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简历,巅峰时曾出任黑客帝国武指的邹兆龙?
谈到一个演员火不火,一个是看观众对他的认可度,一个是看他带来的流量。
虽然有一定知名度,可惜的是,无论从这两个哪个方面来看,邹兆龙都不算大火。原因有两个:
"我一进来就看见常威在打来福..." ,说到邹兆龙,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九品芝麻官》里的恶霸常威。
这部电影大概是70-80两代人心中的经典了。星爷的才华在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还能在嬉笑怒骂之中不经意的将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穿插其中,令人回味无穷。
其中,常威就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角色。水师提督之子,高大英俊,身手矫健,坏的彻底,坏的无耻,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生生将辅助“军师“方唐俊给比得无比猥琐。
(没错,当时这位辅助军师就是曾经的TVB当家小生吴启华饰演的)
常威大火以后,一时之间邹兆龙被无数影迷所熟悉。利落的身手,凌厉的眼神,让他成为更多经典动作片中反派角色的不二人选。
比如《中南海保镖》王建军。
《倚天屠龙记》宋青书
《导火线》老二Tony
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大呼过瘾。可是,仔细看看,这些人物形象是不是都比较类似?
单一的人物形象和表演风格,很难在观众心中拓展加深印象。久而久之,“会功夫的坏人专业户”几乎成了邹兆龙的代言词。
虽然邹兆龙后续尝试出演了不少动作片中的正派角色(比如《四大名捕》中的铁手),但是表演风格的类似,角色形象的固化,让邹兆龙在不少观众的心中,一直没有突破“常威”的边界。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邹兆龙身手敏捷地出现在电影中时,第一反应还是:“常威,你居然说你不会武功...”
而对比剧中同样著名的“坏人专业户”,吴启华在《新龙门客栈》、《九品芝麻官》、《新仙鹤神针》中曾塑造的奸人形象深入人心。
在尽力争取到《壹号皇庭》和《妙手仁心》之后,吴启华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表演路数,他将自身性格中的随和,温柔,含蓄成功投射到主角的特点中, 一举颠覆了观众心中对他的印象, 很快就成为香港TVB头号“师奶杀手”。
我相信,以邹兆龙的资历和能力,如果他能出演一些和观众心目中反差比较大的角色,并且能成功塑造这么几个角色,相信他的发展会更为广阔。
想象一下,看到凶神恶煞的武功高手“常威”,居然极其具有喜剧搞笑天赋,或者变成了一个市井里小市民,温情父亲,是不是很惊喜。
缺乏资源和代表作邹兆龙演过最大牌的电影,绝对是《黑客帝国》系列了。
在这部享誉全球的经典电影里,看到熟悉的面孔,还颇为惊喜了一下。
在《黑客帝国》里,他一身白色唐装,黑超墨镜,帅气得不行,流利的英语,出众的打戏,简直是出尽了风头。
当时,还为邹兆龙高兴,也许他会成为下一个在国际影坛里出名的“李连杰”,或者“刘玉玲"呢。
可惜的是,这部电影播出后,并没有给邹兆龙带来很大的声誉和流量。
除去邹兆龙本身的低调,他出演的角色似乎总是缺乏话题性和稀缺性。没有话题就没有流量。没有稀缺性,就可以被取代。
因此,踏实出力表演的邹兆龙,即使在这部能排上全球百名的电影里出演重要的角色,都没能在华人圈里留下水花。如果换成别人,不说热搜,通稿至少得铺天盖地了吧。
有舍也有得有人说:邹兆龙武功好,香港又盛产功夫片,在香港立足没有什么问题。但因为没人力捧,只能充当反派第一杀手之类的大配角,而无法成为举足轻重的大明星。
说得简单,其实被人力捧的明星,也是需要有极大付出的和舍弃的。
也许对于邹兆龙来说,他已经拥有了他想要的一切了呢。在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就足够了呢。相对于大红大紫来说,相爱的妻子,一对可爱的双胞胎,这可比“火”一点都不差呢,你说呢。
三国演义蜀国初期汉中守军高级将领是谁?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这部书写得特别好呢?就是能从蛛丝马迹中就能体察出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大家都知道,刘备夺取汉中以后,力排众议,选择让魏延来担任汉中太守一职,负责防御曹军。魏延也不负所望,在他的严密防守下,汉中地区固若金汤。
魏延的武艺和军事才能如何呢?刘备是一代枭雄,一向眼毒,他看中的人一般都差不了,魏延也是如此。当然,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魏延也在逐步提高和发展,他的战斗风格和战斗效率也是有很大变化的。
