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间,美国可能会撤走在欧洲的驻军吗?
在欧洲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各项数据表明,美国在国防上的花费相比德国和整个欧盟来说高的多,美国7000亿军费占到GDP总量的5%左右,而德国和法国的防务支持普遍低于2%,美国为了保卫欧洲可谓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在每年的国防花费上就能看的出来。那么为什么美国不愿意提高自己国家的国防费用而是把这些费用投放在欧洲呢?
从国际性质上来说,美国自称是全球的老大哥。所以说每个国家的事情,美国都想插手去搅一搅。对于欧洲来说,美国对欧洲的军事投入相比往年来说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增长,虽然说美国一直在频频叫苦,但是每年在欧洲上投入的军事费用却没有降低的迹象。
在美国来看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甚至在政治外交上,美国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持国际上的秩序。而这一次,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平等公正,而是美国所制定的原则和理论。但是在特朗普总统严重这种传统被打破,新政府不在把所谓的秩序放在首位,而更加注重美国得到了什么!
冷战结束美国对欧洲的关系就越来越亲密,也从那时起,美国的掌控力在欧洲扎根,对于如此长期的投入,美国并不是说放弃就放弃的,美国在欧洲的势力是美国长期付出辛苦的回报,所以美国不舍的将这一个从小养大的实力丢弃掉,更何况美国精英很大一部分都认为,美国遍全球的霸权是其经济地位的保障,两者共存共荣。
但是美国在欧洲投入的防务费用也不是免费的午餐,为了使欧洲国家归纳入自己的名下,美国吃点苦头,也不算得了什么。而且对于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美国在欧洲拥有自己的盟友,相当于在俄罗斯的身边安放了一堆定时炸弹。给俄罗斯很大的威慑力。这使俄罗斯感到形势所迫,处处对美国妥协。
如果日本拒绝向美国上缴军费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自从二战中,美军占领了日本,并在日本驻扎军队开始,一直到现在,美军都仍然没有撤出。
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军费等一切开支是由日方负责支付的,美军则负责日本本土的防御工作。
日本自己的部队是自卫队,规模不大,这是有条约规定的。
事实上,日本也并没有想要美军从日本撤出的想法。
为什么呢?
因为把防御交给美军,日本只需要支付军费,就可以把大量的精力从国防军事上撤出来,虽然军费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但是相比于日本自己在军事上将要花费的投入,则是十分划的来。
与美国保持战略合作关系,成为美国的盟友,不但有利于日本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日本在东亚的地位和安全感。
如今已经不是二战那个时候,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日本在亚洲的事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所以,综合来说,無月认为日本不会拒绝向美国上缴军费,因为拒绝上缴军费,就等于切断了和美国的一切联系。
相反,倒是美国经常威胁日本,要把逐日美军撤走。
虽然逐日美军有利于美国参与亚洲事务,但毕竟美军在韩国也有势力渗透。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明白双方谁更需要谁。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美军潜艇撞击海底后战斗机又撞击航母?
