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工轿,千工是什么意思?
千工意思是工序很多,做出来是很精细的艺术品,例如千工床。
千工床是古代结婚用的婚床。“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是清末民国初年宁波地区家喻户晓的婚嫁民俗现象。千工床特点是床面特别高大,有如大门般,极具气派,为典型的三进大型豪华婚床。
古代常见的婚床为架子床和拔步床,考究的婚床又称千工床。千工床是古代能工巧匠费尽心思打造的一张美轮美奂的千工大床艺术品。
新修的雷峰塔值得一去吗?
和众多本地人一样,我对于初次游览雷峰塔的开场白或许就是如此“我在杭州工作了4-5年,第一次来雷峰塔。”
每个到过雷峰塔旅游的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抗拒,或者抱着遗憾而回。这个看似被翻修成金碧辉煌的现代建筑真的就没有一点欣赏价值吗?许多人都报以怀疑的态度,甚至不少本地人都会把去雷峰塔游玩当成是踩雷的一件事,加之网络上爆出各种雷峰塔是杭州几大坑爹景点之一,来到杭州切记不要去雷峰塔,诸如此类的话题让游客举足无措。
雷峰塔可是代表着西湖,代表着杭州,甚至代表着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怎么就被黑的如此惨呢?我一直也有一点疑惑,抱着这样的态度我用另一种方式来打开正确的赏雷峰塔姿势,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这40元的门票到底值不值得。
作为浙江省文保单位的雷峰塔,想要好好地去欣赏的话,那么必须先了解雷峰塔的历史。北宋太平兴国二年也就是977年,当时的吴越国国王钱弘俶为了祈福而开建雷峰塔,因此塔建城正值孙氏“皇妃”逝世不久,因此早期被称做“皇妃塔”。后来因为“皇妃塔”正处在“雷峰”之上,逐渐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雷峰塔”,一直沿用至今。
自此雷峰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西湖游赏中最受名人墨客青睐的景点,但是好景不长雷峰塔在明嘉靖年间多次受战火而损,但好在并没有全部倒塌。真正让雷峰塔荡然无存的是在1924年,这一年的9月25日,雷峰塔轰然坍塌,经历900多年的雷峰塔找终究倒下,久负盛名的“雷峰夕照”胜景也自此名存实亡。
不过好在1999年各方开始决定恢复“雷峰夕照”,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开工期间,发掘出了雷峰塔的地宫,在这里众多的宝藏得以重见天日,比如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稀世珍宝,可谓是一瞬间轰动海内外。
这一批精美的文物如今存放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内,所以我们的雷峰塔之行可以从这里开始。在浙江省博物馆进门的左侧有一个雷峰塔文物展馆,里面馆藏了众多当时出土的关于雷峰塔文物。
其中最特色及最宝贵的就是一座鎏金纯银阿育王塔,据说是曾经当时为了建造雷峰塔时专为雷峰塔打造,细细看的话可以看到在银塔内置奉安“佛螺髻发”的金棺。在塔身的每一面都刻有佛本生故事画面,整体的画面雕刻精致,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整个地宫中出土的最价值连城的珍宝,和上过国家宝藏的万工轿一同入选浙博的镇馆之宝。
和鎏金纯银阿育王塔一样价值连城的还有五代吴越国释迦牟尼佛像,整座佛像虽然损坏严重,但依然可清晰的看出背光、莲花座、龙柱、须弥座、方座五个部分,凑近文物仔细看可以看到佛像高肉髻,螺发,眉目修长,双耳垂肩,莲花座下面的盘龙柱及双层须弥座也是栩栩如生。
诸如此类的宝藏在这里还有50多件,都是曾经出土于雷峰塔地宫,这些文物成为你欣赏和探索雷峰塔的必备品。在了解完雷峰塔背后的古时候,你可以选择租一辆自行车沿着孤山路-苏堤,然后直达雷峰塔景区。
当你到达景区门口之时,你眼前的雷峰塔显然和照片中的古雷峰塔完全两个模样,这座据说花了1.5亿元重新设计的雷峰塔按照五层楼阁飞檐砖塔设计,整体保留了宋塔的常规风格。虽然为新塔,但从建筑美学而言,看点还是颇多。其一每层都盖有铜瓦,在每层的转角处我还看到了铜斗拱以及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其二是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因此看起来金碧辉煌,小马觉得造价一定不菲,其三雷峰塔和周围的西湖景致浑然天成,站在西湖湖滨处远眺,前方是湖心亭和西湖群山,两侧是雷峰塔和保俶塔,周围景致交相辉映演绎出一副绝美的西湖山水之景。
而在雷峰塔你还可以见识到四个之最,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风格结构支撑;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塔类建筑中塔内使用空间最大。显然这样看来,无论是从浙江博物馆看到的关于雷峰塔的文物抑或是新雷锋塔的四个之最,内外兼修的让你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致,这样看来这40元的门票似乎也不算太坑。
宁波有多少项中国第一?
