再出现去年春节那样全民在家里封闭隔离的局面?
现在世界上部分国家已迎来第二波疫情,中国会不会第二次爆发呢?近日,钟南山院士在石家庄医药健康峰会中表示,我国第二次爆发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新冠病毒肺炎与流感症状相似,所以需要做出正确判定,以防误诊。
钟南山的话也让人们安心不少。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和人们生活都恢复如常,虽然不断有少数确诊病例出现,但都及时发现并控制住了。而且我国对国外入境人员管控比较严格,毕竟全球部分国家的疫情极其严重。
现在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重点还是防止输入,一是防止感染者把病毒带入国内,造成传播,二是防止病毒通过污染的冷冻食品或外包装带入国内,造成传播扩散。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明确表示,“经过半年多实践,我们有信心控制住疫情,不会再出现像年初武汉那样的严重情景。”
当然,在没有广泛应用疫苗的情况下,主要仍需依靠公共卫生措施,包括戴口罩、洗手、通风、隔离、减少人群聚集等,疫情防护常态化。
专家们的讲话,让我们充满信心,今年春节应该能够回家过年了。
结语:各地散在的、不断发生的新冠疫情,确实让人们担心不已,也心惊胆战的。
尤其是在国外出现第二次疫情反弹的情况下,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式极其严峻。疫情防御进入了常态化,在疫苗没有开发出来之前,防控进入了常态化。
要求我们出门带好口罩,减少人群聚集,勤洗手,勤消毒,注意室内通风。
虽然防疫形势严峻,但是我们国家从最初的对新冠病毒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全民有极其警惕的防控意识,虽然不断的有境外的冷冻食品和人员携带病毒进来,也有一些城市受其影响,防疫登记提高到高风险、中风险等。
但是据专家预测再度爆发类似武汉大规模疫情感染的可能性应该不太可能,经过“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演练,人口几亿人次的大流动,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疫情感染。因此,相信今年春节大家应该都能回家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end)
发病前14天无外出史和接触史?
天津6.17日出现新发本土病例,发病14天无外出史和接触史,与北京病例有关联吗?
就在昨日,天津市卫健委通报了出现1例本土新冠病例,系某酒店厨房员工,从事洗碗等工作,目前正在天津市海河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这一病例的出现,让很多人紧张起来。如果正如天津卫健委通报的情况来说的话,该员工过去14天没有任何外出史和接触史的话,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有三个问题:
该员工是如何感染的?是否存在隐藏的传播链?对自身接触史和外出史有所隐瞒?那么究竟是否有以上的可能性呢?
感染与海鲜产品有关从流行病学调查来看,该患者22岁,从事的职业是酒店厨房帮工,经常清洗海鲜食材等工作,因此有人推测这名感染者有可能是在接触到污染后的海鲜食材,被感染的新冠病毒;当然,这是又可能的,海鲜尽管不能传播新冠,但是却有可能被病毒污染。目前,所做的调查,均显示该患者没有接触史和外出史,这很有可能会出存在前面说的第二个问题;存在隐藏的传播链,弄清楚很有必要。
存在隐藏的传播链假设是存在这一隐藏的传播链话,在天津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从而传染给该酒店员工,导致发病。这一隐藏的传播链可能会传染更多的人,但是,如果存在的话,应该有更多的感染者被发现,因此,漫话判断存在隐藏传播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隐瞒外出史和接触史如果是隐藏外出史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现在外出的时候,总会存在一定的电子记录的,因此隐瞒14天的外出史对于自身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而接触史,如果生活中接触了新冠患者的话,这一点也没有隐瞒;有可能是不知道任何情况下,接触到了无症状感染者而被感染;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这个病例是否与北京的病例出现关联呢?因为天津和北京的距离很近,可能出现这种关联病例的感染,尤其是之前北京与四川、河北、浙江的确诊病例均有关联,而天津出现了本土病例,是否与北京的病例有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验证与调查。
因此,天津出现的这一例病例,很是令人困惑,但是最有可能的是就是在清洗海产品的时候,被污染的海产品感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追查海产品的来源以及路径、看看是否还存在有污染的样本,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查!
为什么新冠肺炎确诊人员都用这个拉人?
