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嫌犯逃亡17年现成公司高管,马来西亚的蒙古国模特诈尸案震惊世界

诗佳网

杀人嫌犯逃亡17年现成公司高管,马来西亚的蒙古国模特诈尸案震惊世界?

据外媒16日报道,13年前发生的残酷蒙古女郎阿旦杜雅命案突然出现了转折。身在监狱的死囚阿兹拉突然揭露,自己是经由蒙古国是前副总理斯里纳吉的指使后谋杀了阿旦杜雅。

据了解,这桩发生于2006年11月6日的命案曾经轰动整个蒙古国。在马来西亚雪州莎阿南的一个蓄水池森林内,警方发现了一堆肢离破碎的女性骨骸,罪犯使用了军警常用来开山辟路的PE炸药,场面惨不忍睹,杀人手法极其纯熟。

杀人嫌犯逃亡17年现成公司高管,马来西亚的蒙古国模特诈尸案震惊世界

在这起重大案件中,嫌疑主犯与多位高官之密切关系,除此以外还牵涉到了首席警长和特种队员的参与,如今又与蒙古国前副总理纠缠不清,可谓是疑点重重。目前,前特警阿兹拉仍然囚禁于加影监狱,还未上绞刑台。

千里寻夫的蒙古女郎惨被炸死灭口

2006年11月6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一个偏远的森林,有人发现了一些疑似人体的碎片并向警方报案。据警方现场超过8个小时的勘查发现,犯罪嫌疑人使用了军警常用来开山辟路的PE炸药将尸体炸得粉碎。炸药威力之猛烈在地上留下了一块巨大的黑色污迹。

据警方推断,阿旦杜雅疑是遭枪杀,再被凶徒以3枚定位炸药炸尸,死者是被人以站立方式捆绑在树上,然后才系上炸药炸死的,作案者的手法可谓是极度残忍且十分纯熟。

死者的身份被确认为蒙古女郎阿旦杜雅·阿美娜·阿都拉。案件发生后,引起了蒙古国人的强烈不满,政府要求马来西亚外交部针对阿旦杜雅遇害案件作出交代并提供最新资料。

据警方调查,这名蒙古女郎是马来西亚政治分析家都拉萨·巴京达的情妇。此次马来西亚之行,阿旦杜雅正是为寻巴京达所来,却不想惨被灭口。

警方于10日扣留了巴京达和几名警员。在3名落网的警员当中,有两人隶属由警界精英组成的特别行动组,其中一人更是负责保护政要的首席警长。曾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警方特种部队人员竟然拿专业炸药用于毁尸灭迹,这令警队高层感到非常震惊。

随着警方的调查案件一步步水落石出。落网的首席警长坦白,是巴京达买通他们做了这件事。并承诺,一旦他们替巴京达"搞妥"蒙古情妇的事情,将会获得3万美元的酬劳。

蒙古名流女郎与马来西亚高官的孽情

28岁的阿旦杜雅曾在法国受训兼职模特儿,已经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是蒙古最著名的饶舌及嘻哈歌手麦戴,1996年,阿旦杜雅和麦戴结婚,并于1997年生下一个儿子。婚后忙于事业麦戴无心顾及阿旦杜雅,二人最终离婚。

1998年离婚后的阿旦杜雅仍然是年轻貌美,她在社会名流圈中仍积极活动,后来她又嫁给了著名设计师的儿子昆尼库乎。阿旦杜雅的第二次婚姻也只维持了两年便匆匆结束。

在香港的某个舞会上,亮时髦的蒙古神秘女郎阿旦杜雅认识了马来西亚政界学术界响当当的人物巴京达。此后,巴京达送了很多礼物来讨阿旦杜雅的欢心,然而阿旦杜雅却渐渐的不满足于只做巴京达的情妇,开始不断纠缠恐吓,指自己怀有巴京达的骨肉。

19日,阿旦杜雅与2名友人到达到巴京达位于白沙罗高原的住家,双方谈判破裂后,她被人押送离开,返回酒店。数小时后,她离开酒店不见了踪影。警方调查认为,阿旦杜雅就是在那之后被谋杀了。

蒙古女郎命案于2007年6月19日开审,在经历了151天的审讯及传召84名证人后,莎阿南高庭于2008年10月31日裁决阿兹拉及西鲁表罪成立,阿都拉萨巴金达则表罪不成立,当庭释放。

2008年11月14日,控方表明不会针对阿都拉萨巴金达的无罪释放提出上诉。阿兹拉及西鲁于2009年1月15日开始自辩,莎阿南高庭在同年的4月9日裁决2人谋杀罪名成立,判处绞刑。

