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复,做一名女性控制工程师?
做一名女性控制工程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转述王忻,Google 工程师:去年 10 月,我跟开复去南京大学做演讲谈 Google 的技术,讲座结束之后,有一位女同学提了个问题让我很惊讶。她说: "我是学计算机软件的,蛮喜欢的。但是女生学这行不太好吧?你看我该不该找个时机改行?"我问: "你为什么会觉得女生不适合学软件?""女生三十岁以后, 体力和智力下降, 会跟不上男同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具体的性别歧视,挺吃惊。作为一位女性软件工程师, 我平时难免听到了一些对于女性做工程师和对女性能力的疑问,我觉得这些话最大的危险是影响到人的自信。
我在北京出生,五岁时我父母到美国留学,于是把我也带了去。 我父亲是数学博士,母亲从小就用心辅导我,所以我小时候数学特别好。十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在附近的大学选微积分课, 随后又跳了三级,十五岁进入了加州理工大学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现在说起来简单,但当时我的经历经常遭到别人的反对,说我年龄太小、学不好之类的话,或者说女性不适合学计算机。 我当时觉得这些话大都很可笑,没有在意,当然也要特别感谢我父母没拿它当回事。后来我顺利地完成了所有的学业,用事实证明了我走的路, 那些所谓的“预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后来我在美国另一家大软件公司做了五年的工程师, 随后来 Google ,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两年半。 在 Google, 我第一次有了很多杰出的女性榜样。我们公司有六位女性副总裁, 两位女性董事会成员,当然还有许多女性工程师总监、女性工程师等等...... 目前我的老板 (manager) 就是一位女性主管经理。她是我的第一个女老板, 我从她身上学了很多女性擅长的本领,比如如何让别人采取你的观点,同时又不伤害他们的感情等等(她也是中国人)。
Google 意识到女性员工在很多问题上可以给公司一些新的视角。 创始人 Larry Page 去年对我们的人事部门订了要求,要求新招的软件工程师里应该有 25% 是女性,当然这是不能以降低录取标准为前提的。所以我们下了更多功夫去寻找女工程师,邀请她们来面试。 这可不是口头说说而已 – Larry 专门调了三分之一的人事部员工去招聘女工程师。结果去年我们的女工程师比例在 6 个月内由 13 %上升到 19 %。 Google 每几个月还会邀请中学和小学朋友来参观公司、与员工谈话,对于其中的女孩子,Google 一直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科学和电脑。Google 还要求在我们应聘面试的过程中至少要有一名女性面试官,如果申请者被发现有性别歧视,那不管这个人有多聪明也不会被录取。我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亲身经历。两年前,我和一位男同事共同面试一个男性应聘者。当时我考了他一道难题,但那位应聘者回答时,只对我的男同事讲话, 几乎不睬理我。45 分钟的面试中, 我感觉越来越不舒服。 事后,我把我的顾虑写进了面试反馈。另一位女性面试官也表示了同感。结果,虽然这位应聘者其它方面都表现得很好,他还是被拒绝了录取。其实从很多细节上可以看出 Google 对女性员工的重视。软件公司庆祝业绩时,常常会发 T 恤,Google 也不例外。别的公司因为男员工比较多,常常只订男尺寸,造成我家里存了很多大的只能当睡衣的 T 恤。但是 Google 每次总会订女生的大、中、小号。每个小组庆祝阶段性成果的时候,也会挑男女员工都喜欢的活动,比如听现场相声等,而不仅仅是看跑车赛或棒球。我虽然在 Google 很幸运有许多优秀的女性软件工程师和同事, 但有时候会觉得也许其它公司的女性没有公司这样支持她们。我想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国内和海外的女性软件工程师,相信自己,让那些对女性的怀疑消失!
石门铭谁写的最好?
《石门铭》,又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二年(509年)刻。原刻在陕西省褒城县(今汉中市褒河区)东北褒斜谷之石门洞内东壁上,1967年因在石门地区修建大型水库,乃将原刻石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石门铭》原刻高175厘米,宽215厘米,27行,行22字。字径5-6厘米。后附题记七行,满行9至10字。楷书。铭文由北魏时任梁秦州典签的太原郡人王远书写,王瓘跋曰: “是铭运用超妙,如天马行空,王远亦当时之巨手。 ”
康熙是如何大规模砍伐四川芦山金丝楠木的呢?
