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马克龙遭美批评,美无权变更G7成员国资格?
特朗普擅自扩大G7,其意义是形式大于实质 ,更多时候是向世界展示一种姿态,这个世界还是美国说得算,虽然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要失败的。
然而美国人的建议着实让莫迪激动得夜不能寐,文在寅辗转反侧,普京更是长舒一口气!这些新兴国家能够得到美国老大的承认,这将是一件非常光彩而又骄傲的事情,当然俄罗斯除外,因为对普京来说至多是一种和解信号,必要时还有可能被一脚踢开,当然更存在着离间中俄友好关系的阴谋。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特朗普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排斥中国!要知道随着G11的诞生,G20的作用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面对美国邀请,普京头脑冷静清醒,他知道这是美国人的权宜之计,所以他才公开地讲没有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参加是无法解决世界上很多实际问题,事实是拒绝特朗普的盛情。文在寅之所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是因为韩国对此态度非常矛盾,韩国在经济上对中国依赖非常严重,而且中美严重对立并不符合韩国人的利益,他既想得到国际上的承认,韩国是西方世界成功的一员,但又不愿得罪中国。只有一根筋的印度人欢天喜地激动万分,印度的大国梦很快就要实现了。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的人是非常不开心的,那就是欧洲。欧洲人之所以不开心甚至是反对,一是特朗普做事太过独断,G7的事情本应该由7国来共同商定,可美国并没有经过欧洲同意就单方面宣布,这显然是违背民主精神,也是对欧洲的极大漠视。同时,随着新兴国家的加入,欧洲在G7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也会大大降低,这对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来说,当然是不允许的。还有G11如果真的建立起来,还会进一步助长特朗普飞扬跋扈的行事风格,使美欧间矛盾解决更加困难。而且排挤中国会让原本动荡的世界更加充满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欧盟并不想追随美国与中国为敌,因为在中国欧盟的利益远大于美国。
欧盟称美国无权变更G7成员国资格?
美国原定6月召开G7领导人峰会,因为德国总理默克尔婉拒出席,被迫推迟到9月,与此同时,特朗普还邀请了俄罗斯,印度,韩国,澳大利4国出席9月份召开的G7领导人峰会。正当人们以为特朗普是邀请这几个国家,以观察员的身份与会时,特朗普突然放出了大招。
5月30日,特朗普突然公开表示,准备扩大七国集团成员的规模,特朗普认为,目前的七国集团已经过时了,“不能正确代表世界格局”,按照特朗普的意思就是,他打算邀请俄罗斯,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正式加入七国集团,这样一来,就会由原来的G7摇身一变,改成了G11。
众所周知,G7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是西方富裕国家的俱乐部,他们往往是通过G7峰会,来决定国际间的大事情。自从冷战结束以后,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G7显然已经过时,这就是G20之所以会出现的重要原因,这将意味着,G20正在逐步代替G7。但G7作为有共同价值观的西方富豪的圈子,有其共同利益,因此,G7还会经常举行,以便协调立场,维护共同利的益。
实际上,俄罗斯此前也加入过G7后来改成了G8,可是,自从2014年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联邦之后,俄罗斯就被美国重G8当中赶出来了,而现在,美国又要重邀俄罗斯回去,而且还加上了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其目的无非是重组一个小圈子,合纵对抗中国。
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明确表示,无论是G7也好,还是G11也罢,没有中国的参与,国际大事就无法得到解决,普京的言下之意就是,不会为了加入而加入,因为,在俄罗斯看来,G20早已经取代了G7,不得不说,普京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领导人。
对于美国以轮值主席国的身份要求扩大成员,欧盟已经对此做出了回应,6月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虽然美国是今年的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但是,美国无权变更七国集团成员国的资格,或永久改变七国集团的会议形式。由此可见,美国的这一行为已经遭到了欧盟的啪啪打脸。
说实话,谁都清楚特朗普的小九九,其目的就是想用增加会员国的方式,稀释法国,德国,意大利的话语权,毕竟,德国,法国是欧盟的火车头,德国和法国说话的分量还是非常重的,如果美国将俄罗斯,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加入的话,德国和法国的话语权必将大幅度被削弱,等到那个时候,美国就可以一手遮天,欧盟方面正是看清了特朗普的小算盘,所以才会直接表示,美国无权变更G7成员国资格。
对于欧盟称美国无权变更G7成员国资格,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说出你真实的想法,大家共同交流。
关注小柳聊聊兵 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德国为什么拒绝美国参加G7会议?