宁波的“中国第一”,或者说是“中国之最“,不胜枚举!比如:
古代:
河姆渡——中国古代(7000年前)第一个开始稻谷耕作的华夏文化遗址,位于宁波余姚。
虞喜——中国古代(公元330年)第一个发现岁差的天文学家,宁波余姚人。
它山堰——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堰体倾斜的水利工程,入选世界水利工程遗产。
《三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启蒙读物,其作者是宁波人王应麟。
天一阁——中国古代最具影响、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已有四百五十余年历史。
《明儒学案》——中国第一部断代学术史专著,作者黄宗羲是宁波人。
近现代:
宁波钱庄过账制度——中国最早的金融结算制度。
中国通商银行——宁波人创立于上海的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也是我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
金雅妹——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宁波鄞县人。
荣昌祥——中国第一个设计并制作中山装的服装店,由宁波奉化人王才运创办。
翁文灏——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宁波鄞县人。
亚浦耳灯泡——宁波北仑人胡西园开办的亚浦耳电器厂,生产了中国第一只灯泡。
镇海万工轿——中国第一大轿。
邵逸夫——中国第一位粤语电影制片人,宁波镇海人。
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开创者。
谈家桢——中国遗传学专业创始人。
袁牧之——中国第一位电影导演。
屠呦呦——中国第一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得主。
太多、太多……
宁波舟山港——世界上第一个货物吞吐量超过十亿吨的港口。
有什么特色场馆可以推荐的吗?
2017年一档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掀起了一波文博热。由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9家博物馆(院)联手,甄选27件国宝,并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故事。以纪录片+综艺的形式对这27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全面呈现。这档节目不仅将文物盘活还打开了我们与千百年前历史进行对话的通道,更是提醒我们要热爱文物、时刻守护文物,也激发了大家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的热情。
作为带着良渚文化“玉琮”、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清末民初宁波“万工轿”这三件珍贵文物登上过节目舞台的浙江博物馆,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浙江博物馆不仅有可观可赏的器形文物,还有大量具有悠久历史的史书字画,也是相当珍贵。说到史书字画就不得不提位于浙江博物馆的文澜阁,也就是今天要重点推荐的场馆。文澜阁,倚山临湖,坐北朝南,是杭州唯一的一座具有皇家风格的古建筑。它是清康熙南巡时在孤山建的行宫,后改为圣因寺。乾隆年间为存放《四库全书》,仿北京故宫文渊阁改建。藏书主楼是一座重房檐歇山顶六开间木结构建筑,三层楼房,楼檐正中悬挂光绪御书“文澜阁”的匾额。藏书主楼周边有花园、碑亭、楼台、回廊、假山、水池、平厅、清室 等附属建筑。民国时期归西湖博物馆,曾为西湖博览会会址,现为浙江博物馆陈列室之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文澜阁能够细细地品味到该建筑的神韵风采和历史文脉。
第一进是垂花门厅,是办公场所。
穿过假山石,到达第二进,叫御座房,以前是皇帝接见大臣、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在御座房里,有一个题为“文澜遗泽——文澜阁与《四库全书》”的专题展览,将文澜阁和《四库全书》历经的遭际,一一展现出来。
在藏书楼宽阔的一楼,从左到右,整齐地排列着几排黑色木制书柜。
什么家具该放在什么位置,都是专家根据史料记载、老照片,还有北方三阁藏书楼的陈设规律,进行复原性陈列的,可以说相当考究了。
历经236年风雨,文澜阁历史上有过四次维修。相比清光绪年间、民国、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三次修缮,2006年的大修是建国后规模最大一次。事实上,最初的修缮计划,打算只用一年时间完成。但是最终,文澜阁的修缮花了7年时间,到底为什么要花如此长的时间?修缮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说:维修者一心想“修旧如旧”,让这座清代七大书阁之一的藏书楼恢复往日容颜。不过,重修中遇到了几个难题。比如,梁栋栏杆的颜色是什么?专家一直找不到书面材料解释。他们派人去北京故宫博物院查了7天资料,还是找不到。所幸,民间学者丁云川在一家书店淘到了1913年初版的《西湖游览指南》,上面记载:文澜阁,藏四库全书,梁栋栏棂,皆淡绿色,室中设几椅,作朱色。这才让修缮有了史料依据,也才能尽力做到“修旧如旧”。
不过据2018年1月30日“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临时闭馆公告”显示:因受近期冰冻天气影响,为确保观众安全,文澜阁自2018年1月30日起暂停对外开放,重新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目前,浙江省博物馆还未就文澜阁重新开放的时间进行公布,所以想参观文澜阁的朋友得提前关注好文澜阁的开放状态,以免扑空。
如何评价孙淳在琅琊榜2中的演技?
孙淳老师在业内可是出了名的高材生,刷了琅琊榜越刷越心塞,特别是老王爷走时候的那句: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
昨天刷到了最近比较火的《国家宝藏》,老王爷继续上演王者风范~
#国家宝藏# 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传颂千年不散,每一个音符都诉说着越地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传奇过往。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10万件,这里的藏品充满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趣与风骨,寄存着历史遗留的浪漫情怀。
这次推出的国宝有:
【宁波“万工轿”】
它是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工匠的辉煌作品,是匠人技艺与艺术想象力、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任重,做生意,宁可输利,也绝不能输心。
若中国商人都有这份儿情怀,国货复兴,指日可待呀! 守护宁波“万工轿”,守护历史,守护惠世天工!
【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长林王,孙淳,王者,若德神俱在,凤,必回鸣于岐山! 守护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守护历史,守护高山流水!
【玉琮】
复杂的线条,精美的纹饰,无不证明着越地文明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贡献。
周冬雨,一千年前看北京,两千年前看西安,五千年前看杭州良渚。 守护玉琮,守护历史,守护玉魂国魄!
西子湖畔,古都杭州,矗立千载见证繁庶越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