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东北三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冬季长达半年以上,雨量集中于夏季。森林的覆盖率大,可拉长冰雪消融时间,且森林贮雪有助于发展农业及林业。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
东北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人口多,北部和东部人口少。影响因素: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和开发历史长短是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长,因此人口稠密;北部山地多,东部多沼泽,工业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短,因此人口稀疏。
东北话拐什么意思?
语境不同 意义不同 一是形容某物形状弯曲 比如说 一条路有很多弯 可以说 这条路急了拐弯的, 再比如 说 树长的不直 弯弯曲曲的 可以说长的急了拐弯的 或者弯曲留疤的,
二是形容动作或方式的不灵变不直接
比如说 一个人骑自行车不稳 拐来拐去 就可以说 他车子骑的急了拐弯的
一个人说绕弯子,或说话无逻辑 就可以说 她说话急了拐弯的
石家庄算东北吗?
石家庄市不属于东北地区。
石家庄属于华北地区。
东北一般意义上包含范围包括今天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河北省承德市。
东北地区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
为什么中国东北地区以前叫做满洲国呢?
通常都称伪“满洲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攻占东北三省。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是的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一个傀儡政权。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地区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随后苏联红军进攻伪“满洲国”,击败驻守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宣读《满洲国皇帝退位诏书》,宣布满洲国政府解散,伪满洲国灭亡。
东北有没有大海?
有,有黄海和渤海。
1、黄海是中韩之间的边缘海,是一个接近南北方向的半封闭海域。它以辽东半岛南部的老铁山角和山东半岛北海岸的蓬莱角为界,南以中国长江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
2、渤海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北端,北纬37 07~40 56,东经117 33~122 08。渤海是一个封闭的内海。东面是辽东半岛老铁山岬角与山东蓬莱岬角之间的线,三面环抱着陆地,北、西、南,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等省市毗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