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暂停营业,反身赶超京东跻身中国互联网第四

诗佳网

costco暂停营业,反身赶超京东跻身中国互联网第四?

你好,我是正好,一个关注理财、认知升级和职场发展的80后巨蟹男。

拼多多的崛起,代表着中国电商竞争的白热化,也代表着与京东、天猫等第一代电商巨头不完全相同的电商模式的崛起。

costco暂停营业,反身赶超京东跻身中国互联网第四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和你谈谈,自己对于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的看法:一是细看拼多多如何崛起;二是探究拼多多的三大秘密武器;三是拼多多未来面对的挑战。01 拼多多是如何崛起的?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看看最近几年拼多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2015年9月,拼多多的公号上线,上线两周的时间,粉丝数量突破百万;2016年1月,付费用户超过1000万,单日成交金额同样超过1000万元;2016年9月,拼多多和拼好货合并,用户规模破亿,单月流水金额破亿;2017年9月,拼多多成立两周年,用户数量突破两亿;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成功上市,现如今,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

看到这组数据你的观感如何?拼多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是真正的“爆发式”增长。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互联网行业,这样的竞争更是激烈,资源正在快速的向头部公司集聚。在巨头环伺的情况下,拼多多如何逆袭,成功成长壮大?这就不得不提拼多多的三个独门武器。

02拼多多的独门武器是什么?

第一武器:用户,紧紧抓住小镇青年和“五环外人群”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十几亿的人口,中国实在太大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思考问题,常常忘记中国的“庞大”,忘记巨大中国人口的多样性。

有人说,再大的新闻,中国都有可能有10亿人不知道。是的,我们身处在城市之中,对于其他人,对于四五线城市和小城镇太没有概念了。我们以己度人,却忽视了,当我们执着于追求蔻驰等奢侈品牌的时候,中国还有非常庞大的人群对于便宜实惠的产品有需求。

我有过这样的经验,过年回老家参加集市,发现集市上有不少摊位在销售洗衣粉,并且这些洗衣粉都不是我们熟悉的品牌,然而因为便宜,老乡们买的还不少。

在我的概念里,家里洗衣服早就是网购洗衣液了,并且通常都是雕牌、碧浪等等稍有名气的牌子。其实,这就是犯了思维错误,在我看来洗衣液并不贵,但是总有人追求更便宜更实惠的选择,没有牌子的洗衣粉照样有广阔的市场。

最近我们常说“消费升级”,其实,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消费方面,各有各的升级,庞大的人口基数让“消费升级”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迥然相异、各不相同的形式表现。

抓住了小镇青年和“五环外人群”需求的拼多多,赢得了爆发式增长的契机。这股力量,我们在《战狼2》豪夺中国票房冠军时,也曾看到。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快递公司的派送网络搭建也给拼多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以往,四五线城市的人哪怕知道网购便宜,也有可能因为网络不畅,或者物流不到等原因,而没有办法享受网购的乐趣。

现如今,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已经几乎遍及每家每户,哪怕你身处山区,也能够通过网络快速与世界联通,而物流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基本实现了“派件自由”,山村小镇也能顺利收到包裹。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拼多多抱了腾讯公司的大腿,这让他能够快速触达庞大的用户群体。

腾讯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入股拼多多,而微信和QQ是中国用户群体最广大的两款软件,傍上大佬的拼多多有着触达用户的天然优势,腾讯公司对于“亲儿子”,自然也是百般照顾。

不得不说,拼多多生逢其时,意识到小镇青年和“五环外人群”的存在,能够顺利触达这个用户群体,并且能够顺利实现交易,牢牢抓住用户,这是拼多多的第一个秘密武器。

第二武器:商家,牢牢把握低端供应链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京东天猫开店的经验,据说这个过程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申请店铺需要经过层层审批,需要巨额的保证金、押金,更可怕的是,哪怕你开店成功,也可能赚不到钱了。

随着京东天猫平台的发展,这里已经变成了巨头们的游戏,在这样的商业体系里面,客流、资源已经极端的向极少数的“大店家”集聚,小门小户、新人店家已经很难从中获利。

除此之外,这些年,京东天猫不断做大做强,电商巨头们都在进行极为严厉的打假,打假旋风打断了不少店家的发展之路。

一边是越来越难的开店流程和越来越高的开店成本,另一边则是越来越严格的打假要求,很大一部分低端供应链的商家,被淘汰下来,从京东和天猫的体系中外溢了。

然而刚刚我们说到,低端商品还是有着庞大的市场和旺盛的需求,而这些低端供应链的商家依然有存在的土壤,他们要做生意、也能做生意,但是没地去了,此时,拼多多接受了他们。

