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弹,设有炮口保险装置必须以正常速度出膛才会解除保险的迫击炮弹重复装填会不会炸膛?
迫击炮诞生113年间一直是作为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而存在,作用极为重要。主要原理是依靠炮口装填下滑所获得的的能量,撞击击针后强制迫发,射弹飞行中由尾翼稳定。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弹道弯曲,在步兵分队的作战任务区内能灵活支援,随叫随到,几乎不存在死角。既能在预定阵地发射,又能随机占领临时发射阵地直接放列射击。
2013年美国一名女摄影师在阿富汗拍摄60mm迫击炮训练时发生炸膛事故,包括女摄影师在内的7人死亡7人受伤,比塔利班打一个月的战果都多。
苏联人把二战炸膛的迫击炮做成了一个艺术品,不过上面每个炸膛都意味着一个炮组的挂掉
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就涌现出了一大批迫击炮神炮手,目估距离,扶着炮就开干,连炮架、座板、瞄准具都不用,这样的简便射击堪称解放军的看家绝活。
但是操作迫击炮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炙热催命的战场上迫击炮班最怕就是装填手急了眼,急促射口令一下就不管不顾,第一发还没出膛,第二发就又进了送进了炮管。
迫击炮发生重复装填,重则炸膛,一人懵逼全班升天;轻则双双不发火,留膛听天命。我军同样是在对越作战中出现过类似事故,整个炮班夜间射击,直到炮弹堵满了炮管才发现问题,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图:倒炮弹的动作要领一是要慢,二是要稳,怕的就是待炸弹引信保险意外解脱。
迫击炮弹留膛后怎么办?部队有一句顺口溜就是操作方法:“迫击炮,胡屌闹,打不响,往外倒。”一般的操作先分离座板,然后抬高炮尾使炮管向前倾斜,接炮弹的炮手要双手作环状在炮口接握。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感觉却很酸爽。当一回兵很难遇上一次,遇到了就自求多福。很多经历过的老兵都说,大冬天的都能让倒炮弹的人汗流浃背。特别是遇到从炮口倒不出来的更是心里万马奔腾:前倾猛了怕炮弹掉出触发引信,恢复原样怕炮弹落回触发底火。如果膛里有2发没发火的炮弹那就更不得了,还要保证它们不发生相互碰撞。
既然重装炮弹这么危险,那么除了格外小心那一定还有技术手段。这就是迫击炮防重装装置。这类装置大概可以分为机械式、光电式和电磁式。
图:上世纪40年代前苏联研制出的机械式迫击炮防重装装置
机械式诞生最早,由前苏联在二战期间装备。主要原理是在炮口加装一个类似锁扣的装置。迫击炮连续发射中,炮弹出膛瞬间动能可以带开锁扣,第二发就能成功装填,装填下落能量同时又带回锁扣。若上一发为留膛弹,那么下一发炮弹就无法装入。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但需要改在炮口,而且影响射弹动能造成射程和精度下降。
其次是光电式,主要原理是炮弹装填和发射时遮挡炮口预设光源,通过光电转换装置用电信号记录显示提示射手膛内是否有弹。类似现在有些店铺使用的“电子迎宾器”,奇数次“欢迎光临”,偶数次“欢迎再次光临”。不足之处是需要装填手经常查看显示面板,在战场上很容易被忽略。其次是光电感受器比较脆弱,在高温、高压、冲击震动下很难可靠工作。
图:我军100毫米迫击炮上配用的电磁式防重装装置
我军82毫米迫击炮上使用的电磁式防重装装置
最先进的是电磁式,而且是我军独家,官兵最爱。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炮弹装填和发射的特有震动转换为磁场能量变化,磁能变化又生电流产生控制信号。当接受到装填信号但未接收到发射信号时,蜂鸣器就一直处于报警状态,时时提醒装填手注意安全。
当然,要遇到三哥这种情况,再好的“神器”也没用
你如何看美驻俄大使馆雇员行李中夹带迫击炮弹?