德国政府官方的说法比较委婉,毕竟还要估计特朗普这位飞越疯人院的面子!
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说:
德国总理默克尔感谢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的邀请,但考虑到目前新冠大流行的整体形势,无法承诺前往美国出席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
无独有偶,俄罗斯也拒绝了特朗普的邀请!
俄罗斯美女发言人直言不讳的指出:
特朗普的想法是好的,原则上是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但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因为没有中国的参与。所以不可能实现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事业。
德国与俄国是不可能统一行动的,不约而同拒绝特朗普的邀请,显然是各自审时度势的选择!
G7峰会的影响力已经很弱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 Summit),简称G7峰会,即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或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会晤的机制。
七国集团成立于1975年的11月,美英德法日意成立了六国集团,次年加拿大加入才真正的变成七国集团。
这是以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7个国家组成,被称之为富国俱乐部,七国集团的经济总量当时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贸易额占全球的50%。
当时的七国集团份量很重。
对于世界上的大事,美国西方首先在七国集团内部统一意见,然后再拿到联合国表决。
因为这七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贸易额压倒多数,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上远远落后,加起来的经济总量都不到全世界的40%。
所以七国集团在全世界能够呼风唤雨,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
它对维护这些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苏联解体之后冷战结束,美国西方为了奖赏叶利钦易旗换帜,1991年吸收俄罗斯为成员国,七国集团(G7)变成了八国集团(G8)。
俄罗斯在八国集团内被边缘化,因为俄罗斯的经济不振在八国集团处境尴尬,没有发言权。
2014年3月因为乌克兰事件,俄罗斯又被七国集团踢了出来。
新世纪以来,七国集团在全球的经济地位逐年下降,仅凭七国集团决定不了全球重大经济事务。
1999年,七国集团力不从心提出建立二十国集团,以共同沟通讨论世界上的大事。
可以说,如今的二十国集团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七国集团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不过七国集团仍然不肯放弃原来的“身份”。
2012年起富国俱乐部已经没有了当初成立时在国际社会的一半的影响力。
俄罗斯退出之后的富国俱乐部更是只存在一些象征意义了。
没有了俄罗斯和中国的会议,其所协商出来的议题如果涉及了全球问题,缺少了俄中两国首肯也是无法实现的!
正如特朗普所言七国集团非常过时,单纯就这一点来说,特朗普其实说得对!
美国扩容包藏祸心2020年5月30日,今年的东道主美国的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七国集团(G7)峰会推迟到至少9月举行!
并希望邀请另外四个国家——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参加峰会。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6月1日特朗普与普京电话通话,邀请俄罗斯参加今年的七国集团峰会。
美国邀请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参加G7会议,都是我国的邻国!
美国拉拢我国的周边国家,对我国进行围堵打压的意味明显!
同时七国集团中的欧洲成员与美国经常是龃龉不断,提高美国在G7范围内发言权,稀释欧盟在G7范围内发言权也是特朗普计划之中的重点!
美国表示要在会议上讨论“中国问题”,要借峰会孤立中国,形成事实上的“中国包围网”,利用其它国家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问题是国际上的这些政治家都是积年的老狐狸,你特朗普才转型几年?玩什么聊斋啊?
因此在美国提出G7扩大会议之后,先有德国以疫情为由婉拒参加美针对东方大国所建立的新群!
后欧盟各国联合发布声明不随美制裁中国,再有欧盟回应美无权变更G7会员资格。
俄罗斯更是直接了当拒绝了特朗普的橄榄枝,直言不讳:没有中国啥事儿也没得聊!
这一连续的信号表明,西方强国已经开始厌烦霸权主义,不再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追随者!
