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蛇是几级保护动物,秦岭有什么危险野生动物?
秦岭地区的危险野生动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黑熊:秦岭地区是黑熊的分布地之一,黑熊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尤其是在冬眠或保护幼崽时。
2. 雪豹:雪豹是秦岭地区的珍稀物种,虽然较为稀见,但在山坡草地和高山峡谷地带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有时会攻击人类。
3. 狼:秦岭地区的狼种类主要有中华狼和黑麂狼,它们多数情况下会避开人类,但在应对恶劣环境或饥饿等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
4. 猞猁:秦岭地区存在一些猞猁,尤其是在高海拔的草地地带,它们拥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攻击性强。
5. 蝮蛇:秦岭地区的蝮蛇种类较多,其中包括中国蝮蛇和白唇蝮等有毒蛇类,咬伤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在接触秦岭地区的野生动物时,游客应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遵守相关保护规定,并避免挑衅或骚扰野生动物,以避免潜在危险。秦岭地区的危险野生动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黑熊:秦岭地区是黑熊的分布地之一,黑熊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尤其是在冬眠或保护幼崽时。
2. 雪豹:雪豹是秦岭地区的珍稀物种,虽然较为稀见,但在山坡草地和高山峡谷地带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有时会攻击人类。
3. 狼:秦岭地区的狼种类主要有中华狼和黑麂狼,它们多数情况下会避开人类,但在应对恶劣环境或饥饿等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
4. 猞猁:秦岭地区存在一些猞猁,尤其是在高海拔的草地地带,它们拥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攻击性强。
5. 蝮蛇:秦岭地区的蝮蛇种类较多,其中包括中国蝮蛇和白唇蝮等有毒蛇类,咬伤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在接触秦岭地区的野生动物时,游客应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遵守相关保护规定,并避免挑衅或骚扰野生动物,以避免潜在危险。
老家农村大蛇泛滥?
人不是怕蛇,而是怕伤害了野生动物犯了法而已。
如果没有这罩着,相信你说的那些“大蛇”早就成了盘中歺了。
人怕蛇多半是大家没掌握蛇的习性而己。懂了它习性的人,比方那些专业捉蛇人,那些蛇在他们手中也乖乖地就范。
农村里防蛇主要还是加强防蛇心理,俗话说打草惊蛇,蛇一般恓息在树草之中,人行于其中不当心踩着它就会被它反咬一口。所以在草中行走拿一根棍子敲打着前面即可,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有个别蛇种,比如眼睛王蛇、五步蛇比较凶。当你侵犯到它的地盘它不会逃走,而是昂起头吐出信准备攻击你。
听有经验的人介绍,此时你不要急于逃跑,你可站着不动,蛇的视力较差,稍远一点就看不清你在哪儿,完全靠它的腮旁红外线感应和它信子上的嗅觉。
你一跑,它就知道了,你不跑,它摸不准你有多强大,所以只是向你示威。
此时你慢慢倒着退,退到足够远就可以放心走了。
有人说脱下一只鞋往侧面一丢,就会吸引蛇的注意力,你就可以逃走。这种办法只是听说没有试过。
农村里的蛇绝大多数是土蛇,上面说的那种凶蛇一般生活在山林里。
土蛇中又有有毒蛇和无毒蛇之分,大蛇多半是无毒蛇,有毒蛇多半是蝮蛇,体形不大,那是有巨毒的。
一旦被咬,要赶紧扎住血管,不让毒血流至全身。再要赶紧清洗伤口,然后急速送医。
最好能将咬你的蛇打死或捉住一同送医,便利于医生判断使用何种血清药物。
烙铁头蛇和五步蛇谁厉害?
1. 烙铁头蛇和五步蛇都是非常厉害的蛇类。2. 烙铁头蛇因为其头部有一个特殊的铁头,可以用来攻击敌人,具有很强的攻击力。而五步蛇则以其快速的移动速度和敏捷的身体灵活性而闻名,可以迅速捕捉猎物。3. 此外,烙铁头蛇和五步蛇在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也不同。烙铁头蛇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五步蛇则更适应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竞争力和厉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蕲春在那里?