条陈采运川木疏康熙二十四年 川东道王骘臣查四川巡抚韩世奇题报。采运楠杉数目。核报全蜀户口。及夫匠等项。请派附近省分协帮一疏。奉 旨四川人民稀少。且屡经兵火。困苦已极。采办楠杉等木。起运甚是艰难。若派别省民夫络绎解送。必致大累小民。今各省所报起解木植数目。曾否足用。查明确议具奏。见报之日。全蜀臣民。莫不感泣。咸颂我 皇上明见万里之外。幸蜀省锋镝残黎。更生有路也。后经部议。各省应解杉木足用。将四川应用杉木四千零五十五根免解。其不敷梁柱等项。仍令四川运送二千六百六十三根。奉 旨依议。是四川楠衫二木。已邀 恩免十分之七矣。建造 太和殿。近崇万国之观瞻。远造万年之基业。子来共在民心。艰苦岂应置喙。但事有勉强竭力而后可为者。有勉强竭力而终不能为者。臣在蜀五载。熟见习闻。今当代觐。谨将蜀地山川险易之势。蜀民转运危苦之情。为 圣明一一陈之。四川四面环山。巉岩亏蔽。惟成都府左右。稍称平衍。并无大楠。臣曾出勘产木处所。如沙坪灌口贾家山何家山等处。俱属峻岭悬岩。自山抵江。或百余里。或七八十里。所经皆深幽壑。一溪纡折。必费多力而始行。一石斜横。必待涨流而后过。较他冈阜。逾千倍。此臣之所见也。至若遵义马湖等府之楠木大材。尤在高山穷谷。老箐密林之中。非独人不到。即鸟道亦稀。前抚臣杭爱登山督察。绝壁悬崖。足胝骨战。侧身亦苦难立。斫伐何以施工。巨木老林。皆因斧斤难施。人力莫动。所以在山长年。幸而得之。则下临深谷。乱石壅塞。寸曲百折。穿洞而出。山水旋长旋涸。不能济运。此臣之所闻也。即参考古法。采取必须构厢搭架。拽运必须垫低就高。木在溪。利于泛涨。木在山陆。又以泛涨为累。故陆运必于春冬。水运必于夏秋。忽水忽陆。辗转上下。非可直行。其大概然也。然使民力稍可足用。竭力亦当勉图。顾自进兵运饷以来。满目荒烟。疲病死亡。郑图难绘。臣伏读四川屡经兵火困苦已极之 旨。无任感激。幸托 天威荡平。数年生息。疮痍渐起。然合通省之户口计之。仍不过一万八千九十余丁。是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尚不及他省一县之众。就中抽发五千。入山采办楠木。又将千百馈送衣粮。远者千里。近者数百里。耕作必致全废。 国赋谁为输将。且攀藤附葛。人效猿猱。餐露宿风。夜狼虎。而又风鹤惊心。讹传滋惧。挈家逃遁。已见于前时。若复动工。则死不择音。铤而走险。岂不堪虞。其采运之艰难。人民之稀少。民情之摇惑如此。四川楠杉。虽已解运十分之一。而所运用之大木二千二百六十三根。断不能如他省可按数刻期而至也。 殿工不容少稽。川运诚恐致误。臣请 敕四川抚臣亲诣山岩。察勘应运楠木。有设法竭力可以斫伐者共若干株。星速攒运。有虽设法竭力而不能斫伐者共若干株。请 旨定夺。俾百姓晓然共知。惟视其力之所可为。而不强其力之所必不能为。无俾惊惶窜匿。庶孑遗皆戴 皇仁。而工料亦见实矣。
魏碑有多少种?
魏碑大体分三大类:一是庙碑,包括造像碑记,如《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等。二是墓志,如《李璧墓志》、《乐安王墓志》等。三是摩崖石刻,如《石门铭》、《泰峪金刚经》、《瘗鹤铭》等。魏碑论种,不计其数,而且还在不断出土。魏碑之妙不仅在于笔力雄强,结体自由浪漫,可补救在帖学走向靡弱时的各种弊病;更在优秀的魏碑各有其或儒或道或释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皈依,如《郑文公》是儒,《泰峪金刚经》乃释,《石门铭》为道,《张猛龙》有将帅之气,都各具高华气象。这是学魏碑者必须领悟的。不然,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本人也在魏碑方面曾下一些功夫,创作时根据相关场景和文字内容,努力表现与之相协调的书写风格,尤其是强调其或儒或释或道的精神皈依指向。现发一些作品,请同道们指正!
后代都发展的怎么样?