以前和大家分享过魏延在不同时期的战绩,很多朋友几乎都能背下来了,今天咱们通过魏延的战斗履历来分析一下他的成长历程。
1.襄阳之战(对阵文聘“从巳至未”)
盘点魏延的战绩,一般回合数都不多,但他初初次亮相就与文聘打了很久,“从巳至未”将近四个小时,而且是以少打多,直到“兵卒折尽”,方才悻悻然逃离战场。说明这个时候的魏延就有不错的指挥才能,但他比较楞头青,“死战不退”是他最初的战斗风格。
2. 雒城之战(对阵泠苞,三十回合)
归附刘备后,魏延与东吴有过摩擦,但没有直接动手的记录。刘备入川后,带上了魏延。在攻打雒城之前,魏延为了争先锋之位,与黄忠闹了别扭,言语中满含讥讽,还想和黄忠比试武艺,还是一付“愣头青”的德性。
偏偏刘备就喜欢魏延这付“狂”性,我们发现,刘备总是庇护魏延。魏延都违抗军令了,刘备仍然轻轻放过。
魏延与泠苞交锋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敌将邓贤来了,两下夹攻,魏延败走,黄忠到来,射死邓贤,杀退泠苞,救下魏延。看来,魏延与黄忠这样的超级猛将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3. 涪江之战(对阵泠苞,“战不数合”生擒之)
在涪江坝上,魏延突袭正在挖河坝的泠苞,战不数合,就生擒了泠苞。魏延很聪明,从打三十回合到数合生擒,说明魏延很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自己。
4. 葭萌关之战(对阵杨柏,“战不十合”击败之)
5. 葭萌关之战(对阵马岱,“不十合”马岱诈败,魏延追击中箭)
张飞要去战马超,魏延也请命出战,魏延还是想抢功,这次他没有像对付黄忠那样,语含讥讽,甚至比武,说明魏延并不是“愣头青”,他也清楚张飞的脾气。魏延是带兵先行,抢先与敌人交战,但这次吃大亏了,左臂上挨了马岱一箭。
再往后,魏延的战斗风格大变,开启了“诈败模式”,说明魏延痛定思痛,变得务实起来,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6. 阳平关之战(对阵庞德,“诈败而走”)
7. 阳平关之战(突袭射伤曹操,被庞德“奋力杀退”)
魏延第一次诈败,效果不错,差点干掉曹操。被庞德奋力击退,也说明魏延的武力值在庞德之下,庞德属于较强的一流猛将,魏延则属于一流猛将中的中等水平。
8. 南郑之战(对阵鄂焕,诈败后,与王平、张翼围攻生擒鄂焕)
魏延第二次诈败,这次是生擒了“万夫不当之勇”的鄂焕。这是栽在魏延手里的第一个“万夫不当”。
9.益州之战(对阵雍闿,“战不数合”击败之)
10. 南征之战(一合生擒孟获)
魏延的基本武力值是相当高的,对付弱敌很轻松。
11.银坑之战(对阵祝融夫人,“战不十合”诈败)
第三次诈败,诱擒祝融夫人。
12.冀城之战(对阵姜维,“战不数合”诈败)
第四次诈败,将姜维引入冀城,为后来逼降姜维做铺垫。
13. 街亭之战(对阵张郃,张郃“不数合”诈败,魏延中伏)
两个老对手互相欺骗,也说明在张郃心目中,魏延比王平要难对付得多。
14. 祁山之战(对阵曹遵,一刀斩杀)
15. 陈仓道之战(突袭斩王双)
魏延非常务实,用最省力的突袭的方式干掉了曹魏猛将王双。王双也是个“万夫不当之勇”,魏延搞掉了第二个“万夫不当”。
16.木门道之战(对阵张郃,魏延“战不十合”诈败)
魏延第五次诈败,被诸葛亮颇为忌惮,誉为“万夫不当之勇”的张郃壮烈牺牲。这是魏延搞掉的第三个“万夫不当”。
17.上方谷之战(对阵司马懿,“战不三合”魏延诈败)
魏延第六次诈败。连对战司马懿都诈败,居然还能骗得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心安理得地追上来,可见魏延演技之精湛和成功,绝不亚于陈道明和斯琴高娃。
18.阳平关之战(对阵王平,“战不数合”王平诈败)
此时的魏延已经是天下第一猛将了,无人可敌,他的最后一战,仍然是在“诈”中进行,包括后来被马岱偷袭。
总结一下魏延的战斗历程:从一个愣小子经过战场上的种种尔虞我诈,逐步成长一个诈败高手,全面务实的猛将。魏延是三国时代诈败次数最多的人,总共6次,收效显著。有三个“万夫不当”(鄂焕、王双、张郃)都是被魏延生擒或是搞掉的。
魏延的武艺相当不错,敢向黄忠发起挑战,有他一定的底气。魏延很善于学习、总结和提高,这也是刘备和诸葛亮非常倚重他的原因。
魏延这种聪明脑瓜只在军事方面收效显著,但在政治方面,他始终是个白痴,一辈子都没有半点长进,在这一点上,他远远不及姜维之精明,甚至都比不上王平、廖化等战友的持重。始终不能摆正自己的地位,认清面临的形势,也把握不住到手的机会。
所以说,魏延他只是一个将才,无法继承诸葛丞相的衣钵和遗志,他所谓的“智慧”适合打仗,而决不适合做三军主帅。做镇守一方的重将是他最好的选择,但他过分的野望、愚蠢的政治头脑和狭隘的胸怀害了自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