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讲的是什么?
甲骨文讲的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被称为“最早的汉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潮汕地区人口有多少人?
常住人口1800多万。
潮汕地区,地处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属潮汕文化区和潮语方言区,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是通行潮语、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 包括汕头(经济特区)、潮州、揭阳、汕尾 四市。
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 与台湾对望。潮汕四市在地缘、文化、民俗、语言上相近相亲, 四市涵盖11区6县2县级市普宁、陆丰总常住人口1800多万,总面积16189.5平方公里。
潮汕是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 ,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 是泰国五大帝之首达信的故乡 。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
潮汕是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亚洲玉都、 中药名城 、纺织 、五金 、不锈钢 、日用陶瓷产业基地 ,汕头11个淘宝镇位居广东第一 。自宋代以来享有"岭海名邦、南国邦郡、海滨邹鲁"之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诗称"渴慕潮汕几十秋"。
潮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名茶之乡,美食之乡,柑桔皇后之乡、蕉柑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竹笋之乡、荔枝之乡、潮州菜之乡,潮菜是粤菜主干与代表 ,2004年潮菜荣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金奖,潮菜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 。
潮汕古称潮州,是隋朝经略台湾的始发地 ,唐宋十相留声之地。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 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红糖、工艺品运往世界各地 ,是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要基地 ,南澳一号的发掘地 。
中国古文字文献遗产指的是什么?
甲骨文#2017年11月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的“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与“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文献遗产。
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最早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这里迄今为止发现了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研究甲骨文学者的计算,有官方数据统计全国共出土甲骨15.5万多片,其中国内收藏甲骨的有93个单位,还有海外的博物馆和国内外的收藏家手上也占了一部分。
其实,随着国内基建的发掘也会陆续会出土一些。
南京大屠杀里面的图片?
南京大屠杀,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中国学者考证,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伤的中国民众高达30万人以上,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很严重的罪行之一,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有的左翼学者承认罪行但认为死者没那么多,有的试图缩小当年侵华日军的罪行,更有部分人置历史事实于不顾,试图抹杀事实。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记忆名录》。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举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南京大屠杀
外文名称:Nanjing Massacre
时间: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
发生地点:南京
主要人物:松井石根,谷寿夫
结果:30万以上中国军民遭日军屠杀
历史背景:淞沪会战结束
相关推荐
九一八事变
平型关大捷
抗战时期著名战斗
抗日战争
松井石根
西安事变
淞沪会战
国共内战
皇姑屯事件
日本投降
绥靖政策
护国运动
五卅惨案
宁汉合流
中原大战
关东军
豫湘桂战役
紫石英号事件
太原会战
皖南事变
《南京!南京!》
背景
正在加载南京大屠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声明中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全国上下掀起全民抗战的浪潮。
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南京沦陷
正在加载遇难者
经过淞沪会战三个月鏖战,日军也损失甚巨。日本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从而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然而,日本上海派遣军在淞沪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战场苦战三个月,受到了惨重的损失,日本决策层在是否直接进攻南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因为顾虑苏联在北方的军事威胁,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等人主张“不扩大”战事。因此,11月7日东京将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临时编组为华中方面军的时候,将方面军的作战区域限制在苏州、嘉兴一线(即“制令线”)以东。而日军战地指挥官却强烈要求进攻南京: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军无视参谋本部的命令,决定趁中国军队溃退“独断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击”;22日,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鼓动参谋本部放弃“不扩大”方针,称“为了使事变迅速解决,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攻占南京”。11月下旬,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全面越过“制令线”,分别沿着太湖的南、北两侧开始向常州、湖州进攻。鉴于前线进展迅速的既成事实,24日东京大本营废除了“制令线”,并在12月1日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
