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会不会传染

诗佳网

糖尿病,糖尿病会不会传染?

同一家人,饮食结构差不多,生活习惯差不多,但是有一人却得了糖尿病,不禁就犯嘀咕:“糖尿病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吗”?

答案是,不会因为接触而传染。

糖尿病,糖尿病会不会传染

糖尿病不像感冒或流感,在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相互传染,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是通过接触传播的,也就是说,糖尿病并不会因为接触别人而被传染上。但糖尿病却有家族聚居性,故让人误认为糖尿病会互相传染。 糖尿病对有血缘关系的人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是,与糖尿病病友有血缘关系的人到底会不会得糖尿病,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因为家人有同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运动习惯,处于相似的环境中,如果一人得了糖尿病,家族其他人也可能得糖尿病,有些家庭往往会有多人患病。虽然目前从遗传方面不能够控制易患糖尿病的基因,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虽然糖尿病不会“传染”,但是却可能会遗传。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是已经得到肯定的,据统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在我国,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一般高于60%。不过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要低于60%,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更强一些。

糖尿病分为1、2型两种类型关于遗传它们是有区别,以下就是关于这两方面的简单介绍。

1、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父母,兄妹,子女,很容易患糖尿病。

2、1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代亲属,指兄弟姐妹及子女。他们较一般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高10倍,

但95%-97%可不发生糖尿病;另外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胰岛素释放减少者,也应预防1型糖尿病。

近两年在儿童中糖尿病的人群也逐渐增多,新生儿过瘦,过胖,将来都容易得糖尿病。肥胖,饮食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的环境因素。超重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9倍,体重指数在23~25之间的妇女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体重指数小于22的妇女的4倍。体重指数大于35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体重指数小于22的人群的93.2倍。18岁后体重增加7~10.9公斤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增加1倍。肥胖妇女在10年内减轻体重5公斤以上,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可以降低50%或更多。某些人,特别是老年人,缺乏铬可能也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婴儿期体重过低,成人后易发生糖尿病,而肥胖又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会传染给下一代吗?不是一定遗传,是有遗传的可能性, 糖尿病和遗传因素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糖尿病的遗传非常复杂,迄今并未十分清楚。子女从父母那里可能得到容易患糖尿病的基因,加之一定的环境因素,彼此互相影响,则可能得病。在这里,环境因素主要充当导火索和催化剂的角色。在不同的人种或民族,遗传所起的作用强弱并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个存在这些危险基因的人都会发生糖尿病。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会发生糖尿病。

请担心会“传染”的患者放心,为了家人的健康考虑,不妨多运动多注意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从预防糖尿病开始做起。

请问大家糖尿病一般能活多少年啊?

请问大家糖尿病一般能活多少年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是一种临床血糖升高为主,出现心脑,肾,眼底等多种并发症的疾病,如果说糖尿病一般能活多少年?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控制的情况来定的,如果血糖控制的比较好,如果血糖控制的比较理想,这个情况是不会减少寿命的。可以跟正常人一样享受美好的生活,延长寿命。

大家可以当当地的内分泌科,也就是糖尿病科可以观察一下,有一部分老年人可能病程将达到10~20年左右病情维持的比较理想,而且血糖控制的比较好。还有一部分人比较年轻,对疾病不太在意,可能4年的5年左右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说这个跟年龄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跟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时治疗原发病,治疗控制好的话是可以延长寿命的。

相信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患病以后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寿命延长,所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注意,控制好疾病,提高疾病的愈后防止并发症发生,发展延长寿命。

1.如果有病前期或者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没有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需要及时的控制好血糖,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为重要。

2.积极的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一部分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肪代谢综合症的病人。一部分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长期刺激胰岛功能,就会出现胰岛功能衰退,进而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急慢性并发症。

3.如果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脑血管疾病这种并发症以后除了控制好血糖以外需要治疗原发病,所以说也是其延长寿命的最主要方法。