2013年6月24日,上诉庭开审2名被告上诉申请,并于8月23日推翻高庭裁决。

2015年1月13日,法院五司一致批准总检察署的上诉,推翻上诉庭的裁决,维持高庭对2人的罪名成立及死刑判决。

案件死囚揭露事件真相

时至今日,涉及该案件的死囚阿兹拉突然向警方揭露,他是接获时任前副总理斯里纳吉的指使后,才谋杀了阿旦杜雅。

据了解,这位前特警在本案中已经被法院判处死刑,但仍然在监狱中等待问询,他说道,纳吉与其亲信阿都拉萨巴金达,指使他及目前潜逃澳洲的西鲁,犯下这起震惊全国的命案。

他坦承,自己和西鲁杀害了阿旦杜雅,但他坚称,自己只是按照上面的指令行事。

此外,阿兹拉也要求法院允许案件重新审讯,以便他能提呈完整的证据,以让"司法正义得以伸张"。而联邦法院已择定明日(12月17日)进行案件管理。

目前,阿兹拉则仍然囚禁于加影监狱,还未上绞刑台。

刺杀张敬尧的特工?

一部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创作原则的《北平无战事》在当时引发了收视热潮,这部剧中以白世维为原型的方孟韦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也以他为主线为观众呈现了当时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白世维何许人也?他就是出身黄埔军校、受命三枪击毙张敬尧、化名“刘诗白”的“复兴社”特务处北平站的王牌特务,他刺杀了张敬尧之后又去了哪里?我们从头说起。

为何要刺杀张敬尧?张敬尧,安徽霍邱人,1896年加入满清新军,曾先后在北洋新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也因此学得一身好武艺,又兼之颇有谋略,故被张作霖、段祺瑞等军阀看重,他周游于各军阀间,官职越做越大,很快成为拥兵数万的土司令。

1918年,段祺瑞“三造共和”,其声望如日中天,他于8月14日对德宣战,并推行“武力统一”。

张敬尧率北军大破湘桂联军,进驻湖南,因功当上了湖南督军兼省长。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敬尧与其三哥兄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在湖南实施暴政,兄弟四人为非作歹,惹得民怨沸腾,以至于湖南百姓给张敬尧兄弟四人编了一段顺口溜。

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在这种情况下,张敬尧主政湖南一年多后,最终被愤怒的百姓给赶了出去。由于在湖南的恶行,张敬尧的名声算是臭到了家,皖系军阀也与其划清了界限,无可奈何之下,他先是投奔了了直系的吴佩孚,但因名声太臭得不到重用,于是他干脆投靠了“狗肉将军”张宗昌,然而她没想到就连张宗昌这个以前的好兄弟也看不起他在湖南的所作所为,张敬尧无奈,只好灰溜溜的跑到大连和天津的日租界中,过起了隐居生活。

1933年,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开始收买原来北洋政府的残余军阀和失意政客,想让他们作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的内应,以达到“以华制华”的卑劣目的。

张敬尧虽然已经隐居多年,他发现这是自己重新起山的机会,而他本身又与“伪满洲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主动找到坂垣征四郎,谎称自己与29军高层有着莫逆之交,准备到时候带着29军集体投靠日军。坂垣征四郎被他忽悠住了,封他为“平津第二集团总司令”,拨给经费30万元,让其组织傀儡政府。

张敬尧摇身一变,从天怒人怨的旧军阀成为一个出卖国家、民族的大汉奸,他的死期也为之不远了……

1933年4月21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来了一位名叫“常石谷”的客人,此人在饭店深居简出,但也有不少神秘人士前来造访,他就是负责组建傀儡政府的汉奸张敬尧。

5月2日,郑介民在“八大胡同”中会见了手下大将白世维、王天木和陈恭澍,在此郑介民交给他们三人一件关系到整个华北地区安危的任务,那就是刺杀汉奸张敬尧,由于六国饭店戒备森严,郑介民决定由天津、北平两站联合行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务,几人面面相觑,不知从何下手,他们究竟怎样实施刺杀计划呢?