这里面没什么玄机,就是美军真实的训练水平而已。
先来看去年的核潜艇在南海海底撞击到不明物体这件事情,对于这件事情美军的解释是:由于海图未及时更新,对海底障碍物不清楚所以才导致了撞击,这是一个看似很合理的解释,但仔细想一下,美国海军又不是一个“宅男”,而是整天四处逛游,南海也不是太平洋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每天都有大量舰艇从这里经过,还包括各种潜艇,所以说用未更新海图实际上很难解释过去。
再来看刚刚发生的F35C坠海这件事情,美国海军至今未说明这架F35C坠海的原因和经过,网友们也只是从美国海军公布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初这架F35C是在降落的时候发生了事故,并且很可能发生了阻拦索断裂的情况,所以才导致了甲板上数名水手受伤,由于阻拦索断裂这架F35C从甲板上又冲了出去,但动力已经不够再次起飞,所以飞行员选择了跳伞。
实际上近些年美国海军发生的重大事故绝不仅有这两例,比如2016年普天间机场附近进行训练的一架美国海军“鱼鹰”倾旋翼运输机发生坠海事故,虽然救援及时,5名机组人员均无大碍,但这架接近2亿美金的新型运输机算是彻底报废。2017年,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在日本附近海域与菲律宾籍“水晶”号集装箱货运船相撞,这次撞击不仅重创“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并且导致数名美国海军水手伤亡,舰长也受重伤。
2017年,一架C-2A舰载运输机从“里根”号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在冲之鸟礁西北方150公里附近海域坠毁,当时这架运输机上有11名机组人员,被就起的只有8人。2018年,一架美国海军的F/A-18舰载机在进行空中加油作业时发生撞击事故,在日本高知县附近海域坠海,7名掉落在海中的飞行员仅有2人获救,实际上仅仅是2010年之后,美国海军在亚太区域发生的重大事故还有很多。
那么,美国海军为什么事故频频,几乎是近些年发生重大事故最多的一支海军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海军“家大业大”,舰艇众多规模也大,并且活动比较频繁,尤其是近些年在亚太海域的活动越来越密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样频繁的活动,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
另一个原因是,通过些事故也可以看出美国海军的真实水平,F35C坠海这件事情不好说跟美国海军的训练和素养有关,但像“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与货船相撞这件事情明显可以看出美国海军的一些问题,按照媒体的报道,当时“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上的指挥官以为这艘集菲律宾籍集装箱货船会给其让出航道,但偏偏碰到了个硬茬,人家就是没有让。
但这样的撞击不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上面的人员完全可以提前判定对面的货船有没有让出航道的意思,如果确定对方不让自己也应该提前规避,但骄横惯了的美国海军就是直冲上去,结果损失惨重。这根本不像是一直训练有素的海军应有的样子,完全就像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
美国海军装备精良不假,拥有多达上百艘大型防空驱逐舰和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及几十艘核潜艇,但装备精良并不意味着训练水平和作战素养就一定会高,实际上近些年除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故,美国海军还多次传出各种丑闻,由此可以看出,装备精良的美国海军,训练和素养也许并没与整体跟上来。
美国在海外有多少军事基地?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霸权国家,不仅拥有全世界最强的军力,还坐拥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最多时达到5000多个。
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七大海外军事基地。
一、关塔那摩军事基地——关押“最危险分子”的基地关塔那摩基地位于古巴东南部的关塔那摩湾,是美国在海外建立最早的军事基地,也是美国惟一没有规定归还期限的海外军事基地。
关塔那摩基地,是一个包含有一部分关塔那摩湾和其两侧陆地的天然深水良港。海湾两侧的陆地是高山,易守难攻,而关塔那摩湾地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大西洋的交汇处,距离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近在咫尺,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离本土最近的海外军事基地,其最重要作用是帮助美国控制加勒比海地区的形势,保证拉丁美洲一直是美国经济军事的后花园。
关塔那摩还有一个重要设施,关塔纳摩监狱,是美国关押“最危险分子”的场所,但因其不断出现虐囚丑闻而臭名昭著。
(此军事基地的具体情况在小编的前文《图看关塔纳摩军事基地》已有所述,在此不再详述)
二、珍珠港——“太平洋之心”大家都清楚,惨烈的珍珠港事件是把美国拖进二战的导火索,珍珠港那可是是美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这里驻扎着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是美国经略太平洋的桥头堡。早在1919年和1922年在那里设立了潜艇基地和航空站。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之所以设在珍珠港,是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决定的。这里是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群岛与美国本土之间的中转站,从本土的补给相对方便。舰队往南可以和美属萨摩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盟军汇合,向西能快速攻击远东国家,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岛也很方便,亦可“监控”南美洲甚至南极洲,可以说是“太平洋之心”,对于美国的控制太平洋,夏威夷的独特地位是最重要的依靠。看下图所示:
珍珠港港区由四个港湾组成,如下图所示:
珍珠港构造图
区内有码头140座,总长20公里,系船浮筒228个,可容纳“尼米兹”航母其它各类大型舰艇500余膄。请细看下图所注大家就明白了其港内海军力量的强大。
下图是停泊的各类潜艇:
是12艘“洛杉矶”2艘“弗吉尼亚”攻击核潜艇的母港。
空军机场