湖北省。
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下段北岸,是明代医圣李时珍的故乡。蕲春版图面积2398平方公里,202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00.4万,辖15个乡镇办。蕲春县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之乡,是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长江经济带、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和大别山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蕲春是“医圣故里”“王府胜地”“教授名县”“中国艾都”。
历史人文厚重。蕲春建县于公元前201年,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路、府所在地,以州领县长达1080余年,是鄂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朝在蕲州设荆王府,历十代,传198年,被称为“上等州”。蕲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自古人杰地灵、英才代兴,诞生了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国学大师黄侃、华北抗日联军司令董毓华、文艺理论家胡风等。近代以来,这里走出了4300多位教授,被誉为教授名县。吴承恩谪居蕲州,完成了《西游记》后13回。
医药特色鲜明。蕲春是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他撰写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和“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1年,《本草纲目》与《黄帝内经》一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同时,蕲春也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之乡,自古就有“指草皆为药,路人皆懂医”、“千门万户悬菖艾,出门十里闻药香”之说,《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仅蕲春境内就有700余种,蕲艾、蕲蛇、蕲龟、蕲竹,被誉为蕲春四宝,历史上主要用作朝廷贡品。2016年,被中国中医药协会授予“中国艾都”称号。2017年9月,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交通区位凸显。蕲春南临长江黄金水道,自古就是军事重镇、交通要塞。现在京九铁路、沪蓉高速、麻阳高速、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纵横境内,随着招商局蕲春港长江码头建成,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棋盘洲长江大桥、沿江一级公路、蕲太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建设,将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小时经济圈内有1个省会城市(武汉)、5个中等城市;2小时经济圈内有3个省会城市(武汉、南昌、合肥)、13个中等城市。
自然资源独特。蕲春处在神奇的北纬30°线上,境内高山、丘陵、平原、湖泊兼备,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横岗山、国家级湿地公园赤龙湖、天上人间云丹山、鬼斧神工三角山、道教圣地仙人台、蕲河、赤西湖、雨湖、仙人湖等一批颇具开发潜力的山川湖泊。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30多种,其中,石英石含硅量达99.97%,品位居全国第一。蕲春珍米、蕲艾、蕲春酸米粉、蕲芹、薏苡仁、夏枯草6个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岭真的有大蛇吗?
一位养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秦岭是蛇类生活的“天堂”,这里有长达1000米的大蛇,一口就能生吞100头牛。
说起秦岭,很多人都会记起课本上告诉我们的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以及在有些人的认知中秦岭不就是陕西的一座山吗?
了解一下秦岭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对秦岭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很多人认为秦岭在陕西省境内,是陕西和四川之间的一座山,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秦岭分为侠义和广义。所谓侠义就是仅在陕西省境内的。广义的秦岭则是西起昆仑山、中间经过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东到大别山。
所以秦岭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跨越几个省,东西连绵1600公里的狭长山脉。
秦岭在我国是南北分界线,这是因为秦岭在冬天能隔绝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在夏天也能阻断潮湿的海洋季风北上,同时也是长江或黄河的分界线。
秦岭的走势就像一个脊梁一样,所以也被称为华夏名族的龙脉。
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气候,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季后,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秦岭有着独特地形和气候,也让秦岭的动植物非常丰富。
我们古代有很多关于秦岭珍奇异兽的记载,最早可以见于《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秦汉时代,广泛记载了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植物等等,可谓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就有关于秦岭大蛇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中记载了一种名叫做烛九阴的蛇。“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说的就是这蛇体型巨大可达千里,全是红彤彤的,它闭眼天就黑了,它睁眼天就亮了,从来不睡觉、不休息,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显然关于《山海经》中浊九阴只是神话故事,现实中并不会存在长达千里的蛇,但是民间确实流传着秦岭大蛇的事。
有传闻秦岭当年修隧道的时候,挖出来过如水桶一样粗、见首不见尾的巨蛇。
有些人还说自己小时候也见过如电线杆子一样粗的大蛇。
老师傅告诉我,秦岭的大蛇张开嘴,开车的人会以为是隧道,自己钻进蛇肚皮。
虽然秦岭的自然环境适合一些蛇生存,但是秦岭的环境能孕育出大蛇或者蟒吗?
秦岭的自然环境适合大蛇生存吗?秦岭的自然环境多变,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存需要,所以在秦岭生活着很多珍稀动物,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大熊猫、小熊猫。
那么秦岭的环境适合出现大蛇吗?
答:不适合。
蛇在全球有3425种,我国就有其中的241种。蛇类中体型最大就是蟒或蚺。
蟒或蚺的体长超过5米,有的长度甚至可以达到10米,确实有蟒蛇最粗的部位跟成年男子的躯干差不多。
但是蟒或蚺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全年的平均温度要超过30度,也不会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蟒或蚺由于体型大,需要捕猎更多的食物,秦岭虽然动物较多,但是都是小型动物为主,并不能满足蟒或蚺的生长需要。
蟒或蚺能在秦岭出现吗?
