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新冠疫苗第四针何时来,对无正当理由不打疫苗的?
疫情严峻,对无正当理由不打疫苗的,感染后治疗不再免费,同意吗
一. 新冠疫情形势更加严峻。美国日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再次到了10万例左右,据美国防疫专家预判,美国日增确诊病例还可能超过20万例。出现新一波疫情的不仅是美国,还有印度、巴西、俄罗斯、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家。不同国家疫情的严重,也使得全球的日增确诊病例到了60万例以上。
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国内也疫情不断。广州疫情之后,南京再次发生较为严重的疫情。南京疫情的严重,不仅在于影响到本地群众的正常生活,还影响到了国内的很多省市。
(下图:南京市进行全面核酸检测)
二. 新冠疫苗的接种效果毋庸置疑。南京疫情,虽然出现了多名疫苗接种者被病毒感染的情况,但是,疫苗的接种效果是不用怀疑的。南京疫情发生不久,张伯礼院士也曾这样说过:接种疫苗的预防转重率可以达到90%以上,应继续积极推广疫苗接种。
(下图:张伯礼院士)
三. 自愿接种新冠疫苗是国策。虽然我们希望所有适合接种新冠疫苗的人,都能尽快接种疫苗,以尽早建立起国内防疫屏障,但是,对于新冠疫苗接种,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声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应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因此说,即使有个别人一时不愿接种新冠疫苗,也不应勉强而为。
(下图:新冠疫苗接种)
四. 如何对待无正当理由不接种新冠疫苗的人。1. 做好更深入的劝导和影响工作。
接种新冠疫苗是利己、利人、利社会的事情,保护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家人,毕竟,妊娠期妇女、三岁以下幼儿等群体尚不适合新冠疫苗接种。
2. 大多人接种了新冠疫苗会影响到不接种者。
如果大多人接种了新冠疫苗,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就会在心理上和出行上陷于孤立,当新冠疫情发生时,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人也更容易被病毒所感染。
(下图:新冠疫苗接种)
可以直接打第四针疫苗吗?
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老百姓不懂专业性强的疫苗接种知识请求咨询:前三针疫苗没有打过疫苗…可以直接打笫四针疫苗接种吗?(80岁老人咨询热线)
俄首款新冠疫苗已获国家注册?
新冠病毒爆发直至在全球蔓延之后,人们在倍受病毒煎熬的同时,也在期待疫苗的出现来保护自己。各国政府与相关机构拼尽全力研发新冠疫苗的态势,也已经演变成一场“研发竞赛”。谁能拔得头筹,谁就能以“拯救人类”的无限荣光而载入史册。
但即便如此,各国科学保守估计,有效并安全的疫苗至少要到2021年才能面世。而民众最关心的是,快速研发的疫苗,效果可以不显著,但安全一定要保证。疫苗安全的最大保证是什么?当然是严谨而合规的三期测试。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8月11号在政府成员工作会议上公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俄罗斯已经注册了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而且已经在自己女儿身上进行了注射(但没说是玛利亚还是叶卡捷琳娜)。
普京总统公布的这款疫苗名叫“卫星V”,我们都知道俄国人在1957年10月4号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表明了苏联的科技水平已经将探索的触角伸向了外太空,并由此拉开了与美国宇宙竞争的序幕。无疑,这颗卫星从政治和科技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
然而俄罗斯此次放出的这颗“疫苗卫星”到底能不能怎么样?
众所周知,目前正在研制的疫苗都必须经过至少3期的临床测试,然而联合国世卫组织在8月10号的通报中,俄罗斯所研发的“卫星V”新冠疫苗仍然处于临床一期。
普京总统与同事和媒体分享了自己女儿注射疫苗后的反应: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体温升高到了38度,第二次仍然高于37度,之后不再有其他反应,并且现在“感觉良好”。
其实从4月份开始就有传闻,俄罗斯政治和商界精英已有数百人接受了新疫苗的注射,但俄罗斯卫生部对此进行了否认:只有正式注册的志愿者才能参与实验。
而正式注册的志愿者只有37名,没有人证明普京的女儿是否在内,而且除了普京总统本人称“我女儿已经有了抗体”,没有专业医疗机构对普京女儿注射疫苗后跟踪观察的报道。普京总统让自己女儿“以身试药”,对即将面世的新疫苗无疑是一则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公益广告。但这种疫苗接种先驱时代的英勇典范,是不是已经违背了现代医学以“降低人类风险”的终极宗旨?
俄罗斯临床实验组织协会在8月10号,向俄罗斯卫生部呼吁叫停提前批准疫苗注册的做法。俄罗斯卫生部表示对于前期临床试验结果“并不了解”,同时也强调:“试验完成之前注册药品是不可能的”。
然而,普京总统在第二天就被告知新疫苗已经注册成功。卫生部长穆拉什科进一步解释,目前接受疫苗试验的志愿者,没有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疫苗已经做好大批量生产的准备!不得不说,“战斗民族”的确是够彪悍的!
