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子的电视剧,大宅门现在还有吗?
有。《大宅门》原型北京乐家老宅,北京前门西打磨厂街北口的东侧尚有保留的最有名气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号称“大宅门”的同仁堂乐家老宅。老旧的青砖小楼就是乐家老宅的一部分,电视剧《大宅门》就源自同仁堂乐氏家族。剧中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
电视剧安家中老洋房2层捐献国家后真的不能交易了吗?
这两集,播放的大家感觉到非常解气,那一对贪婪的外甥,终于得到了报应。但是,我们来想一想,房似锦说的,那句话,永远卖不出去了。
是对的吗?
这个房屋的产权要明晰。
那这套呢,也就是说,江奶奶捐给国家了一层。(按理说,捐献也得经过两外甥同意)
如果这个是可以的,那么两外甥怎么进行交易呢?
我们都知道,谁家也不可能只买一层吧。
所以,这套老洋房是打包的。
他们只能,先花一千六百万,把二层买下来。然后,再整体打包卖掉。如此 一来,他们还是只得到了自己的二层。他们要是没操作好,还会涉及到产权不明晰的问题。而买主是非常忌惮产权有问题的,有可能就会一直放在那里,不太好交易就是了。
他们也可以卖给国家,但是,价格是绝对上不来的,其实,他们实在卖不掉,也可以学学江奶奶啊,直接捐给国家就行了!你知道有哪些电视剧是经过真实故事改编的?
戏剧来源于生活,而往往生活的戏剧程度比戏剧本身更加夸张。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多为一些格外震撼心灵的事件,尤其在早些年间,这种作品更多。
1、《插翅难逃》这张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的剧照截图,居然来自《插翅难逃》这部剧作为一部国产低成本电视剧,这部已经相当炉火纯青了,主演配角神形兼备,让你完全忽略背景低成本带来的拙劣,演员撑场的戏。赵燕国彰还是做演员好,做配角也会让主角黯然失色,他的张世豪比任达华的电影版《惊天大贼王》都强!
2、《中国刑侦1号案》此片是中国第一部以罪犯为主角全方位解读罪犯犯罪心理的片子,上映之后引起极大轰动,我看完了之后也是相当震撼。剧中主角白宝山,被称为中国“十大悍匪之首”,于198至1997年间先后在北京新疆作案多起,打死打伤28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凶狠的个人罪犯。
3、《济南7.9大案侦破纪实》本剧以山东济南天桥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全体警员侦破一个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并最终使全部罪犯落进法网的真实案件为主要情节而编成。可以看到很多审讯过程中的技巧,片子还是拍得很真实,纪实性挺强。虽然个别处有些刻板,但整体上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一部电视剧。
4、《罪域》童年回忆,尺度大胆,剧是好剧,就是配角演技太差,一个个都是夜总会头牌小宝那样的实在让人出戏。郑书记,郭市长双重主角,人情味少了一些,仍是缺少生活化的理想型干部。
5、《征服》又重温了一遍,孙红雷的演技绝了,气场十足!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极为到位,虽然刘华强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十足的坏人,黑社会老大,看剧时却怎么也恨不起来,甚至觉得他有点可惜可怜。对仇人的狠绝,对自己哥哥的亲情、对自己女人的维护,都是这个人物立体而丰满。
6、《9·18大案侦破纪实》92年开封博物馆被盗案震惊全国,此片是据真事拍成的纪实作品,河南话。紧张刺激,当年非常火,片头竟然是跟2001太空漫游一样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序曲》。
7、《命案十三宗》《命案十三宗》是根据十三宗真实的刑事案件改编而成,这是一部我童年时期看的电视剧,手法真不真实就不在当前说了,但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拍摄的这些故事看了让人触目惊心。那时候的高群书,犯罪类题材的电视剧拍的是真的不错的。
8、《红蜘蛛》本剧精选了发生在杭州、温州及深圳、上海等地的10个真实的女性严重犯罪案例,以超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各案发地公安机关艰难曲折的侦破过程,那时候刑侦剧里犯罪地所在城市都是实名的,车牌号手机号都是真实的,连演员都有真警察,犯罪地全部实景拍摄,从郑州到深圳。刑侦手段朴素真实,10个案件都围绕着钱和性展开,尺度之大现在已经不可能有。
9、《惊天大劫案》1995年,广东番禺易发商场某信用社装有1500万元的运钞车被劫,本剧以此案侦破始末为生活素材,艺术地再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劫款案这一惊心动魄的故事。很好的片子,剧情安排紧凑有序,犯罪分子没有脸谱化,两个头目又帅又有才,片头曲也不错。
10、《犯罪升级》《犯罪升级》导演陈国军对该剧在观众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感到有些意外。他说,执导这部剧是他以“纪实风格,专业水准”要求自己和剧组。《犯罪升级》根据同名纪实小说改编,小说又是根据发生在黑龙江省鹤岗市震惊全国的特大案件改编而成。他说,尽管该剧采用了原案中90%的情节,但如果一味强调“真实”而不去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表现这种真实,那充其量只是“还原”了真实,而没有“展示”真实。
不得不说,这些电视剧不论是海报还是剧情,都挺触目惊心的,现在也很难再有这么写实的电视剧了。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经过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你从剧里看到了什么?
