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新增41人确诊新冠肺炎,美国新冠数字真实吗?
美国的新冠肺炎确诊数字真实么?这个数字当然是不真实的,因为从去年10月份开始,美国就爆发了一场规模波及2900万人的乙型流感和H1N1流感疫情,其中有大量的患者表现出了不同于往常的症状,并且被美国很多媒体广泛报道。
这些不同往常的患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一、有很多患者反映,自己在注射了乙型流感疫苗之后,仍然出现了流感的症状;二、有很多因流感而死亡的患者,其肺部特征与流感不同,反而和感染新冠肺炎一样出现了“白肺”的症状。
此外,美国《纽约时报》在2019年8月5号,还报道了另外一个十分惊悚的新闻,那就是美国疾控中心(CDC)在2019年8月2号,突然关闭了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院,理由是出于“出于防护安全担忧”。
从美国这些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十分可怕的可能,那就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新冠肺炎病毒可能就已经在美国悄然传播,而这也可能是导致美国2019-2020年流感季期间1.6万人死于流感的主因。
此时的人类,已经很难判断出美国2900万流感患者中,究竟有多少人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因为从美国疾控中心在2月26号前后,对426份核酸检测之后就确诊了57名病例的比例来看,以最低的概率进行分析,美国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规模,也有可能已经超过万人以上。
此外,从美国目前公布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数据,也是在一个十分“严苛”的诊疗方式下得到的,因为在美国政府制定的诊疗流程中,病人是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去做新冠肺炎检测的。
美国医疗机构对于那些与潜在患者或新冠肺炎症状较轻的人,一般都是劝说他们不要接受检测,只有那些已经表露出明显症状,甚至有威胁生命迹象的患者,美国医院才会启动确诊程序对其展开诊疗。
因此,美国此前对外公布的新冠肺炎患者数量,是在剥离了潜在患者以及轻度症状的患者之后得出的一个数据。
甚至在3月2号以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加剧,美国政府甚至连这样的数据都不敢公布了,干脆下令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将网站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人数和确诊人数全部删除,改由在地图上对各个州用(Yes/No)和一个相对数据来进行标注。
所以国际上目前看到的美国新冠肺炎确诊数据,实际上是在对各个州的数据进行统计累加之后,得出的一个综合数据,而这种数据中的水分究竟有多大,大家只需要动脑子想一想就清楚了。
总的来说,美国目前公布的数据很明显是一个相对失真的数据,而在这种数据的影响下,美国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而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而其规模究竟会有多大,根据美国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泄露的一份机密文件显示,该医学中心詹姆斯.劳勒博士在经过研究之后,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的感染人数将比流感更为严重,预计将会有9600万人感染,近50万美国人死亡。
据悉目前负责美国防疫工作的副总统彭斯,已经下令要求美国疾控中心(CDC)不得在对外接受采访,所有对外公布的数据和说法,必须要与白宫的态度统一,从彭斯的一系列做法中和詹姆斯.劳勒博士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宫所说的“新冠肺炎对美国民众的威胁很小”的说法很可能是在掩人耳目,美国目前的疫情恐怕要比人们想象的恐怖的多。
韩国日本疫情有进一步加重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病毒回传可能性还是有的。
日本,韩国作为我国的邻国,在疫情爆发后,日本大力支持我国疫情物资,着实令国内人民一阵感动。任何疫情爆发都是有原因的,伴随我国疫情的蔓延,韩国和日本不乏有来我国的旅客和工作者,面对无形的传播,韩国和日本也没能幸免,近日更是出现大规模爆发,韩国累计104例;日本共计712人确诊,还有持续增加的可能。面对这个数字我们不仅感到吃惊。在如此严密防护下疫情依然能够肆虐,作为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防止回传无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首先,要说最好的途径不得不说尽快研究出治疗新冠病的药品。也就是治根,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才能避免回传,不惧回传。 其次,关闭对日、韩两国的旅游及工作签证。面对疫情我国人民同心协力,上到国家封城,下到农村封村,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自封。在我国初见成效。为防止疫情回传。首先要管住自己的腿,尽量少外出。针对日韩两国受感染状况,最好采取暂时关闭对日、韩的旅游及工作签证。病毒是无形的,每一次外出都是以个潜在危险,只有把这种危险降到最大化才是有效防止的途径之一。
再次,日韩使馆暂时关闭或延缓对华旅游签证和工作签证。防止传染有流入,国家交流日趋密切,正是在这种高度密切来往的形势下,日韩两国也没能避开由我国引发的新冠疫情,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控制病毒传播上升期的日、韩两国来华,也是有效防止病毒再次回传的有效途径之一,面对无形的战场,也就是说我们要守得住国门。
还有,往来货品严格消毒。即使限制住了往来人口的流动,国家之间的正常交往还是要有的。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对往来货品进行消毒。病毒是无形的,谨防病毒附着物品进行传播。
对美国航母上25名水兵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这事?