进攻南京的作战开始后不久,疯狂前进的作战部队就把辎重部队远远抛在身后,由于日军原本没有深入内陆作战的后勤准备,部队立即面临着粮食供给中断的严重问题,日本军司令部于是下达了实际是要部队抢劫的“就地征收”命令。日军在抢劫中通常伴随着奸淫妇女的暴行,为了掩盖自己抢劫和强奸的罪恶,日军除了杀死受害人,还经常放火烧毁整个村庄。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已经开始。
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这个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曾根一夫,《南京大屠杀亲历记》)
正在加载南京下关码头尸体堆积如山(村濑森安(Murase Moriyasu,南京大屠杀参与者)拍摄)
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南京,此时南京守军只剩西面的长江一条退路,然而唐生智做出“背水一战”的姿态,一方面下令集中力量固守复廓阵地,另一方面命令销毁长江上全部渡船,并令宋希濂三十六师看守城内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从此处退出。自此,南京城内守军和平民的退路被全部切断。10日,日军发动全线进攻,但直到12日仍未能突破南京城防。12日晚7时,唐生智突然下令突围撤退,自己乘保留的汽艇出逃。南京守军瓦解,大部向下关溃退,在挹江门与三十六师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击破城门逃至下关。由于渡船已经销毁,许多难民与士兵仅试图依靠木板渡江,最终大多冻溺江中。其他人见渡江无望,返回城内。许多士兵脱下军装躲入南京安全区。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
日军罪行
集体屠杀
正在加载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杀人竞赛的报道。
进城兵力约50000,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小规模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12月15日(日军占领第3天):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3000余人被集体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多当场遇难。负伤未死者亦与死者尸体同样遭受焚化。夜,解往鱼雷营的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9000余人被日军屠杀。又在宝塔桥一带屠杀3万余人。在中山北路防空壕附近枪杀200人。
12月16日(日军占领第4天):位于南京安全区内的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男女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日军用机枪射杀后,弃尸于长江以毁尸灭迹。5000多人中仅白增荣、梁廷芳二人于中弹负伤后泅至对岸,得免于死。日军在四条巷屠杀400余人,在阴阳营屠杀100多人。
12月17日(日军占领第5天):中国平民3000余人被日军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院避难的400余中国难民被集体射杀。
12月18日(日军占领的第6天)夜,下关草鞋峡。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的的中国难民男女老幼共57418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全部用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以毁尸灭迹。此次屠杀仅有伍长德一人被焚未死,得以逃生。大方巷难民区内日军射杀4000余人。
杀人竞赛
正在加载城南雨花台的一处屠杀地。这是屠杀后尸首枕籍的情形。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每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进行。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150名中国人。这些暴行都一直在报纸上图文并茂连载,被称为“皇军的英雄”。日本投降后,这两个战犯终以在作战期间,共同连续屠杀俘虏及非战中人员“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的罪名在南京执行枪决。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奸淫妇女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日军强奸了好几次,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劫掠纵火
南京沦陷之后的六个星期之内,日军几乎侵入了城内所有的建筑物。据统计,城内外23.8%的建筑被纵火焚毁,63.0%的建筑遭到劫掠,因各种原因遭到破坏的建筑合计88.5%,这些破坏绝大多数都是日军在占领南京后造成的。
正在加载南京大屠杀纵火
日军占领南京初期,5万日本士兵从中国难民那里抢夺了大量生活用品和食物。此后的几个星期,日军闯入市内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掠,有的时候他们在军官的组织下将住宅、商店、机关、仓库等建筑洗劫一空,再用军用车辆把赃物运走,即使各国使馆也未能完全幸免。在占领南京后的一两年内,日军、日本宪兵还强占了大量中国人的店铺、住宅和建筑,有的直接由日军占用,有的则无偿交给来到南京的日本平民。除了日本军人,少数日本随军记者也加入到抢掠的行径当中。
从12月19日或20日开始,日军开始在市内纵火。日军在洗劫商店之后,经常将其付之一炬。市区南部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是南京主要的商业区,几乎全被烧光,整个市区约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焚毁。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统计,南京市共损失古物26584件,计商代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字画7720幅、书籍45979册。
罪行证据
收尸记录
正在加载广田弘毅承认日军在南京等地用血腥手段使“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
据统计,国际红十字会在南京城内外掩埋尸体总计43121具,南京红十字会收埋22371具,慈善机构崇善堂收埋112267具,慈善机构同善堂共埋尸7000余具,鸡鹅巷清真寺王寿仁以“南京回教公
(转载网络)
你认为跟真实历史最接近的电影是什么?
谢谢邀请,我认为最接近历史的电影有《南京大屠杀》,首先,在当年抗日战争中,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以失败告终,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被日军占领。在日本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三光即烧光、杀光、抢光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被日本残害人数超过30万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在当时,各种报纸上都登出《南京大屠杀》暴行。
战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南京大屠杀》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