刺杀行动还是王天木经验丰富,他提出先由一名叫“飞龙”的妓女随他去六国饭店开个房间,然后以此女为掩护,就近侦查张敬尧行踪,伺机刺杀,众人纷纷表示赞成。

第二天,王天木便以日本大仓株式会社的名义在六国饭店二楼开了一个房间,但观察了半天,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随即,白世维自告奋勇,也住进了六国饭店,准备强行刺杀张敬尧。

可是三天即将过去,事情却毫无进展,反而在外面的陈恭澍却打听到张敬尧包下了六国饭店三层231、233、235房间的消息,据说张敬尧住在最中间的233房间,其他房间住的是其手下的赵参谋长和副官,以及一众保镖等人。

根据这个消息,王天木策划了两套方案:

第一、从天津请来一个擅长刺杀的侯姓人员,以自己为诱饵到三层敲门,如果张敬尧开门,侯姓人员和白世维同时发起强攻,如果不是张敬尧,也可排除张敬尧在233房间的可能。

第二、利用应裁缝为张敬尧送新衣之际,乘机尾随上楼,见到目标后强行刺杀。

而撤退的路线也规划好了,就是通过六国饭店南面的水关进入东交民巷,再到户部街融入人群中,交通工具也是现成的,4月份戴笠到北平检查工作那辆别克性能不错,马力也足,可充分保证完成任务。

5月7日,为了安顿即将到来的侯姓人员,王天木和白世维便在六国饭店二楼楼梯口又开了一间房,两人在看过房间之后,正在回自己房间的途中,突然发现上面二楼甬道左首的一间房中,敞开的窗户露出了里面的人,此人长方脸、鹰钩鼻、削瘦脸颊、留着两撇八字胡,更关键的是,此人有着张敬尧的典型特征——下巴有一撮长毛。

王天木拉了拉白世维的衣袖,白世维也心领神会,激动地眨了眨眼,是目标人物没跑了!机不可失,王天木快速向楼梯口走去,以掩护白世维行动。而白世维则掏出随身携带的消音器手枪,对中张敬尧的要害连射三枪,在确定已经完成任务后,二人按照原计划开始了撤退,很顺利地驶离东交民巷,到了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下车,一干刺客们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从刺杀目标到撤离六国饭店,仅仅用了五分钟,可谓是干净利落。当陈恭澍在12点45分接到白世维打来完成任务的电话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话说张敬尧为什么会出现在二楼的房间中呢?

说起来也是他该死!原本日本人的确是安排他住在三楼的,但是张敬尧此人喜欢大烟女人,可在日本人的监视下,他总觉得不方便,于是便自作主张在二楼开了一间房,搞了一个自己玩乐的小天地肆意放纵,结果激情过后,处于兴奋之中的张敬尧将窗户打开,被刚好路过的白世维二人看到,最终被轻易刺杀。

此事本来是暗中进行的,但是郑介民等大特务又不想让自己的功劳就这样被沦没,于是便在5月8日给北平警察厅以及各报馆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

各报馆转全国同胞钧鉴,汉奸张敬尧出身微贱,军阀参与,竟更包藏祸心,阴谋建立华北伪国……做卖国之先驱,为虎作伥,数典忘祖,故本团于七日诛贼于北平六国饭店,今后更愿与同胞再接再厉,扑灭一切无耻汉奸,进而与敌人做殊死战,还我河山。 专除汉奸救国团敬启

郑介民打得一手好牌,反手便将臭名昭著的复兴社特务处高调包装成了“专除汉奸救国团”。不过郑介民此举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戴笠对其大加夸赞,郑介民也因此水涨船高。

刺杀张敬尧的白世维,后来怎样了?刺杀张敬尧成功之后,由于郑介民的手段,使得复兴社北京站参与人员皆受到嘉奖,24岁的白世维也得以晋升为北京站行动组组长、中校军衔、保送中央陆军大学深造。

当白世维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已经是1945年的10月份了,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平津区铁路局警务处副处长,这一职位看似不高,但却极其重要,掌握着几乎军统全部的货运物流,可谓是大权在握。也正因为如此,原北洋政府总统曹锟的长孙女曹继英才会许配给他。

1947年4月,白世维任保密局稽查处处长,半年后又调任北平警察局副局长,由于其有保密局身份,所以北平的特务、警察几乎全部归其指挥,也因为如此白世维才会干出了镇压进步学生的疯狂举动。

1948年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国民党军队被围困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中。在国民党政府的逼迫下,东北大学、长春大学等学校12000余名师生被迁至北京,这些学生远道而来,可国民政府并没有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别说正常的学习生活无法保证,甚至还出现了大范围饿病的情况。

鉴于此,7月15日,北京15所大中学校5000余名师生在北平参议会、李宗仁副总统府门、北平市参议会议长许惠东家门前进行了请愿。

谁知白世维先是出动了警察对学生们进行了暴力驱赶。由于警察们大多是北平本地人,对学生们都有同情之心,再加上傅作义有严令“凡接近学生者,一律徒手”,故而驱赶措施作用不大。

