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指引,及时可靠的股票消息从哪里获得

诗佳网

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指引,及时可靠的股票消息从哪里获得?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渠道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解读。如果你掌握了信息解读的能力,你就拥有了跟常人不同的“信息”。所以,散户也可以领先投资公司,前期是你的认知领先。

举个例子,拿最近的股市表现来说。4月5日,多股一字横盘,这个怎么看?如果你只是看到这个新闻就过了,那说明你对这个重要信息失去了一次深度认知的机会。

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指引,及时可靠的股票消息从哪里获得

对我而言,这个信息我研究了两个多小时,结果如下:

重磅解读:多股集体出现一字诡异走势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盆冷水

赵冰峰 2017-04-05 17:35

编者按

今天股市本来是一片艳阳天,118只个股涨停,指数暴涨1个多点,好像好久都没有这么爽快了。的确,1.48%的涨幅也创出了2017年来的最大涨幅。然而,盘面虽然红红火火,但是却有一个令人担心的信号出现,那就是多只个股出现了疑似国家队出货的信号!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国家队第一次出手“调控”指数了,之前就有多次的类似调控措施。这对后市而言,恐怕意味深远。

正文

多股出现一字型走势 疑似国家队出货调控指数

受XA设立消息的影响,今日新区概念股出现涨停潮,两市股指也放量上涨。然而,从上午11时开始,部分股票出现了放量,但分时图却呈现出“一字”走势,仅仅围绕着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上下微幅波动,这些股票包括万科A、海康威视、中国化学、平煤股份、云南白药、安徽合力、现代投资等。

事实上,这样走势并非是第一次出现,据我的不完全统计,之前2016年曾经出现过两次,分别是2016年11月28日,2016年8月16日,2015年也至少有一次,是2015年11月10日。

2016.11.28:高位减持万科,中证金完美出逃

在去年11月28日我们注意到一个明确的诡异走势是类似万科、伊利股份,上汽集团,等大蓝筹权重有人在尾盘猛烈的出货和砸盘,从分析来看,这极有可能是国家队通过压盘和调控的方式来控制市场节奏。

从已经公布的2016年年报看,的确是中证金在高位减持万科。

上图是2016年年报,中证金减持了7037万股万科A股票,当天收盘价26.38元,目前万科的收盘价位20.58元,可见中证金已经完美的在高位完成了减仓。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去年8月16日,指数之前一天暴涨2.44%之后,当天银行股率先大跌,与宁波银行相同走势还有爱尔眼科、贵州茅台、海信电器、长江电力、金种子酒、山西汾酒都是离奇大跌,天量换手,与前几次国家队出货的走势基本相似,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暴跌,国家队在一片突破声中疑似又开始出货了!

中证金高抛上海机场 不过后来又买回来了 原来是高抛低吸!

2015年11月10日,距离收盘最后5分钟,多只国家队持有的个股出现顶级卖单,尾盘大幅下跌,比如上海机场,北部湾港,人民网,恒瑞医药,五矿稀土,洪都航空,晨鸣纸业,中航动力等等。

这样的走势真的是国家队出货吗?从年报数据看,的确如此。以上海机场来看,本来一直横盘,但是尾盘突然下杀6%。

一字横盘,尾盘突然下杀。是否是国家队出货呢?我们来看看2015年年报吧。

上图是上海机场2015年年报,可以看出,中证金的确是减仓了,减仓2600多万股。

这种减持一直持续到2016年上半年。不过,2016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中证金又开始增持该股,目前持有上海机场3880万股,比2015年年报显示的3126万股多了700多万股。可见,国家队也在玩高抛低吸啊。

综上所述,我们来看一下中证金减持时上证指数的位置。

从以上几次这种类似走势可以看出,每次指数到相对高位,中证金就会果断出手减持持有的个股,进行指数的调控。不过,当指数到一定低位后,中证金又会入场买入,进行市场的维稳。

也就是说,中证金目前的定位相当于A股的平准基金,高位警示,低位维稳。这样,上证指数才可以以稳健的节奏展开慢牛行情。而慢牛延续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比如IPO的发行。

所以,说了这么多,今天又出现了不少个股集体诡异的走势,大概率是中证金在调控指数,不想让大盘发疯,也给市场一些警示:如果非理性上涨,后市回调在所难免。

--------------------------解读-------------------

以上就是我对多股一字走势的解读。

昨天,再次出现国家队出货的信号,又是在深V大涨,投资者信心十足的时候,这又说明了什么?

如果你能把这次的出货和之前的出货联系到一起,你就会明白,这是国家队再次警示市场,不要过热了,雄安的炒作的确太过度发热了,于是,今天就出现了回调。

那么,这样的回调到底可怕吗?

答案就是没什么可怕。国家需要慢牛,所以才调控。即便下跌,有国家队这个平准基金在,你又怕啥呢?

所以说,如果你具备这样的信息解读能力,你还怕自己没有机构快吗?

美国确诊90万人?