在此之前,世卫组织代表兰德.迈尔已经向俄罗斯政府提出,希望俄罗斯遵循疫苗生产的建议,首先公布临床试验官方数据。但这款已经注册成功的“卫星V”新疫苗,至今没有对外发表过任何安全性,有效性的研究论文,也没有公布临床试验数据。
俄罗斯的确有着强大的医疗科技研发能力,但美国的科技水平和研发潜力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当疫情爆发的初期,无知的特朗普认为只需几个月就应该拿出疫苗,但安东尼.福奇马上毫不犹豫的给他泼了一盆凉水:不可能,最少在18个月以后!特朗普当时的沮丧可想而知,但总统也不能违背科学的规律。因此,尽管美国仍然在病毒中煎熬,但没人敢将不成熟(或者不合测试程序)的疫苗推向世界。
全球范围内处于研发中的新冠疫苗接近200种,而根据世卫组织8月10号对全球疫苗研发进度的通报显示,被认为有成功可能,并已进入临床三期试验的共有6家:一,英国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公司联合开发。二,中国科兴公司。三,武汉病毒研究所。四,北京病毒研究所与国药集团联合开发。五,美国Moderna公司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联合开发。六,德国BiNTech公司与复星医药及辉瑞公司联合开发。其中并没有俄罗斯“卫星V”新冠疫苗。
由于新冠病毒是人类传染病史上的首例,从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症疫苗基础上能够借鉴的有效成分非常有限,毫不夸张的说,新冠疫苗的研发仍然得回到探索和突破的最初阶段,因此,疫苗研发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尽可能降低疫苗接种后的风险,其安全性就成了研发者和使用者最为关心的重中之重,而能够最大程度规避风险的方法只有一个:严格遵循测试流程。
通常情况下,一期试验检测安全性,二期试验初步确定有效剂量,此后才能开始第三期试验。然而俄罗斯卫生部直接跳过了二期试验,将至关重要的三期试验,预订在注册工作完成的第二天(可能已经开始了),并决定在9月到12月之间进行大规模接种。试验地区除了俄罗斯国内,还有菲律宾,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家。欧美科学家(包括安东尼.福奇)警告俄罗斯,三期临床试验之前接种疫苗,可能会产生反效果。这种“边接种,边测试,边应用”的超前意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奇效”,但也的确让人捏一把汗。
在这场疫苗研发竞赛中,中国现阶段无疑走在了世界同行的前列,但中国团队在争分夺秒的低调努力中,仍然严格遵循测试的科学标准。每一期的测试数据与结果都在《柳叶刀》和国际顶级医疗杂志上有公开的披露。因为,关乎人类健康甚至国家命运的大事,绝不能用“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商贩思维去完成。
普京总统对国内乃至世界疫情的焦灼内心可以理解,尽早拿出疫苗救民众于水火的迫切愿望也无可指责,即使利用新冠疫苗抢占欧洲市场的商业前瞻性也无可厚非。但科学研究与政治情怀有着天然的不可兼容性。“急功近利”显然不能适用于人命关天的大事,所有的研发者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多加慎重,但愿普京总统真的只是单纯的放了一颗“卫星”。
是否新冠病毒每次变异都需研发新的疫苗?
首先给予回答:肯定不是!
解析:就目前的新冠肺炎病毒而言,目前流传最广的新冠肺炎病毒属于“中生代”病毒,它上有老下有小。
我们先来看下目前的研究情况:3月3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通过对迄今最大规模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揭示了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https://www.toutiao.com/i6800351874852585996/
通过基因分析发现其中S型较COVID2019出现的更早,而L型是最新的亚型,L型新冠病毒产生了更多的病毒株。作者推测,L型病毒传播能力更强,或者在人体内复制更快,因此可能意味着其毒力也更大。
是否需要新的疫苗需要根据突变情况而定:对于现有的这三种基因型的新冠病毒而言,我们主要研究治疗的是COVID2019这个亚型,虽然它是从S型突变而来的,但是由于其并非是强化突变所以目前治疗COVD2
019的方法对于S型十分有效,但是对于L型而言目前的疫苗对它是否有比较好的效果未可知。
为什么呢?因为疫苗是通过让我们自身合成抗体从而定点打击新冠病毒,抗体打击病毒之前需要识别病毒,抗体上的特异性蛋白结构可以特异的识别结合病毒外周蛋白的特定结构,所以说,如果新的亚型发生突变,刚好改变了其被识别的蛋白序列和结构,那么此前生成的抗体就对新型的病毒没有作用了,一旦发生就是新一轮的转播。
但是对于大多生物而言,基因序列在每一次复制过程中都存在突变的风险,通过一些修复途径、还有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可以使得很多的突变成为无义突变,即核酸序列改变了但是蛋白质序列没变,或者改变的氨基酸不影响原来的蛋白机构。
所以需不需要新的疫苗还是看突变的程度,特别是有没有影响识别结构!
我是@普遍生物,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欢迎交流生命科学知识与见解!
德阳哪里可以打第四针新冠疫苗?
很多医院都可以打,德阳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五医院,中西结合医院,孝感卫生院,孝泉卫生院。还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