白世维在恼怒之下,绕开傅作义,直接以保密局名义调来了国民党青年军208师对学生们进行了血腥镇压,先后死亡学生17人,重伤24人,轻伤数百人。这就是著名的“北平七五事件”。

此事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下,国民政府以撤换了陈继承的“北平警备司令”和将208师调离北平暂时平息了该事件。可白世维并没有罢休,不久之后更是追查之前组织游行的“学匪”,再次掀起了“八一九大逮捕”,将250多名学生送到了军事法庭“法办”。

除此以外,白世维还组织特务对傅作义等将领进行监视、跟踪调查,最后被傅作义发现,将其驱至天津。

1949年1月,白世维看到天津兵力不堪一击,于是乘坐飞机南逃,后来又辗转逃至台湾。到了台湾后,白世维先后担任过高雄市、台南市警察局局长以及参议等职,后于八十年代移民至美国。

1994年2月,白世维死于美国。

结语也许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原因,白世维本可以继续为国为民,成为侠之大者,但他还是在不该转弯的地方转了弯,终究还是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犯下了滔天罪行。其锄奸有功,但血腥镇压学生有罪,这是不容辩驳的,其是非功过自然被镌刻在历史中,任后人评说。

是谁一直不放过逃亡的英拉?

是谁一直不放过英拉?

英拉能够外逃,本身就是一个谜。

外界早就有说法,其实这是泰国政府与英拉达成了某种默契,就像英拉的哥哥、泰国前总理他信一样——你可以外逃,泰国可以不管你;但你不能回到泰国,不能再重新上台。

因而目前,英拉和他信在国外过得很潇洒,到处旅游,一会迪拜,一会英国,一会日本,一会新加坡,甚至还能会见泰国为泰党的高层。

双方冲突的导火索是“大米收购案”。

2011年8月,英拉上台之初开始实施大米收购项目。政府为刺激大米生产,增加出口,也为提高农民收入,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收购农民的大米。

以白米为例,泰国白米的出口离岸价这些年一直稳定在1.3万泰铢左右,政府从收购到出口每吨白米至少亏损2000泰铢。

实际效果是,由于出口的形势复杂性,不仅没有刺激生产反而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一度还因为出口量下跌,大米囤积国内,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拖欠了米农的钱,使农民怨声载道,生产积极性受挫。泰国也由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跌至第三位。

王室和军政府不想放过英拉,英拉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敢回国。

对于英拉而言,身上承担的重任太多,虽然有着坚韧的意志,却无奈手中没有实权,难以和王室及军政府抗衡。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英拉在国外的生活十分滋润,或许这对她而言也是一个好的结果,既然王室和军政府无法对英拉造成影响,那么回不回泰国也就无关痛痒了。

我们了解下”成也大米,败也大米“的英拉

英拉·西那瓦(Pu), 汉名丘英乐 ,泰国前总理,国防部前部长,企业家。

1967年6月21日出生于泰国清迈府,第四代泰国华裔,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塔下村,梅州客家人后裔 ,是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最小的妹妹,比他信小18岁。

在成为泰国为泰党的总理候选人之后,英拉辞去其全部商界职务。

2011年8月5日,在第24届国会下议院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泰国第28位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脑。

2015年1月23日,泰国国会弹劾前总理英拉, 泰国立法议会就前总理英拉大米渎职案进行弹劾并投票表决,参与投票者219人,赞成190人,弹劾案获通过。

按照泰国法律规定,英拉在未来5年内将被禁止从政。

当地时间2017年9月27日,泰国最高法院就前总理英拉"大米渎职案"宣判,英拉罪名成立获刑5年。 28日,泰国总理巴育披露,英拉目前正身处迪拜。

2019年8月8日,据路透社报道,塞尔维亚政府6月27日决定授予英拉公民身份。

大米渎职案

成也大米,败也大米。

雪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英拉在2011年大选中,主要竞争策略就是延续他信时期已推行的政策,包括30铢医疗、大米典押、一村一产品等。造成英拉政府最终垮台的原因,除了大米典押案外还有诸多因素。

大米是泰国的支柱型出口产业,或受英拉政府大米典押政策调价影响,近几年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并不好。目前泰国大米出口报价跌至不足400美元/吨,而越南大米则升至405美元/吨。

