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姆沃尔特号,为什么055驱逐舰舰首有栏杆

诗佳网

朱姆沃尔特号,为什么055驱逐舰舰首有栏杆?

055驱逐舰舰首的栏杆一般是非战时才会使用的,比如礼仪性质的站坡,对普通民众的开放式上或者在大海上非战时的航行。栏杆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员掉落。

▲055型驱逐舰舰首的栏杆

朱姆沃尔特号,为什么055驱逐舰舰首有栏杆

其实大部分海军舰艇的舰首都会有这个栏杆,不管是吨位大小还是隐身不隐身。比如美国的隐身第一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不过大家可以留意到,一般在舰首设置栏杆的舰艇,其舰首的空间一般都比较大。

▲可以清晰的看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舰首的栏杆

事实上,栏杆对隐形性能的影响微乎其微,很多舰艇都设计成不可收放式,比如美国的濒海战斗舰。

▲可以清晰的看到濒海战斗舰舰首的栏杆

此外,在战斗时,栏杆也可以设计成可以收放,这样在战时就不会影响到舰艇的隐身效果。

▲可以看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舰首的栏杆已经收了起来

当然也有部分舰艇舰首是没有栏杆的,不过这种舰艇一般舰首都比较小,也没有预留人员在舰首活动的地方,这类舰艇的栏杆一般放在了舰尾的直升机甲板上。比如全隐身设计的鼻主——法国的拉斐特级隐身护卫舰就是这样,人员只能在舰首的B炮位活动,自然是不需要栏杆了!不过拉斐特级并不是就没有栏杆,因为其人员站坡主要是在直升机甲板上,故其甲板位置是设计了可收放式栏杆的。

▲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舰首就没有栏杆

▲拉斐特的甲板位置设计了可收放式的栏杆

同属于拉斐特系的新加坡可畏级隐身护卫舰同样也是首短尾长的设计,故其可收放栏杆(下图红圈处)也主要放在直升机甲板处。

▲可畏级的甲板位置设计了可收放式的栏杆

综上可以得知,这类栏杆本身会影响隐身性能,不过一般都微乎其微(很多舰艇都设计成不可收放式,比如美国的濒海战斗舰),而且还可以设计成可收放式,这样就没有任何影响了!

美舰艇锈迹斑斑成常态?

美国海军是世界第一大海军,航母、各种舰船数量庞大且舰种门类齐全,美国海军对于舰船的维修保养也是具有规范化、程序化的章程的。然而,美国海军的舰船却有一个特色存在,就是锈迹斑斑。这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普遍性的存在。即便是美国海军最新的福特号航母同样也是如此,即便是美国海军造价高达90亿美元的朱姆沃尔特隐身驱逐舰也是如此。美国海军的舰船为什么会如此狼狈不堪呢?难道是由于任务多,使用频率高,甚至是超负荷使用而无法按时保养造成的吗?还真不是。美国海军对舰船的维修保养是有时间期限的,即便是超负荷使用也不会影响舰船的维护保养,例如,美国的航母就规定,七天必须要维护保养一次,哪怕是作战期间,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是出在美国海军舰船维护保养的程序上。美国海军拥有4个海军造船厂、4个舰船修造监管处、拥有水面舰船维修部以及为数众多的现场机构组成。共有52000名军人和平民工作人员负责对舰船的维护保养工作,这些人员分布在美国和亚洲的33个部门之中。由此可见,美国的舰船维护保养工作并不是全部依赖舰员完成,而是军民结合。这里涉及到让一些军工承包商有钱赚的问题,这是一个利益链条的利益分配的原则问题,也是事关美国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的问题,是原则性的大事。例如: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普次茅斯海军造船厂主要是负责维修保障潜艇的工作、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诺福克海军船厂则主要负责维修保障水面战舰的生意、华盛顿州布雷默顿的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除了负责检修海军舰艇之外,还要负责对退出现役的舰艇的处理工作。由此可见,人家美国海军舰船维护保养工作这块大蛋糕是早就把利益分额划分好了的。舰船生锈的程度也事关维护保养的费用多少,该谁得到就是由谁得到,不能乱了规矩。至于生锈了无所谓,反正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美国海军每一艘军舰的服役寿命、服役期间进行的定期维修升级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都是在军舰下水之前就制定好的。美国海军舰船维护保养有一套“科学”的流程,例如:舰员级维修,这个和军舰锈迹斑斑有重要关系。军舰由于长期泡在海水里,受到海水以及雾气的侵蚀,生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想要保持一个体面的外观,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舰员们没事干了就轮流着手提油漆桶,拿着小锤子,去敲打舰体腐蚀的位置,然后三遍两遍的刷漆。有些军舰看似崭新的一样,其实只要走近就会发现,浑身都是油漆涂刷过的瘢痕。那么美国军舰上的舰员为什么不去做呢?很简单,没空!美国一些军舰即便是不忙,舰员们穿着随便的衣服玩耍,也不会去刷油漆,这不是他们的活。为什么?因为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唯武器论者,追求武器装备的先进性的同时,舰员配置人数也越来越少了,并且除了作战时,多数时间都是处于缺编状态,干正事都人手紧张,哪有人去每天敲打舰体上的锈迹。别看人家没事干了玩清闲,那是人家应该享受的时光。不过,过去的美海军舰员可不是这样的,没事干了就是去拿油漆桶刷油漆除锈的,现在的美军不是二战时的美军了,关键是现在的美国也不是二战时的美国了,军工产业生产能力早就外包了,军舰的维护保养也是外包了。下图是工人们给美国海军军舰除锈并刷油漆。