时势造英雄,负压型救护车,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如果不是新冠疫情,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负压救护车的实力却不可小觑,在这次的河北疫情防控中起了关键作用,在业界也有着“移动N95口罩”的美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一个细节,河北爆发疫情以来,出现确诊病例之后,官方都会说由“负压救护车”转送去医院。
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这种负压技术的救护车就被研究和制造出来。
在2020年初的武汉,负压型救护车再次大放异彩,出色完成了往“雷神山”“火神山”运送危重病人的任务,近期在河北、黑龙江的疫情中同样可以独挡一面。
这种神奇面纱的救护车和普通救护车有何不同?一、外观相似,内部构造却不相同
普通的救护车只需要整车生产的基础上,再加一些改造,就可以满足一般性救护危重病人的需求;
负压救护车在普通救护车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一个负压设备和负压隔离仓,同样的空间还需要配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紫外线消毒灯,供氧接口等全套抢救设备,普通救护车的功能,在负压救护车上都有。
二、比普通型救护车,功能更加强大
普通的救护车只要满足救护一般性危重的病人;
负压型的救护车不仅能够运送病人,还需要解决好感染的难题。如何处理好“病患和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聪明的研究人员想到一个办法,只要空气流动没有回路,那么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在这个理论模型上,负压装置就应运而生了。
三,使用途径和生产模式不同
普通型的救护车只要达到了一定的行业标准,无论大医院,小医院都可以拿来使用;
负压型救护车,因其用途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不宜连续化生产,必须先有订单再进行生产。
负压型救护车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救护车里的负压可以这样理解:车内的空气压力低于车外的空气压力,有点类似抽油烟机的风向,空气只会往一个方向流动。
救护车内空气循环有着这样特殊规律:
外界的空气从“车的顶上方”进入车内,最后从“车底的下方”排出;上层气流从前向后,下层气流从后向前,形成从“医护人员所在的区域”向“病员区”的定向流动;这种没有回路的气流,在经历了一次循环后,会进行消毒杀菌,再次排放到车外。这样的好处是:
救护车内的病人呼出了带有病菌的空气,不会从车子里面扩散到车子外面;同样在车子里面,因为气流的定向流动,不会感染医护人员。负压救护车还有一个优点,车里有一个隔离舱,患者进入担架上的隔离仓开始,负压系统就会自动启动。
新冠肺炎的三个感染途径,都是通过空气这个媒介来进行的二次传播:1.直接传播,吸入了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所带出的飞沫或者呼出的空气;
2.接触性传播,这些飞沫飞溅到了公共区域,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再用手接触了眼睛,鼻子,口腔导致的感染;
3.气溶胶感染,空气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扩散,被吸入后导致的感染。
最后说说“负压型救护车”的历史使命早在03年非典开始盛行,负压救护车的出现,完美解决了“病人输送和转移”的难题,在2020年武汉发生重大新冠疫情之后,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危重患者,而且以老年人居多。
为了更好地集中救治,于是建造了“雷神山”“火神山”来阻断隔离,重点治疗,转移数量庞大的病人需要更多的负压救护车,当时缺口特别严重。
疫情当前,时间就是生命,大部分的负压救护车需要临时生产,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所有的车企群策群力,凭借着国家强有力的工业体系,争分夺秒地完成了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再次体现了中国速度,而在这个速度背后,离不开我国的技术底蕴和体系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不光要感谢祖国的强大,感谢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更要感谢为了打赢这场疫情战的白衣战士,是他们日以继夜地辛勤付出,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安宁生活。
最后,向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人们致敬!因为有你们的守护,才有我们的万家团聚!
什么时候新冠病毒才能被消灭?
很不幸,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很难消灭,但幸运的是,它对于人类的威胁将减弱!
即便在疫情控制的很好的中国,完全清零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先是武汉的大爆发,到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再到最近乌鲁木齐的疫情,证明了张文宏博士的动态清零的正确性:
我们追求中国抗疫的成果,是保持较低的疫情水平,接近于零,但从来不说没有病例。
为什么新冠病毒无法快速消灭呢?
一、新冠病毒的特点新冠病毒与非典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一样,都同属于冠状病毒,它们都是一种RNA病毒。
病毒进入人体,人体即成为其宿主,病毒在被侵入的人体中生存繁殖,再传播。对于病毒来说,病毒与宿主之间是矛盾体,病毒可能会杀死宿主,但又需要依赖于宿主进行生存和繁殖。
新冠病毒具有高传染性、易变异、对气温不敏感,有较长潜伏期,病死率较早的特点。目前对待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对付新冠的疫苗仍处于研发之中。
二、病毒可能被消灭吗1、人类还没有消灭某种病毒的先例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不是已经消灭了天花吗,如果深究下去,人类只是消灭了天花这种病,由于广泛接种,病毒进入人体后无法发病,而并不是说,人类已经彻底消灭了天花病毒。
据世界各国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家在2019年的地下水样中检出新冠病毒,也就是这种病毒早在19年或更早之前,就已经传播到全世界,只不过导致人体发病,可能源于一两次的关键性变异!
