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比赛出意外,无人机迷宫赛注意事项

诗佳网

飞行比赛出意外,无人机迷宫赛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首先,必须按照比赛规定使用合法的无人机,并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其次,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赛道标识,不能在比赛过程中违规;再次,参赛选手应该提前了解好赛道的地形和赛道难度,以便做好飞行规划和赛前准备;另外,选手应该保证无人机的电量充足,并备份好飞行数据,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总之,无人机迷宫赛要求选手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和足够的飞行经验,并且要有严谨的比赛态度和充分的准备,方可取得好成绩。

有人表示敬佩有人说她自私?

文章来自公号:摇到外婆桥

飞行比赛出意外,无人机迷宫赛注意事项

5月12日这天,一个年轻的生命消失在一次翼装飞行中,飞行失败、不见踪影、尸体被找到,屡次上了新闻热搜。安安的最后一次飞行视频被新闻播出,随着一个潇洒的跳出,我们看到了十几秒的惊艳飘行,还有突然失常的极速下坠,随后就是失踪。

逝者安安被很多人不理解,当他们用刻薄且事不关己的口吻说出“作死”的话后,我就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这波对逝者的感慨和热议让我想到了17年离开的潜水员“D姐”徐海燕,同样是高风险职业,她的去世也曾引发对生命方式选择的辩论。这个世界总有一些蝼蚁,一些人生目标只是活下来的生物,他们永远理解不了那些向生命极限挑战的举动。

5月12日正好是四川汶川地震纪念12周年,很多人联想到在地震中丧生的同胞,就武断地认为从事极限运动的人不热爱生命,觉得很多人活下来都如此之难,为什么要去做一项死亡率极高的飞行运动?

不得不说,不同成长环境的人思想境界是不同的。并非是说极限运动的参与者就更高端,一心求稳的普通人就不入流。无论哪种人都是成长于父母的期待,一路好不容易才走出后来的样子,谁都不会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但是父母给了生命,后来的人生如何是需要自己开拓的。有一些人喜欢冒险,不甘心平庸地活,而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一个稳当的人生。选择不同,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同。

自古以来,这个世界上就有极限冒险的人,他们并非无聊,并非不热爱生命,恰恰相反,历史上留名的那些冒险者,那些为后人敬仰的勇者,都是让生命发光发热的人。他们的经历让凡人明白,生命还可以如此绚烂。

极限运动者正是不甘狭隘地活,想极度拓宽生命的可能性,他们不光是自己寻求刺激,也给他人带去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生命危险对他们来说,只是这个过程的附带风险。

那些喜欢挑战的人,不甘心生命只是微弱的烛火,而是要让生命爆炸,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旅程不只有自己感官的刺激,也携有我们这些敬仰者的期待。凡人不敢以身试险,只能看着那些大神用生命代替我们画下人类骄傲的刻度。

明朝人万户自制火箭失败,他在点火的那一刻没有想过自己有可能会回不来吗?他肯定是知道后果的,但还是坚决地走出了这一步。在科技后援远远跟不上的年代,万户随着火箭爆炸成了人类对太空渴求的焰火。至今全世界都把他称作“世界航天第一人”,月球上都有纪念他的环形山。

哥伦布扬帆起航的时候,并不知道前方是财富还是凶险在等着船员们。古代的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探索出行动的边界,才有了我们现在对世界的认识。你总不能说他们无聊,是吃饱了撑的吧?

我们现代人虽然嘴上说看不上冒险挑战,但是我们选择很诚实,很多人喜欢围观和欣赏极限挑战,这你不得不承认。

短视频上那些跑酷的少年,为了热度,在高楼顶上上下下,毫无防护,依然受众人追捧,虽然有人嗤之以鼻,但是我们看的时候,那种紧张刺激,证明了我们是钦佩他们的。

《极限攀岩》,那部纪录片换起了多少人的向往,当然我们颤抖的手顶多在网络上给他们点个赞,却不敢跟随其脚步,不是他们太过搏命,而是我们内心的软弱。

回到这次的逝者安安本人,她当然也深知从事这一极限爱好的风险。但是风险很大,乐趣又是何其多!翼状人耳旁响着呼呼的风声,滑翔时的那种优雅和惬意,是在地面上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

安安来自一个富足的家庭,父母没有给过她面对未来的压力,也造就了她宽大的胸怀和志向。她生前就是极限圈的名人,曾经专门休学去参与极限运动,一开始是初级阶段的滑雪,后来是潜水,再后来习惯于跳伞,最后触及到终极的翼状飞行。