美国海军舰船普遍锈迹斑斑的原因就是不能及时处理锈蚀,军舰锈迹斑斑并不是突然性的,有一个过程,流锈(表面锈迹)处理很简单,刷油漆就可以了,一旦出现“鼓包”就必须敲掉腐蚀层,重新修整上漆。这是一个量大且需要大量人工的活,美国海军舰员显然是不愿意这么做,也没有能力这么做,关键是有人承包了这样的“生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冷战结束,美海军的规模大幅缩水,后勤保障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美国海军从修船成本方面考虑,将更多的修理工作交给了私营商业船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私营船厂的工作份额为30%,到了1998年,国防授权法案允许国防部把50%的基地级维修资金用于与第三方签订合同来完成工作。2003年,美海军维修“肯尼迪”号航母时,私人承包商承担了总工作量的75%。像清洁船体、涂敷油漆、打扫卫生等等活都是一些小规模的私有船厂负责简单的维护保养任务。

不要认为美国海军太忙了,没时间去关心舰体的锈迹斑斑,其实内部也是一大堆问题,已经习惯了。战争是残酷的,是要花钱的,可是战争在美国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的眼里则是一个“生意”,而军舰维修保养同样也是一个“生意”,只要加入到这个“生意”圈子里,不愁没钱赚,想靠刷油漆赚钱好办,搞几次所谓的“自由航行”钱就到手了。

不要认为美国军舰锈迹斑斑没什么了不起的,又不会影响战斗力,恰恰相反,军容不整说明军纪不严,纪侓松懈,如今的美国把战争都视为“生意”,把军舰维修保养视为赚钱的门道,宁可锈迹斑斑也不及时处理,以免动了别人的奶酪,说明美国军工复合体利益链条已经控制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其副作用就是腐败,例如:美海军2014年接收“萨默塞特”号船坞运输舰后不久,该舰船体的油漆就开始大面积脱落。美国《星条旗报》网站报道称,其原因是该舰的制造商(美国亨廷顿英戈尔斯公司)在没有对船体表面进行充分处理的情况下就涂上了第二层漆。结果呢?亨廷顿英戈尔斯公司重新为这艘军舰刷了油漆,并将31.5万美元的发票交到美海军手里,足额报销,少一分都不干。

虽然美国海军有关舰船维护保养有一套科学的程序,但这些程序只不过是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眼里的“生意经”而已。军舰锈迹斑斑虽然看着难看,但却是有人喜欢这样的,在它们眼里这是“生意”。至于美国海军的舰员们,他们只管开好自己的车,维修保养交给“4S店”罢了。不过,大气候影响下的美军,不可能做得到只管开好自己的车,军舰肇事还少吗?

美国海军虽然强大,但它的弱势也同样明显,美国媒体多次报道军舰、潜艇材料造假,以次充好。应该说美国军舰锈迹斑斑并不是表面现象,而是有深层原因的,是美国军队整体实力衰落的一个反映。例如:美国海军“斯托特”号驱逐舰,因为躲避疫情没能靠岸,结果215天后靠岸时,整个舰船锈迹斑斑得不成样子,舰体下部也爬满了藤壶。请问,只不过是每天漂在海上,又没正事做,至于搞成这样子吗?所以说,美国海军从芯里就坏了,军工大佬们眼睛里只有钱,军方高层、国会、军工复合体大佬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啃食军费大蛋糕的利益链条,军工产品不过是它们眼睛里的“生意”而已,就连军舰身上的锈都是有利可图的“生意”,这就是如今的美国海军。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大英皇家海军没落了?