受到朋友们的安利,因为做过房地产相关,所以对这部以房产中介卖房子为背景的电视剧《安家》,就显得格外有兴趣。
第一集的一开场,我们的娘娘,哦不,是我们总部派来的空降兵店长房似锦(孙俪),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杀气腾腾地进入了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一个小小的中介门店。
房似锦空降来的目的很简单,身为公司的王牌精英,受命来提升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业绩,打破公司内部一潭死水,萎靡不振的局面,同时要在三个月的时间,以双店长的名义,掌控这间中介门店,挤走原店长徐文昌。
电视剧的一开始,空降兵房似锦(孙俪)的操作就让人眼花缭乱。
1,以租客的身份,专门从安家天下店员王子健(王自健)手里,租了一套死过人的房子,也称凶宅。这是啥操作?为了衬托出自己的无所畏惧?还是图便宜?兼而有之吧。
2,专门把店员鱼化龙(张晓谦)叫进办公室,附耳交代一番,让他买来了人型布偶老虎,安排来店里两年三个月,却一直没有开张的“吉祥物”朱闪闪(孙佳雨)去派发传单,用以杀鸡儆猴。
3,在众店员面前,迎接挑战,让老油条店员谢亭丰(杨皓宇)拿出一套滞销的房子,房似锦要用赤果果的实力证明给这群懒蛋们看: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有卖不出房子的人。
4,面对房似锦(孙俪)的来势汹汹,原店长徐文昌(罗晋)却好像如梦初醒,总部派人来实行双店长制度,你没有得到消息也就罢了,竟然好像没事人似的,这不明摆着要架空你么?
而徐文昌(罗晋)一幅没睡醒的懒散模样,言道:业绩不行是阶段问题,果断时间就好了。我的天,在如狼似虎的中介窝,还有这尊修仙的佛,少见,少见的很。
以本人曾经做过中介的人角度来说,房似锦似乎犯了几个“错”?让我数数看:
1,个人气势太盛,作为领导应该“说软话做硬事”,跟同事说话用不着那么硬邦邦,这样容易让下属生出抵触情绪,确立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用业绩指标说话!
2,我是房似锦,到了中介公司,会安排一个个谈话,目的有俩。
第一是摸摸底,看看每个人的表现,评估下档案跟个人实际的差异,再看看有没有表示要投靠的人;第二,通过摸底谈话,达到拉拢分化的目的。
3,对付老油条谢亭丰(杨皓宇),要恩威并济,既要尊重,同时也要给点颜色看看,表示自己不是软柿子。
但是为了强调自己能力出众,让谢亭丰把最难卖的房子交给自己卖,想以能力服众不是不可以,但总给人不成熟,自陷死地的感觉。万一房子卖不出去,大话都说出去了,如何服众,如何完成总部交代的任务?
而且,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安家天下店员有点太闲了,为了说明中介公司众人碌碌无为,就让他们都待在公司里?这也太懒了,只有把人员撒出去找房源,看房子,寻找成交的机会,才能更好的卖房子啊。
而且,几个演员的表现,怎么可能像是做了几年的中介呢?做中介都如狼似虎的,听到房子两个字儿,眼里都冒着精光呢。
而包括罗晋,王自健他们几个,明显是来喝茶的吧。
海清扮演的怀孕看房客,对买房子表现得很焦虑,但是却缺乏那种拼命想要一处房子安家的饥渴。有时候对于买房子的人来说,虽然看的房子很多,但疲惫的目光里,总是掩饰不了对有一处安身之地的饥渴。总的来说,好的房屋中介虽然挣钱不少,但社会地位不高,有时候也会让人看不起:你不就是个卖房子的么。
让孙俪和罗晋去演底层的房屋中介,其实有点难。最好能跟着中介一起走街串巷几天,才能真正体会到中介的苦辣酸甜,表演才会更加接地气,打动人心。
爱之深责之切,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表达《安家》这部电视剧可以更好。宅在家里闲来无事写了这么多,到不到的都请多包涵。
东河的历史故事?
明代以前,东河在杭州城外,是护城河。
元末张士诚修筑杭州城墙,向东扩展到贴沙河,此后东河成为杭城市河。
在1950年代,对中东河进行过一次全线疏浚,一百多个工人奋战了五个月,共清运淤泥53348立方米。
1980年代,经济改革开放有一定成效后,杭州市开始整治中、东河,解决河道壅塞、脏乱差的现象。当时河道是通航的,河边有大量民居,这里的居民后来向外迁徙。
此事是当年杭州的一件大事,历时5年,从1983年3月到1988年3月。耗资1亿多,中央拨款7500万,浙江省提供2000万,杭州市投资8000多万,当时杭州市倾尽了全部人力财力物力。现在看看1亿多不算什么,当时却需要国家和省里的支持。
事后杭州电视台拍了一部电视剧,叫《老房子新房子》,用了杭州方言配的音,讲中东河沿岸改造、居民拆迁的故事,还有一部舞台剧《开口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