在许久之后,通过接种新冠疫苗,人类可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新冠肺炎的发病率,但并不意味着病毒被彻底杀灭。
2、新冠病毒或将很难杀死
我们上面提到新冠病毒在整个2020年中发生了多次变异,病毒对于人类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且对气温不敏感。这些都让病毒的生存能力提升,而现在还没有能够抑制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对付新冠肺炎来说还没有找到降低病死率的有效办法。
3、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还没有结束
人类早已开始了新冠的溯源工作,如前所述,很多国有在2019年的地下水水样中找到了病毒,但病毒究竟是如何进入人体,是否存在中间宿主,其间是否产生变异,是否会出现动物传人的现象,而新冠的源头是在哪里,这些都是让人类更了解新冠必须更加深入研究的事。
比方说,如果确认病毒不止人类一个宿主的话,也就意味着即便在人类世界抑制了病毒的传播,但也可能因为病毒的其他宿主与人类的接触,而让这种病毒死灰复燃!
三、新冠即使无法消灭,也可以降级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新冠是大号流感,当然这是他的无知。但人类的初期目标,并不是彻底杀死病毒,而是让病毒的危害降级到流感这种层面。
比如流感,就是无法杀灭的一种病毒,且与新冠一样,变异特别快,所以每年的流感都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死去,但部分药物对病毒还是有效,且也有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抵抗力强的人。如此一来,流感虽然传染力也很强,但其整体的病死率较低。
所以对于人类来说,降低病毒导致的病死率,阻断其病毒传染路径,就是将新冠降级的办法。
因此,研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降低新冠肺炎病死率,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但一款新药的研发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才可能成型上市。我们现在的办法其一是通过现有药物试验是否对新冠病毒有效。比如中国的中药连花清瘟,美国的西药瑞德西韦都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还未发现特效药!
另外,更有意义的事,就是研制新冠疫苗,通过有效的疫苗注射到人体,使人体产生抗体,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这取决于几个因素:
其一是疫苗何时上市,虽然目前全世界有几十款疫苗下正在进行各种临床试验,但乐观的说,想要在一两个月内完成全部人体试验并获批上市,还有一定距离。
其二是疫苗何时能大规模接种。即便疫苗可以很快出来,但生产疫苗需要一个过程,且疫苗接种也需要时间。
其三是接种的顺序和安排。只有大规模接种疫苗,才能达到真正群体免疫的效果。
由于新冠已经导致全世界超过1000万人感染,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几十万的量在增加,近60万人病死。新冠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公敌,这也必将激发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科学家投身到对抗此病毒的行列中。
而无论是特效药、疫苗的研发上市、疫苗的生产与接种,都能够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努力下,尽快实现。
而新冠疫苗,即便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亡,但新冠肺炎受到人类全面控制,并非不可能。期待新冠疫情早日过去,人人都可以尽早回到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轨道上来
现在得了新冠肺炎?
现在得了新冠肺炎,国家还免费治疗吗?因为疫情得了新冠肺炎,个人无须承担任何治疗费用,这是我们的国策。
一. 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国家一直实施的是免费政策。早在疫情发现之初,我们国家就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出台了免费政策,具体来说:
1. 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包括确诊病例的治疗,也包括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的治疗。
2. 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大致分为医保负担部分和个人负担部分,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承担。患者个人无需提出补助申请。
(下图:财政部2020年3月对相关问题的回复)
二. 免费的不仅是患者治疗费用,还包括核酸检测和新冠疫苗接种等费用。1. 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及时隔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条的有效措施。就南京疫情来说,截止目前,当地进行了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对疫情相关地区进行了第四次核酸检测;正在控制中的郑州市疫情,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之后,将对疫情相关地区进行连续三次的核酸检测。各地所有的核酸检测费用,个人都不用承担。
(下图:核酸检测)
2. 新冠疫苗接种。
个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可以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大家接种了新冠疫苗,可以建立免疫屏障,有效预防国外疫情的影响;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需要至少80%以上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我们知道,所有国人的新冠疫苗接种也都是免费的。
(下图:新冠疫苗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病患治疗,所有的免费政策,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视,对生命的重视,也展示了国家的强盛。在此,让我们祝愿国内各地早日战胜当前的疫情,中国加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