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清贫的家庭。家境虽然贫寒,可林家世代都非常重视教育,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曾考中廪生,以教书为业。林则徐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寄希望于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但都没能如愿,他们又把金榜题名的理想寄希望于林则徐。
少年林则徐确实聪颖过人,12岁中佾生,也就是半个秀才,13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但在赴京参加会试时却落第了。
林则徐才华横溢,在当地也小有名气。这时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邀请林则徐担任文书一职。正是在这个职位上,林则徐目睹了鸦片流入中国导致白银外流、国民嗜瘾的危害。
后来林则徐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成为其幕僚,并在张师诚的扶助下,在第三次参加会试时,一举成功,入选翰林院,正式踏入仕途。
此后,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道光十七年升湖广总督。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洁,为民兴修水利,改善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道光年间,鸦片持续输入,造成朝廷国库空虚,民众体力羸弱,军队战斗力下降,长此以往,有亡国灭种之虞。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与黄爵滋本来同是“宣南诗社”的成员,与黄政见相似,也痛感于鸦片的危害,因此极力赞同黄爵滋的主张。
于是,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他到任后,查封烟馆、缉拿英国鸦片贩子、销毁鸦片,禁烟成果卓见成效。在禁烟期间,林则徐曾写下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积极搜集、了解国外讯息,学习国际公法,又加紧备战,整顿海防。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虎门督战,英军遂转头攻向浙江,随后长驱直入攻占大沽。道光帝慌了手脚,忙于求和,把战争的责任归咎于林则徐,林则徐被革职,发配伊犁。林则徐忍辱负重,在流放期间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事。他在疆期间,翻阅大量资料,实地考察了多地,认为沙俄是我国西北的威胁,应加强西北边防。
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复出,就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道光三十年,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遗憾的是林则徐在赴任途中去世,终年66岁。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途径西安时,曾题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中有这么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一生,不计个人荣辱,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自己身遭流放也毫无悔意,确实令人钦佩。
林则徐一生为国,宦海沉浮,几经荣辱,那么他的后人的境况如何呢?
林则徐的妻子名郑淑卿,郑淑卿的父亲郑大谟是乾隆年间的进士,曾官至河南永城知县。他慧眼识人,认为当时只是秀才的林则徐必成大器,于是将长女郑淑卿许配给了林则徐。林则徐就在中举人的那一天迎娶了郑淑卿,那一年,林则徐20岁,郑淑卿16岁。林则徐一生宦海飘泊,郑淑卿深明大义与其患难与共,风风雨雨陪伴林则徐走过40余年。1847年,58岁的郑淑卿辞世。
郑淑卿与林则徐共育有四子四女八名子女。其中次子林秋柏和次女林金鸾早夭,所以只有三子三女长大成人。
长子林汝舟,生于1814年,此时林则徐已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负责编修。林汝舟同其父林则徐一样聪慧,他在24岁时高中进士,也同其父一样,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他一直在翰林院负责编修,直到林则徐逝世后他才升为翰林院侍讲。
三子林聪彝,生于1824年,这时的林则徐已是江宁布政使。林则徐流放伊犁时,因长子林汝舟有职在身,由三子林聪彝和四子林拱枢随侍入疆。林则徐病逝后,林聪彝三年守孝期满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后又被两江总督怡良赏识,协办团练事务,升为员外郎。同治年间,林聪彝任衢州知府、浙江按察使等职,在任期间,勤勉政事,政绩斐然。光绪四年,林聪彝在福州治水期间,积劳成疾,病逝家中,终年55岁。林聪彝的第五女林步荀也很有文才,她嫁与了姑父沈葆桢的儿子沈琬庆。
林聪彝的孙子林炳章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曾任钦差大臣,也曾在福建负责戒除鸦片事务。民国时,曾任福建财政厅厅长、福建海关监督。后创办实业,1923年病逝。
四子林拱枢,出生于1827年。林则徐发配新疆时,林拱枢只有15岁,他和三哥林聪彝陪伴父亲入疆。林则徐病逝后,他和三哥林聪彝一同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此后十余年一直在吏部工作。后来到地方任江南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1880年,53岁的林拱枢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最末一代翰林林步随就是林拱枢的孙子,他是光绪二十九年的进士。他曾赴美任留学生总监、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后致力于实业救国,但在动荡的时局中被劫受骗,家财散尽。
另外,我国著名的外交元老凌青是林拱枢的曾孙。他原名林墨卿,在抗战时期为保护家人改名凌青。
再来看一下林则徐的女儿们。
长女林尘谭,她的丈夫是清河南布政使刘齐衔。刘齐衔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德安知府、浙江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职,为官清正,强力肃贪,名臣胡林翼对他就非常赏识。
三女林普晴,她的丈夫便是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六妹林蕙芳的儿子,所以沈葆桢还是林普晴的表兄。林普晴是位非常有胆识的女子,沈葆桢任广信知府时,为对付太平军沈葆桢四处募兵,很少在府治上饶。有次沈葆桢又外出募兵,太平军大举进攻上饶。城中无主帅,官员都劝林普晴赶紧逃生。可林普晴临危不乱,誓与上饶共存亡。她与守城军官制订守城方略,又亲率城中妇女为守城将士送饭。紧接着她当机立断,血书一封致衢州守将饶廷选求援。饶廷选紧急之下出兵广信,于是广信解围,而饶廷选却因为没有收到军令即调兵被革职,林普晴因血书乞援而赢得百姓敬重。
同治六年,沈葆桢接办福建船政,家中事务全部交由林普晴打理。同治十二年,林普晴积劳成疾,于中秋之夜病逝,年53岁。
至于林则徐的幼女,史料并无记载她的名字,她的丈夫郑葆中是一名秀才,郑葆中的父亲曾官至江西九江知府。
林家的后人都非常优秀,这和林家“清廉自律、慎守儒风”的家风熏陶是分不开的,林则徐为国谋利、不计个人得失的忠贞气节和“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