大米典押政策来源于他信执政时期,简单的说就是由政府以高于国内市场的报价收购农民手中的大米,再由政府统一进行销售。这项源于他信政府时期的大米政策,很好的被继任者进行了下去。

英拉在2011年的大选中,就在竞争活动中宣传大米典押政策,改政策其实是他信时期政策的翻版,但是大米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都有所提高。

大米典押政策的优势在于,农民能够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快速回笼资金。同时泰国政府能够对全国大米价格进行调控,控制大米价格促使大米出口价格上涨,以期操 控国际米市,以获取巨额利润。

英拉政府的大米典押政策2011年10月开始执行,其中普通稻米价格为15000铢/吨,茉莉香米价格为20000铢/吨,每户大米典押上限不超过50万铢。

到2013年,英拉政府大米典押的大米数量超过此前历届政府,此后泰国大米典押数量急剧增长。 2011年泰国大米出口数量为1070.6万吨,2012年为673.40万吨,2013年出口量仅665万吨。然而2012年英拉政府大米典押数量为14864546.21吨,2013年为14671066.24吨。

2012年开始,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失去价格优势,2012年上半年泰国大米不低印度和越南,失去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地位。

因价格过高大米出口数量急剧下滑,英拉政府无法通过出售大米获取资金来维持大米典押政策,同时典押来的大米数量远超出口数量,致使英拉政府粮仓里的大米大量囤积。

2013年时,英拉政府宣布大米典押价格从15000铢每吨调整至12000铢每吨,但此时国际市场稻谷价格仅为每吨7000铢左右。

15000铢的稻谷碾成大米后成本价格为24000铢左右,导致在国际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力,只有堆积在仓库之中,时间一长产生发霉、长虫等情况。

同时,大米典押政策开始拖欠农民典押款,因此该政策遭到大量农民反对,2013年年末泰国东北部和北部部分农民进入曼谷进行游行示威。

此时,银行方面也不愿意再为英拉政府提供贷款,导致典押款大量拖欠。2014年军政府上台以后,巴育终止长达9年的大米典押政策。

泰国仓库里堆积大量大米,在中泰开展铁路合作洽谈的时候,泰国方面先是以只需时速180km/小时为借口展开谈判。

后又因该铁路为向中国贷款修建,泰国方面嫌利息较高,在中国政府降低了利息以后还不行,最终以中国购买100亿泰国农产品与100万吨大米计划(G2G),而促成高铁项目。

大米与高铁之间存在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但是并不是盛传的以泰国大米来换取高铁技术,大米换取高铁技术和购买100万吨大米为协议是两个概念。

中国方面负责收购大米的是中粮与北大荒,然而这两家企业在泰国的代表是,英拉所在为泰党的民代助理。

本因由这两家中国企业将大米收购后卖回国内,但是这两家企业的代表处将大米收购后转手卖给了泰国本土企业,泰国本土企业又以高价将这些大米卖回英拉政府的粮仓。

售华大米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两家企业的代表处大赚了一笔,两家企业从中无意间蹚了一波浑水。看清楚了,两家企业的代表是泰国人!

本因售给中国的100万吨大米,回笼的资金用以支付农民在典押大米中的卖米钱,结果悄然走进了个人腰包,当时在泰国引起轩然大波。

该事件也成为了攻击英拉政府的强有力证据。

图片选自英拉脸书,英拉受审前寺庙祈福祈求好运。

难道张飞没有大帐卫士吗?

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他的首级还被凶手拿去邀功请赏,这就实在让人无语了。那么,我们有一个疑问,一位大将怎么会被自己的部下谋害在自己的营中,还不被人所知呢?

一、《三国演义》中的描述。

张飞之死在《三国演义》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张飞是在关羽被东吴所害后,因为兄弟情深,日夕号泣。他的部下为了劝解他,用饮酒为手段,谁知道张飞喝醉酒后,怒气更盛。他为了出气,手下有冒犯他的,都遭到鞭挞,有不少人被鞭挞而死。

在刘备准备讨伐东吴前,张飞来见刘备,要求出兵伐吴。刘备答应了张飞的要求,让他率领部下从阆中出发,与自己在江州会合,一起伐吴。张飞回去后,便要求军中在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出征。他的手下范疆、张达请求缓期,被张飞鞭背五十。张飞还说如果来日制办不齐,就杀二人示众。

范疆、张达无奈之下,只得铤而走险。他们在半夜中,各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告机密事情,直到床前。他们见张飞酒后酣睡,便趁机刺死了张飞,并割下张飞的首级,引了数十人,连夜投东吴去了。我们看《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描写,对范疆、张达刺杀张飞如此容易就会有三分疑惑,更何况张飞临死前还大叫了一声。难道张飞的大帐就没有卫士把守,听不到动静吗?