不管人家内部咋斗,在对华态度上确是一致的,我们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吧。人命关天岂是儿戏,草菅人命谁都不行,往小的说是美国的事,往大的想是全人类的事情,怎么可以一味的游戏下去,不能毁了全人类不能毁了全世界。特朗普把美国人民对美国政府、美国制度的不满,成功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把舆论批评娱乐化,起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效果。其实,西方政客这种愚民方式效果很不错。西方的自由度虽高,但舆论对政府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大家骂一骂、口嗨完该干啥干啥。美国政府官员可以说只是一个兼职,不干了也就不干了,因此百姓的批评娱乐化了,并且成为常态。

拜登温和但有远见,讲和气但有阴招。民主党共和党,都是一心为美国服务的政党,而现在对立中国是美国不可改变的主要目标,大可不必因为所谓的温和而支持拜登。特朗普敢干、敢恶心人,但不狠。他在位四年是美国少见的不参与战争的四年,就是最好的例证。特朗普连任两个好:第一是持续短视的经济政策、MAGA、America First的降低国际参与度的外交政策、任人唯亲党同伐异的内部政策,客观上能促进美国走下坡路;第二是能反应出美国人民将继续在反智主义和民粹主义道路上的狂飙。

讲道理的话,还不是因为最初救治的时候,无视了一部分没检测死亡人员数据,导致中国死亡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被美国死死的抓住了小辫子么?是的,我们别的方面,救治,免费,防控,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但仍被抓住了小辫子,而且是非常没有必要的小辫子。数据好看真没那么重要,真实才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作假,数据就会好看。

这个自古以来咱们就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不管什么时代管理者一直遵循着这个道理。关注西方历史,文化,会发现自美国建国之后,经历血腥的历史(美国的黑暗历史)管理者,上层人物只关注民族文化,历史中的精华,对于糟粕甚至不去反思。200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劳动分工必然会使人的思考,美好的一面丧失。

很早之前美国的祖先们还是会去思考的,可就是那段历史之后整个民族就步入极端。(可能是人对于死亡有出于本我的人知,犯下过错的人自然不愿意承认。)开始一股脑的走极端,大部分的政治,人权,经济思路都开始走极端,追求也成为极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知道,自由是本我范围内的自由。美国人可不这么想,一定要放飞自我。这在200年前可不是这样的,绅士,优雅是美国人的传统,而今天这些传统反而成为中国人身上的精神。

这次疫情吧,毫无疑问把美国民族身上根本问题暴露出来了,这个民族不敢低头,不愿低头,也不想认错。你说认个错怎么就那么难那?对中国人来说真不是事,我们这个民族天生如此,会认错,会反思,因为大汉之后,天下都是一家人。但老美不一样,他们犯错了那么多次,一旦认错就会被那群潜伏者的罪恶撕碎。我们的确希望美国认错,认清现实,可是这一认错一开之后迎来的是美国之后国内蜂拥而至的各种势力讨债。所以啊,他们强大是虚的,就像20世纪宣传的美国,好几个大胖子只是虚胖罢了。

不是开玩笑,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而今的我们已经是美国的头号威胁,还想韬光养晦是鸵鸟战术死路一条,如今已是势如水火,而且我们一定要赢,各位不必因为欧美国家的阴腔怪调生气,越是这样越证明我们有一战之力,不然就不是嘴炮这么简单了!解决现状的唯一办法就是击溃美国,这个全世界搜刮利益的大型资本怪胎不断吸食各国资金,是世界的累赘,中国就是被历史选中的屠龙勇士,我们要从欧美手中解放全世界,我们不称霸,但要复兴!

问题的根源在哪?

纵观全球股市发展史,每个股市无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壮大起来,美股发展至今两百余年,而A股至今才三十年整。诚然A股身上还没有不少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股市本身没有问题,是人赋予其波动情绪与各种各样制度,所以有问题的不是股市,而是股市里面形形色色的人。

发行人:作为上市公司的发起人,通过募集设立的方式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创业者至今还未改变初心的寥寥无几。你是想做一个百年企业呢,还是做一个圈钱之后的逍遥快活散人呢?多数发起人选择了后者,人生这辈子很短,享乐为主,本无可厚非,但你却要投资者的钱成全了自己,这就不应该。创业确实辛苦,但上市为圈钱享乐,这无不让人诟病。

投资者:多数投资者以短进短出为主,有点赌博之嫌疑,把A股当成赌场,而不是当成投资,而且散户占比达九成以上,短线投资者占比五成左右,其容易受市场情绪影响,很少从事长期价值投资,这样的股市就容易暴涨暴跌。而且在注册制下,要求投资者认知上市公司水平进一步提高,如果还是在赌,血本无归也是常有的事情。

管理人:监管股市交易行为,但过于干预股市,不利于股市自我修复功能的实现,最终还是要

让市场回归市场,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前期可能不完善需要呵护,这是情理之中,而当股市成人,再过干预反而不利于其成长,独当一面。

再到期间公司暴雷,IPO多而退市较少,内幕交易,公私募的老鼠仓等等,以及隔离墙的完善,从业人员非法炒股等等,监管层需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上市发行制度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如今注册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有许多投资者不感冒注册制,其实许多发达国家早已经实施注册制,如美国,日本等等,而注册制更加透明,上市更为方便,但同时退市也很明确,诚然期间IPO会猛增,但去伪存真,必然要淘汰退市一大部分企业,最后留下真正做企业,有价值的公司,反而有利于投资环境的完善。如果A股都是好公司,大家也都不“炒”股,改为投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的一点则有缘,关注小甲,真诚感谢:第一时间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转债热门资讯,一起走进投资财富人生!

