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版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前半段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的前半卷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黄公望使用他最具独特见长的“长披麻皴(村)”笔法,用毛笔中锋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有哪些相似点与不同点?
先来看下这两幅图,她们都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限于篇幅仅提供局部作为参阅。《千里江山图》
《富春山居图》
先说共同点,她们都是山水长卷,《千》图长约十二米多,《富》图长约七米多(现仅残存)。二者都描绘了画家心中最理想的山水。
再说不同点。
一,从形式技法上看,《千》图是浓彩重绘的青绿山水画,《富》则为纯墨的写意山水画。
二,年代不同。前者是宋代王希孟作品,后者是元代黄公望作品。
三,画家在作品中表现的精神世界不同。
王希孟作为徽宗朝的一位才俊,急于想通过这幅作品,让喜好书画甚于江山的皇帝赏识自已的才华,因而也挥霍尽了才气,二十多岁便离世了(此为题外)。画面结构上呈现的是大宋江山壮阔,疆固水永的大埸面;在细节上又很好描绘出秀美宁静如桃源仙境般的美景,渔舟唱晚,农舍星罗棋布,舟桥交错。
当时的大宋经济繁荣,一派盛世景象,正为作者提供了创作的生活基础。
元代的黄公望因入仕不顺,遭人陷害入狱。出来后一心求道,浪迹山野。《富》图作于他晚年,历时七年成绘。完全是他心境的映射。结构上舒展,山水布局飘逸,细节上人物少,房屋几间,钓舟数只,野鸭一群。整一个避世天堂,人间心灵宁静隐居的仙境图景。
万山红遍和富春山居图笔墨有什么特点?
万山红遍以红色为主色调,富春山居图以黑墨为主色调。
富春山居图这幅画的作者是?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完成的纸本水墨画,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作品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富春山居图是山水画吗?
是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是一副纸本水墨画,由元朝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完成。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