谈论美国海军的没落还为时尚早,只要美国的经济不崩盘,美国的海军就会依然非常的强大。英国海军和苏联海军的没落主要还是因为经济原因,并不是因为其他的问题,显然在美国经济没有崩盘之前,美国海军绝对不会没落,因为美国海军太强大。

英国海军的没落

英国海军的没落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的大幅度下降,已经没有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来维持庞大的海军。其实英国海军的没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开始,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那么明显。

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的国力大大受损,虽然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战胜国,但是战争使得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而且因为世界大战导致的民族觉醒,英国的殖民地不断地独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殖民地所剩无几,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最有价值的殖民地全部独立,英国的综合国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英国殖民地的独立,导致英国国力削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本土仅有英伦三岛的英国,在国土资源、人口数量、经济实力上与美国和苏联差距极大。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经济实力更是不如德国和日本,英国GDP占全世界的比例越来越低,自然英国的军费开支就不断下降。作为最需要投入资源的海军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自然开始没落。

英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海军经费的不足,在大型航空母舰退役后就开始转而发展轻型航空母舰,要不是马岛战争,可能英国连航空母舰都不愿意发展。也正是通过马岛战争,英国海军也意识到大型航空母舰的好处,现在应该也开始发展大型航空母。

可以明显地看到,现在的英国海军因为经费不足,虽然费了很大的精力造了2艘大型航空母舰,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经费配足舰载机。在其他舰艇的发展上也远不如其他海军强国,比如盾舰的吨位较小,火力强度不足,而且建造的数量也不多。

苏联海军的没落

苏联海军其实直到苏联解体的时候都没有到达巅峰,其没落只是苏联解体后的经济问题。苏联海军在苏联解体前夕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崛起,苏联真正的航空母舰、大型水面舰艇等才在这个时候刚刚起步,原本是有机会可以和美国海军并驾齐驱的,可惜苏联的解体让苏联海军没落。

苏联时代一共发展了四代航空母舰,其中前三代都是鸟中的蝙蝠,被苏联人称为载机巡洋舰。第四代的弹射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刚刚起步,却遇上苏联解体,最终无疾而终。苏联的大型水面舰艇其实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腾飞,这一时期出现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光荣级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才开始在吨位、火力和技术水平上赶上西方海军强国。但是非常可惜,此时距离苏联解体的时间已经很近,来不及大量的装备就戛然而止。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继承了苏联海军的绝大部分,虽然还有很多先进的舰艇躺在船台上,但是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没有经济实力来继续建造。而且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因为经济实力的下滑,对于已经装备的舰艇都无力维持,最终导致苏联时代建设的强大海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没落,大量的先进舰艇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维护保养而趴窝,服役时间并不长的舰艇最终遗憾的退役。

美国海军的强大

美国海军的强大就表现在其强大的航母战斗群,美国始终保持着10多艘的核动力超级航母,这才是美国海军强大的实力体现。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不仅数量上全世界最大,吨位上也是全世界航空母舰中最大的,所搭载的舰载机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拥有世界第一强大的海军。十多艘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数十艘宙斯盾驱逐舰,上千架舰载机,全球部署,全球到达,这就是强大的美国海军。美国海军强大的背后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巨额的军费开支。

美国的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单艘造价几十甚至上百亿美元,加上舰载机和航母战斗群的其他舰艇,少则花费数百亿美元,多则上千亿美元。这样的经济实力,军费开支水平,其他国家鲜有与之抗衡的实力。

作者观点

英国海军的没落,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导致英国的国力受损,殖民地的独立让英国再也没有吸血的地方。最终仅凭英伦三岛的弹丸之地,经济实力严重不足,根本没有足够的军费支撑英国的全球海军。

苏联海军之所以没落,还是因为苏联国家的解体,一个国家都已经解体,它的海军自然不会好过,正所谓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其继承国,但是俄罗斯的经济却急剧恶化,根本就无力维持苏联时代强大的海军,导致苏联海军的没落成为必然,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大家可能有误区,觉得美国这几年发展得不行了,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是越来越穷兵黩武。其实美国的情况没大家想得那么糟糕,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GDP总量高达23万亿美元,而且其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欧洲的传统经济强国,当然肯定没有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高。美国常年维持高达6-7000亿美元级别的军费开支,大约占全世界军费开支的40%,军费上美国是非常充足的,而且就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而已虽然超过3%,但是仍然远低于冷战时期,还没有到影响美国正常运转的地步,还没到穷兵黩武这个层次。

美国海军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巨额军费开支的支撑下,不仅不会没落,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还是那支全球部署,全球到达的海军。

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有什么区别?