老李告诉你俄罗斯官方通讯社的报道内容。
According to the 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the employee, who was on his way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completing his assignment in Russia, claimed that he had bought the empty mine "for his personal collection". The 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has qualified the incident as a provocation and said that the employee was linked to the US Armed Forces.根据俄国外交官员的消息,这位美国大使馆雇员是在俄罗斯完成任务后返回美国。他在俄罗斯购买了这枚迫击炮弹空壳供自己收藏。俄国外交部声称这是一个挑衅行为并称此人与美国军方有联系。
事实就是这样了,你可以认为是美国安排的挑衅,但是老李倾向于认为这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毕竟苏联解体之后坦克都可以在武器黑市上买到,一个炮弹空壳还不能拿回家倒点伏特加喝?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多枚迫击炮弹袭击?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备武,无授权禁止转载
9月7日凌晨1点左右,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突然响起了爆炸声。伊拉克联军司令部和安保中心宣称首都巴格达中心城区卡尔卡区内的美国大使馆遭到不明人员袭击。不明武装发射的第3枚迫击炮弹造成美国大使馆附近的居民区被击中,现场燃起了大火烟雾缭绕,有目击者称第三次爆炸声引发当地居民凄惨的叫声。目前伊拉克百姓对伊拉克政府军和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是否能维持首都巴格达的安全表示忧虑。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一带被炮击,绿区指的是美军占领巴格达后在市中心划出的一大片区域,用于驻伊联军当局人员办公和居住。目前,这里除美国大使馆外,还有英国大使馆政府总理办公楼等设施。“绿区”也一直是伊拉克反美武装的重点袭击目标,2004年8月美国大使馆被炮击有2名美国人受伤)
伊拉克政府军和巴格达警方经过调查后宣称这3发迫击炮弹是从巴格达市区东部的库奈特街区发射的。当时的连续炮击致使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警报骤响,万幸的是美国大使馆没有被直接命中,但这足以使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坐如针毡了。事发后伊拉克军方宣称将会加强对卡尔卡区内多国大使馆所在的国际区(又被称为“绿区”)的安保工作。伊拉克东北部的库尔德人控制的媒体对此事显露出极大的关注。
(美国海军陆战队使馆警卫部队MSG负责大使馆的守卫任务)
7号当天傍晚,伊拉克第一大港巴士拉附近的伊朗领事馆遭到几十名平民的冲击,而该市参与抗议行动的示威者更是数以万计。伊朗驻伊拉克巴士拉领事馆立即被冲进来的人们点起熊熊大火烧得火光四射,据称伊朗驻巴士拉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早已撤离该地得以保全自身安全。伊拉克外交部发言人当晚宣称对伊朗驻巴士拉领事馆的纵火案表示遗憾,巴士拉示威人群的行为损害了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
据伊拉克阿尔苏玛利电视台消息称9月8日拂晓美国驻伊拉克巴士拉领事馆和巴士拉国际机场突然遭受不明武装发射的多枚火箭弹袭击。目前不明武装开火的具体地点暂不得知,也没有组织宣称对此事负责。巴士拉市的抗议者尝试向美国驻巴士拉领事馆发起冲击被伊拉克军警封锁道路予以拦截。伊拉克卫生部长巴德尔宣称目前的抗议活动已经造成2名示威者死亡、45人受伤。