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态度十分认真,他的描述环环相扣,让人感到合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来看的原因。其实,张飞之死没人察觉的原因,在书中已经写得很明白了。

首先,张飞之死的环境。当时,张飞的大帐肯定是有人把守的。因为范疆、张达是打着禀报机密事的幌子进入大帐的。这就说明了当时是有守卫把守的。可是,范疆、张达进入大帐后,却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有张飞一人醉卧帐中,这就给范疆、张达行刺创造了条件。

张飞的营帐中之所以没有其他人,一是张飞酒醉后休息,大家退走免得打扰。二是张飞在关羽去世后,心情不好,借酒浇愁。在酒醉之后,他为了出气,专门拿身边人找茬。找到毛病就鞭挞他们,还打死了不少人。这让大家在张飞酒醉后,都对他敬而远之,没人敢接近他。因此,张飞的帐中才会没有他人。

而张飞临死前的那声大叫没人注意,也应该是张飞在酒醉后,经常借着酒劲喊叫。大家早就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可能还有因为跑去查看被张飞责打的情况。这样一来,听到张飞大叫的人,还以为张飞在发酒疯,就更不敢进帐查看情况了。

其次,是范疆张达行刺的时机。范疆张达选择的行刺时机正是军中混乱的时候。为了三日后的出征,张飞的部将都忙着做各种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军中四处忙乱,守卫的警惕性自然下降。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军队防备最差的时候,这也给范疆张达刺杀成功创造了条件。

第三,是刺杀张飞的凶手问题。我们看范疆张达的表现,就会感觉这两人虽然是张飞帐下的末将,可是跟张飞的关系不一般。在张飞下令全军准备白旗白甲的时候,所有将领都不说话,他们两位末将却越众而出,要求缓期。这说明了其他将领都不好说话,指望他们能够向张飞求情。这显示了他们与张飞的关系不一般,深受张飞的信任。

我们知道,刘备曾经给张飞指出他的缺点,那就是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作用。这范疆张达就应该属于那些健儿中的一员。而他们又是末将,说明他们没有什么指挥才能,纯粹是靠武力得到张飞青睐的人。可是,他们的要求正碰到张飞的气头上,不但遭到了张飞的鞭挞,还受到了张飞的限期的威胁,逼着他们铤而走险。

由于范疆张达是张飞信任的将领,这才使得他们能够进入张飞的营帐。把守营帐的卫士由于知道他们与张飞的关系,才没有对他们产生疑心,这给他们刺杀张飞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四是范疆张达并不是独自作案。我们虽然只看到范疆张达两人进入张飞的营帐刺杀张飞,但是后面说道他们带着几十人投奔了东吴。作为两名降将,还能够带走几十人,这说明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他们在行刺的时候,没有动用这些人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想到,如果他们在刺杀张飞时出现差错,肯定会把这些人也增加进去。因此,张飞的大帐虽然有卫士把守,也顶不住数十人的袭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张飞的死是他对部下暴而无恩造成的。范疆张达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刺杀了张飞,从侧面也显示出张飞治军不严,内部管理混乱的状况。这是张飞被刺杀而不被发现的主要原因。

二、历史上对张飞之死的记载。

在历史上对张飞的死,记载要比《三国演义》里简略得多。《三国志张飞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疆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这段记载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基本与《三国演义》中的一致。只不过没有夜晚入帐行刺的情节,那个情节应该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但也还是站得住脚的。不过,我们从这段历史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张飞之死的一些端倪。

首先,是张飞被范疆张达刺杀的时间是在张飞率领军队即将出征的时候。范疆张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刺杀张飞,应该与上面的分析一样,是趁着大军即将出发,做各种准备忙乱的时候,这是军队防备最松懈的时候。

其次,是历史记载中,在张飞之死前,专门写道了刘备经常告诫张飞的话,那就是他对手下粗暴,经常鞭挞健儿,还让他们在自己的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张飞听了但并不改正。这说明,张飞被部下范疆张达刺杀,与这个缺点有关。

第三,是刺杀张飞后,范疆张达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奔了东吴。在《三国演义》中,范疆张达最后是东吴为了求和,送给了刘备。刘备将他们杀掉,为张飞报了仇。在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这两人至此也没有了下文。

历史上的记载虽然没有描写张飞之死的细节,不过对张飞之死的原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张飞爱敬君子不恤小人,对待手下过于粗暴,这最终遭到了部下的报复,糊里糊涂地丢掉了性命。