这就能部分解释,京东天猫作为电商巨头,为什么会看着拼多多发展壮大?因为拼多多上初始集聚的卖家正是他们放弃的卖家。

强力吸纳低端供应链的商家,提供大量低价实惠的产品,是拼多多获得爆发式增长的第二个秘密武器。

电商的主要功用就是贸易,就是买卖,此时拼多多已经找到了广阔的消费者群体,掌握了大量低端供应链的商家,那么只要能够顺利的把供给和需求链接起来,生意就算成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拼多多是如何链接供给与需求的。

第三武器:社交,不同于往常的购物模式

我们在京东天猫上的购物流程是怎样的?通常,我们明确知道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在京东上搜索相关产品直接进行挑选。

而拼多多并不是这样,我观察我妈妈使用拼多多的过程,常常是,李阿姨发现了有什么便宜的好东西,发个链接给我妈,她就买下来了。

拼多多还有一个常见的推广方式,就是团购。购物人自己自行组团,通常是三人成团,成团后能以更低的价钱买入商品。

所以,咱们常常会在微信上看到各种拼多多的链接,这些链接来自于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学,我们天然的对之心存信任。

你发现了没有,拼多多是有社交属性的,就是在满足购物欲望之余,拼多多也是我们与熟人社交的方式。我们发现了好东西,或者软件优惠,我们把它分享给亲朋好友,免费为拼多多宣传。

更为讨巧的是,拼多多巧妙的将熟人们之间的信任,用作商品推广。

李阿姨和我妈妈是多年的好友,彼此知根知底,那么李阿姨都买了的东西,她都觉得好的东西,我妈又怎么会拒绝呢?况且低价优惠是拼多多最大的优势。

更进一步,如果我妈也觉得好的话,她还会热心的推荐给张阿姨、王阿姨,人群效应就这么产生了。

最近有个词,叫“社交电商”,就是电商在满足购物需求之余,提供社交的功能,拼多多是这种营销方式的先驱,也首先在这种方式中获益。

拼多多的崛起主要靠的就是这三个秘密武器:一是抓住了客户端,从中小城市获得巨量的客流;二是抓住了商家端,找到大量低端供应链商家,提供低价产品;三是找到了好的方式,将客户与商家、供给与需求快速的链接起来,并且利用熟人社交,产生巨大的宣传推广效应。

现如今,拼多多的市值超越了京东,已非吴下阿蒙,对于他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能之用“低价和卖假货”简单定义,而是应该拿上显微镜,仔细看看这个与京东天猫有着大不同的商业基因的企业,更好地认识拼多多。

03拼多多未来面对的挑战

不可否认,这些年拼多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也它并非至此无忧了。

假货问题就是悬在拼多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极端的低价是拼多多发迹的起点,现如今,这也成为这家上市公司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初始低价策略,让我们对于拼多多的定位,对它贴的标签都是廉价的,这对于拼多多未来转型升级颇为不利。

草创期的拼多多,依靠低价实惠,甚至有一些质量瑕疵的产品独步青云,现如今面对上市的压力,以及其他电商的竞争,拼多多也必须治理伪劣假冒产品,迎接高端产品的入驻。

今年双十一,我弟弟竟然在拼多多上买了一台苹果手机,我的第一反应是,该不会是山寨的吧?但是随着我的深入了解,原来,早在去年双十一,拼多多上就凭借超高额的补贴金,卖出了超过20万件的苹果产品,拼多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

当然,大众观念的转变是缓慢的,这将是未来几年拼多多面临的重要挑战,加油吧,旺盛生长的“社交电商”。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关注《正好的成长笔记》,和我一起学习理财、认知升级,不断地自我成长。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在理,麻烦动动手,给我点个赞,谢谢。

小米手机如果销量超过华为了?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您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小米并非没有尝试过处理器的研发,只不过澎湃处理器以失败而告终(当时正值小米上市敏感期,不排除小米有拉高市值的嫌疑)。虽然我国半导体产业较为落后,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公司都要去研发芯片。小米与华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并非是依靠科研技术来作为核心支撑,更多的是通过性价比来抢占市场,换取生存的空间。

即便小米手机销量超过华为,小米也不会再涉及处理器研发的这摊浑水,除非发生了极为特殊的状况。一起来分析看看,为何小米不会再进军处理器的研发吧!

