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重大发明,16世纪以前中国的发明有多少项?
175项
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创造从11世纪开始,世呈下降的趋势。据年《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上的重要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共231项,其中我国有135项,占总数的58.4%;从11世纪到16世纪,世界上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有67项,其中我国38项,占54%,可见这个时期比前个时期下降4.4%;西欧恰恰相反,重大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绝大部分集中在11世纪到16世纪期间取得的,是明显上升的趋势。到17世纪初,中国的所占比率就低于西方了,这时就是明末。
综上所述,到16世纪,尽管我国社会生产和技术与西欧相比在量上和达到的程度上基本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在发展速度和趋势上,西欧已出现了明显的优势。而这些是无法用蛮族入侵之流的胡话来掩盖的事实,毕竟少数民族蒙古族的元朝是中华古典数学和技术的又一高峰也是事实
为什么现在没有再出现过对人类发展产生巨大变革的发明和发现?
你这观点我不认同。期码说电脑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丶大数据丶人造卫星丶太空船丶两弹丶遗传基因组丶人类对宇宙的微观和宏观认识丶生物工程等等,难到不是对人类发展产生巨变革的发明和发现吗!至于发明,只说到我国,便年均百万,世界仅百年科技增量已超过过去千年的总和,可见,无论质还是量,你此提问无有是处。
五大科技成果包括?
:核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在能源、材料、自动化、海洋和环境等高新技术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
步。
1、核能与核技术
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反应将产生和释放出远大于机械能、化
学能等产生的能量。核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既安全
又清洁、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
194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首次实现了
人工控制的链式核裂变反应。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
52年第一颗轻核聚变的氢弹爆炸成功。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
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60年代以后,核电站进入实用阶段,发展
至今已成为一种重要能源,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5。
核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材料、考古和环保等领域
。4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开始大量生产,1947年比利发明了C14测定
年代的方法,1951年开始使用Co60等放射性元素治疗癌症,70年
代以来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广泛应用于临床,80年代
初发展到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
2、航天和空间技术
1903—1914年,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为动力的航行理
论,奠定了航天学的基础。1919年,戈达德提出火箭飞行的数学
原理,并于1926年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的火箭。
1942年,布劳恩主持设计发射的液体军用飞箭成为二战后各国火
箭发展的蓝本。
1957年,苏联用洲际导弹的火箭装置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空间时代”从此开始。1961年,苏联发射载人宇
宙飞船,人类首次飞向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登月,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1971年,苏联建造空间
站,人类首次在太空中有了活动基地。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
机成功,从此人类可以自由进出太空。
自50年代后期起,人类开始对月球和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
遥远的行星际空间进行探测,至今已发射了100多颗空间探测器,
去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
生存环境的影响。
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它对人类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产生了全方位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06年,三极电子管的发明使电信号放大,从而使远程无线
电通信成为可能。1947年,第一只晶体管的诞生为电子电路集成
化和数字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945年问世的电子计算机,已经
历了第一代(电子管,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第二代(晶体管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第三代(集成电路,60年代中至70年
代初)和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初开始)
等发展阶段,80年代开始对新一代的智能计算机、光学计算机和
量子计算机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果。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计算机向巨型化和微型化两极
发展。70年代中,巨型机的向量运算速度超过了每秒亿次;微机
则进入了千家万户,标志着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当今,巨型机
的运算速度已达每秒3.9万亿次,而计算机互联网络则在2亿多网
民的学习、研究、交流、贸易甚至娱乐等方面创造了崭新的工作
和生活方式。
4、激光技术
1917年,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的辐射的过程中,提出了“受激
辐射”的概念,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1958年激光被发现。19
60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它用红宝石晶体做发光材
料,用发光强度很高的脉冲氙灯做激发光源,在这种受激辐射作
用下产生的一种超强光束就是激光。
继红宝石激光器之后,半导体激光器(1963年)、气体激光
器(1964年)、自由电子激光器(1977年)乃至原子激光器(19
77年)等相继问世。
5、生物技术
基因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20世纪下半叶蓬勃兴起和
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的最前沿领域。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阿尔
伯和史密斯发现细胞中有两种“工具酶”,能对DNA进行“剪切”
和“连接”;内森斯则使用工具酶首次实现了DNA切割和组合。D
NA的重组能创造性地利用生物资源,实现人类改造生物的遗传特
征、产生人类所需要的生物类型的意愿。80年代以来,已获得上
百种转基因动植物,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药物的研
制和生产则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新的福音。
除基因工程外,生物技术(即生物工程)还包括细胞工程、
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领域。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路
易斯诞生、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出现都是细胞工程的杰作;加酶
洗衣粉和嫩肉粉等则是酶工程的产品;现代发酵工业始于青霉素
的生产,现已大规模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等。至于根据需要
对天然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改造,生产出新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
的优质蛋白质,更是日益受到重视,被誉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塑料发明时间?
是在20世纪初期发明的。
第一种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1907年7月14日,他注册了酚醛塑料的专利。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称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20世纪有哪些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
20世纪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
1、飞机: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号”,它的发明者就是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
2、青霉素: 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 3 、雷达:1904年侯斯美尔发明电动镜,是利用无线电波回声探测的装置,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 4、电脑、互联网技术 20世纪40年代,一项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发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实验室电脑诞生了。 5、原子能核电站的诞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