(美国驻伊拉克巴士拉领事馆被多枚火箭弹袭击)
英国《每日邮报》评论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国大使馆被炮击事件应该是美军与伊拉克国家情报局神秘的猎鹰情报组上尉哈里斯-苏丹尼等人联合造势而来的。这家英媒认为这起事件其实是美军策划的,不过现在看来事情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超人们的预想。实际上2017年8月极端组织公布的视频已经使伊拉克情报官员认为哈里斯-苏丹尼可能已经被折磨致死,他2017年1月失踪到现在为止一年半的时间没有关于他的任何新消息了。
(驻伊美军仍未撤离,斯崔克装甲车的栅栏装甲专门防RPG)
就在数天前,十多名亲伊朗的伊拉克民兵宣称外国驻军若不从伊拉克撤退的话他们就与外国军队战斗到底。这些表示伊拉克民兵强调英美军队主导的国际西方联军是“邪恶并且肮脏的”,他们指责美国将邪恶联盟强加在伊拉克头上造成现在的混乱局面与痛楚。或许向美国大使馆开火的是亲叙利亚政府军和俄军的武装,当然亲伊朗的民兵部队试探美国大使馆内海军陆战队卫兵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前些年美国驻利比亚、埃及大使馆被冲击,前些天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岗亭被不明人员射击,实在太危险了)
目前美军在伊拉克共驻扎着5200名军事人员,今年8月下旬美军领导的打击极端组织联盟发言人宣称考虑到当地的稳定不会退出伊拉克。美军发言人强调伊拉克安全部队与叙利亚东北的库尔德民主军SDF武装联合打击极端组织控制了叙利亚25%的国土。今年3月-8月份美军直升机两次在伊拉克-叙利亚边界坠机最少造成7名军人死亡、3人受伤,美军轰炸叙利亚东北部哈塞克省的行动也仍然频繁。或许撞到南墙才回头不像是美军的品性,美军未来仍会利用伊拉克驻军介入叙利亚战场吧。不过说实话,如今美国不论在伊拉克还是阿富汗都面临极端尴尬的境地,一旦美军撤出,亲美势力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到时候美军在中东以及中亚的经营将毁于一旦。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系列文章。
狙击枪射中迫击炮弹会怎样?
要了解这个,我们必须先了解迫击炮弹是怎么发射的。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迫击炮弹,你可以看到,从上到下分为撞击引信,起爆器,炸药,基本药管和附加药包。
撞击引信,是用来判断迫击炮弹何时击中目标,当击中后撞击引信会启动起爆器引爆炸药。
引爆器,配合撞击引信作用,一般是雷管
高能装药,迫击炮弹的杀伤性来源。
基本药管和附加药包,是用来决定迫击炮射程的。
箭头的位置,就是附加药包。而基本药管是在迫击炮内部的。
那么这样就很明白了,一发迫击炮弹的发射过程是这样的:
当迫击炮弹落入炮管后,炮管有个撞针,迫击炮弹尾端撞击到撞针,则引信触发,炮弹尾部爆炸产生推力,把迫击炮弹推到指定位置后下坠,当下坠落地的时候,前端撞击引信被触发,启动起爆器,炮弹爆炸。
那么从运行原理可以看出,只有这么几个地方可能会爆炸:
起爆器,高能装药,基本药管,附加药包。
首先排除炮弹本身的高能装药,因为TNT相当稳定,用火都烧不着。
不过击中起爆器,也就是雷管,可能会引发爆炸。
击中附加药包,没什么反应, 和高能装药差不多。
击中基本药管可能会引发附加药包的燃烧,因为这时候的附加药包并没有在迫击炮管里面,而是暴露在外面。也可能连基本的燃烧都引发不起来。看人品。
就美国大使馆员工在行李中放置迫击炮弹一事?
这是个很无厘头的新闻吧。想想看,外交官,背个包包,装个迫击炮,为什么?干什么?暴恐?收藏?研究?还是神经病?于情于理根本说不通。
假如这个新闻真实,那是有隐情的,必定有后续新闻,绝非一个外交官一枚迫击炮那么简单的。
假如这个新闻真实,那必须依据当事国法律办事,尊崇法律,就是遵从规则和秩序。
还记得金正男马来西亚遇刺事件吧,疑似凶手前几天释放了,看似没下文,但总有一天有下文。
看客就是看客。不燥,别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