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石塘,东汉西南文献有哪些?
南朝宋范晔作《后汉书·西南夷传》,在前人著述基础上裒集史料,广采精择,著述体例严谨周密,内容记载丰富翔实,不仅是研究西南地区民族历史文化、东汉民族关系及时外关系的重要史料,而且反映出作者的进步的民族史观,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岭南道、振州”和宋代赵汝适《诸蕃志》海南条中记述,至唐末,在琼州设置了都督府,把西、南、中沙群岛已划入行政区,隶属振州管辖。此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
南宋的周去非在岭南为官多年,他于1178年撰写的《岭外代答》中,具体指出南海中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这里的“交洋”即“交趾洋”,为现在北部湾。
中国最南方群岛?
是南海诸岛。可以进一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其中南沙群岛在中国南海的最南边,纬度最低。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位于北纬三度35分到北纬11度55分,东经109度30分到177度50分。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宽约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其中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最南端。
南沙群岛建筑用沙从哪来?
南沙群岛建筑用沙主要是附近其他岛屿的沙滩采集以及附近浅海区域的采沙,洗沙等工艺采集而来。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万里长堤、万生石塘屿等,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立地暗沙,西到万安滩,东接海马滩,是南海最南的一组群岛,岛屿滩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
清朝是如何管理南海的?
设立了“管理委员会”和率领军舰巡逻
东沙富饶而地处战略要冲,法、英、日等列强都曾觊觎宝岛寻机侵占。日本政府为扩大南洋殖民势力范围,纵容、支持日本人入侵东沙。日本浪人赖茨一郎曾 窜上东沙,在岛上营造船舶、蓄水池及房舍等,后被巡查的广东水师拘押,对其警告后押解出境。1901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发现岛上有丰富的磷质矿沙。次 年,他率船前来挖掘了大量磷质矿沙,运到台湾贩卖,获利颇丰。1907年,日俄战争结束,西泽吉次率人再登东沙岛,建筑码头和小铁路,肆意掠夺磷质矿沙和 海产品,在岛上竖立木牌,升起日本国旗,声称占领了“无主地”,将该岛命名为“西泽岛”。日本军舰满载日本移民和军火为其保驾护航,企图长期占据东沙。
同年,南澳总兵李准率领3艘军舰,前往西沙、东沙群岛巡视,在主要岛屿上“勒石为碑,宣示主权”。在巡视东沙时,发现日本人非法登岛,军方和当局一 面派“飞鹰”舰再赴东沙,查清日本人强占事实,并拍摄照片为证,还收集包括英、法海军的相关海图等有关东沙岛各种文献,连同“飞鹰”号拍摄的照片,急送北 京外务部。呈文指出:日本人“私占有据,若不设法争回,则各国必援均沾之例,争思攘占,所关非细”,希望外务部“迅与日使交涉,饬将该国商民一律撤回,由 我派员收管,另筹布置,一申主权”。一面积极备战,准备武力收回东沙岛,并威慑其他国家“争思攘占”我国南海诸岛的企图。李准义正词严责问西泽:“东沙群 岛入中华版图已有几百年,东沙主权一直在我,尔等何得私占?”日本政府狡辩该岛是“无主荒岛”,中国则出示《国图柔远记》《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以及中国和 英国出版的一些地图据理力争,充分证明东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属广东管辖。日本领事在确凿证据面前哑口无言,只得承认东沙岛为中国固有领土。1909年10 月11,中日双方签订了《东沙问题条约》,明确东沙群岛为中国固有领土,日本人立即撤出,将东沙岛归还中国,并赔偿中国渔民及损坏庙产的损失,向清政府补 纳税款。
1909年11月19日,中国水师“广海”舰上响起震耳欲聋的21响礼炮声,这是中国岛礁斗争上的一次军事、外交双胜利。在中、日两国参加交接仪式的官员面前,一面黄龙旗在东沙岛上空冉冉升起,与“广海”号军舰上迎风飘舞的黄龙海军旗遥相呼应,替代了降落的日本国旗。
大清帝国在暮日余晖中不忘南疆国土,派遣军舰巡视南海诸群岛宣示主权,对入侵者采取断然措施,及时收回了东沙主权,是奠定今天东沙和平局面的保证。收复东沙群岛主权,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树立了一座历史丰碑。
1910年7月,清政府设立了“管理东沙岛委员会”,实施管理东沙岛事务,并颁发“办理东沙岛委员会之关防”。清政府还对东沙岛进行经济开发,曾同 日本“大泽商会”签约合资开发水产品。水师则以东沙岛为基点派兵驻守,巡视洋面,以示保护,初步改变了我国南部海疆无人驻守的局面。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中国版图最大?
元朝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在西部成立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及伊儿汗国,四大汗国
元朝不仅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由亚洲推广到欧洲和非洲,而且它的疆域辽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部分岛屿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明代宋濂之《元史·志第十地理一》首段亦有讲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对四大汗国拥有最高的宗主权,但是实际上各个汗国都各自为政,甚至有时互相交战,因此元朝的疆域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和蒙古本土,而并不包括各汗国领土。但即便如此。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当之无愧的最大疆域。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蒙古自成吉思汗铁木真开始,就开始四处征战,甚至远征到今天的欧洲东部、伊朗、土耳其和阿富汗等地。
1271年,忽必烈称帝(成吉思汗的孙子),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正式建国号大元 。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
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的国土面积达到鼎盛,北部至北冰洋、南到缅北、越北、老北、东到日本海、黄海、南海、北海、台海,西到新疆,西南到喜马拉雅山,国土总面积2267平方公里,是当之无愧的古代最强帝国。
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要是排名的话,那元朝疆域当之无愧是最大的。
第一名:元朝。鼎盛时期的领土总面积也超过了2000万平方公里。
蒙古崛起时的彪悍是有目共睹的,自成吉思汗铁木真开始,就开始四处征战,后来一直西进,一直打到了地中海一带去了。鼎盛时,元朝的国土面积北部至北冰洋、南到缅北、越北、老北、东到日本海、黄海、南海、北海、台海,西到东欧乌克兰,西南到地中海,西北直达挪威,国土总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公里,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大。
第二名: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总面积1316万平方公里。
至晚清1908年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这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沙俄于19世纪割占我国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外蒙古分裂独立后后丧失了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外西藏和西南等地方失去的领土也在50万平方公里以上。
第三名:唐朝。鼎盛时期的领土总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
唐朝灭掉东西突厥后,北境直抵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中游和安加拉和流域,已经远远超过贝加尔湖,西面最远直达里海,包括整个中亚和阿富汗。但是唐朝却没有统治青藏高原及东北的广大地区,因此,总版图略低于清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