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小额信贷,P2P金融属于什么性质的金融形式?
一、什么是P2P
P2P就是 Peer to Peer,也就是个人对个人的贷款平台。
在2013到2014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冒出了3000多家 P2P 平台,那时的市面上充斥着各种 P2P 理财产品。2015年以后,像e租宝、大大集团这种互联网金融诈骗案的爆发,监管就趋严了。所以,到了2016年,有1700多家已经停业退出,或者跑路清盘了。到了2017年的时候,这种倒闭的 P2P 平台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六十以上,一半以上已经倒闭掉了。
二、P2P的底层逻辑
P2P 平台为什么会频繁出事呢?不是因为监管的问题,而是因为它背后的金融逻辑不对。
监管部门对 P2P 平台的定义其实是非常精确的,像银监会认为,P2P就是“网贷平台,就是金融信息中介,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吸纳存款资金,不得非法集资”。换句话说,就是不允许你搞资金池。
这就和 P2P 平台要做的贷款业务发生了矛盾。因为P2P 做的是个人对个人的贷款业务。贷款业务的核心是什么?是去了解借款人的资质,包括他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
那么这个业务,能不能够通过线上完成,通过借款人的填表完成,或者通过借款人在网上留下的数据信息来分析完成呢?目前看上去是非常非常难的。为什么?有三个原因。
第一,互联网是没有办法自动甄别信息的真伪的。比如说,你在要求借款人填表的时候,有哪个借款人会主动地说自己不诚信呢?除了极个别超级互联网公司之外,网上留下的这些零碎信息,根本就达不到征信的要求。互联网可以传递真实信息,也可以传递虚假信息,这两种信息对于互联网来说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说,识别借款人资质的工作不是说有了互联网就可以自动完成的。
第二,作为信息中介,你就只能收取信息中介费,这个费用是很低的,你没有办法通过吸收存款来赚取存贷差。那么这一点点收入,很难覆盖贷款业务的成本。
给你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喜欢拿美国的网贷平台,也就是 P2P 平台的鼻祖 Lending Club 作标杆。Lending Club 确确实实是始终坚持着信息中介的路线,不开资金池,不接触资金,就收取一点点双方的服务费为盈利点。这家被炒得很火的企业实际上盈利是非常低的,光2016年它就亏损了1.46亿美元,然后在它当时轰轰烈烈上市以后,它的股价至今为止已经跌了80%,上市初期的时候,市值是50亿美元,截至今年,市值已经只剩了17亿美元。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信息中介想支撑贷款业务的成本,是非常难的。
第三,就是 P2P 做的小额和微额贷款,本来就是传统银行不愿意做的高风险、高成本业务。现在很多 P2P 平台,压根儿没有互联网技术,也没有任何金融专业知识。所以,没有数据,没有风险管理,也没有有效的获得客户的渠道,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P2P简单讲是什么意思?