在各个时期,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地位和形态都不断变化,不是一个固定模子!四种舰的发展高峰,都在上个世纪,也就是20世纪,我们就看看20世纪的情况!

战列舰,从风帆时代开始,战列舰就是主力,而且这个主力既能作为肉盾抗揍,又能输出火力,是全能型选手!战列舰顾名思义,就是在火炮战舰线列中作战的舰只,按照现在流行游戏如"王者农药"、"DOTA"中的标准,就是扛线主力——始终扛在第一线上!这个任务,决定了战列舰必须同时拥有厚重装甲,和巨大的火炮,以便和敌方战列舰,甚至更恐怖的岸炮互殴!1906年,英国开始建造“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ought),把所有主炮统一了口径。之后主炮越来越大,口径节节上升,一战后美英日三强国战列舰,已经成批装备356毫米口径主炮,之后主炮达到俾斯麦、黎塞留等舰的380/381毫米口径,再到三国的"BIG 7"战列舰406/410毫米口径主炮,再到日本"大和"级的460毫米口径……排水量、装甲和航速,这些年内也是节节升高,如果不是华盛顿和伦敦两个海军条约,军备竞赛还得更加恐怖!当然二战后,航母和导弹终结了笨重的战列舰,最后一款战列舰——美国"衣阿华"级,改装为导弹-火炮战列舰打完海湾战争,完美谢幕。下图为改造完的"衣阿华"级。

巡洋舰,最初就用于侦察、袭扰、破交等机动作战任务,玩的就是驰骋大洋!但20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火炮舰的大发展,战列巡洋舰出现,顾名思义又能编入战列线,跟战列舰并肩作战,跑得又快可以侦察,或者追杀别的巡洋舰。但日德兰大海战证明战列巡洋舰还是太脆了,还是别扛在第一线,应专注于机动。在二战前,火炮鱼雷巡洋舰发展到极致,出现了带领驱逐舰雷击作战的轻巡(日本),专注于防空作战的轻巡(美英),专注于殖民地巡逻的轻巡(英国),以及越来越大的主力巡洋舰——从轻型,到重型,再到战列巡洋舰!下为美国"巴尔的摩"级重型巡洋舰。二战后,巡洋舰又迎来一次大发展!因为没有战列舰那么多累赘的装甲,其成本得以控制,所以可搭载导弹和直升机,再次披挂上阵!美国和苏联的巡洋舰反复争霸,美国从8203吨的"莱西"级,一路造到11300吨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中间还用二战巡洋舰舰体,搞了17525吨的"长滩"号巡洋舰。苏联从满载排水量5380吨的苏联58型导弹巡洋舰,一直造到24000吨的苏联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巡洋舰越来越大,携带导弹和船电设备越来越多,最终又昂贵了,又笨重了,冷战一结束,大家就觉得搞不下去了!下为地球最大导弹巡洋舰"基洛夫"级。至于驱逐舰,就诞生于20世纪,他最初"驱逐"的是鱼雷艇,给大舰挡枪,尤其在近海。后来又被用于驱逐潜艇,到二战又增加防空任务。这种舰只速度特快,跟巡洋舰一样快,但是当然续航力远不如巡洋舰,不能持久。武器也就适合就好,别要求那么高,不能跟战列舰、巡洋舰相提并论,在一二战时期,除了鱼雷,其他武器完全威胁不了大舰。但是,反潜也很重要,而且也正是用鱼雷,驱逐舰也取得了重要战果。比如塔萨法隆格海战,日本全部由驱逐舰组成的雷击队,击沉击伤美军4艘重巡,真是以小博大不要命。下为日本驱逐舰。二战后,驱逐舰俨然成了舰队主力,满载排水量从二战后期美国基林级的3000多吨,一路飙升到冷战结束时"伯克"I级8135吨,之后又出现了一大堆代替巡洋舰功能的大型驱逐舰——日本"金刚"、"爱宕"、"摩耶"级,韩国"世宗大王"级,以及世界第一的055型。至于日本的航母"日向"级和"出云"级,以及美国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新型打击舰",那些只是挂了个"驱逐舰"名字而已!但是,谁又知道以后,驱逐舰不会有更大发展呢?拭目以待吧!至于护卫舰,是一种纯粹辅助性作战舰艇。在刚诞生时,护卫舰就直接定位为,不参加主力舰队作战,在近海只保护大舰出港和航渡,在远海护卫商船。因为任务都是护卫、保卫,所以叫"护卫舰"。最初很多国家护卫舰并不叫护卫舰,称呼五花八门,叫护航驱逐舰,叫护航巡逻舰等等。护卫舰第一个发展巅峰,就是二战时期美英护航驱逐舰,对抗德国潜艇"狼群战术"。大量护航驱逐舰配合海上巡逻机,以及护航航空母舰,驱赶、追杀德国潜艇,逼着德国潜艇在白天必须潜航,大大压缩它们的活动范围。看看下图当时护航驱逐舰的简陋劲——冷战开始后,护卫舰又迎来大发展,远洋护卫舰从美国1892吨排水量的"迪雷"级,膨胀到冷战末4100吨的"佩里"级;近海护卫舰从苏联1186吨的50型,膨胀到冷战末3800吨的1154型。冷战后,经历实惠,加装大量先进军械和船电设备的护卫舰,更是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绝对主力,甚至成为欧洲国家这种破落户的主力舰。主力远洋护卫舰,比如英国26型护卫舰,排水量一举攀上8000吨!而轻型护卫舰排水量也迅速膨胀,最新型如印度"卡莫尔塔"级达到3150吨,韩国"大邱"级达到3650吨……护卫舰大有全面替代驱逐舰,成为舰队中流砥柱的趋势。下图为巨大的英国26型护卫舰。任何武器装备,发展都是螺旋形!经济实惠、精密灵活的小船,经过发展,很有机会慢慢替代巨大、笨重、昂贵的前辈,扛起舰队作战的大梁,这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要看不起今天的小不点,毕竟巨兽都是从小不点发展来的!

