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危机下美联储或将加息,为何美联储数次降息?
美联储慌不择路。
设想一下,在敌人大举进攻前,突突突把子弹打光的情形吧。
现在,外汇市场,这么大力度的降息加QE,美元指数只跌了0.75%,美日只跌了1.23%。
美元流动性空前的缺乏。
1、美联储肯定知道我们还不知道的某些信息,这些信息让美联储连2天后的3月18日议息会议都等不了而疯狂地降息到零,疯狂QE。这些信息显示美国经济面临重大危机。
2、美联储子弹已经打光,在危机真正到来时,工具箱里已经空空如也。未来可选的措施,只能如日本央行一样,直接下场购买股票ETF,但这需要新的法律批准,而且股票国有化,不符合美国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和信念(实行社会主义?)。
3、美联储在特朗普总统的威逼下,从加息,迅速转为降息为零,其公信力丧失,鲍威尔已经毫无信誉,下台指日可待。
4、美元信用遭受沉重打击。但在重大危机时,美元震荡后可能因为流动性危机反而高涨。
5、美股受短时刺激冲高后,会继续暴跌崩盘,开始1929年级别的超级大熊市。现在只是开胃菜,企业债市场的崩盘和衍生品市场的暴雷还在后面,几家超级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破产,将是危机高潮阶段的到来。
6、现在是2020年3月16日北京时间6点30分,美股的股指期货已经开盘,不出所料,三大股指期货连冲高都没有,开盘就是暴跌4.5%!
目前的疫情加重了危机,但危机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因为疫情
美联储加息和央行连夜定向降息之间有关系吗?
美联储加息,本来中国央行应该像香港一样跟着加息,但是由于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产泡沫较高,所以,央行货币政策并不能跟着美国一起走。这次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维持原来的短期市场利率不变,就是不希望人民币过快贬值,对人民币汇率起到稳定的作用。
而将MLF(中期便利)的利率下调,主要是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降低中长期投资的利率,这样既可以对实体经济产生定向宽松,也可以降低基建投资的利率,有利于稳增长。MLF利率下调,是对于半年以上投资是利好,说明央行希望短期利率平稳,因为市场流动性充裕,无需调整。而将中长期利率下降,可使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本来美联储加息,央行如果同时宣布短期(逆回购)降息,会导致二个结果: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逐步形成趋势,大量资金流出中国,国内流动性就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资金的流出,也会导致资产泡沫破裂。显然,短期降息就不太明智。
而央行在美联储加息的同时,宣布调降MLF这类中期利率,也能达到一箭双雕的结果;一是不调短期利率,使中美继续保持一定利差,有利于人民币保持稳定。二是,央行调降了MLF中长期利率,可使得国内的实体经济获得低息支持,有利于帮助经济稳增长。当然,房地产作为重点调控对象,享受不到中长期利率下调的利好政策。
美联储的加息?
这应该是两个事情!
美国加息早就开始了,前几天还说最终要加息到5%以上,最主要还是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要开启新一轮全球收割!随着美国加息,全球经济危机几乎不可避免,目前纳斯达克已经跌了30%。华为都开始准备过冬了,全球经济危机越来越近了!
普京动员,是为了乌克兰四个州举行入俄公投后,大规模出兵乌克兰的这四个州做准备的!
会引发什么样的世界性问题?
众所周知,美元是全球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主要资产,同时也是全球的流通货币,用于全球的商品和金融交换。比如说,美元在2017年的国际贸易结算比例中高达62%,欧元20%、日元不到5.0%、人民币约为3.0%。如果美元大涨的话,就意味着美国的投资者可以轻松“剪羊毛”的开始。
美元大涨,对全球经济有什么影响?因为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如果美元大涨会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会给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全球都应当警惕美元上涨尤其大涨的“冲击波”。
那么,为什么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都会担心美元大涨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冲击呢?
因为当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时,就会有大量资金(我们俗称“国际热钱”)流向全球各大新兴市场国家,比如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等甚至也包括我国在内。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以上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货币和资产泡沫。一旦美元大涨,则大量资金回流美国本土,全球就会出现货币紧缩的现象,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泡沫也会随之崩溃。若真是如此,则美国的投资者就可以吸纳新兴市场国家的优质资产,我们俗称“薅羊毛”。
举个例子来说,2018年11月9日凌晨3点(美东时间11月8日下午2点),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2%至2.25%的水平不变,并表示进一步加息符合美国经济状况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此举预示着美联储可能会在当年12月加息,美元大涨,美债飙新高,也让全球新兴市场瑟瑟发抖。
事实证明,在上一轮美元加息周期开始后,美元指数涨势凌厉,对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南非等外部融资需要较高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是遭遇重创。比如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家货币均在美元升值压力下,出现了大幅度贬值和资金外流。
美元大涨导致流动性紧缺的市场反映由于美元大涨是美联储加息政策所致,只要加息周期开始之后,美元指数上涨就不可避免,外部融资需求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首当其冲遭遇重创。
就拿股市遭遇重创来说,去年美联储加息周期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南亚股市,还有东欧的匈牙利、捷克,南美的巴西等国家的股市都出现了持续下跌甚至暴跌,这正是美元大涨后导致的资金外流所致。
另外,紧缩周期之下,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除了扰动股市外,也必定会影响到楼市。由于高房价和高利率将开始限制一些购房者的消费水平及能力,房地产市场可能降温。比如去年美元大涨后,根据美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515万户,创下2015年11月以来的新低。
总之,在美元大涨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必将上演一场流动性的“抢夺大戏”,全球金融市场也会日趋动荡。很明显,这个时候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必定要采取措施以应对流动性。而美国增强本国市场吸引流动性的举措,必将导致全球其他国家资金面的走窄,只能被迫参与到这场全球流动性的“争夺战”中。因此,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随时都在警惕美元上涨的“冲击波”。
瑞士银行发生的重大事件?
痛打落水狗,瑞士银行在俄乌战争期间冻结了俄罗斯270亿美元的资金,让瑞士声称的百年中立国声誉化为乌有,从那时候起,世界各国的存款用户都采取统一行动,积极转移在瑞士银行系统的存款,从而引发瑞士银行的流动性紧张。
屋漏偏逢连夜雨,量化宽松后的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引爆了瑞士银行的资产状况迅速恶化,瑞士信贷贵为瑞士第二大银行,设计了很多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本来是赚钱的,但是他们没想到,美联储会连续加息,然后出现了利率倒挂,本来赚钱的产品变成亏损产品了。
本来存款就大量流失了,现在还没有足够现金兑付到期产品的本息。于是银行流动性危机就爆发了。困难到瑞士政府要紧急提供54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帮助它渡过危机,瑞士政府还要求瑞士银行收购瑞士信贷,由瑞士银行负责偿还瑞士央行提供的540亿美元贷款。这等于把瑞士信贷这颗老鼠屎丢进瑞士银行这碗粥里,估计瑞士银行最后也跑不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