是peer to peer 的简写,俗称p2p网贷,或者p2p网络借款,发源于英国伦敦,是网络发展的产物,一部分有钱的人通过网络把钱借给需要资金的人,有钱的人获得本息,缺钱的人获得资金,并要偿还本息,解决了一部分人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需求资金的一方,如果平台把关不严,不知道这个钱做什么,这样的话容易造成无法按期兑现的情况,也就是所说的资金链断裂。个别借款人选择跑路,正规平台的话,它会替债权人兜底,这就是平台正规与与否的区别。
会对正常的金融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能因噎废食,更多要从正面来肯定吧。
先说正面的方面吧,这些贷款机构是现有金融体系的良好补充,因为我们国家金融系统还远远没有完善,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得不到良好的融资支持,从而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这些贷款机构的存在,正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修正,虽然也带来了很多隐患,但总得来说还是有存在意义的。
当然,负面得问题也很明显,最简单的就是推升了整个社会的杠杆,可以看到,中国的金融知识普及非常差,所以很多人会去借贷,但是自己并没有偿还能力,并且很容易以债养债,把自己的债务推到没法回头的地步,说他们咎由自取有一点太残忍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另一方面就是监管还没有跟上,很多贷款机构的运作方式很不正规,也为金融系统带来了很多风险,引发了一定得社会隐患。
和基金的区别是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P2P:你图他们的利息,他们图你的本金。
用一句话概括P2P和基金的区别:基金基本是公开透明的,不可能出现全部亏完;P2P是你把钱交给平台去打理,存在人去钱没的可能。
001 近一年几乎停滞增长的P2P
图表数据来源:网贷之家-网贷数据-平台数量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 。P2P把需要借贷的双方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从网贷之家P2P新增平台数量数据可以看出,自2015年11月-2017年10月的两年间,P2P新增平台数量直线下降,2016年11月至今的一年中,增长几乎停滞。
002 P民们,你想躲过的那些坑
看了一些总结跑路P2P特征之后的经验贴,有些难免一言堂或有失偏颇,但是可以追踪到一些大致特征:地方性公司坚决不碰、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坚决不碰、一年期收益超过15%的不要碰、 没有专业的金融和风控团队的不能碰、 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平台不能碰。此外,在投资P2P时应合理搭配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
当然,也可在公开发布排名的平台查询评级作为参考。并不是说所有的P2P都不能投,毕竟还是有少数认真做事的平台。但在监管大限期,在行业洗牌期,学会站在多米诺骨牌的最后几张倒下前,保护好自己的血汗钱,哪怕少赚点,总比血本无归好。
003 致基金:如果你赚钱,我当然选你!
基金,从广义上说,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在国内,日常所说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实行牌照管理,向证监会申请成立。相对而言,基金公司具有较大的实力,而且具备强大的团队和投研能力,因而基金产品相对更为稳健和安全。
BUT,绝大多数基民对所持基金不了解,对基金经理不了解,对基金公司也不了解。不了解就无法承受波动,无法预知未来,普遍沦为短炒。结果是:基金业是赚钱的,基民大多数是亏损的。京东金融今年发布的基民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仅有34.3%的基民实现正收益,0.5%盈亏持平,剩余的65.2%都是亏损。基民人均亏损2000多元(好消息是:比股民亏得少)。
一句传统基民现实的总结:基金相比P2P门槛高,风险低,但是因为不专业,很难从中取得可喜收益。
004 从P2P和基金的区别,看你的理财“钱景”
概括P2P和基金两种理财投资品类的区别:
第一,所属概念类别不同——P2P是新兴互金方式,井喷期,监管不成熟;基金由来已久,牌照化运营成熟,是理财中的正规军。
第二,风险收益不同——P2P风险高,各种黑历史层出不穷,存在血本无归可能;基金相对风险稳定,收益可期,专业人士可从中获得中长期稳健收益。
第三,基金新品类或成未来投资趋势——P2P近年发展基本停滞,而基金新品类引关注被看好:作为以资产配置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和实践,基金组合服务和FOF,其中基金组合服务在国内已有10年发展历史,FOF也在今年正式落地。
你的财商,决定了你的理财“钱景”,没毛病!因此,选择经过理论与实践检验的专业人士更好过单打独斗穷兵黩武,从这一层面而言,基金组合服务俨然更胜一筹——十年前的2007年,薛掌柜首创国内基金组合服务:其一,薛掌柜基金组合服务有研究院团队的专家全程打理,省去了自己盯盘和选基的精力;其二,薛掌柜在2007-2016年期间,十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短期波动未影响长期收益,未来可期;其三,薛掌柜基金组合服务没有封闭期,参与退出方便,所以即使有资金流动性考量,也不必为此担忧。
余者为财,心足为富。理财,不仅仅是钱财,更是理心。愿你选择正确的理财方式,如同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一样!
服务于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的小额贷款为何逐渐没落?
中小微企业主实力不够,大部分都是初创公司。资金,人员,技术都不足。贷款风险太大,利息居高不下。这种恶性循环,对这类企业是一致命打击!
做贷款的小公司也是选择吸血鬼,本来就是弱不禁风的人还遇到吸血鬼。。。。。双双陨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