三、关岛——美国太平洋岛链的南方要点关岛基地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人口最密的岛屿关岛上。关岛基地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设在以关岛为中心的马里亚纳、加罗林和马绍尔等群岛上的基地和军事设施组成,是太平洋地区美军二线基地的核心。
关岛海军军事基地和设施主要有:主要包括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阿普拉海军基地和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
关岛被称为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经过一百多年来的修修补补,关岛基地竟然已经占据了全岛的1/4,成为了岛上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关岛作为美国太平洋岛链的南方要点,近年来对美国欲控制西太平洋、维护其霸权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近些年,美国已经开始对第二岛链军事部署的调整,将B-2隐形轰炸机、大型两栖攻击舰和核动力潜艇向西进驻关岛,加强在亚洲的“前沿部署”,以增强对所谓“不稳定弧地带”的控制能力。基于此,美军美军在此设立了太平洋司令部预备前进指挥所。
四、罗塔海军基地——“通往地中海的玄关”。罗塔海军基地西班牙加的斯省罗塔,是一座由美国海军及西班牙海军共用的海空两用基地,是目前世界上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军港之一。
进出地中海的节点
罗塔港是美军飞机从美国进入欧洲的主要节点。由于该基地距离东南方的直布罗陀海峡约55海浬,又位于美国本土至西亚的中间点,因此在战略位置上十分理想,可以替美海军驻欧洲的第六舰队和运兵至德国、中东的美国空军机动司令部提供良好的支援,被美国海军形容为“通往地中海的玄关”。
罗塔海军基地港内
五、锡戈内拉基地——“地中海枢纽”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
锡戈内拉基地是一座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军用机场及大型后勤基地,由美国海军和意大利空军共用,美国称作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后者称作锡戈内拉空军基地。
一架伊尔76运输机停泊在机坪上。
如果说罗塔基地是为了控制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界口,那锡戈内拉基地的重点就在地中海本身。这座基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是插在地中海内的一个大棋子。
基地内全球鹰无人机
因为基地接近地中海中心的优良战略位置,而有“地中海枢纽”的美称,要支援美海军第六舰队、美军及盟国军队在该区的行动十分方便。同时也是美国本土与西亚、印度洋之间,美军飞行器起降最频繁的中继站之一。使用该基起降地的飞行器种类包括了美国空军的C-130、C-17及C-5运输机、KC-135及KC-10空中加油机,还有美国海军的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C-2灰狗式运输机、C-130运输机、道格拉斯DC-9、波音C-40A飞剪机及意大利海空两军的布雷盖1150大西洋反潜巡逻机等。2011年空袭利比亚时,该基地在北约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美国驻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的人员共有4,000人,包含了官兵、文职人员和军眷。该基地同时也是美国海军第二大的安全司令部,仅次于巴林的巴林海军支援设施,基地安全人员主要由底特律海军战备支援中心所下辖的一个海军后备司令部提供。
一架美国武装直升机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上空盘旋。
现在的锡戈内拉基地主要作用是支援北约舰队和陆军,俯瞰整个欧洲的锡戈内拉对有异心的欧洲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六、巴林麦纳麦——波斯湾地区“永不沉没的航母”美国在巴林设有贾法勒军事基地,基地包括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部、苏尔曼港、伊萨空军基地和穆哈拉格机场,驻有美军约3000人,其中有海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是美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的第二大基地。
贾法勒军事基地
1973年,美国海军接管英军巴林,这里有美国第五舰队总部和主要停泊港,是美国在海湾地区最重要的前哨阵地。在历次海湾战争、反恐战争中,巴林基地为美国提供了真正的“永不沉没的航母”,是美国打胜仗的一大功臣。
企业号航母
巴林接受美国的入驻当然是因为美国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对巴林而言并不是什么外人。巴林在历史上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与英语文化圈有着天然的亲近。再加上巴林的支柱产业并不是石油而是金融服务和旅游业,使得这个穆斯林国家的西化程度更高。有美国愿意过来搞防务,显然是巴林人希望看到的。
七、迪戈加西亚基地——泊在印度洋中心的不沉“航母”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是美军在印度洋上唯一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军事基地。该基地可以起降B-52,B-1,B-2等远程重型轰炸机。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由英美共建,主要由美军运作。
迪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最大和最南端的珊瑚岛,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1900多公里。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1966年英美签订协议后,美国向英国租借迪戈加西亚岛,在岛屿西部设立大机场,这里成为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属于美国全球军事基地之一。还建有现代化的军火库和通讯中心。在1990-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初始阶段期间,美军有许多次是从迪戈加西亚发动空中作战 。
总而言之,美国这七大海外军事基地都处在挟制全球的战略节点上,对于维持其霸权意义极其重大,永远不会自愿放弃,甚至会在这些军事基地继续加强其军事实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为溃疡性大肠炎辞职?