欧洲的态度欧元是为了对抗美元霸权而生,欧盟是为了捍卫欧元地位,加强欧洲各国经济利益,最终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而建立起来的联盟 。
欧盟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法国、德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雄厚的资本、发达的制造业,有先进的科研队伍和强大的的武装力量,从来就不甘心屈从美国。
美国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欧洲与自己分庭抗礼,千方百计打压欧元,阻止欧盟一体化进程!
美国与法国、德国在瓜分世界利益时结盟利益均沾!
但美元与欧元、美国与欧盟又有着尖锐的利益冲突 ,法、德不允许美国自己说了算,不允许美国独自扩大G7规模!
欧洲的表态合情合理,分量足够,明确告知特朗普不得“独断专行”。
这是欧洲对特朗普“美国优先”、漠视欧洲盟友利益的强烈反弹。
他在任近3年半,搞“退群”登峰造极,轻慢欧洲,轻视盟友,使得跨大西洋裂痕变成鸿沟。
特朗普意欲赋予扩大的组织以孤立乃至打压东方大国的功能,这是逆历史潮流的行径,势必造成全球分裂和新冷战。
饱受战争和冷战之苦的欧洲不可能就范。
欧洲与俄罗斯之间利益冲突较深,一直在对俄罗斯态度上统一立场和行动,特朗普拉普京入群,完全置欧洲态度和感情于不顾,欧洲无法忍受!
美国新拉入伙的国家大多对美言听计从,果真扩编,亲美阵营超过成员半数,欧盟的权力受到损害,怎能就范?
德国不想选边站默克尔是德国政坛的常青树,现在的德国就是默克尔的德国!
德国是否参加G7会议,默克尔说了算!
到目前为止,默克尔第12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特朗普上台以来,处处以美国优先,侵犯世界各国利益,这当中 也包括侵犯德国利益。
默克尔曾经多次为维护德国利益与美国特朗普发生过争执。
特别是疫情以来,特朗普多次侵犯德国利益,甚至想骗走德国当前正在研究的新冠疫苗。这让默克尔对特朗普十分讨厌!
默克尔拒绝参加美国举办的G7会议之后,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电话。
默克尔在电话中表示:她将致力于发展德中关系、欧中关系,促进德中关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中国—欧盟峰会系由德国倡议发起,对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方给予了积极响应和支持。
中德欧三方一直就峰会筹备工作,包括举办时间保持着密切沟通。
默克尔电话中的这几句话一方面表明默克尔重视德中关系、看好德中关系!
德国在中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选择不参会,既可以避开中美之间的神仙打架。又可以彰显欧洲老大的气质,何乐而不为呢?
玩合纵连横,建议特朗普读读《战国策》或者《资治通鉴》,太小儿科的就不要现眼了,中国人的祖先都玩剩下了的!
G7的国际作用正在减弱,中国更多的是在G20峰会,以及亚洲及太平洋峰会这样的组织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与新兴经济体组织金砖国家或者东盟10+1和10+3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组织会议。
没有中俄的G7峰会,啥也不是,啥也干不了!
下一步美国该如何?
西方24国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后,俄罗斯29日终于发声,首先宣布驱逐60名美驻俄外交官,这与美国的驱逐数量相等。嗣后宣布以对等的方式驱逐其他国家外交官。
克里姆林宫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指责俄的做法毫无道理。暂不论这种言论是否强词夺理,那么下一步美国会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呢?