答:不可能出现。
我们知道蛇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需要冬眠,气温太高也会为了躲避高温而夏眠。
蟒一般出现在热带低山林中,显然秦岭的自然条件是不太能适合蟒蛇生存的。
蚺则是更大体型的蛇,超过5米,极少数能超过10米。蚺则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如亚马逊蚺。
由于大型蛇一般都生活在热带地区,显然秦岭南北属于两个不同的气候特征,是不适合蟒蚺生存的。
至于有人写说自己见过如腰粗的大蛇,只能说有过分夸大的嫌疑。
秦岭都有什么蛇?秦岭虽然有很多珍稀的动植物,由于气候的限制,这里并不是蛇类的主要栖息地,更谈不上是蛇类生活的天堂。
实际上秦岭虽然地广,但是总共蛇类只有3科23属35种,比起西南的云贵川、广东广西福建相比要少很多,在秦岭比较常见的大蛇有这些:
1、王锦蛇。
老师傅告诉我,王锦蛇可厉害了,毒蛇都怕它。
王锦蛇虽然是一种无毒蛇,但是特别擅长攻击,凶猛霸道,就是蛇类中的“战斗蛇”。民间也有“一地王锦蛇,十里无毒蛇的说法”。
王锦蛇的长度最长可达2.5米,可以达到成年男子胳膊一样粗。
2、乌梢蛇。
乌梢蛇也是无毒蛇,外表青色。乌梢蛇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命力非常顽强,反应迅速、特别善于逃跑。
乌梢蛇的性情比较温顺,一般情况是不会咬人的。
乌梢蛇的体长最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3斤。
乌梢蛇是秦岭已知道的最大型蛇,也是陕西省的省级保护动物。其他如 五步蛇、眼镜蛇、赤练蛇体长都相对较短。
虽然有很多民间传言说秦岭有如腰粗的大蛇,但是都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至于能一口吃下次100头牛,长达1000米的蛇,那更是毫无根据地夸大了。那么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么蛇呢?
蛇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全世界共有3416种蛇,有的蛇大,有的蛇小,同类型蛇的体型大小也是不同的。影响蛇体型大小的还有2个重要因素:温度和寿命。
1、栖息地温度。
蛇是变温动物,活跃度受到温度制约,在极寒的地区是看不到蛇的,温度偏冷的地区即使有蛇存在,其寿命也会远远低于炎热的地方。
蛇不喜冷,也不喜热,这是受体内催化酶的影响。当气温过高,酶的催化变快,蛇类活动就变得频繁。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蛇会出现不适,甚至死亡。
大型蛇类中的蟒与蚺都是生存在热带潮湿地区,温度在28~35之间。
总之,栖息地的温度会影响蛇类的寿命,从而影响蛇的大小。
2、寿命。
影响蛇的寿命因素很多,不管是蟒还是蚺,需要长到一定的长度,其栖息地的天敌不能太多,不然根本活不过平均寿命。
小型蛇的寿命,一般也就是3~7年,取个平均数也就5年。
体长2米~5米之间的蛇在自然环境下差不多能活10~20年。比如大家熟知的眼镜网蛇,寿命在5~12年之间。玉锦蛇在6~10年之间。
热带雨林的蟒或蚺,普遍长度超过5米,寿命大概在15~20年之间。
世界上最大的蛇?根据上面的原则,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蛇基本都是蟒或蚺,全部生活在热带地区。
1、亚马逊森蚺。
亚马逊蚺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蛇,其体长可超过10米,体重高达250斤,最粗的部位可以跟成年男子的腰一样,主要生活在南美洲。
2、绿森蚺。
绿森蚺又名绿水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之一,体长最大可达8米,体重可达100多斤,主要在亚马逊河流附近活动
3、网纹蟒。
网纹蟒是是无毒蛇,是世界上最长的蛇类,最长可达12米。最长的网纹蟒是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长度可达14.85米。
4、缅甸蟒。
缅甸蟒也是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水源附近,平均体长7米,个别可达接近10米,体重90公斤左右。
历史上最大的蛇。世界上已经最大的蛇是泰坦蟒,泰坦蟒的平均长度可达12米,体重超过1吨。据说泰坦蟒能吃下半吨重的食物。
万幸的是泰坦蟒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这是因为泰坦蟒需要在平均气温32度下生存,只有那个时期地球才是偏暖的。地球气温的下降,导致了泰坦蟒灭绝。
秦岭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老师傅告诉我,秦岭有四宝。
虽然秦岭的环境不适合大蛇生存,但是陕西境内的秦岭山脉有4种珍稀动物,其中一个大家非常熟悉。
1、朱鹮。
朱鹮的辨识度很高,中等鸟,羽毛是白色的,面颊到颈部的皮肤呈现出鲜红色,就像抹了朱砂一样。
鹮栖息于秦岭1200~1400米的稀疏的林地,是一级保护动物。
2、大熊猫。
野生的熊猫不止在四川活动,秦岭海拔高,竹林多,非常适合野生大熊猫活动。
3、秦岭金丝猴。
由于秦岭独特的地形,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了不同的动植物,住在比较高的地方的动物就是金丝猴了。秦岭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秦岭羚牛。
秦岭羚牛体重可达400公斤,体型像马又像羊,头部像马,角又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当地的人称这种牛为“白羊”或“羊子”,体型较大,在秦岭算大型动物了,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小结:秦岭虽然没有大蛇,但是由于秦岭独特的地理条件,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了很多珍稀动物。
最后:秦岭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1600公里的山脉,也不仅仅是在陕西境内。
秦岭确实有很多珍稀动植物,但秦岭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温并不适合大型蛇类生存,秦岭的蛇类种类偏少,大多数都是是体长不过3米的蛇,没有蟒或蚺。
秦岭已知最大的蛇是乌梢蛇,没有蟒或蚺,更没有如腰粗的大蛇。
秦岭目前没有发现大蛇,但是有很多珍稀动物,远比蛇更有吸引力。
对于秦岭的蛇,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