安倍晋三在辞任首相之时,并没有指定接班人,也没有表态支持任何人接替其职位。因此日本新任首相还得走流程,其最终产生的人选除了有日本民意支持,还要平衡各方利益,是综合各种因素的最优解。
从日本的国家体制看日本在二战后的宪法基本都由麦克阿瑟及其美国团队为其制定。在日本首相的产生是由日本国会议员席次最多的政党中选举间接产生,也就是说日本实行的是内阁制,只要获得国会议员席次最多的政党的党魁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日本首相。而为了防止日本再度出现军人政府以及军国主义的复燃,日本首相的人选必须是文职人员,日本旧军人和现役自卫队成员无法获得候选资格,而且首相候选人必须是现任日本国会议员。这个门槛就决定了日本新任首相只会在当前拥有国会议员过半的自民党中产生,而日本军人是无参选资格。
而由于日本目前新冠疫情紧张,而且安倍晋三在辞任日本首相后,日本股市出现了暴跌,为了有利抗疫以及尽快选出日本新任首相,自民党已经决定由在拥有日本国会议员身份的自民党成员投票选出自民党党魁,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由日本全体自民党成员集中进行投票选举。
这就决定了日本新任首相必须得得到自民党派系内的大佬支持。而日本尽管在二战后,麦克阿瑟曾一度打压日本的门阀和财阀,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后,日本称为美军的后勤补给基地和假设战败后的最后退路,美国不得不再扶持日本的旧势力,而让日本的门阀和财阀再度死灰复燃。因此讲究出身的日本在历史上其平民首相只有原敬一人,日本的政治几乎被门阀所垄断,像日本著名的安倍家族,福田家族,麻生家族,小泉家族都是日本政坛的常青树。
而安倍晋三在2007年曾因身体问题第一次辞任首相时,麻生太郎就曾接替他的职位。不过最有几率接任的麻生太郎此前已经明确表示没有参选意愿,而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年仅39岁,资历和威望需要积累,无法在自民党中获得认可而当选几率降低。因此在自民党的党内生态中,能脱颖而出的极有可能是在2018年曾参选过自民党总裁的石破茂,其获得了大约31%的自民党成员支持,被认为是能够单挑安倍晋三的人选。不过他在自民党议员中不那么受欢迎,而且其曾多次对安倍进行批评,很可能会丧失安倍派系的支持。但是中为日本中生代的政治人物,日本民众还是希望其成为下一任首相,石破茂曾在最受欢迎议员中位居榜首。这也让其拥有成为下任日本首相的底气。
从美国的态度看日本在战后一直是美国的附属国,日本是美军在亚太地区和第一岛链中最重要的战略部署之一,其影响在日本举足轻重。从日本在战后的历任首相看,美国支持的日本首相候选人未必能当上日本首相,但是没有美国支持的日本首相候选人即使是上台了也呆不了多久,这是美国在二战秩序后的深远影响。曾在美军冲绳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上,由于鸠山由纪夫在选举前打肿脸充胖子,承诺其在当选日本首相后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因为鸠山由纪夫兜不拢,在与美军协商时谈判破裂,踢到美军的钢板后,导致其最后食言而下台。
日本实质是一个国家功能不完善的国家,在很多战略问题上必须以美国马首是瞻,这就决定了其首相候选人要想当选或者在位时间长,必须得在符合美国战略利益,以及日本国民利益中寻找最合适平衡点。这也可以看出安倍晋三能成为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实属不易,各方利益都得兼顾。