销售额并不代表最终的利润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拿今年苹果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虽然苹果手机的销量远不及三星、华为,但是却赚走了手机利润的66%,这找谁说理去?小米同样面临着这种较为尴尬的处境!华为不仅是国内手机销量最高的公司,并且也是国产手机利润最高的公司。

即便小米有一天破釜沉舟,手机销量势必要超过华为,也不代表其利润超过华为,更不要说话费巨额资金来研发处理器。

即便利润较高也并不代表股东会同意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小米手机销量、利润双丰收均碾压同时代的华为(假设),那么也不意味小米会研发处理器芯片。小米是一家上市公司,更多提心的是股东的利益。这点有好处也有坏处,小米上市更加方便融资,可以提供加速发展的机会,但是同样制约了小米在关键事项上的决策问题(高通也是小米的股东之一)。

华为并不存在这个问题,毕竟只是全员虚拟持股,公司决策权还是牢牢地掌控在任正非的手中。

雷军对于研发的态度也不会使小米轻易涉足芯片产业

雷军曾经公开谈过对于研发的态度,认为华为高达10%以上的研发费用并不适合所有的企业。雷军更加关注的是研发的效率,输出成果与费用是否成正比。那么,芯片研发这种烧钱的研发并不符合雷军口味。特别是小米近期将会持续加码Alot领域,本就不充裕的资金已经不允许其研发芯片。

除此之外,再来谈谈“首发”的这个问题。国内手机厂商争先恐后抢发骁龙旗舰处理器并非毫无道理,这将能够给其带来大量的人气与流量,从而转化成手机销量。华为处理器同样如此,国内首家移动芯片处理器的制造厂商给华为带来了较强的品牌效益,小米即便研发出来处理器,也不会达到华为的高度(您记得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吗?乔戈里峰)。

关于小米手机超越华为之后,是否会研发自己的处理器问题,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上海costco第三家开业时间?

目前上海没有costco第三家开业的消息,继上海之后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Costco(开市客)即将在苏州开设中国大陆的第三家门店。据新浪网报道,4月9日,开市客(苏州)贸易有限公司以14254.3万元的总价拍下了苏地2020-WG-20号地块,证实Costco将定址苏州高新区。

去年8月,中国大陆首家Costco门店正式在上海闵行开业,当天抢购场面十分火爆,排队时间超过3小时,开业仅半天就因客流量过大而不得不暂停营业,随后还限定每天只接纳2000名顾客。

今年2月Costco刚刚在浦东康桥镇以总价8.98亿元竞得商业、餐饮旅游业用地,预计将于2020年底或2021年初在上海开第二家门店。

美国加州疫情怎么样?

美国加州惊现翻版“钻石公主号”,幸好下船人数不多!

美国加州疫情非常严重,位于加州西南部的洛杉矶也是未能幸免。

客观来说,洛杉矶郡以及加州的确诊数量不多。可是疫情可能会出现的蔓延情况,让身为旁观者的我们有些畏惧,也让主管洛杉矶以及加州事务的官员有些彷徨。

洛杉矶属于加利福尼亚州,但是由于美国的政治体制问题,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又管不到洛杉矶,因此本身应该是隶属关系的两个政府,有着不同的反应。不过考虑到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不分界限,因此老编在下文中将洛杉矶并入加州。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号称天使之城,市内人口众多

加州是目前美国确诊数量最多的地方,但是对加州地区的担忧,并非简单的因为加州确认人数最多。加州防疫部门进一步调查表明,加州地区潜藏着一艘类似钻石公主号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之轮,出现了潜在的聚集性感染人群,幸好该邮轮还未正式停靠。

加州地区三月四日出现了首位死亡患者,但最可怕的并不是该患者不幸去世,而是死亡案例背后藏着的恐怖秘密。进一步调查后发现,首位死亡患者曾在二月十一号到二十一号之间,搭乘过至尊公主号豪华邮轮,之后下船并在三月三号确诊肺炎。防疫部门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至尊公主号已有几十人出现肺炎相关症状。

:至尊公主号邮轮

至尊公主号邮轮是一艘可以容纳三千五百人的大型邮轮,巧合的是,它和钻石公主号同属于美国嘉年华集团,同属于该集团旗下的公主邮轮子公司。

该邮轮曾经往返于旧金山和墨西哥,部分乘客在回到旧金山之后下船,大部分乘客则继续跟随邮轮前往夏威夷。对于整个美国来说,这艘邮轮还在海上,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美国防疫部门已经通过飞机采集了疑似样本),可对于加洲地区来说,部分乘客已经在加洲地区的旧金山下船了啊,而且是十几天之前就已经下船了。

:美国防疫部门紧急飞到至尊公主号头顶,紧急采集样本

面对可能存在的疫情爆发风险,加州地区是非常犹豫。

例如本周末将要在加州洛杉矶举行的大型马拉松,组委会就多次犹豫,考虑禁止民众围观这一赛事。不过呢,组委会最终还是同意让民众围观马拉松了。据悉,该大型马拉松共有两万七千名选手,算上围观群众之后,聚集总数更是难以想象。

希望加州地区足够幸运。

月薪一万以上的工作都有哪些?