股民在这家证券公司买的股票怎么交易?

证券公司的历史较短,作为经纪人,承担着提供交易通道的角色。有人担心,如果开户的证券公司倒闭了,通过这家证券公司买入的股票,是否还可以继续交易,以及剩余的资金,是否拿得回来。

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证券行业制度规范比以前成熟多了,证券公司只是交易的中介,我们买入的股票,都有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记录,每个交易日收盘后,每家证券公司都要提交当日的交易数据至中登公司。所以,即使一家证券公司倒闭了,我们证券账户持股记录依然能在中登公司查询得到。

至于账户资金的问题,更加不用担心了,我们开户的时候,要签署三方存管的协议,账户的资金由银行来负责清算和资金交收,并不是放在证券公司的,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将证券公司与客户资金进行隔离,以防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回顾历史,证券公司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经历了行业的各种风波之后,才有今天的规范。行业发展初期,股民在证券公司开户,转入的资金直接到证券公司,以前牛市的时候,银行的客户经理到证券公司驻点拉存款,不像现在,情况反过来了,券商的客户经理到银行去驻点,找人开户。这就是资金存放带来的区别,史上确实不少破产的券商存在挪用客户资金来炒股的行为,我们一起来回顾。

南方证券,国内首批全国性券商,曾与华夏证券、国泰证券并称三大中央级证券公司。2000年,行情比较好,南方证券积极地开拓业务,吸收了很多委托理财的业务,签订大量保底合约。但是,好行情并没有延续下去,步入了熊市,南方证券无法兑现合约,资金流出现问题。2003年,南方证券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信用危机,机构客户、个人投资者纷纷撤离,委托理财客户上门讨债。2004年1月2日,由于挪用客户保证金高达80亿元以及自营业务的巨亏,证券会、深圳市政府宣布对南方证券实施行政接管。2005年,南方证券破产清算,将其证券类资金并入中投证券。大鹏证券,最具传奇色彩的券商,它由原来的深圳国际证券投资基金部副总经理徐卫国,联合与其九名同事一起创办。大鹏证券利用牛市的风口,一跃成为全国排名前十的券商,仅是1999年至2001年间,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4.1亿元、1.2亿元,简直就是一台赚钱机器。但是,好景不长,大鹏证券经营走下坡路,后面爆出了坐庄炒股的丑闻。其实就是一念之差,大鹏证券动用了自营资金和理财资金炒股,产生了巨额亏损,欠下了43亿元左右,2005年破产清算,旗下的营业部并不长江证券。

除此之外,还有汉唐证券、中经开、华夏证券、联合证券等曾经的知名券商都破产了,证券公司的历史比较坎坷,经历了野蛮生长的阶段,违规经营的基本都付出了代价。从历史来看,一家证券公司即使破产了,政府不会坐视不理,接管破产的证券公司,然后并入到其他证券公司,股票可以照常交易,剩余资金也还在。

各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小白老师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如果股市连续暴跌会诱发金融危机吗?

只要不是短期、连续的快速股市暴跌,那就很难引发金融危机,这点我们在曾经的一篇长文中深度分析过,通常来说,诱发金融危机大多来自于债务而不是股市。

股市连续暴跌,在A股市场上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2007年,另一次是2015年,可以很明确的说这两次股市暴跌都没有引发金融危机,反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出现暴跌。

比方说2007年的股市暴跌,本身推动当时大牛市的因素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并且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长可谓是爆发式的,而2015年的牛市则是由于杠杆至今的推动,而两次牛市泡沫破灭的因素也不相同,2007年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最后演变成为经济危机,2015年则是因为杠杆资金的破裂。

换言之,2015年的股市暴跌才更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机的产生,因为流动性,试想一下,众多的投资者都是带有杠杆的,三倍、五倍甚至十倍,一旦没能控制下来,那么全国都将发生流动性风险,出现流动性危机。

再比如今年的美国股市,在下半年将会出现集中的债务还本付息时间,我们都知道因为2017年的降税,大量美元回流到美国股市,但是这些资金几乎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所以虚拟经济的繁荣极有可能呈现非理性繁荣,一旦美国上市企业无法还本付息,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最后的概率多半是国家出面兜底,但是因为流动性的枯竭,大量银行出现烂账坏账,最终导致银行破产,这就非常危险了,一个不小心就从金融危机变成了经济危机,所以,任何国家的股市出现快速、连续的暴跌,都会出来兜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