4.同时监测好血糖,除了监测空腹血糖以外,也需要监测一下餐后两小时或者三小时的血糖,大部分糖尿病的病人也需要监测夜间的血糖,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的反应,就会出现脑部不可逆的损伤,出现脑组织缺血,诱发脑梗脑萎缩。

5.同时要做好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过甜的食物,有的一部分人可能也是稍不注意,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诱发急性糖尿病的并发症,比如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有糖尿病昏迷。

糖尿病的预防尤为重要,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太有可能就会加重疾病的进展,所以说需要对疾病有所认识,包括治疗愈后认识以后才能更好的控制好原发病,提高免疫力,提高预后延长寿命。

得了糖尿病还可以正常生活吗?

首先不得不承认得了糖尿病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尤其是如果你还是一个孩子,还没有结婚,你可能面临的问题会更多,你会特别的担心,会担心还能成家立业吗?还可以结婚生子吗?我能活到多少岁?其实所有的心理上的担忧都是正常的,换作谁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而且这样的担忧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接纳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心态,才有力量去面对生活和思考问题。

第二、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换个角度去想一想,同时也要认清一个事实,现在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小到几岁,大到七八十岁,而且从大街上拉出十个人,可能其中就有一个,甚至两个都是糖尿病患者,所以现在这个糖尿病是特别普遍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所以有时候你也要意识到,你不是一个人在承受这样的疾病,很多人都和你一样,都在承受这种疾病带来的痛苦,带来的改变

第三、不同的人对这个糖尿病的理解不一样,你怎么对糖尿病?糖尿病就怎么对你?有些人可能对糖尿病破罐子破摔,那么他的糖尿病控制的话,以后一塌糊涂;如果得了糖尿病,能够理智的去分析,先从自身找原因,慢慢的去学习,去改变生活方式,很多人都能活到七八十岁,还没有并发症的。其实有的患者曾经对我说:把糖尿病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当成跟吃喝拉撒一样正常,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的话,还会好受和好接受一些。

第四、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进一些糖友群,多多的学习和借鉴,群里血糖控制好的人,心态积极的人,多向他们请教和交流经验,而且一个群体一起控糖,可能会更有信心和力量!这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同伴教育!

糖尿病怎么检测?

第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第二,糖尿病有什么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第三,糖尿病怎么检测?

糖尿病的9大检测标准及参考值,收藏好不再被化验单所困惑!

1.尿糖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

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6~10.08mmol/L)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号表示。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哪些因素可以在平台对话框中输入:n1),有时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

2.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为糖耐量受损(IGT),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时达高峰,峰值<8.89mmol/L,2小时后血糖<7.8mmol/L,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对空腹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及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等疑有糖尿病者,均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

4.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4%~6%。

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定为6.5%以下。

5. 胰岛功能测定试验

主要用于了解胰岛B细胞的功能状态,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并确定治疗方案。

通常包括:

● 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克葡萄糖或馒头2两,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

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25微单位/毫升,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

● C肽释放试验:健康人空腹血浆C肽值为0.8~4.0微克/升,餐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

6.尿微量白蛋白(UAER)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0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钟,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

此时如能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并配合其他治疗,肾功能多半可以恢复正常。

7. 血、尿酮体

重症糖友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碍,造成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并在血中堆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生命。

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含量,超过0.5mmol/L,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症。

8. 糖尿病相关抗体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

健康人以及2型糖友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友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

9 .血脂

糖友血脂应控制在: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

温馨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个医疗单位检测糖尿病的方法、条件不同,因此其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

关注我,分享健康每一天!#健康生活管家

糖尿病可以吃水果吗?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可以吃水果的,只是说不能随随地都可以吃的,只有当血糖控制好了的情况下才能吃水果,而且最好是在两餐饭的中间食用,并且选择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食用,这样话既可以避免血糖过高,又能够防止病人出现低血糖的一种现象。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