上市公司容易造就千万富翁、百万富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上市了,是猪都能够飞,有的人从默默无闻或者是每个月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一下子飙涨到过百万、千万身家了。

比如京东物流2021年上市,给包括刘强东在内的董事高管授予了1.5亿股,其他39名高管拿到了平均130万股,价值5600万港币。

当然了东哥没有忘记作为普通员工的兄弟,至少京东4670名员工和其他相关人员拿到了1.3亿股,这么看来,至少有291个人百万富翁,39个人成为了千万富翁。

那是不是月入过万很容易呢?百万富翁故事分享?又或者是头条上、抖音上小红书上的百万富翁太多了,或者是媒体的宣传误导,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很多很多的岗位或者是其他普通的岗位都可以拿到月薪过万以上的工资。

那么先来看看月入过万都有哪些岗位呢?用数据说话。

从2022年智联招聘的春季岗位招聘的岗位可以看到月入过万的岗位大部分是人工智能、高级管理、移动研发、软件研发等相关岗位。

大家看,这是平均工资哦,不是最高的,不是最低工资哦,是平均工资,也就是说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大部分人都实现了月入过万,甚至2万左右平,例如人工智能的平均工资是23713元,所谓平均工资肯定有可能就是最高工资,也有低工资,那肯定就有人月入不到1万,也有月入三五万的。

人工智能的平均月薪能够拿到第一我相信,但是怎么银行、金融机构这些岗位工资怎么就只有1.2万左右呢?

所以我对这个数据不太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的眼中,一般来说银行那些人年薪起码来说都有20万左右,甚至有些三五十万都有,可能也区分城市吧。

这个图可以看得出来,月薪比较高的都是一些,第一是技术类,也就是互联网、it、人工智能这些,又或者是高级管理,这种才最有可能性月薪拿到1万块钱以上的,甚至两万三万的也有。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这个岗位绝对是现在比较火、比较热的岗位。

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等,这些互联网大厂,一直比较有优势,就像百度李彦宏所说的,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瓶颈了,互联网现在不像过去一样野蛮式发展了,那么人工智能将会是下个风口,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边的人工智能的岗位会比较多一点。

我们都很清楚,2018年个税改革,起征点从3500调整为5000元,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的时候,个税缴纳人数是1.5亿人左右,现在新个税改革也执行了几年了。

有数据统计显示缴纳个税的人不足1亿人,我们国家现在个税的起征点是5000以上,也就意味着5000以下是不用缴纳个税的。

也有人说了,有一些人偷税漏税,根本上就是没有缴纳税的,这种怎么算?不过我认为这种人真的是极少的,偷税漏税可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

从个税起征点这个数字来看,也就意味着中国还有很多的一些人,其实月薪是没有过万的,这很正常,因为大部分的一些工厂员工的收入就是4000到8000比较多,而且是在北上广深这边,如果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可能会更加少。

例如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360,很多工厂的一些员工通过加班或者是辛苦劳动,才能够拿到4000到8000,不然单纯拿这个底薪,也就拿个2360元左右。

如果一个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的月薪能超过1万以上,绝对已经秒杀了全国90%以上的人了。

到2021年,我们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51万,意味着还有很多人的工资可能也就是个三四千,这是个很普通、很正常的水平。

过去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都是一个高薪的就业人群,没有月入过万,至少也有个7000-8000吧。

但是如果你去现在的一些企业看,其实很多的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学历并不怎么高的,比如大专,这些毕业生工资可能也就是拿个5000-6000。

甚至有部分大学生的工资还不如一个在工厂里面上班的员工的工资高,因为毕竟现在大学生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而工人呢容易短缺,那么相对而言的话,这个工人的工资就会提高了。

你说年薪上百万这种级别的人有没有?

有啊,那当然就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的部分员工,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一些股份。

像华为里面的员工月薪可以达到6万,平均年薪可以达到70-80万,这真的是劲爆的赚了。

如果是一些上市公司的核心高管,身价不是以百万计算,可能是过亿的。阿里巴巴前董事长张勇在2019年的身价就达到46亿。都排上了胡润富豪榜了,不过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张勇这样的职业经理人的。

华为就是华为,阿里就是阿里,人家这公司本来就是高端科技行业,而且体量又大,但是中国只有一个华为,他们个别人的工资高,不代表其他人的工资高,其他的一些制造业公司,其实如果月薪能达到1万,能占比20%已经不错了,更多的人的收入是徘徊在4000到8000左右。

所以月入过万更多是集中在一些高级管理、人工智能、互联网、it这些岗位,而且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如果你月薪能过万,也许秒杀了90%以上的工薪一族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