作为有钱人家的女孩子,她不追求奢侈品的生活,也没有在这个年纪和很多小女孩一样和恋人卿卿我我。她喜欢外面的世界,喜欢那种挑战生理极限的感觉。做这行多年,她已经能平静面对同行的受伤和离去,她说过:“极限运动给我面对死亡和伤痛更加平和的勇气,也让我不断对自己对生活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另一个探险家徐海燕,她生活中也是个衣食无忧让人羡慕的高学历人才,深水探险对她来说不过是发现自己丰富自己的一个手段。她说,“潜水的路上有许多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然而这一路最迷人的,还是不断重新发现自己。

徐海燕的豆瓣主页只有一行小小的注解:可有可无的人类。我们知道她当然不是可有可无的,她的同行以及知道她过往的人,无论再过多少年,当想起冒险事业的时候,都会想起她曾经留下的一笔。

而像安安这样乐于挑战生命极限,享受飞在高空俯视大地的人,不会因为一两次失败和同行的离去,就放弃自己对自由的追逐。

也许你不喜欢这种形式的挑战自我,但是请理解并包容他们的存在,尤其是有人逝去的时候,请对他们说句“安息”。

为什么有的时候会看到飞机飞的时候后面会有一条白色的尾巴云?

万里无云,或者有几许薄薄云彩的蓝天背景上,人们常常看到一些飞机拉出一道道优美的白烟。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空军的战斗机,它们飞得很高,有时飞直线,有时飞曲线,恣意翱翔,白带跟随,美丽如画。

它们是在表演吗?那白烟是喷洒出来的吗?

不是。其实这只是战机在高空训练,后面的白烟不是特意喷出,而是在发动机尾气在空气中被动留下的尾迹,又叫尾迹云、机尾云,民间俗称飞机拉烟。

飞机形成尾迹的原因有几种,不能一概而论。

除了飞行表演的人为拉烟,这种被动拉烟,一种是废气尾迹,一种是空气动力尾迹,还有一种是对流性尾迹。

废气尾迹是最常见的飞机拉白烟现象。

这种尾迹又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废气凝结尾迹,一种是废气蒸发尾迹。

废气凝结尾迹的产生原因,是飞机飞行时燃料消耗后的余热和水汽随废气排到飞机外面,遇到高空冷空气就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就会在飞机后面拖曳出一条长长的白烟状尾巴。

废气凝结尾迹形成的条件是高空和低温,一般飞机在8000米以上高空,温度在-41℃到-60℃之间才出现,高于-40℃或低于-60℃,就不出现这种尾迹了。

所以飞机在高空时,有时会有白烟,有时又没有白烟;有时飞机较低时断断续续产生白烟,飞得越高白烟越明显,飞到更高处反而断断续续,最后又没有了,就是这个道理。

废气凝结尾迹季节不同也有一些差别。一般冬天更多一些,夏天少一些。这是因为冬天气温更低一些,形成这种尾气的高度会更低一些,而夏天形成的高度更高一些。

废气凝结尾迹存在时间较长,其厚度可达2千米,存在的时间一般都在1小时以上甚至更长。尾迹较多的死法甚至会扩展成一片云层。

废气蒸发尾迹一般发生在较低的空中,那里的气温没有达到凝结废气尾迹的条件,而飞机尾气的加热作用导致附近空气湿度减少,水汽蒸发,就会在白色云层中留下一条透明的缝隙,这种尾迹一般会在薄薄的云层中出现。

空气动力尾迹的产生过程。

这种尾迹产生是因为飞机在接近饱和的空气中飞行,由于机翼上下压差不同或螺旋桨顶端搅动形成的螺旋状空气漩涡,这种漩涡中心气压降低,凝结成小水滴而形成的飞机拉线。

这种拉线与发动机尾气不一样,一般在较低空中形成,而且不是出现在飞机发动机喷口,而是出现在机翼的两个尖端,拉出两道凌厉的白线,就像两道剑气,十分壮观。

这种尾迹时间很短,会很快消失。

对流性尾迹产生原因。

这种尾迹也与飞机喷出的废气有关。前面说的废气凝结和蒸发尾迹不同的地方,就是一般发生在较低空状态,飞机喷出的尾气与空气混合后,由于对空气进行了加温,而导致空气上升形成的白色烟雾状尾气,这种尾迹会在飞机后面千米之处,比凝结尾气要宽很多,而且维持时间更长。