万吨级驱逐舰约翰逊号战斗力如何?

约翰逊号驱逐舰是美国海军第三艘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也是最后一艘该级驱逐舰,要说战斗力,该级驱逐舰都挺差的,没有一艘的战斗力算得上是先进,尤其是考虑到其20多亿美元一艘的造价以及14000吨的排水量,其战斗力上的短板就越发的明显了。

DDG1000驱逐舰是美国21世纪水面战斗舰计划的延伸产物,他的诞生本身就是在一个错误误导美国20年的战略下产生的,是冷战后美国过分追求高精尖,以及过分低估对手的产物。他诞生于美国的战略混乱期,竟然在一艘如此先进和庞大的舰体上,构筑了一个主要以对地打击为主任务的军舰,他的研发拖累了美国海军20年的发展。

冷战后,美国海军遍寻四海无敌手,认为在深海大洋上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美军,未来数十年内难有敌手,于是自信骄傲的美国人决定停止发展制海军舰计划,转为将注意力朝着对地打击型军舰集中,而就在此时,美国推出了由海向陆的计划,意思就是美军今后的作战都是由海上发起,最后返回海上,意图是打造一个连接陆地海洋的海军。

这样的海军要求能够持续不断和廉价的对地面纵深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DDG1000就这样诞生了,他计划搭载上百枚巡航导弹和2座单管155毫米舰炮投入对地支援作战,美军将其付诸实施,造出了DDG1000。同时,为了将有限的经费向着对地攻击倾斜,美国为这艘军舰裁剪了昂贵的VSR远程对空搜索雷达,停止为其搭载标准2、3防空导弹的计划。

美国此举一直持续20年,等到DDG1000首舰朱姆沃尔特号下水的时候,美国海军已经放弃了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对地打击思路,转而为应对崛起的大国对手发展制海型舰队,美军重回制海海军道路。因此,美国这艘约翰逊级驱逐舰只是该级舰的绝唱,毕竟美国已经将该级舰裁剪的剩下3艘,急不可耐的放弃了DDG1000计划,所以我们只能说,他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怎么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