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年中国工会十六大召开时间?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定于1983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
此次大会的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定信念、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一九六六年发生的大事是哪些?
一月:
1月28日——中国政府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1月28日——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二月:
2月3日——贵州省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成立。
2月7日——贵州省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成立。
2月11日——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成立。
三月:
3月4日——中国贵昆铁路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接轨。
3月27日——刘少奇和陈毅出国访问前在新疆作短暂停留,先后听取了自治区党委的工作汇报,视察了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等地。
四月:
4月2日——商业部、外贸部、第一轻工业部、供销合作总社、财政部发出《关于边远地区和贫瘠山区实行保护价发生价差损失的财务处理试行办法》的联合通知。
4月8日——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改名为金秀瑶族自治县。
五月:
5月3日——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
5月16日——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5月26日——圭亚那正式独立。
六月:
6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生文化大革命的通知。
6月16日——毛泽东对“三五计划”提出意见。
6月26日——广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改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
七月:
7月17日—— 《初代奥特曼》第一集《奥特曼作战第一号》在日本播出。
7月21日——《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生效。
八月:
8月16日——“文化大革命”中,全国性的大串联开始。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来北京进行大串连的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生和教师。
8月24日——著名作家老舍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原名舒庆春,又名舒舍予,满族,北京人。
九月:
9月30日——博茨瓦纳独立。
十月:
10月8日——中国制成第一批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10月15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
十一月
11月16日——党中央指示由谷牧、余秋里主持召开五部(冶金、水电、铁道、化工、机械)、七市(京、沪、津、沈、哈、汉、穗)及各大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业交通座谈会,讨论工交企业“文化大革命”的问题。
11月24日,大马首席福建天后、著名歌唱家蔡可荔出生。
十二月:
12月1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遭受林彪、“四人帮”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5岁。马连良,回族,北京人。
12月23日——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时间?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提出时间为1979年12月6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小康社会”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意义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和底线任务,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保证全面小康的“成色”,全面小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只有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扎实基础。共同富裕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目的所在,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成果,更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18大确立什么内容?
主要内容:
1、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个新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让它成为指导党和社会各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为中国社会未来真正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了新内容。
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就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构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
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此外,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尤其是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
4、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
对改革开放要有一种科学的改革开放观。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为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而是它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为人民改革开放。
是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为世界的繁荣进步。
5、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文化建设方面,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也是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丰富。
6、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奔小康是哪一年?
2002年11月,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我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从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