以上时飞机飞行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还有两种非自然现象产生的尾迹。

一种是空中放油,还有一种就是飞行表演人为拉烟。

空中放油是因为载荷的燃料有多,超过飞机允许的降落重量,必须在空中放掉多多余的油料。

飞机在设计时,都有一个最大起飞重量和降落重量。起飞重量一般都大于降落重量。

所以飞机在起飞时,都根据需要到达的目的地而加好油,但这些油如果没有使用到一定的量,在降落时就会负载过大,而对飞机起落架和其他部件造成损害,甚至发生重大事故。

但有时候飞行总会发生一些意外,导致飞机无法到达目的地或者返航,这样油料就会有多,就必须在空中放掉一部分。

这样看起来就也会出现飞机拉烟的现象。

飞机放油有专门的释放口子,会把燃油加压粉碎到很小雾滴释放,将给环境和地面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还有的战斗机会在放油的同时点燃烧掉。

飞行表演的各种拉烟活动就是人为制造的效果了。

在一些航空表演上,我们常常看到一架或数架飞机,在天上作着各种优美的动作,时而合为利剑直插云霄,时而翻飞散开,繁花怒放。这些飞机拖曳着姹紫嫣红的彩色烟带,像仙女的霓裳飘带,美艳壮观。

这就是表演拉出的彩烟。这种彩烟是将某些化学试剂装在高压容器里,当飞行员开启这些容器阀门,这些化学试剂就会喷射出来,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层烟雾。

不同的配方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就像我们看到夜空中放的彩色焰火礼花,就是根据不同化学配方制成的。

用柴油在飞机喷气口喷出,利用飞机喷出废气燃烧出白色烟雾,是各国惯用的最常见拉烟技术。

各国对于彩色拉烟方式和配方都有自己的特种技术,因此一般都会保密。但要拉出好看的烟雾并不难,难的是既要拉出好看的烟雾,又要无毒无害对飞机安全的环保配方。

网络上有人晒出各种配方,也不知真假。咱科普不是科学研究,就不穷究这玩意了。

总之飞机在天上产生的拉烟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以上那些原因。

飞机拉烟对军事研究和环境都有很大影响。

比如在军事上,飞机拉烟既有利于发现地方飞机踪迹,也容易暴露自己,因此是一把双刃剑。

这样,在战争中,各方都会研究减少尾气拉烟的方法,从掌握出任务的天气状况、高空温度状况来避免拉烟现象,从飞机发动机和外形设计等诸多方面来尽量减少尾气影响,以隐蔽自己。

有科学研究认为,飞机拉烟结成的冰晶会散射阳光,让阳光减少对地表的照射。

日益增多的飞机对大气造成的拉烟效应,给气候和温度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些科学家曾经对美国“911”时期限定飞机起飞的几天气温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飞机滞留地面的一段时间,白天和晚上气温提升了3℃。

现在研究普遍认为飞机尾气云已经在无意识中影响了天气,呼吁不要滥用这种效应,包括飞行表演。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谢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尊重作者劳动,请勿侵权抄袭,敬请理解支持。

为何天门山翼装飞行身亡女子遗体发现地距离起跳地点仅2000米?

很简单,这是空中的“气流”漩涡状的起伏盘旋。翼装飞行对“飞行员”的要求很高,要求“飞行员”至少有150次以上的飞机“跳伞经历”。翼装服、GPS定位仪、带摄像功能和GPS定位的头盔、手机导航、摄像设备、遇险求助发射信号源等设备,价值不菲。一个标准的翼装“飞行员”达到翼装飞行的资质,最少需要“花费”几十万元的“飞机跳伞训练费用”和几十万元的装备,才能参加翼装飞行比赛。翼装飞行的过程是:从飞机上或高山上“展翅”飞翔而下,像“秃鹫”老鹰一样,“展翅”顺气流而下,到达一定的高度(注:一定保留降落伞有效打开,安全降落的高度),打开背上的“降落伞”,徐徐安全降落到地面。翼装飞行尤其高空中的强“气流”,人类是无法有效“掌控”这种强“气流”的,就像是龙卷风,不要说是人了,即便是上吨重的汽车,照样随龙卷风“像纸片一样”漂移在空中。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知识,一个人从高空中“自由落体”般的坠落,坠落的重力加速度不仅仅包括人自身的重量,还包括乘以9.8的加速度系数,即等于1/2gt平方,g=9.8 t 即是坠落的时间,越高往下坠落的速度越快。大约在10年前后,有一个2-3岁的男孩在自己家9层(有说是7层)的窗户上“悬挂”,有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正好从哪里路过,听到周围人的“惊叫”,她“毫不犹豫”的伸出双臂,接着了掉下来的孩子。孩子得救了,年轻女教师的一个手臂却“严重骨折”了。后来有物理老师计算出当时女教师接孩子时,她的双臂要“承担”250公斤左右的“冲撞力”。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20层楼以上高空抛物,抛下一个0.5㎏以上的甜瓜,砸在一个人的头顶,能当场把人砸死。正因为翼装飞行服设计的如同“蝙蝠”一样,起到一定的动物“翅膀”作用,但在人自身的重力加速度作用下,还是无法“阻止人”的快速坠落,再加上翼装女刘安跳伞背包可能出现故障,无法“正常打开”,于是悲剧最终无法避免的发生了。

机组人员的赔偿金会高于乘客吗?