三、张飞之死与伐吴的关系。

张飞是死在他即将出兵伐吴的时候,这使得他的死与伐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刘备得到张飞部下都督的奏章,就发生了叹息,说“噫,飞死矣”。这更加激发了刘备伐吴的愤怒,向东吴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

张飞之所以在伐吴前被杀,不仅仅是因为凶手选择时机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这是凶手最大的机会。这是因为,当孙刘联盟的时候,凶手是难以下定刺杀张飞的决心的。这是因为张飞驻军在阆中,如果凶手刺杀了张飞,他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逃跑。

如果想要向北投降曹魏,由于有秦岭天险的阻隔,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曹操撤走的时候,将汉中的百姓全部迁走,只给刘备留下一片荒原。这样,凶手很可能在逃到曹魏的控制区前,不是饿死荒野,就是被蜀军擒获。

只有在蜀吴发动冲突的时候,凶手才有逃跑的目的地。那就是顺流而下,逃往东吴。由于从水路逃走,蜀汉就算是知道了张飞的死讯,也无法去拦截捉拿他们。有了这个有利条件,才使得凶手下定决心,在部队出征前刺杀了张飞逃走。可以说,在蜀汉决定伐吴的时候,张飞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后人在评价张飞之死的时候,曾经说过张飞一死,蜀军可以无出也。这个意思是说,在蜀军中,张飞是仅次于关羽的武将。张飞一死,刘备就失去了能征惯战的猛将。这给蜀军的作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夷陵之战前,黄权建议让自己担任先锋,刘备在后方压阵。这个建议主要是让蜀军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并使得刘备不亲自到第一线指挥作战。但是刘备拒绝了黄权的建议,自己亲临前线指挥。这主要因为刘备并不认为黄权的指挥作战能力,能够达到摧破吴军防线的水平。如果张飞尚在的话,刘备就会放心地让张飞担任先锋了。

这样,以张飞的能力,就可以采取陆逊最害怕的战术,水陆并进,夹江而下。张飞在前冲锋,刘备在后支援,蜀汉有希望夺取夷陵之战的胜利。即便是不能胜利,在东吴反击的时候,也不会遭受那么重大的损失。

这是因为刘备亲临前线指挥,使得他成为东吴的主要攻击目标。东吴集中兵力攻打刘备,打乱了蜀军的指挥,大部分军队都陷入混乱,遭到了重大的损失。东吴派兵一路死死咬住刘备穷追猛打,使得刘备一路逃亡,没有喘息的机会。很多没有遭受攻击的蜀军,都自行溃散了。如果张飞尚在的话,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可以说,张飞的存亡,在很大方面上左右了夷陵之战的胜负结果。

结语:

张飞被部下刺杀而没有被大家察觉,主要是在时间、环境、凶手各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张飞不听从刘备的劝诫,不思悔改的结果。他对部下暴而无恩,还将鞭挞的健儿放置在身边,这使得他的被刺杀成为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张飞的死,对夷陵之战的影响极大。正是因为他的死,使得刘备手下没有了能征惯战的将领,迫使刘备亲自到前线指挥。在东吴采取火攻的时候,由于刘备身处第一线,失去了指挥能力,造成了蜀军的混乱,乃至崩溃。如果张飞不死,夷陵之战的胜负还不可知。因此,张飞因为对自己的缺点明知故犯,不但造成了自己的杀身之祸,也给蜀汉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我们后人应当引以为戒的地方。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哪些历史打死你都不信?

历史总给人带来意外,有些事打死你都不相信,可是它确实是历史事实。那么有哪些历史事实让人难以置信的?

历史上有个人揉肚子把自己揉死了

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必经之路,除了生老病死还有其他“死亡方式”明朝有个人揉肚子,揉着揉着他就把自己揉死了,听起来很扯,但是史书中就是这样记载的。

他就是明朝嘉靖年间身为严党的赵文华,起初因筑正阳门楼不力,又以骄横失宠被黜,革职退休,结果揉肚子把自己给揉死了。

《明史》:“文华故病蛊,及遭谴卧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

赵文华死后,有人向皇帝弹劾他贪污 数额高达十万多白银。嘉靖下令抄他的家。

但是赵文华财产不够赔偿,这钱就由他的后代们还。这笔钱一直赔到了万历时期还没赔完,万历皇帝遵循爷爷的意见继续让他的后代们赔。

爱因斯坦写了一张纸条,最后卖了156万美元名人的一副字画很值钱,有收藏价值。而有的名人写了一张纸条后来被拍卖156万美元,他就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起初很穷,他的行礼都是由一名行李员替他寄送,他也没有钱还给人家,只能写了一张纸条表示感谢。

