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重回10元时代,猪肉肉价还能回归十元时代吗?
生猪价格跌跌撞撞已经来到了五月份,谈及上半年的行情来说,虽然一直在持续下跌,但是整体跌幅有限,大多数养猪户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随着五一假期的离去,这两天猪价“滑铁卢”式的下跌出现,让不少养猪户摸不着了方向。这已经是假期后第4天出现下跌的局面了。
截止到今天,根据猪价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猪价继续下跌,和昨天相比下跌的幅度也在进一步加大,放眼望去一片飘绿,特别是东北,华北多个省份猪价已经跌破14元关口,可见当前猪价跌势迅猛,大有继续扩大的迹象。那么5月9日猪价再现“下跌潮”,猪肉肉价还能回归十元时代吗?
根据目前的行情来看,当前的猪价确实很尴尬,价格要是一直跌下去,养殖户估计会倒掉一大批,然后养殖户少了,肉猪少了,价格还得回弹!这个真是矛盾!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这偏偏又是养殖户不愿看到的,对养殖户如果利润过低不利于恢复产能,因为养殖风险太大,非洲猪瘟还没有完全结束,没有暴利产能很难难恢复。那么导致当前猪价大跌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从今年三月份以来,随着国家的一系列调控下,生猪价格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例如加大了临储猪肉的市场投放,大力扶持鼓励农民的补栏复养,对猪价回落起到了积极性作用。随着五一假期的来到,很多养猪户把宝压在了五一假期,希望借助五一消费黄金周的来到,猪价上涨卖个好价钱。没想到的是,今年五一消费不给力,猪价在经过短暂的震荡反弹过后,再次进入了全线下跌。
另一方面,由于前期猪肉价格过高,导致人们对高价猪肉抵触情绪较多,减少了对猪肉的消费需求,虽说猪价已经连跌两个多月,但是猪肉零售价格还在二十多一斤,加上今年经济下行,赚钱不易,市场消费极其疲软。市场猪肉走货不畅,中间商收购积极性不高。加上近期高速恢复收费,生猪调运成本增加,屠企为了减少损失,加大了压价收储力度,养猪户抛售出栏增多,最终导致猪价由北往南形成了一大波的下跌浪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猪价猪肉虽然跌幅还在加大,但是跌到十元一斤的可能性不大。第一,在全国缺猪的大背景下,我国还有一亿多头生猪的缺口。考虑生猪产能恢复需要时间,短期内猪源紧张还是常态。第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生猪生长减缓,出栏生猪会有所减少。第三,随着全国各大院校陆续的开学,食堂正式营业,加上两会召开,经济也在逐步恢复,夏收工作的即将展开等诸多因素,有利于拉升猪肉的消费。
综上所述,不管什么商品都会有涨有落,猪价过高回调下跌也是正常现象。不过在生猪供给紧缺的前提下,猪肉想要回到以前的十多元一斤,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也要心态放平,养好自己的猪。估计今明两年都是赚钱的,只是多少而已。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生猪猪肉双双连续6周下跌?
近期猪肉价格大跌,重回20元的时代,有网友调侃说:这回咱们又可以大口的吃肉啦!
猪肉价格大跌,从年后的2月份开始,国内市场猪肉的价格就一直呈现出下跌的趋势,截止于今天已经连续下跌6周。年前的时候我老家这边的五花肉还是38元/斤,昨天早晨我和母亲上街买肉,五花肉已经降到24元/斤,很明显猪肉摊旁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
通过上文的简单叙述,我们了解了猪肉价格近期下降幅度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回归今天的主题:猪肉价格连续6周下跌,猪肉周期下降的拐点是否已经到了?
首先在回答今天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关于近期猪肉价格下跌的具体原因都有哪些?
一、国内生猪市场的不断恢复。自从年前国内生猪市场爆发非洲猪瘟以后,生猪大量的死亡猪肉的价格暴涨。于是各地政府为稳定市场猪肉的价格,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说大力的扶持养殖户补栏,取消农村限养猪禁养猪等各种指令,所有出台的这些政策都是为了尽快的恢复国内的生猪数量,从根本上来解决市场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等问题。
一转眼,从非洲猪瘟爆发以后,国家大力的扶持各地生猪养殖等工作一直到今天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据可靠消息报道,截止于目前4月份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已恢复60%-70%,因此猪肉价格下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本来过年的这段时间应该是市场猪肉消费量最大的时候,但是今年过年由于猪肉的价格太高,与此同时又赶上疫情的影响,所以今年过年市场上的猪肉基本上没有销量。
猪肉价格连续6周下跌,市场猪肉周期性下跌的拐点是否已经到了?
由于近期市场猪肉的价格不断下跌,所以很多生猪养殖户的补栏情绪低迷,屠宰场的积极性更是不高。再加上此次疫情即将结束,各地餐饮业学校都将恢复正常,猪肉的市场销量可能会迅速增加。因此综上两点,4月份到5月份国内市场猪肉的价格还不好预测,可能下跌也可能上涨,但是大家不用担心的是,即使后面猪肉的价格会上涨,也不能大幅度上涨,只可能是波动性的小幅度上涨,30多元每斤的猪肉价格将一去不复返。
全国猪肉价格开始下跌?