先说一个常识,大家就都懂了——医学专家反复告诫老百姓,一定要开窗通风。
这是什么意思?
说明新冠病毒传播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密闭空间。
因此无论航母也好,邮轮也好,这种海上密闭性比较好,同时人员聚集最多的大型船只,是病毒繁殖的温床。
最近全球多艘邮轮中招,就是这个原因。
1个月前的“钻石公主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3500多人挤在这艘船的狭小空间里,只因为一名感染者上船,最终造成了近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甚至出现了死亡病例。
以色列诺贝尔奖得主有个比喻——
这艘船的人员密集和易感程度,就相当于把以色列全国人口集中在3平方公里的区域差不多。
所以美国的航母出现感染的情况和“钻石公主号”是类似的,一是因为人口密度太大了。二是密闭空间太多。
至于航母为什么会有感染者?原因和“钻石公主号”也一样。因为上船的人带入的。
只要有一个上船的人是病毒携带者,无论他是有症状的,还是无症状的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以及传播能力,在这样的人流密集和密闭空间中,病毒当然要比其它地方传播更迅速。
美国航母的感染者应该是在中途停靠或者和美军乃至其他国家军队交流的时候出现的问题。
不可能病毒会从天而降,一定是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
木叔看到一些媒体分析可能是在和越南人做交流的时候有感染者,同时该航母也和美军的其他军舰有交集,但是都没做好相应的防护,那么感染也就不奇怪了。
任何国家士兵都不是免疫体。他们都可能被感染,甚至比别人更容易中招。
因为军队本来就是集体生活,不是单独隔离,这就会让病毒天然地接近和传播。
一些监禁空间其实也类似。
所以为啥很多国家要在疫情中打开大门把犯人暂时放出去?其实和什么“钻石公主号”或者军舰航母的情况很像,狭小区域集中大量人群,风险太大。
因此对军队感染不用大惊小怪,他们其实要比普通人的感染概率更高。
目前情况下可以用邮轮接留学生么?
谢邀!
近来,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呈蔓延发展之势,海外留学的160万芊芊学子,牵动着游子之家长的心儿。除着急地花大价钱,购买难买的回国机票,纷纷要求包机接孩子回国。那么,题主所提“邮轮载客数量多,目前情况下可以用邮轮接留学生么?”这个想法,自我感觉即不现实,也不太经济和安全。下面借用一些资料做具体分析吧!
一、游轮的巨大载客量,是不错的重量载客交通工具,但——据了解,世界最大载客量邮轮的前四名,全部被总部位于美国迈阿密的皇家加勒比游轮有限公司、加勒比邮轮绿洲系列承包。他们分别为海洋和悦号(6410人)、海洋魅丽号(6300人)、海洋绿洲号(6296人)、海洋和谐号(6000人)和海洋交响号(6600人)。
以海洋和悦号和海洋魅力号为例,海洋和悦号一共有16层甲板和2700个客舱,在最多的时候可以同时搭乘接近一万人。海洋魅力号长度达到了361米,宽度为66米,高度比水面高72米,它的载客量和海洋和悦号一样,也是可以承载接近一万人。
而“海洋和谐号”比历史上著名的“泰坦尼克号”还要长100米,比“海洋魅力号”和 “海洋绿洲号”还要宽大概1米。最多可容纳8000多人,包括2200名员工。18层甲板,其中16层是供客人使用,22个餐厅,24个泳池,2759间客房。
从载客角度来说,游轮无疑一次性载客量最多。按疫情防控每房间只安排一人隔离居住,最多也可载客3000多人/次。从量上而言,做为非常时期载客人数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交通工具了——但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选择游轮做为撤侨或包船的交通工具呢?这又不得不说游轮的另外一个弱项,那就是——速度!