正常情况下,空乘人员的赔偿会高于乘客。

但也有乘客的最终赔偿会高于空乘人员的可能。

下面分析原因:

一、可能是乘客赔偿金高于空乘人员赔偿金的原因:

目前,保险公司对于国内的航空意外保险最高可理赔300万元。

航空公司对于飞机失事遇难者的最高赔偿金额为40万元。

事实上,我国遭遇空难的旅客所得到的赔偿数额实际上是往往会多于法定赔偿金100万。

发生空难后,每位在飞机上身故的乘客获得的赔偿金都是不相同的。

这方面的赔偿一般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承运人(航空公司)所承担的赔偿金;另一部分是保险公司所需要承担的赔偿金。

如若乘客没有购买航空意外险等保险的话,那么就只可以获得航空公司负责的那部分赔偿。

而保险公司所需要承担的赔偿金额,取决于在登机前旅客所参保了哪些保险(如航空意外险、人保寿险、人身意外险等),和所购买的保险赔付标准。

现今,国内航意险最高赔付金额是三百万元。

若是旅客没有额外买商业保险,那么保险公司赔偿这一块是完全没有的。

如果之前买过高额的商业保险。

出了事故、保险公司会依照保险合同、如数进行赔偿。

比如:2009年6月1日14时,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

机上22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9名中国人。

6月3日,中国人保寿险表示,9名中国乘客中有1名为该公司客户,或将获得高达960万元的保险赔付。

这将成为中国保险史上当时最大的单笔个人保险赔付案。

此事也已成为法航空难事件中一个新的关注焦点。

再加上该遇难乘客单位补助的工亡补助金,其家属最终应该会有1600万左右的赔偿金额。

这样算来,当时该乘客家属的赔偿金会比当时普通空乘人员的赔偿金要高。

二、空乘人员赔偿金高于普通乘客的原因是:

我先把机长(飞行员)及空姐的应该能得到的赔偿金数额写出来,再分析为什么空乘人员赔偿高于普通乘客赔偿。

机长(飞行员):可获得赔偿2300万左右。

空姐:可获得赔偿:1200万左右。

下面具体分析获得赔偿的依据:

1、飞行员是航空公司最宝贵的人才,也是最被保护的人群之一。

每个航空公司在给职工依法缴纳国家规定的社保“五险一金”之外、还会给空乘人员缴纳额外的商业保险。

与别的商业保险所不同的是有一项针对飞行员专属的“飞行员飞行执照丧失险”(此险种含飞行员身故、残疾),保险金额:300--500万。

飞行员意外险:500--800万

这两项合计在:800——1300万。

飞行员及空姐都属于高收入人群,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质有多么的特殊。

除了公司给缴纳的保险之外,都会自己额外的再买商业的保险:一般包括寿险及意外险这两个险种。

为了防患于未然,都会买商业保险。

空乘人员属于高收入人群,且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只要健康就有不错稳定的薪水。

作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的东航公司飞行员,寿险保额应该会有500万的保障。

飞行员意外险:

飞行员一般不符合职业类别的要求,而专门的飞行员意外险,一般在500-800万之间。

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

中国飞行员的70%都在这三大航空公司里。

总的来说平均工资是,机长月收入差不多在6.5到8.5万;副机长大约在5到6.5万的样子。

空姐月收入在1.5万——1.8万之间。

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47412元×20=948240元,该标准为全国统一标准。

综合统计,航空公司+空乘人员自己商业保险+工亡补助可计算出:

机长(飞行员可获得赔偿):2300万左右

空姐可获得赔偿:1200万左右。

四、生命没有贵贱之分。

但因遇难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

生前所交的保险不同、会有很大的赔偿差异。

这个赔偿金额会远远高于普通乘客的赔偿标准。

无论是空乘人员家属还是普通乘客家属。

失去亲人的创伤、今生今世也不可能被抚平。

赔偿,只是让遇难者家属在经济上,会有生活上的保障。

今天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愿他们的家属节哀。

祈祷世间再无灾难。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