猪肉价格受市场供应量的影响,供大于求,必然价格就下跌,反之,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扬。所以,这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所决定的。至于全国猪肉价格是否能回到10时代?这要与国家政策和国家主导市场的决心和力度有很大关系,还要视国内的养猪业规模和出栏量。总之,我个人认为,如果猪肉价格能够回到2018年的均价,也就是十几元一斤就算不错了。因为猪肉价格再往下跌,就会伤及养殖户。反之,猪肉价格再往上扬,城里的老百姓又喊受不了。这样一来,猪肉价格又要回到暴涨的2019年了,我想,国家并不愿意看到猪肉价格的暴涨暴跌再出现了,当然,全国人民也不希望如此反复,这事关千家万户的生活必需品和开支问题。
猪肉还能降到以前的13元1斤吗?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的涨势一直是大家热议的焦点问题,但是从今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并没有像去年下半年那样一冲上天,反而开始不断下跌,尤其是这段时间,很多地区的猪肉价格还首次降到25元/斤以下。那么按照目前猪肉价格的走势来看,猪肉还能降到从前的13元/斤吗?
现在想想13元/斤的猪肉,真的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其实别说13元/斤的猪肉了,就连20元以下的猪肉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到了。虽然大家都在期盼猪肉价格能降到以前的13元/斤,那么猪肉价格真的会如大家所愿吗?
导致近期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导致,距离疫情发生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现在我国的疫情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但是由于海外疫情形势严峻,再加上疫情传播速度太快,所以截止到现在,大多数学校尚未开始复课,大多数餐饮业也未能恢复正常营业。本来每年的3-5月份就是猪肉的消耗单价,再加上受到学校停课和餐饮业暂停营业的影响,导致市场上猪肉的需求量大幅度降低,很多养殖户在近期猪肉价格下跌的影响下纷纷出栏,造成市场上供大于求,自然会使猪肉价格开始下跌。
虽然现在各地猪肉价格下跌的幅度很大,但是大家所期盼的13元/斤的猪肉,短时间内并不会到来。原因有以下两点:原因一,国内存栏量依然不足。在非瘟的影响下,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出现了断崖式下降的趋势,去年下半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一度降到近十年内的最低值,虽然后来国家鼓励养殖户养猪,但是由于非瘟依然存在,再加上猪仔价格太高,所以生猪存栏量恢复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由于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依然很低,所以猪肉价格在短时间内并不会降到13元/斤。
原因二,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猪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为玉米和大豆,这两种作物我国主要依赖进口,在国外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宣布暂停了粮食出口的政策,这便会影响到我国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如果这些国家迟迟不宣布恢复粮食出口,那么肯定会导致玉米大豆价格上涨,养殖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原因三,猪肉需求旺季即将到来。目前我国的疫情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很多省份已经宣布了开学时间,餐饮业也即将开始恢复营业,随着学校复课、餐饮业恢复营业,再加上五一小长假和端午节的到来,猪肉的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猪肉价格出现上涨。
综上所述,虽然大家都在期盼猪肉价格能回到13元/斤,但是根据目前猪肉的形势来看,猪肉价格在今年出现13元/斤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你们那里的猪肉价格下降了吗?现在多少钱一斤了?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还能不能回到13元?
猪肉价格确实很贵,当前还略显降低,相比去年同期的猪肉价格35~38元/斤相比,现在市场上在23~25元/斤,下跌的幅度还是十分明显的。那么,猪肉为什么会涨价?现在这么贵,何时回归到13元/斤的价格?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我们本着客观的态度分析,就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
第一,猪肉价格上涨就是生猪存栏量不足。自从去年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就一直翻筋斗式上涨,而且从来都没停歇过。猪肉价格上涨,根本的原因就是生猪存栏量不足。而导致不足的根源,源于2018年8月之后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那时为了防疫需求,凡疫情期感染的生猪,及与之15公里范围内的生猪,全部灭杀;还有当前因为环保需求,各地农村全部清除各类大中小型养殖场。在这二者重压力之下,养猪场几乎遭受到灭顶之灾。
第二,回归13元/斤的价位行情需要时间。当前生猪价格在14.7~14.9元/斤活动,看样子下跌的行情变得可能性已经收窄,持续一较长一个时间下跌的猪肉,理应开启上涨模式。现在每头生猪价格在14.7元/斤,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互相掣肘。可以肯定地说,今年生猪价格不会在跌破14.5元/斤的红线,那猪肉要回归13元/斤是不现实的。那真正到跌到这个行情,也是新年过后会向着这一目标前进。
总之,生猪价格进入持续低迷期,要再度回归到较低价位水平。短期内,生猪价格或还能遵循相关的规律生长;长期来看,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力量不断积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