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医保产业链,中国科研机构的医疗机器人研发成果怎么实现商业化和走向全球

诗佳网

央视曝光医保产业链,中国科研机构的医疗机器人研发成果怎么实现商业化和走向全球?

“手术时间一长,医生难免会手抖。手术机器人能够过滤抖动,避免给患者带来的威胁。”北京和睦家医院医生朱刚坐在电脑边,回放自己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完成的手术:两只微型机械臂从腹部小孔进入患者腹腔内,切除肿瘤。

自1996年问世以来,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达芬奇经过几代更迭,一度成为医疗机器人的代名词。如今,更多类型的机器人开始出现,在各个医疗环节辅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点击蓝字查看医疗机器人精彩表演:开一次机就 3 万费用的手术机器人到底有多牛!

央视曝光医保产业链,中国科研机构的医疗机器人研发成果怎么实现商业化和走向全球

目前的医疗机器人市场中,欧美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中国医疗机器人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还未实现医疗机器人产品规模化,在医疗机构的普及率也较低,但正努力赶上。

走进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是干什么的?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那么医疗机器人则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它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医疗机器人是机器人,更是医疗器械。

医用机器人分类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分类,医用机器人可以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四大类。

手术机器人

• 操作精细,伤口小,出血量少,用时短

• 增加医生视野,减少手部颤动

• 减少参加手术医护人员,降低成本

康复机器人

• 有效促进精神系统的功能重组,代偿和再生

• 有效缓解肌肉萎缩和关节萎缩

• 优化了医护资源

辅助机器人

• 可以感觉并且可以处理感官信息后给予用户反馈操作的设备

• 可以满足患者、行动不便或老年群体对医护的需求

服务机器人

• 常见的医疗服务机器人有医用运输机器人以及消毒和杀菌机器人

• 帮助医护人员分担一些沉重繁琐的运输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疗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政策推动,医疗机器人应用被广泛关注

自2015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以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医疗领域作为重要的民生领域,对医疗机器人研发生产的支持也一直是各大政策文件关注的重点。

2015年5月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积极鼓励国内医疗器械创新。

2015年12月

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新型医用材料、高性能医疗仪器设备、医用机器人、家用健康监护诊疗器械等诊疗设备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2016年4月

2016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4部委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现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

2021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07亿美元

全球的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其中手术机器人规模最大,康复机器人增速最快,分支中外骨骼机器人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训练机器人和仿生假肢机器人等也将已较高的增速增长。

▼全球行业市场规模 (单位:亿美元)

▼不同分支市场规模(亿美元)

美国在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布局处于领先地位,亚太地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份额分布图

自1985年Kwoh等采用PUMA500机器人作为辅助定位装置完成首例脑部手术以来,医疗机器人已经经历了29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世界已有33个国家、800多家医院成功开展了60多万例机器人手术,手术种类涵盖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脏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喉科等学科。

▼2010-2017年国际医疗机器人销售情况(单位:台,亿美元)

随着达芬奇机器人的火爆,带动了国内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新成立的公司增长明显。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布局尚处于早期阶段,上市公司多为跨界进入医疗机器人领域。

世界市场:美国医疗机器人企业独领风骚

▼美国各领域医疗机器人代表性企业分析

应用领域

国家

企业名称

发展介绍

手术机器人

美国

Intuitive Surgical

代表产品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2000年7月11日,FDA批准了达芬奇手术系统,时期陈伟美国第一个可在手术室使用的机器人系统,目前已在全球安装超过3600套系统。

Verb Surgical

成立于2015年12月,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生命科学部门Verily与制药巨头强生联手创办,该新公司将致力于开发机器人外科手术平台。

Medtronic

公司成立与1949年,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洲明尼阿波利斯市,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致力于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终身的治疗方案。

Medrobotics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独家授权的Flex机器人系统,此系统与2015年7月通过了FDA的审批。

Auris Surgical Robotics&Hansen Medical

创立于2011年,目前总部在硅谷,之前主要专注于眼科手术(白内障)的微型手术机器人系统,目前更多专注于腔内手术。

制药机器人

美国

Aethon

成立于2004年,总部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自主移动输送机器人,能够携带大量的行李架、手推车、重达453公斤的药物、实验室标本或其他敏感材料。

德国

Omnicell&Aesynt

创立于1992年,Omnicell被KLAS评为2015年最佳药房自动化设备供应商。2015年,Omnicell同时收购了另外两家药房自动化供应商。

Innovation Associates

1972成立的工程/技术服务制造公司,20多年以后,它的主营业务完全转移到了药房自动化。如今,它已经成为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美国

Ekso Bionics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加州伯克利,是骨骼康复医疗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