1.再次打压原油价格,试图摧毁俄罗斯经济。国际原油价格当前在65美元/桶,应该有一定打压空间。但是这要与沙特等石油产出大国协调立场,同时美国内石油财团是否反弹也应考虑。
国际油价再次成为非战争选项
2.派遣军舰进入黑海进入黑海的北约舰队甚至驻扎乌克兰南部港口,震慑俄罗斯黑海舰队,并为乌克兰对卢、顿两州的军事行动站脚助威。公开向乌克兰提供军援的可能性不大,派兵直接干涉更无可能。这样会激起俄罗斯强烈反击,俄罗斯是有足够核武器的。
派大型军舰要经过博斯普鲁士海峡,需要征得士耳其同意,目前土耳其站在俄罗斯一边,是否放行尚未可知。
美国总统特朗普昨天表示可能从叙利亚撤军,但是目前形势是否撤军形势不明,相反,继续扩大在叙军事行动,以反制俄罗斯也有可能。
克里米亚:俄乌的包围与反包围
3.纠集西方主要盟友对俄实行严格贸易禁运。这看似顺理成章,但西方并非铁板一块。德国就在一边宣布驱逐俄外交官,一也签署俄欧天然气协议。一些国家对俄抱以同情,如比利时、奥地利、希腊。
比利时首相查尔斯.米歇尔
4.美扩大冻结俄在美财产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美国有可能继续驱逐俄外交官并关闭更多驻美领馆。至于是否断交,应该还没到那个地步。美驻俄罗斯大使洪博培
俄罗斯手里也有牌可打。
1.中止执行俄欧能源协议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尤其是天然气有较高依赖。中断俄欧能源协议,缩减甚至中断对欧能源出口,欧洲难以短期内找到替代卖家,能源危机难以避免。
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装置
2.在形势紧迫下,不排除俄罗斯在卢干斯克和顿涅茨克归属问题上摊牌。按照俄罗斯的风格,将这两个州直接并入俄版图不是完全不可能,这正是乌克兰和北约最担心的。
顿涅茨克
3.俄罗斯寻求国际力量在政治上支持,经济上加强合作,以摆脱当前困境。这是俄罗斯必然选项,近日多项外交努力正在展开,想必会有良好预期,对于打破西方对俄战略挤压,起到积极作用。俄罗斯总统普京
还是为了买伊朗石油?
前不久伊朗外长扎里夫对日本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期间扎里夫分别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和安倍进行了会晤。在这一周后日本媒体便称在6月对伊朗进行访问。事后从伊朗外交部的表态来看,扎里夫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转达总统鲁哈尼的邀请。如果这次行程能够促成,那么将会是自1978年前首相福田纠夫访问后的首次访问,也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日本首脑的首次访问,意义重大,犹如破冰。(安倍接见扎里夫)
事实上强调“破冰”并不是说两国关系差,只是强调双方高层没有互访。而双方领导人之间的会晤却并不少,彼此一直定期在每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会谈,这几乎成为了一种习惯。阻碍双方互动的主要因素很显然是美国。然而在当前美伊关系紧张,而且明知特朗普将访问日本前媒体抛出安倍伊计划。这不仅让人产生联想,安倍是否会扮演特朗普的说客或者是传话人的角色。日本NHK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报道,然而日伊两国官方均对此予以否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表示,确认了邀请,但是不会不会是近期。(穆萨维与扎里夫)
日本官方口风很严,然而特朗普的嘴倒是挺大,他在与安倍会晤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我知道总理与伊朗领导人非常接近,我们会看到会发生什么。”他还回答目前外界最关注的话题,“美国是否会对伊朗动武”。特朗普回答称,“没人会看到可怕的事情发生,尤其是我。”美国目前正在加紧向中东部署军力,然而很显然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里,这种部署更像是在演戏。对于一直希望能够减少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力量的特朗普而言,其不希望与伊朗发声军事冲突。(特朗普与安倍)
安倍访问伊朗会有哪些成果呢,会不会充当说客和传话人?我觉得说客的可能性不大,而后者的可能性很大。日本虽然与伊朗关系良好,而且对于中东的和平与稳定很是关切,但是毕竟双边关系主要是经贸往来,缺乏政治基础。还有就是日本也不是伊核框架的参与者。安倍此行更多还是以日伊双边关系为主,此访旨在当前因为美国制裁而中断经贸往来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政治互动来为以后可能进行的合作铺路。其实在去年7月时,安倍就准备对伊朗进行访问,并顺便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然而奈何“天公不作美”日本遭受少有的洪灾,他不得不取消访问统筹救灾事宜。(安倍与鲁哈尼在17年在纽约会面)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