纸条上写着“a calm and modest life brings more happiness than the pursuit of success combined with constant restlessness”

意思是“平静与谦逊的生活带来的幸福,比追求成功与劳碌的生活带来的更多。”

这张很普通的感谢条最后被拍卖公司拍了156万美元。

这位做善事的行李员也有了不经意的回报。

我志愿军战士一人俘虏了63人

1951年初4月,雪马里战斗打响,身为63军战斗组长的刘光子发现山脚还有一批英军炮兵营。

于是,刘光子独自下山阻击敌军,并让人接应他。

刘光子手执冲锋枪,冲下了山,他先向敌人扔出两包炸药,炸药准确地落到敌人身边,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开了花,加上山上两名战士的射击,出其不意的功绩让敌军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刘光子纵身一跃,跳到了敌人面前,开始扫射,敌人人虽多但是招架不住,四处逃窜,毫无还手治力。

他还朝天上放了几枪,并喊出了之前学过的英语,敌人一听知道什么意思了,就乖乖放下了武器。

刘光子又让接应自己的战友出来看押俘虏。敌人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进攻他们的只有刘光子和他的战友三个人。

在押送俘虏时,有几个想要逃跑,结果还是被刘光子发现,抓了回来。

这就是孤单英豪刘光子的英雄事迹,听起来好像不太真实,但是这确实是历史上发生过的。

只有一位老婆的皇帝

皇帝大多数有很多后宫,“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每个朝代皇帝的妃子数量不一样,然而有一个皇帝只有一个皇后,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妃子。

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他小时候特殊的经历使他知道妃子太多容易出事,于是就只娶了一个皇后,没有其他妃子。

上海滩老大最后在扫大街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鱼龙混杂,当时上海滩青帮最厉害,青帮三大佬“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黄金荣是最有发言权的,当时蒋介石都是他的门徒,黄金荣大寿的时候,蒋介石抽空来给黄金荣磕几个头。

就是这个昔日的青帮大佬,最后变成一个环卫工扫大街。1951年,黄金荣在《文汇报》和《新闻报》上刊登《自白书》,表示“愿向人民坦白悔过”,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

他在大世界门口扫马路的照片也公开登报发表,引起轰动。其实黄金荣去扫大街的原因是他为了响应号召进行忏悔。

90年代还有人称帝

八九十年代,离我们二三十年。河南有一个农民叫李成福,自学《易经》和风水之术,他也成了附近有名的先生。

1988年,李成福在给人迁坟选址时萌生了建立一个国家的想法。1990年,李成福在嵩县,南召县宣称这里是自己龙兴之地,并对当地村民宣扬很快就要“改朝换代”,还说自己是李唐后裔。

随后李成福宣布“万顺天国”正式成立,起义军叫做“万李起义军”,李成福的起义军不断“壮大”。

不久后附近就开始传言称“附近出了一个新皇帝”,当地派出所向县公安局上报,县公安局派出两名民警进行暗访并获得属实情报。

1992年4月8日当晚夜里,市公安局副局长率领数十名武警和公安人员乘多辆警车开赴抵达目的地,将李成福及其妻子“皇后”周梅香抓获,现场还抓获“丞相”、“护国大将军”等人员,随后将其他党羽一并抓获,李成福被判死刑。

这一场闹剧让人难以相信,可是这就是在二三十年前发生的事。

牛津大学出来很多国王

英国的牛津大学很出名,已经有900年的历史,这个大学培养出来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3位总统和首相、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影响着整个世界。

这学校出来的名人太多,这些名人也影响了世界。

大臣对皇帝说“为什么要造反”

臣子造反的事常有,而历史上却有一件“皇帝造反”的事。那是东魏皇帝元善见在位的16年间,朝政被高氏父子三人所把持。在高澄当政期间,元善见还遭到他的毒打,还被指着鼻子骂做是狗。

在困境中,元善见找来一帮自己的心腹,最终商量决定用挖地道的方式脱险。然而这个计划出了纰漏,挖着挖着竟然被发现了,这事还被高澄知道了。

于是高澄见到孝静帝后显得非常气愤,说了一句破天荒的话:“陛下因何要造反呢?微臣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到底有什么地方对不住陛下?”高澄说完就命人杀掉元善见身边的人。

说皇帝造反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然而这高澄还就是说了,真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2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