而美国在最近又抛出希望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的议题,让新上任的日本首相又得面临这个棘手的问题。中程导弹若真在日本部署,势必会让日本在战时成为第一军事打击目标。而日本在国家安全和北方四岛的问题上,又不得不倚靠美军的防卫和助阵。在美国的予取予求,和在日本民意中同时都能够斡旋的,就只有日本防相河野太郎。
河野太郎在日本首相角逐的民调中,获得68.3%的民意支持,一面倒地形成碾压式的优势。而且做为亲美派的河野太郎,曾在此前表态愿意成为美国主导的五眼联盟的“第六眼”,不过由于站队的表态过于明显,随后被日本宫房长官菅义伟出来灭火说这不是日本的官方态度,而只是其个人表态。但是由于河野太郎过于鹰派强硬,在自民党内的接受程度太低,仅依靠亲美的人设通过自民党的投票几率不高,除非其能够改变单一路线,而获取弹性才有胜选的可能。
(河野太郎)
从自民党的长远利益来看安倍晋三在辞任时,由于抗疫不力,以及东京奥运会不能如期举行,而让日本的经济遭遇重创,其在日本的支持率降到了27%。即使安倍不辞职,其也不可能带领自民党在下任国会选举时能够保住自民党过半的席次而继续执政,自民党需要新鲜血液带领其冲刺下任日本的国会选举。
即使菅义伟的温和派路线可能在当选日本新任首相后,可能会兼顾多方派系利益,以及在大国利益和日本国家利益中可以实现平衡,但是由于年龄的问题,现年已经71岁的菅义伟明显不是自民党的未来,而且他不是门阀出身,最多只能充当配角和调节各方的矛盾。
(菅义伟)
而在日本媒体呼声最高的石破茂,由于其在自民党和新民党中曾来回跳槽,对自民党的忠诚度在众多候选人中并不高。毕竟无论任何政党,对于骑墙派的容忍度都很低,而可能因此在自民党的党内投票中处于下风。而且石破茂被认为是自民党的亲华派,在日本右翼和美国眼中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在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日本右翼氛围高涨下,石破茂并不是自民党的第一选择。
(石破茂与安倍不和)
此前曾表示有意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野田圣子,在2018年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加入自民党的党魁的角逐。日本作为男权社会,女性从政非常罕见,野田圣子从政的天花板也就被限制了,在日本的社会氛围无法短时扭转下,她几乎不可能有担任日本首相的可能。
(野田圣子)
而被安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岸田文雄,出身日本门阀,是自民党中岸田派中的领袖人物,在自民党票选中拥有先天优势。而且岸田文雄在自民党的选举中依靠其吸金能力,长期以来为自民党的选举中可以为其成员提供资金支持。而选战胜利的因素之一就是资金充沛,岸田文雄在当选自民党党魁后是各派系中资源最多的候选人,对自民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相当有利。
而且岸田文雄曾在2014年促成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在安倍政策的延续性和在大国之间的战略空间上更能游刃有余。从自民党的角度看,如果安倍在自民党的投票中表态支持岸田文雄,他非常有可能是安倍的继任者,岸田文雄是自民党内合纵连横操作中最能左右逢源的。
(岸田文雄与安倍更契合)
综上所述,日本的首相人选既需要门当户对,也需要获得自民党内各大派系的利益均衡,还要获得日本民众的支持,以及在大国利益博弈中可以间于齐楚。而能复制这个位置的上任王者安倍的成功经验看,岸田文雄是在多维度下是最有利的角逐者,这是由日本在二战之后形成的秩序和日本基本国情下决定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