Barrett Medical

MIT下属公司拆分出,拳头产品WAM是一款轻型高度灵活的带反向力驱动机器人手臂。

德国

RewalkRobotics

成立于2001,总部位于柏林,公司前身是Argo Medical Technologies医疗科技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制造可穿戴外骨骼动力设备,帮助腰部以下瘫患者重获行动能力。

英国

Rex Bionics Limited&美安医药

关注于研发、生产和商业化针对下肢功能障碍病人的外骨骼机器人的创新型公司。

日本

Cyberdyne

2004年,日本筑波大学教授创立,产品HAL于2013年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安全认证的机器人外骨骼产品。是日本首家生产医用及社会福利事业用机器人上市公司。

瑞士

Hocoma&蝶和科技

2000年成立,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专注于智能康复机器人的研发,积极改善由于脑疾病、脊髓损伤和退行性病变引发的功能障碍

医院消毒机器人

美国

Xenex

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通过摧毁可能导致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的致命微生物来拯救生命并减少痛苦。

远程医疗机器人

Intouch Health

公司于2002年成立,总部位于加州。其开发的远程医疗机器人可以给偏远地区的病人或无法远行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卒中、心血管和烧伤方面的紧急咨询。

VGo Communications&Vecn a Technologies

成立于2007年,提供视频通信解决方案。

陪伴机器人

Luvozo PBC

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马里兰州,公司专注于为提供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开发陪伴机器人。

日本

Honda Robotics

本田公司研发,后续可以协助老人或卧病在床或轮椅的人料理生活。

国内市场:医疗机器人市场份额占全球5%

随着国内智慧医疗建设的发展和普及,初步估算2017年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13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份额占到5%左右。

▼ 2014-2017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2008-2017年中国各地区医院医疗机器人引进明细(单位:台)

机器人应用

医院名称

具体应用

导诊机器人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能够清晰对医院所有科室的位置、门诊大楼地图、219个常见病和症状对应的科室信息,以及51个常见问询知识进行回答。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南京鼓楼医院

截止2017年1月末,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突破1000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截止2017年2月末,胰腺中心完成了第100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截止2017年1月初,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完成了602台

配药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配药失误率为零,短短20秒左右就能把药品送到10楼病房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配药时间短,智能输液监测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化设备

康复训练机器人

襄阳市中心医院

借助机器人对病人进行科学、高效的康复训练

可穿戴智能康复机器人

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康复专科

用于截瘫或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下肢康复机器人

西安仁济医院

帮助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幸存者解决步行功能障碍问题。

肺癌识别机器人

安徽省立医院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

通过研读肺部CT片识别是否有炎症或癌症,准确率超过95%。

我国医疗机器人代表企业共36家

截止目前,国内有36家医疗机器人的代表性企业,其中上市企业两家,楚天科技和新松机器人。共12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大约在80140万人民币(由于机器人是实体行业,有18家企业未公布其融资情况,所以真实融资额会远远大于8亿人民币)。

01、全国28%医疗机器人创始人来自哈工大

▼国内医疗机器人企业概况盘点

▼超过28%的科研团队和创始人来自哈工大

当然除了哈工大,创始人来自清华有2家,来自上海交大的有3家,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有3家,但是这些与哈工大相比差距不小,于是我们带着好奇,去探寻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机器人领域为何如此厉害?

哈工大机器人实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一个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主体是1986年成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点焊机器人。

其他院校实力

当然除了哈工大,北京航空航天的实力也不同凡响,北航有一个机器人研究所,于1987年由张启先院士创建,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研究实体。目前其医疗与服务机器人产品包括:小型模块化骨科机器人系统、脊柱磨削导航及机器人系统、幕墙清洗机器人、数字化手术床、床椅一体化系统以及脑立体定向机器人。

02、全国辅助机器人占三分之一

以上36家医疗机器人企业中,手术机器人有7家,康复机器人有11家,辅助机器人有12家,服务机器人6家。

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大类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矫形外科机器人系统、神经外科机器人系统、可操纵的机器人导管、及其他临床手术机器人。

根据《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手术机器人占全球医疗机器人份额60%以上,占比最重。

康复机器人

在此次报告中,康复机器人企业占比较高,在31%左右。康复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与人口结构与疾病模式的改变、利好政策、市场产品匮乏,急需借助智能康复产品有重大关系。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康复机器人企业有Hocoma、Lokomat、Armeo、Erigo等,国内的企业,如广州一康,他们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产品主要包括上、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通过实时模拟人体手指与手腕运动规律开发而成,具有手指屈肌肌力信号与伸肌肌力信号评估功能,同时既可以训练手,也可以训练腕部。

辅助机器人

本次报告的辅助医疗机器人企业占比33%,其实目前并没有辅助医疗机器人准确的定义,此次盘点将胶囊机器人、输液药物配置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机器人、虚拟助理、导诊机器人等都归纳为辅助机器人。