二、非常时期,速度决定一切从距离上分析,据IATA公布的全球航班信息,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伦敦希斯罗机场的直飞航线里程为9204千米。 上海直飞伦敦的航班需要乘坐12小时;但从伦敦到上海就只要10小时(应该和地球的引力有关系吧!)而海运到港口大约需要20~25天左右。即使最快航速也需半月左右时间。另外,这20天多天左右的海上航程,还要面对随时变化的海浪、风力和天气变化,更多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因素。所以,从航行角度来说,游轮接回留学生不甚理想。
从经济角度分析,4月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组织包机,撤离在英小留学生包机经济舱票价3万,商务舱5万。这个票价应该在合理范围。因为在旅游和暑假留学生开学前夕旺季全价票,直飞票价均在15000左右。东航包机的话从国内空载飞过去,再包机飞回,差不多也值这个价儿。而以旅游航线中的游轮报价来看,日均800元左右(短途廉价),考虑到单间隔离和包船,日均应该不低与1000元/人。以20天航程计算,人均包船费用在2万左右;再加上空载单程等其它因素,如果选择游轮包船接回留学生,人均费用不会低于5万元。花5万甚至更多,旅程时间在20天左右,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其实,还有更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疫情防控。
三、疫情中,多艘游轮成“恐怖游轮”,即使可以,恐也没人敢接单儿席卷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无数航行海上、被游人誉为“海上乐园”的旅游游轮,遭遇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成为让人心惊胆颤的“恐怖游轮”......继停靠日本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700多游客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后,截止3月30,世界上至少还有10艘被确诊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搭载万名乘客的游轮。停靠在澳大利亚悉尼海岸的“红宝石公主”号邮轮上3名船员因出现严重的新冠肺炎症状,已于3月29日晚下船被送往医院就医。据悉,该邮轮于19日停靠在悉尼海岸,邮轮上2647名乘客被允许下船,其中已有一些确诊为新冠肺炎。同时,邮轮上有1100多名船员被隔离。截至29日晚,该邮轮已有215人确诊为新冠肺炎。
另外,目前在巴拿马海域滞留的荷美邮轮公司“赞丹”号邮轮,28日被允许通过巴拿马运河。这艘载有近2000人的邮轮上至少有2人确诊新冠肺炎,4人死亡,一直无港口接受停靠。即使外人难以接触的航母上,美国“罗斯福”号航母上,也确诊百人新冠肺炎病例。
一艘艘漂移在大海中的邮轮,犹如一座座中小型集市,这其中如若发生疫情,邮轮狭窄空间和聚集性,其传播危害让人不寒而栗!由此可见,游轮上也并非安全,更何况这么长航程时间。
以我们2015年登临皇家加勒比邮轮“日韩游”来说吧! 船上游乐项目挺多,可以随意参与,但船上有限空间几千人,难免人与人密切接触。另外,吃饭时,虽然有好几个餐厅,但短时间内几千人就餐,那人更多的……特别是自助餐厅,更是人挤人……而晚间的剧场、邮轮共同空间,船长聚会和结束时共庆,那都是人山人海的阵势啊!这其中,一旦有传染病源夹杂期间,那肯定多数人——特别是免疫力弱的老人和小孩——被感染的几率更大!另外,虽然船上也配备了专职医生和足够的药品,但一旦发生疫情,还是不够用的!
虽然防疫措施下,留学生包船的话,可以采取单间隔离、送餐方式,但20余天“禁闭”在狭窄的空间,不可能不采取分段、分时出仓活动时间,也难免会发生意外。另外,如此长时间“风险”归国,然后继续“禁闭”14天,这些年龄尚小的留学生其心理阴影,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上述分析来看,相比较其它交通工具,游轮是疫情下最不适宜、也最不安全的交通工具了!
几点建议:
1、家有海外留学生家长的焦虑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在回与留之间,家长们还是多做权衡,多比较得失、后果后,谨慎选择!选择不当,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将加重孩子染病几率和影响接下来的学业。
2、对于海外就读硕士、博士甚或大学的留学生,其年龄大些基本可以自理,视留学国家疫情情况,将回与留的选择,多交给孩子做决定。
3、对于年龄尚小的小留学生,第一时间与学校和监护人沟通,从校方和监护人处获得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若监护人属于政府发布的新冠肺炎高危人群范畴,或学生面临搬离学校宿舍的处境,建议大家与校方保持沟通的同时,也可与中国驻外大使馆保持沟通;
4、做好居家隔离,多约束自己。如果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状况,也请与校方与监护人及我国大使馆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其实,目前状况下,如果没有计划包机,家长朋友和留学生就不要着急再寻求其它归国办法了。多在留学居住家(宿舍)做好防护,应该比来回周折更安全!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也不差,怎么着也比在外“折腾”更安全!
关注@蓝调男人316000 与你分享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美国又一艘公主号邮轮发生疫情?
美国载2500人邮轮,21人出现感染“症状”!
该邮轮目前已驶离海岸,抵达时间推迟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海岸警卫队和州卫生官员提供了对该邮轮进行检测的机会。
继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发生新冠肺炎病毒集体感染事件后,又一艘邮轮可能也出现疫情。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原定于当地时间4日晚抵达旧金山的“大公主号”(Grand Princess)邮轮因为有游客和船员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目前该邮轮已驶离海岸,抵达时间也相应推迟。
报道称,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原定于当晚抵达旧金山的“大公主号”邮轮已推迟时间,并称该邮轮上有11名乘客和10名船员出现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
据纽森表示,该邮轮目前已驶离海岸,抵达时间推迟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海岸警卫队和州卫生官员提供了对该邮轮进行检测的机会。他说,上述机构正在向该邮轮运送试剂盒,检测样本随后将被送往位于里士满的州公共卫生实验室进行测试。
纽森还说,“大公主号”邮轮上有11名乘客和10名船员出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
据报道,该邮轮于2月10日至21日从旧金山驶往墨西哥,随后返回旧金山,并于2月21日启程前往夏威夷。
纽森称,该游轮上载有约2500名乘客,其中超过50%是加利福尼亚人。报道称,当地正在与CDC和医疗部门共享乘客名单等信息,以便与所有在邮轮上的人取得联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