辅助手术的机器人:为确保手术精准,新松机器人可以实现人体上身多位置多角度的定位功能,并在磁定位传感器的导引下避让人体骨骼对进针的影响。在工艺设计上,医疗辅助机器人将机械人本体、热消融设备、导航系统、诊疗床集成一体。机器人的研究是多学科交融的结果。

输液药物配置机器人: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静脉用危害药物调配模式已经逐步从普通治疗室调配模式发展到生物安全柜集中调配模式,到目前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的调配模式。卫邦科技自主研发的WEINAS智能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主要针对危害药物调配,她立足于解决临床需求,用独特的智能化技术平台解决了目前临床90%以上西林瓶、安瓿瓶调配,并支持多种溶媒及输注模式调配。

胶囊机器人:安翰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对传统的胃镜检查术进行了革命性的“不插管”创新,受检者只需吞服一粒胶囊大小的胃镜机器人,即可在15分钟内完成无痛无创无交叉感染的胃镜检查,全程无需麻醉,检查后胶囊机器人随消化道排泄,一次性使用不回收。

虚拟助理:基于云计算、IOE和Web3.0语义等先进技术,万物语联研发了具备自我认知学习能力、能够像人脑一样理解复杂数据并形成结构化知识的SEMIOE生物元引擎等一套认知技术,创建了领先世界同行业的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专注为医疗智能设备连接、个人数据集管理以及健康知识运营领域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服务机器人

在此次划分中,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帮助护士进行输液服务、配药服务、体检服务、情绪抚慰的企业和家庭看护、服务、陪护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主要是辅助老年人、儿童生活。具有服务、安全监护、人机交互以及多媒体娱乐四大功能。

中国的医疗机器人市场,从需求方看,医疗机器人行业需求空间大;从支付方看,支付主体目前是自费为主,保险支付占比在逐步提升;从供给方来看,医疗机器人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行业整体处在一起做大蛋糕的阶段;从资本方看,投资界大热,值得持续关注。

因为需求方需要培育,支付方医保支付较少,医疗机器人投资回收期较长,但是随着销售扩大规模效应等影响利润率预计会逐步提升,我们也希望中国机器人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尽快出现像“达芬奇”一样的企业,这需要院校科研机构、资本、企业、政府多方的努力。

安徽2022重大项目清单?

2022年,安徽将聚焦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及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等重点区域,落地实施重大政策措施、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三张清单”。

其中,重大事项包括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推动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水上长三角”“数字长三角”、加强与沪苏浙教育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推进异地医保即时结算等

中国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吗?

我国独一无二的技术主要有“反舰弹道导弹,量子通信”,基本上国际上没有,而国内有的也就是这两项了。至于“高超音速武器,高铁,基建,5G,KBBF晶体等等”并不是我国独有的,只不过保持世界领先而已。

说起我国的科学技术,那还得从古代来看。古时我国就出现“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地动仪”可以说那时我国的科技绝对是遥遥领先世界的。只是在近代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我国科技的落后,西方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半导体技术为主的新科技。

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占领了科技制高点,就可以在经济,军事领域独领风骚。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的本质也就是科技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也就决定了其能否在这个世界上脱颖而出。

我国独一无二的技术之一:反舰弹道导弹

打击水面舰艇的武器无非是鱼雷和导弹,而导弹则是攻击舰艇最有效的武器,反舰导弹又分为“反舰巡航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我国的反舰弹道导弹主要就是东风-21D和东风-26,只不过东风-21D已经显得落后了,在作战距离,打击精度,突防概率上是不如东风-26的。东风-26导弹的射程在4000千米-5000千米之间,保守估计基本上可以攻击最远4500千米处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登陆舰。

既然东风-26导弹可以用来攻击远在4500千米处的航母,那么就证明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在5000千米范围内可以随时发现,跟踪,锁定敌方水面大型舰船的侦查体系。因为在近5000千米的距离上东风-26还是需要中继制导的,这就得由太空的侦查卫星来提航母的精确坐标了。要知道航母在海上是移动的,东风-26的弹头在末段必须要能够锁定航母,这也是个不小的技术难点。

我国独一无二的技术之二: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分别属于守方和攻方,米国在量子计算领域保持零先,而我国则在量子通信领域保持领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已经被发射升空了,从距离地面500千米的墨子号发射出的信息,到达了相距1120与乌鲁木齐南山站和青海德令哈站。也就是说,我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完成了天地之间的联络。另外,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干线量子通信已经建成了。这一切都说明,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上绝对走在了世界前列。当然了,除了量子通信之外,我国的量子计算技术发展也比较快,只不过没有米国的领先而已。

我国的科技始终是在发展的,目前有两项领先世界。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届时,我国的科技将引领世界的发展。

造车现在都这么容易了吗?

小米科技公司掌舵人-雷军在3月30日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看完整场发布会,作为米粉的我内心有多激动你们可能体会不到,2010年的时候,当三星,诺基亚,HTC等手机品牌在国内售价三四千的时候,雷军同几大联合创始在喝完一碗小米粥之后决定成立小米公司,就这样小米1以1999的价格硬生生的将三星他们拉下王座,直到2020年年底的时候 小米账上现金流有1080亿元,这些资金完全能称得起雷布斯的造车梦想,由雷军本人亲自带队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再全力冲刺至少5-10年的准备”。情之所至,雷军眼里闪着泪花,屏幕前的我也是泪眼婆娑,这才是我认识的小米,敢勇于挑战自己,做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事,小米依然是我眼中酷酷的小米。

言归正传,小米现在入局汽车行业,在燃油车市场算是比较晚,但对于新能源市场正好处于风口处,小米的打算也是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与国家未来战略相契合,细数雷军的顺为资本(风险投资公司)对外公开的企业多达500家,除去蔚来和小鹏等新造车势力,还有做电控的奥易克斯,自动驾驶的智行者,激光雷达的北醒,地图导航的凯立德等,毫不夸张的说,小米现在除了没有造汽车外壳的生产线,其他相关的产业链都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现在还有人会说雷军是在吹牛么?

据可靠消息透露,小米高管已经开始与吉利开始接触,相信不久后吉利汽车生产线可能会成为小米汽车的代工厂。“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只要19999”,在座的各位心里是不是也有一丝丝激动,大众跟资本都看好小米 ,也对小米造车充满信心,手机行业造就的”价格屠夫“称号不只是口号那么简单!

在说回题目中提到的发动机技术,燃油车最重要的三大件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一辆车好不好全看三大件的质量,最出名的就数马自达自己开发的创驰蓝天技术,skyactive发动机,爱信代工生产自研的6AT变速箱,外加调教优良的底盘,一举让马自达夺得”东瀛宝马“,”广岛保时捷“的称号。但是,但是智能电动车领域根本不需要发动机跟变速箱,有疑惑我们可以参考比亚迪汉EV,特斯拉等,电动车造的好不好全看一个企业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这也是电动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新技术。

电机就相当于燃油车的发动机,用于驱动车辆,传统汽车发动机效率只有38%-43%,而电动车电机可以轻松达到95%。简直不给燃油车一点活路。电控这方面很多车企都在往智能化方向靠拢,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华为,阿里,腾讯,小米,哪个不能独当一面,电控这方面不说第一起码能排进前三,现阶段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电池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号称电池自燃终结者,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造出更优秀的电池 。

小米造汽车,我们应该充满期待,对于一个刚成立11年互联网公司,应该给予它足够的敬仰与包容,小米的每一次出航也是承载着米粉的愿望,我们的目标就是星辰与大海。

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可信吗?

靠谱的。

亚信自1993年创立,秉持“把互联网带入中国”的理想,搭建了中国商业化互联网骨干网-ChinaNet,为全球10亿用户提供电信业务支撑服务,并成为在美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企业。2014年,亚信开启全面战略转型,致力于成为产业互联网领航者。亚信数据作为集团统一战略和布局政务大数据领域的重要板块应运而生,公司于2022年获得重要产业资本——航天科技集团战略投资,顺利完成A轮融资,自此获得国有资本背书,目前正处于上市筹备计划中。

亚信数据致力于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政务服务、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推动各级政府政务治理和民生服务智慧化,让社会、企业和居民共享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依托亚信多年电信行业积累,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全产业链、全周期的大数据产品、人工智能平台、垂直行业云服务平台、大数据交易平台和数据运营平台。亚信数据已将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广泛应用在社会治理、医疗健康、乡村振兴、知识产权等领域,形成城市大数据、城市app、智慧医疗云、医保基金智慧监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等“互联网 政务”应用,重点解决政府和居民关注的问题。

在北京的话,亚信也只会给你6-7k左右的待遇(不过,全年是13个月工资,3-6个月工资的年终奖),但是如果你特牛逼(由于面试时凭几个面试题目是无法判断的,那么就需要你有比较有说服力的经历,比如在HP,SUN,ORACLE之类的公司工作过;或者是读研时有过大型系统的开发经历----这个恐怕更不大可能),也可以谈到个不错的待遇。之前我见过个毕业一年多点时间的,私下问他,说是谈到9k,应该是很不错的了。进来之后,以前平均是一年到两年会有调薪的机会,调的幅度看你的能力提升和你的上级对你的认可度了。

顺便说下亚信联创的行当。亚信原来专注于移动(主)+联通(少)+电信(更少),联创原来专注于电信(主)+移动(少)+联通(更少),(09年当我从联创到亚信半年后,这两个居然穿一条裤子了),所以业务上也算是优势互补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